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台湾桤木无性系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台湾桤木52个无性系为材料进行扦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台湾桤木无性系扦插生根兼有皮部生根和愈伤组织生根两种生根类型,大多数无性系为皮部生根类型,少数无性系同时包含两种生根类型;台湾桤木无性系生根能力(根系效果指数REI)与生根率成正相关关系;台湾桤木不同无性系之间扦插生根率差异显著,52个无性系中具有优良生根性能的无性系15个,包括湘桤F01、湘桤F02、湘桤F03、湘桤F04、湘桤F05、湘桤F06、湘桤F07、湘桤F08、湘桤F09、湘桤F10、湘桤F11、湘桤F12、湘桤F13、湘桤F14、湘桤F15,其扦插生根率达80%以上;在遮荫保湿条件下,以9月上旬扦插成活率最高;扦插基质以无菌黄心土或泥炭加珍珠岩为佳;穗条带1~2片叶可显著提高生根率;GGR生根剂浓度以300 mg/kg最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湘潭市现有森林资源的状况分析,指出了湘潭市有森林资源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把湘谭森业纳入城市林业的发展范畴走分类经营之路,尽快建立两大林业体系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以两个葛品种(湘葛1号、湘葛2号)为材料,比较不同收获方式下(年收获一次和年收获两次)葛茎叶饲用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方式下,地上部分粗蛋白含量最高的为湘葛2号两次收获,其粗蛋白含量达15.89%;湘葛2号两次收获地上部分的干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均表现较好,分别为18476.85kg/hm^2和2935.97kg/hm^2。葛地上部分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饲料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4.
还是喜欢你     
彭湃 《林业与生态》2016,(11):12-13
正时间大概是初夏的一个周末吧,我要来办公室加班,而我家那两个可爱的小公主又黏着不让我走,没办法,我只好把她们一起带上。我无暇顾及她们,只能让妻子带着到院子里游玩。整整一个上午,我在办公室仿佛也能听到她们的欢声笑语。行程结束,妻子还不忘拍照留念,发个朋友圈,撰文写到"湘府东路1001号,犹如南城的一颗碧珠,闹市中的绿洲,森林里的殿  相似文献   

5.
通过设计31个杂交授粉组合和4个自交授粉组合,研究了不同油茶无性系间的授粉亲和力,结果表明:不同油茶无性系间的授粉亲和力存在极显著差异,湘林5(♂)×湘林67(♀)等7个组合具有较好的授粉亲和力,其座果率为47.3%~90.8%;湘林5(♂)×湘林67(♀)、湘林67(♂)×湘林5(♀)、湘林3(♂)×湘林5(♀)、湘林3(♂)×湘林5(♀)的授粉座果率分别为90.8%、57.3%、86.5%和71.7%,湘林5(♂)×湘林5(♀)的自交座果率达到了68.0%。因此,在造林品种配置时,可将湘林5作为父本,湘林67、湘林3号作为母本。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营养物质和内源激素与油茶花芽分化的关系,为调控油茶花芽分化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湘林27’和‘湘林14’油茶无性系为试材,结合花芽分化率,对不同花芽分化时期花芽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内源激素进行定量对比分析。【结果】两个品种油茶花芽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在花芽分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整体呈“M”形变化,且‘湘林27’油茶花芽可溶性糖含量在花芽分化前期和末期均显著高于‘湘林14’油茶,分别高出:9.48%(前分化期)、4.47%(子房与花药形成期)、27.21%(雌雄蕊成熟期);在整个花芽分化过程中,‘湘林27’油茶花芽内源GA3和IAA含量显著低于‘湘林14’油茶,而ZR和ABA含量却显著高于‘湘林14’油茶。在雌雄蕊形成期,两品种油茶花芽IAA、GA3和ABA含量相差幅度最大,分别为25.5、1.46和16.01 ng/g,而在花芽前分化期两品种油茶花芽ZR含量相差幅度最大,为13.59 ng/g。油茶花芽分化率与花芽前分化期(0.742)、雌雄蕊成熟期花芽可溶性糖含量(0.769)和花瓣形成期花芽可溶性蛋白含量(0.750)显著正相关(P <...  相似文献   

7.
湘林—90等5个美洲黑杨新无性系速丰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引进国内外优树材料、优良无性系、人工杂交及天然实生苗230多份种质材料中,经过苗期选择、无性化繁殖,在湖区分3地、共71个无性系参加对比试验造林;经过7~8年的定位观测,选定美洲黑杨55/65&#215;W07杂交组合FI的湘林-90、湘林-75、湘林-101,美洲黑杨W10&#215;2KEN8杂交组合F1的湘林-77、湘林-92共5个美洲黑杨杂交新无性系为优良、速生杨树无性系。5—8年生,湘林-90等5个杨树新无性系的胸径、材积均大于试验林平均数+标准差,且生长量排序均位居参试无性系前列,显著高于对照I-69杨、中汉-17杨。8年生,湘林-90、湘林-77材积比I-69分别增产50.1%和44.8%,比中汉-17增产32.8%和28.1%,生长优势显著;湘林-101、湘林-92、湘林-75材积比I-69增产29.1%-25.3%,比中汉-17增产14.3%~10.9%,均达新种审定增产10%以上的增产标准。诸多无性系试验表明,新无性系的生长性状,需5~6年后才稳定。  相似文献   

8.
江汉平原引种不同杨树无性系生长量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茂源林业有限责任公司从汉江平原洪北林场不同杨树新无性系区域化试验5 a生林分中,选取7种不同杨树无性系,测定其胸径和树高。通过生长量研究,结果表明,胸径5年总生长量排序依次为:湘林-680>湘林-668>湘林-423>湘林-740>湘林-705>湘林-623>湘林-77,树高5 a总生长量排序依次为:湘林-680>湘林-705>湘林-423>湘林-668>湘林-740>湘林-623>湘林-77,单株材积5 a总生长量排序依次为:湘林-680>湘林-668>湘林-423>湘林-705>湘林-740>湘林-623>湘林-77。湘林-680在胸径、树高及单株材积的5 a总生长量表现最佳,分别为25.3 cm,20.3 m,0.42 m~3,在江汉平原区域生长量表现达到速生丰产标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湘林系列14个品种在贵州天柱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湘林11、湘林78、湘林211三个优良品种嫁接成活率高、速生性强,4年平均冠幅产果达1.0kg以上,667m2产油达到55.46kg、55.08kg和45.77kg,高出参试品种平均产量的48.79%、47.77%和22.79%,其中,湘林11鲜出籽率50%、干出籽率25.9%、鲜果含油率7.66%、无病虫害;湘林78鲜出籽率40%、干出籽率27.2%、鲜果含油率9.48%、病虫害率2%;湘林211鲜出籽率49.2%、干出籽率31.1%、鲜果含油率8.86%、无病虫害。三个品种表现优良,达到油茶优良无性系标准,可以作为油茶良种在贵州黔东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从湖南省引进的13个油茶(Camellia oleifera)良种为研究材料,开展引种栽培试验,通过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树高及地径4个性状指标的观测,分析引进油茶良种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油茶良种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幼林的树高、地径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基于造林的保存率及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优先选择造林保存率高且生长快的湘林32、湘林78、湘林97和湘林210等4个良种作为富宁县油茶产业发展引进推广的良种,其2年生幼林的树高、地径的生长量分别可提高14.3%~22.9%、9.3%~20.4%,分别达80.00~86.00cm、78.67~86.67mm;其次是湘林1、湘林3、湘林4和湘林27。  相似文献   

11.
以川黔紫薇嫩枝为试验材料,采用15个川黔紫薇无性系扦插繁殖试验筛选出的扦插生根率高的无性系5个,即湘紫L01、湘紫L02、湘紫L06、湘紫L07、湘紫L11进行川黔紫薇嫩枝扦插繁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参试无性系穗条扦插生根率变幅为42.2%~89.8%;带2~4个半片叶的穗条可显著提高穗条的生根率;多菌灵不同浓度处理对穗条生根率有显著影响;GGR生根剂不同浓度处理对穗条生根率没有显著影响;不同扦插基质对穗条扦插生根率有显著影响,考虑成本因素,纯黄心土是最经济有效的扦插基质。  相似文献   

12.
杨健 《湖南林业》2006,(10):33-33
今年 4月21日晚上,洪江市林业执法人员对湘N2471及湘E50661两台大货车所承运的竹帘例行检查时,发现省内木材运输证起运地与货主提供的“湖南省非税收入收据”地址不符。  相似文献   

13.
对 10年生杉木不同种源优系 5× 5双因素交叉式遗传设计试验林的胸径和木材比重两性状进行了测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两性状在组合间均达极显著差异 ,组合内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杂交的特殊配合力亦达显著差异水平。胸径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分量为 70 32 % ,而木材比重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分量则为 5 3 84 % ,胸径、木材比重广义遗传力分别为 4 2 4 9%和6 9 6 0 % ,狭义遗传力分别为 2 9 88%和 37 0 0 %。亲本川 15、闽 4、湘 6、粤 11对胸径生长有较高一般配合力正向效应值 ,同时亲本闽 4对木材比重亦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正向效应值。另有 4个杂交组合浙 13×浙 8、湘 30×川 18、闽 16×湘 6、川15×闽 4对胸径生长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正向效应值 ,对胸径和木材比重均表现出正向效应的只有闽 16×川 18和粤 5×湘 6组合  相似文献   

14.
《湖南林业》2008,(11):37-37
湖南省政协人资环委领导到省林业厅调研林改;世行贷款林业项目检查组来湘考察;柳开明同志任湖南省林业厅副巡视员;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湖南召开;四省市林业部门来湘考察油茶产业……  相似文献   

15.
以湖南引进的6个优良油茶(Camellia oleifera)品种(湘林1号、湘林3号、湘林4号、茶陵166号、德字1号和德字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观察测定各品种的物候期、植物学特性、生长结果习性、果实性状及产量,对其在云南省广南县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宜西南高原地区种植的油茶新品种,支撑油茶产业的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茶陵166号果大,皮薄,出仁率较高,较丰产,5年生树株产7.19kg,较对照增产86.75%,适应性及抗性较强,综合性状最好;湘林3号果较大,皮薄,出籽率较高,丰产性好,5年生树株产5.86kg,较对照增产52.21%,适应性及抗性强,综合性状优良;湘林1号和德字1号皮较薄,果中等,出籽率及出仁率高,丰产性好,5年生树株产分别较对照增产29.35%、21.82%,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湘林4号和德字2号综合表现欠佳,不适宜推广种植。表明茶陵166号、湘林3号、湘林1号和德字1号适宜在高原地区云南广南及相似生态环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湘粤桂第24届、湘粤赣(闽)第19届边界护林联防会议于1994年9月25日至28日在长沙召开。会议由值班省湖南省森林防火指挥部主持,来自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湖南五省(区)和特邀单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届五省(区)边界护林联防两年来,坚持“内防为主,积极联防,团结互助,保护森林”的原则,积极开展边界护林联防活动,促进了森林消防和资源林政管理工作的开展,联防区内森林防火设施设备得到了加强,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和受害森林面积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一批山林纠纷得到了妥善调解。据湘粤桂10个联防区52个县,湘粤赣(闽)8个联防…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油茶最佳采摘时间和采后处理方法,选取生长长势一致6年生湘林210号和长林18号普通油茶优良无性系,分别在不同成熟阶段进行采摘,对采摘后进行不同方法处理,并测定油茶单果重、果皮含水量、籽重、籽含水率、仁出油率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不同采摘时间湘林210号单果重变化较大,随着成熟程度增加单果重略有降低,长林18号的单果重则是逐步上升;随着采摘时间变化,湘林210号和长林18号的果皮含水量都有不同程度增加;随着采摘时间越靠后,湘林210号茶籽重略有下降,长林18号,茶籽重逐渐上升,茶籽含水率两者都呈现下降趋势;不同采摘时间两个品种在未后熟和经后熟时仁出油率差异较大,但总体来看,长林18号油茶仁出油率比湘林210号仁出油率值高;茶籽不同存放方法,随着存放时间增加,去皮籽含水量不断减少,带皮籽含水量先增加后下降,去皮籽出仁率先下降后上升,带皮籽出仁率先增加后下降,仁出油率都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去皮仁出油率始终比带皮高。  相似文献   

18.
<正>当炎热的夏天来临之时,"湘约天下"会员俱乐部与福寿山国家森林公园共同推出了"‘湘’约福寿山"绿色旅游主题活动,让大家尽情体验到了湘东"小庐山"、南国"哈尔滨"的诱人魅力。  相似文献   

19.
18个杨树品系湖区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各地的杨树良种在洞庭湖区蜂拥而至的情况下,选择6个南方型黑杨、7个北方型黑杨、3个三倍体毛白杨以及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等单位培育的2个湘林美洲黑杨新无性系,在洞庭湖垸内进行不同杨树品系的对比试验。根据5年生杨树的生长量分析,初步显示湘林-77、湘林-90两个新无性系最具生长优势,可在湖区推广应用;南林-1388、南林-895、转抗杨、南林-351、鲁山杨(辽宁杨)、南林-95杨6个黑杨派南方型无性系可作一般性生产用种在湖区应用;欧美杨108等7个黑杨派北方型无性系、白杨派3个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5年生的材积仅为南林-95杨的54.7%-12.9%,不宜在湖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创制油茶新种质,以"岑软系列"和"湘林系列"2个地理种源的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优良无性系为亲本,进行人工控制授粉杂交试验,并对杂交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及F1代苗期的生长特性和遗传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交F1代苗高和地径的遗传力分别为0.821 5和0.828 5,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能够较为稳定的遗传;岑软24号×湘林210和湘林210×岑软2号2个组合综合表现良好,苗期生长速度均较快。岑软24号×湘林210的坐果率和成果率分别为82.50%和52.50%,鲜出籽率达50.45%;湘林210×岑软2号的坐果率和成果率分别达到97.37%和68.42%,单果重和单粒籽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