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讨玉米赤霉烯酮(ZEA)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凋亡蛋白释放的影响及乙酰半胱氨酸(NAC)的保护效应,用20μmol/L ZEA与100μmol/L NAC单独或联合处理睾丸支持细胞24 h,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凋亡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调控凋亡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ZEA染毒组的线粒体中Cyt C与AIF表达量显著下降,胞浆中Cyt C与AIF表达量显著上升。与单独染毒组相比,100μmol/L NAC与20μmol/L ZEA联合处理组睾丸支持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Caspase-9和cleaved-Caspase-3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Bcl-2表达量极显著增高。结果表明,caspase依赖性和caspase非依赖性的线粒体途径均参与了ZEA致睾丸支持细胞凋亡的发生,NAC对ZEA诱导的睾丸支持细胞凋亡发生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500μmol·L-1甲基苯基吡啶离子(MPP+)制备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测定LDH释放量;AO/EB染色法、透射电镜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比率并测定ROS含量,探讨青皮内生菌(Phomopsis sp.)固体发酵产物细胞松弛素H(CyH)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①CyH与MPP+同时加药(0.05~0.20μmol·L-1)、先加药(0.002 5~0.010 0μmol·L-1)和后加药(0.01~0.20μmol·L-1)均能使PC12细胞存活率显著增加,LDH释放率显著下降;②流式细胞仪测定表明CyH能够降低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率(P0.001);透射电镜和AO/EB染色也显示细胞形态的改善;③CyH能显著抑制MPP+升高ROS含量的作用(P0.05)。说明CyH能抑制MP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和凋亡,这可能与其减少细胞内ROS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半边旗二萜类成分PAG对人肝癌耐药细胞株增殖与凋亡机制.方法HepG2/ADM细胞用不同浓度(0~75μmol/L)PAG处理24、48、72 h,分别用MTT、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DCFH-DA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结果PAG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及caspase 3、PARP和Bcl-2表达,增加G2/M期细胞分布、细胞凋亡、细胞内ROS水平及actived-caspase 3、cleaved-PARP和Bax表达,促进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释放到胞质;l mmol/L乙酰半胱氨酸可阻断PAG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 半边旗二萜类成分PAG可通过ROS诱导的线粒体凋亡克服肝癌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4.
使用维生素C(VC)处理猪睾丸(ST)细胞,探究其促进ST细胞增殖活力的作用机制,为促进雄性动物生殖系统发育提供依据。通过检测不同浓度VC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对ST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以确定VC的最佳作用条件,并检测VC最佳作用条件下对ST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根据RNA-seq测序数据筛选VC试验组(采用250μmol·L-1 VC处理ST细胞72 h)与对照组(采用完全培养基处理ST细胞72 h)ST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1)用250μmol·L-1 VC处理72 h极显著提高了ST细胞增殖活力(P<0.01),且效果最佳;(2)与对照组相比,VC试验组极显著降低了ST细胞内ROS含量、细胞凋亡比例及G0/G1期的细胞比例(P<...  相似文献   

5.
阐明大黄素(Emodin)诱导AGS人胃癌细胞凋亡过程中过氧化物还原酶5(Peroxiredoxin V;Prx V)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了检测大黄素对AGS人胃癌细胞的毒性作用,利用MTT法检测大黄素对AGS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利用大黄素在不同浓度段(0,1,5,10,20,30μmol·L-1)和不同时间段(0,3,6,12,24 h)处理AGS细胞,用Annexin V-FITC和PE进行标记,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情况,同时大黄素在不用时间段(0,3,6,12,24 h)处理AGS细胞,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Prx V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大黄素能够显著抑制AGS人胃癌细胞存活率,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地诱导细胞凋亡,同时伴随着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升高,加入ROS清除剂NAC后,AGS细胞凋亡比率明显下降。大黄素通过显著抑制Prx V、Bcl-2和pro-caspase3蛋白质水平,上调Bad的表达诱导AGS细胞凋亡。研究表明,大黄素通过抑制Prx V蛋白水平,导致细胞内ROS水平升高,激活经典细胞凋亡途径导致AGS人胃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乐果对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鼠肝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乐果,染毒12、24 h后,检测肝细胞凋亡率、细胞内Ca^2+浓度、活性氧(ROS)及线粒体膜电位(Δψm)变化,并观察凋亡细胞。结果表明:染毒后肝细胞出现了凋亡变化;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除3μmol.L^-1组外,其余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呈时间-剂量效应;3μmol.L^-1组细胞内Ca^2+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之后随染毒剂量的增加,细胞内Ca^2+浓度逐渐下降;ROS水平为3-100μmol.L^-1时随染毒剂量的增大和染毒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而300μmol.L^-1组略有下降,除3μmol.L^-1组外,其余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Δψm除24 h 300μmol.L^-1组外其余各处理组均持续下降。表明低剂量乐果可诱导肝细胞凋亡,细胞内Ca^2+、ROS和Δψm也可能参与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7.
以MTT法检测了亚硒酸钠(Na2SeO3)对斑点叉尾鮰卵巢细胞(CCO)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了CCO形态。结果表明:Na2SeO3对CCO的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低浓度的亚硒酸钠对细胞的形态和生长没有显著的影响,而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加(≥5μmol/L)和作用CCO的时间的延长(≥24h),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形态出现损伤样变化,且随着Na2SeO3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高浓度Na2SeO3(≥10μmol/L)作用CCO24h,细胞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下降,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显著增加,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升高,提示细胞受到严重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8.
赭曲霉毒素A诱导Caco-2细胞的细胞毒性及DNA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和时间处理下,赭曲霉毒素A(OTA)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的细胞生长抑制、氧化损伤以及DNA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0.32、1.6、8、40、200μmol/L OTA处理Caco-2细胞24、48、72h后,利用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利用活性氧(ROS)试剂盒检测细胞内的自由基水平,利用彗星试验检测细胞的DNA损伤.【结果】在各个处理时间段内,OTA浓度大于0.32μmol/L时,OTA对细胞存活率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细胞内ROS以及DNA损伤都随OTA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尤其在0~8μmol/L低浓度范围内,OTA显示了强烈的毒性.【结论】OTA可导致Caco-2细胞存活率降低,引起细胞氧化应激以及DNA损伤,其中ROS水平升高可能是OTA导致Caco-2细胞DNA损伤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氧化应激在镉致大鼠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镉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两步灌流法获得大鼠肝细胞,经过24 h培养,用醋酸镉处理细胞,或者Z-VAD-fmk、NAC和镉共同处理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内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GSH和MDA含量。【结果】结果表明,肝细胞暴露于浓度为2.5、5、10 μmol•L-1的镉后,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凋亡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呈剂量-效应关系;2.5和5 μmol•L-1镉组在1.5 h之前导致细胞内ROS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镉暴露可使肝细胞Δψm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NAC能够显著减少镉引起的凋亡细胞数量和极显著降低凋亡率(P<0.01),可以显著降低单独镉暴露组ROS水平升高和阻止ΔΨm降低(P<0.05);细胞内GSH含量12 h时随镉剂量增高而降低,部分剂量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4 h时随剂量增高而升高,部分剂量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细胞内MDA含量随着镉浓度的增大而升高,10 μmol•L-1剂量组MD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未见caspase-3活性升高,caspase抑制剂Z-VAD-fmk对镉致细胞凋亡无影响。【结论】醋酸镉致肝细胞凋亡与其引起ROS产生并导致氧化损伤的非caspase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活性氧(ROS)对氯化镉(CdCl2)诱导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本文采用荧光探针DHR检测CdCl2诱导的MCF-7细胞内ROS的变化水平;分别采用MTT法和DNA Ladder法检测CdCl2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和细胞DNA的凋亡情况;通过加入自由基清除剂LNAC抑制细胞内的ROS水平,从而研究ROS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1.00×10-3 mol/L的CdCl2处理MCF-7细胞6h,细胞内ROS水平为对照组的2.04倍,细胞存活率为26.54%,DNA出现片段化分解。用CdCl2+LNAC复合处理MCF-7细胞6h,细胞内ROS水平为对照组的1.25倍,细胞存活率为61.17%,DNA不出现凋亡条带。因此,由CdCl2所导致的MCF-7细胞凋亡和DNA片段化分解,与细胞内ROS水平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番茄红素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不同剂量番茄红素处理胃癌细胞株SGC-7901、MGC-803,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Hoechst 33258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MMP)、活性氧(ROS),免疫印迹检测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IDH2蛋白表达.结果 番茄红素呈剂量依赖性抑制SGC-7901、MGC-803细胞增殖.大于25 μmol/L番茄红素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增加ROS水平;50 μmol/L番茄红素降低MMP,下调IDH1蛋白表达(P<0.01或0.05).结论 番茄红素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诱导凋亡;促凋亡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IDH1,阻断细胞ATP生成和提高细胞内ROS.  相似文献   

12.
支持细胞是构成曲细精管上皮的重要组成细胞,视黄醇及其衍生物是雄性动物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中所必须的物质,支持细胞是睾丸内视黄醇及其衍生物作用的靶细胞。本研究以3~5周龄仔猪睾丸支持细胞为材料,通过分析视黄醇对体外支持细胞活力、增殖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相关细胞因子转录及合成的影响,评价视黄醇对支持细胞体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视黄醇添加浓度达到5.000、0.125 μmol·L-1时,显著抑制培养24 h和72 h的细胞活性(P<0.05);添加1.250 μmol·L-1视黄醇组和对照组相比,增殖相关基因PCNABCL-2和C-MYC显著下调(P<0.05),凋亡相关基因BAX显著上调(P<0.05),且支持细胞内GDNF、CSF-1和EGF在基因表达和蛋白质水平上均显著降低(P<0.05)。体外培养条件下,添加视黄醇抑制支持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乐果对大鼠肝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给大鼠肝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乐果(染毒终浓度分别为0、3、10、30、100和300 μmol·L-1),染毒12、24 h后,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率;分别用Fluo-2/AM、双氢-乙酰乙酸二氯荧光黄(DCFH-DA)和罗丹名123检测细胞内Ca2+浓度、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并在扫描电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凋亡细胞情况,研究乐果对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肝细胞染毒12和24 h后,出现了明显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除3 μmol·L-1组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且呈时间-剂量效应.3 μmol·L-1组细胞内Ca2+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之后随染毒剂量的增加,细胞内Ca2+度逐渐下降;细胞内ROS水平在3-100 μmol·L-1范围内随染毒剂量的增大和染毒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而在300 μmol·L-1组略有下降,除3 μmol·L-1组外,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Ψm除24h 300 μmol·L-1组外均出现持续下降.表明低剂量乐果染毒可诱导肝细胞发生凋亡,细胞内Ca2+、ROS和△Ψm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吡啶甲酸铬(CrPic)对新生仔猪原代肝细胞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选用3日龄新生仔猪作为细胞供体,用剪切消化法分离肝细胞,分别用0、8、200、400 μmol?L-1的吡啶甲酸铬处理细胞48 h,研究吡啶甲酸铬对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丙二醛(MDA)的含量、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及对细胞DNA单链断裂(彗星试验)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ROS水平、LDH活力和彗星试验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8 μmol?L-1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8 μmol?L-1组相比,400 μmol?L-1处理组ROS、MDA、LDH和DNA损伤程度均显著升高(P<0.05),随着吡啶甲酸铬添加水平的升高,ROS、LDH分别呈先下降后上升的二次曲线型变化趋势(P<0.05)。【结论】体外条件下适量的吡啶甲酸铬能抑制肝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增强猪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400 μmol?L-1吡啶甲酸铬对猪肝细胞无抗氧化作用,也不会引起肝细胞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连翘酯苷A(FA)对玉米赤霉烯酮(ZEA)诱导的猪肾上皮细胞PK-15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保护机制,体外培养PK-15细胞,经36.55μg·mL-1 ZEA和不同质量浓度(31.25、62.50、125.00μg·mL-1)FA处理24 h,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通过Hoechst 33342活细胞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利用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活性氧(ROS)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细胞中的Bax、Bcl-2、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质量浓度在125.00μg·mL-1以下的FA可以提高PK-15细胞存活率;FA能显著提高经ZEA处理的PK-15细胞存活率,且能显著降低经ZEA处理的细胞上清液中的LDH活性,抑制ZEA引起的ROS的生成;ZEA能显著提升Bax、Caspase-8、Caspase-3和Caspase-9 mRNA的表达量,Bcl-2 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不同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构树黄酮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ep G2细胞接种于含有0、25、50、100、200、300μg/ml构树黄酮的DMEM培养基中,在37℃、5%CO2条件下分别培养24、48和72 h,采用MTT法测定构树黄酮对Hep G2细胞增殖的影响、用碘化丙啶(PI)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并计算Hep G2细胞凋亡率。[结果]构树黄酮能显著抑制Hep G2细胞增殖,并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构树黄酮能诱导Hep G2细胞凋亡,其最低有效浓度为25μg/ml;且Hep G2细胞凋亡率呈随着构树黄酮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而升高。[结论]构树黄酮能抑制Hep G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7.
谷悦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3):166-170
[目的]研究去甲基川陈皮素(5-demethylnobiletin,5DN)对前列腺癌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法检测5DN对PC3和DU145细胞的毒性。运用DAPI细胞核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法、细胞划痕试验探究5DN对前列腺癌细胞凋亡、迁移的影响。[结果]5DN对PC3和DU145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_(50)分别为49.33、54.14μmol/L。5DN处理后在2个细胞系中抑制细胞凋亡基因(Bcl-2、AKT1、AKT2)的mRNA的转录水平显著降低,促进凋亡基因(caspase-3、Bax)的转录水平显著升高。DU145中促进凋亡基因PTEN的mRNA的转录水平显著升高,促凋亡蛋白caspase 9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同时,5DN能有效抑制PC3细胞的迁移。[结论] 5DN能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并抑制它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芪薏术蝎方不同提取物对癌变细胞的修复作用。[方法]以芪薏术蝎方水提物、多糖提取物和醇提物3种药物为试验药物,以紫杉醇为阳性对照药物,以三氯卡班(triclocarban,TCC)单独长期处理细胞为阳性对照,以正常乳腺上皮细胞(EpH4-Ev)为阴性对照,以各药物的最大安全浓度为有效工作浓度,将药物和TCC同时加入到EpH4-Ev单层细胞中,以暴露48 h为1个循环周期,连续重复6个周期(T-6)后测定细胞增殖率、细胞内ROS水平、细胞内ERK通路的活化程度、DNA双链断裂程度、细胞的总凋亡率以及非停泊性生长和细胞迁移率等癌症相关的指标,评估药物对TCC长期暴露处理所致细胞癌变的影响。[结果]与阳性对照细胞相比,4种药物均能够显著抑制长期暴露于TCC的细胞发生非停泊性生长和细胞迁移;细胞内ROS水平显著升高,DNA双链断裂程度以及细胞的总凋亡率均显著升高;各药物组细胞增殖率显著下降,细胞内ERK通路的活化程度受到显著抑制。各提取物多数指标优于紫杉醇。[结论]芪薏术蝎方提取物与紫杉醇均能通过促进癌变细胞产生大量的ROS,从而引起细胞增殖抑制,ERK通路抑制,促进癌变细胞DNA损伤和细胞凋亡,最终修复由TCC诱导形成的癌变细胞。  相似文献   

19.
用全骨髓法培养大鼠骨髓细胞,用第3代细胞进行试验,研究杜仲与地塞米松共作用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作用组(浓度分别为1、10、100、1000nmol/L)、杜仲与地塞米松共作用组(分别在地塞米松作用组中加入杜仲,使杜仲浓度为40μg/mL).作用6d后,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力并测定培养基中碱性磷酸酶活性;作用14d后,油红O染色法测定细胞内脂肪滴.结果表明,1~100nmol/L地塞米松对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1nmol/L地塞米松能提高碱性磷酸酶的活性,1000nmol/L地塞米松能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杜仲与1000nmol/L地塞米松共作用可显著改善由单独1000nmoL/L地塞米松所致的抑制作用;1~100nmol/L地塞米松作用组细胞肉无明显的脂肪滴形成,1000nmol/L地塞米松作用组细胞内出现脂肪滴,杜仲与1000nmol/L地塞米松共作用组细胞内无明显脂肪滴.表明杜仲能于预高浓度(1000nmol/L)塞米松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地塞米松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向脂肪细胞方向的分化.  相似文献   

20.
采用花生四烯酸(AA)浓度梯度处理RAW264.7细胞12h,处理后检测细胞内脂质积累、胞内活性氧(ROS)水平、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细胞增殖及相关蛋白表达,探讨AA对RAW264.7细胞脂质积累及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AA处理后细胞内脂质积累增加且有浓度依赖性,ROS水平无显著变化,ATP含量显著下降,细胞增殖显著减少,p21及p27表达增多。证明AA处理RAW264.7细胞后,细胞脂质积累增加、细胞增殖及细胞活性受到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