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冀紫439是河北省审定的第一个黑小麦品种,具有抑制2型糖尿病人餐后血糖升高水平的作用。为了明确冀紫439的营养品质,对其子粒的氨基酸含量和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检测,并与普通高产类型品种科农199和优质类型品种藁优8901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冀紫439的16种氨基酸总含量为119.7g/kg,较科农199高29.0%,其中,半胱氨酸、丝氨酸和缬氨酸提高幅度较大,分别达到了75.9%、43.3%和32.3%;15种矿质元素总含量为2 088.1 mg/kg,较藁优8901 (1 792.6 mg/kg)高16.5%。2个小麦品种除Mo和As含量均未检出外,其他13种矿质元素含量均为冀紫439高于藁优8901,其中,冀紫439的Ca、Fe、Zn、Ni和B相对含量高于藁优8901,而藁优8901的Mg相对含量高于冀紫439。冀紫439的Se含量虽然极低,但与藁优8901相比增幅却高达70.7%。冀紫439的氨基酸含量和矿质元素含量高于科农199和藁优8901,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54个糯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对其籽粒淀粉物质组成和理化特性进行相关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淀粉理化特性在自交系间差异显著,淀粉理化特性与淀粉物质组成含量密切相关.淀粉糊化特性参数之间显著相关.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与膨胀势、峰值黏度、低谷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蓝值(蛋白质含量除外)、糊化温度呈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碘结合力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回复值呈极显著负相关.根据糊化特性可将54个糯玉米自交系聚为3类,3类自交系的个数分别为29、17、8.各类之间的差异主要反映为其黏度值的大小,第Ⅰ类黏度值大,类内变异系数小;第Ⅲ类黏度值小,类内变异系数大;第Ⅱ类介于两者之间.因此,类群Ⅰ中的自交系材料具有黏度高、易糊化等优良特性且表现稳定,可作为骨干亲本用于糯玉米淀粉品质的改良.  相似文献   

3.
新疆春小麦品种品质性状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选择不同筋力新疆自育和引进的春小麦品种,分析其磨粉品质、蛋白质品质性状和淀粉品质性状等指标,为育种家进一步开展品种选育和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30个春小麦品种,分析23个品种性状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把23个品质性状归于8个主成分,分别是淀粉糊化特性、粉质参数、蛋白质含量、降落数值、直链淀粉含量、面筋指数、峰值时间和Zeleny沉淀值,以品质因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经主成分分析,8个主成分其分别决定总变异量的44.00;、14.49;、8.52;、8.25;、5.46;、4.07;、3.30;和2.74;.把30个春小麦品种聚成4类:第一类小麦品种的面粉L*、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等粉质参数上表现突出,面筋指数和淀粉糊化特性表现较好,而籽粒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粉吸水率偏低.第二类小麦品种中的淀粉糊化特性好,湿面筋含量、籽粒蛋白质、面粉b*含量高,但面筋指数含量低.第三类小麦品种在面粉L*、面团稳定时间和评价值表现差.第四类小麦品种的灰分含量、面粉吸水率偏高,而形成时间较短,淀粉糊化特性表现较差.[结论]通过对新疆自育和引进的30个春小麦品种的23个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类分析,筛选出了影响春小麦品质的8个主成分,对这8个品质指标的选择有利于小麦品质育种和改良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对129份湖北蚕豆(Vicia faba L.)地方种质的外观特性和品质特性进行了调查分析。这些品种的外观特性表现为中小粒型、粒色为乳白色和深绿色。品种的品质特性表现为蛋白质含量24.48%~30.93%,脂肪含量1.09%~2.58%,直链淀粉含量7.92%~12.99%,支链淀粉含量27.28%~42.25%,总淀粉含量36.62%~50.99%。品质特性与子粒大小无关,但与子粒颜色关联紧密,乳白色品种蛋白质含量较高,而深绿色品种淀粉含量较高。品质性状之间蛋白质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脂肪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支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支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支链淀粉含量与总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根据品质性状可将129个地方品种聚为四类,第Ⅰ类和第Ⅲ类为高蛋白质品种,第Ⅳ类为高脂肪和高淀粉品种,第Ⅱ类为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适中品种。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利用湖北地方品种选育和改良蚕豆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深入了解新育成小麦品种(系)的品质特征,筛选适宜酿造制曲的品种。【方法】以制曲小麦绵阳15和川麦41为对照,采用近红外仪对154份小麦的13个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同时采用硬度指数测定仪、凯氏定氮仪和淀粉试剂盒对筛选材料的硬度、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156份小麦平均蛋白质含量12.48%,籽粒硬度55.09,软度179.17,除水分含量、吸水率和容重的变异系数小于10%外,其他性状变异较大;各品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或极显著相关;156份小麦根据品质特征可聚为7类,其中对照品种与120个品种(系)聚为一大类;所筛选的27份材料的平均总淀粉含量55.62%,直链淀粉含量22.02%。近红外测量与其他方法测量硬度(r=0.74)和蛋白质含量(r=0.88)显著正相关。【结论】156份小麦品质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主要属于中弱筋粉质小麦;绵阳15和川麦41存在品质差异,筛选出5份与对照品质相似的材料供进一步评价利用;研究所筛选材料为深入研究小麦品质与制曲品质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优质粳稻品种的食味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个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及1个日本品种越光为材料,测定了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RVA特征值以及对稻米食味进行了感官综合评价和食味测定,并对这些指标得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适中,RVA参数中的崩解值高,消减值低,食味评价得分较高,但蛋白质含量偏高。相关分析表明,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与最高黏度和崩解值呈显著负相关(r=-0.470)与极显著负相关(r=-0.610);与最终黏度和消减值呈显著正相关(r=0.482)与极显著正相关(r=0.839)。蛋白质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517),蛋白质含量与最终黏度呈显著负相关(r=-0.474)。食味评价得分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618)。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9个引进水稻品种的16个品质性状(包括RVA黏度谱)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最低黏度与糙米率和整精米率呈显著负相关,消减值和回复值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中粒形因子与蒸煮食味品质因子对稻米品质的累积贡献率为62.159%;19个水稻品种被归为3类,各具优秀品质特点。  相似文献   

8.
选用稻米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有差异的2个粳稻品种配制的杂交组合,以籽粒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为选择指标对杂种后代进行连续的定向选择,研究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选择对杂种后代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提高,杂种后代的食味值下降.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高的株系,其最高黏度和下降黏度值低...  相似文献   

9.
毛艇  李旭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3):680-681,686
以食味品质好的日本品种作为对照,测定150个盘锦地区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系)的淀粉RVA谱及营养食味品质,并分析淀粉RVA谱特征值在品质育种方面的运用。结果表明,盘锦品种(系)直链淀粉、蛋白质及消减值均高于日本品种,而崩解值低于日本品种。按食味值把品种(系)分为低、中、高3部分,其中直链淀粉、蛋白质、崩解值及消减值在不同食味值区间内存在差异;食味值较高的品系其直链淀粉、蛋白质及消减值均较低;而崩解值较高。t检验显示,可以通过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分析选择中、高食味值品系;而崩解值及消减值可以区分中、低食味值品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利用太湖流域优质的粳稻种质资源,选取161份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其10个食味性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太湖流域不同水稻品种(系)的食味品质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品种的稻米RVA谱曲线特征值与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酸含量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崩解值和消减值2个指标不仅可以反映RVA谱曲线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可以反映稻米食味品质的优劣。低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的RVA谱仍存在较大的差异。随着脂肪酸含量的增加,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均极显著下降(P<0.01);而消减值则随着脂肪酸含量的增加而极显著提高(P<0.01)。因此,从RVA谱曲线特征值看,本试验选用的太湖流域水稻地方品种(系)的部分稻米食味品质优良,可作为优质高产的种质资源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世界上缺乏高直链淀粉和高抗性淀粉小麦基因资源的问题,采用SDS-PAGE电泳检测等方法,对冀紫439等43份黑粒小麦资源的籽粒淀粉组分和SGP-1 (SGP-A1、SGP-B1、SGP-D1)蛋白组成进行了鉴定。结果共检测到缺失SGP-A1的材料有11份,未发现SGP-B1和SGP-D1缺失材料;直链淀粉占淀粉总量超过30%的材料有7份;选择12份材料测定抗性淀粉含量,其中,高抗性淀粉含量的材料有5份。以上结果为小麦高抗性淀粉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遮阴处理对紫甘薯块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紫甘薯块根品质对不同遮阴程度的响应。【方法】以济薯18和Ayamuraski为材料,分别于块根膨大高峰期(栽后50—100 d),用不同透光度的黑色遮阳网设置遮光40%和遮光70%处理,对照(CK)为自然光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对块根干物质含量,总淀粉、直链及支链淀粉含量,淀粉积累速率,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全粉黏度仪参数及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遮阴处理下,紫甘薯块根中的干物质、总淀粉含量和淀粉积累速率比对照显著降低;遮阴处理不仅显著增加了济薯18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值,而且显著降低了济薯18全粉的高峰黏度、衰减值、回生值和峰值时间,遮阴下Ayamuraski块根的淀粉品质与济薯18相反;遮阴处理还显著提高了两个品种块根中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并随遮阴程度加大而增高;同时,紫甘薯的花青素含量和积累速率显著降低,济薯18的花青素积累对遮阴的反应比Ayamuraski更敏感。【结论】遮阴处理使紫甘薯的块根干物质、总淀粉含量和淀粉积累速率、花青素含量及不同膨大阶段的花青素积累量明显降低,同时遮阴处理下紫甘薯块根淀粉品质因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13.
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黑龙江省25份主栽水稻品种及苗头品系为试材,在孕穗期平均16.1℃,处理5 d的试材为低温处理,以正常栽培管理的试材为对照,分析低温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系)品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导致所有试材每穴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下降,根据相对结实率分为1、3和5级,其中以3级最多、5级最少,分别占总材料的56%和8%。低温处理导致材料糙米粒长、宽和厚下降,但是1和3级材料下降幅度更大;低温处理稻米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起浆温度和消减值增加,稻米糙米率、精米率、最高黏度和崩解值下降,但是耐冷性中等的材料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增加幅度更大。相关分析表明,相对结实率与每穴实粒数、每穴产量和冷胶黏度的冷水反映指数(CRI)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崩解值和回复值的CRI值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孕穗期低温胁迫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品种间存在很大差异,在低温胁迫下耐冷性极强品种(系)每穴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及最高黏度对低温反应迟钝,这是耐冷性极强品种(系)保持较高产量和优良品质的重要形态特征和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4.
选用4个直链淀粉含量差异显著的粳稻品种,研究齐穗期施氮肥对水稻产量性状、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淀粉RVA谱特性影响,以及米粉蛋白质水解处理对淀粉RVA谱特性影响。结果表明,齐穗期施氮肥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稻谷千粒重、成熟度和结实率及稻米蛋白质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减幅度因品种不同而异;齐穗期施氮肥可极显著降低高直链淀粉含量品种最高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及下降黏度值,而低直链淀粉含量品种为与之相反极显著增加,黏滞峰消减值既有极显著增加品种,也有极显著降低和无变化品种;蛋白质含量有极显著差异的米粉被碱水处理后蛋白质含量均降低到2.48%~2.64%,施粒肥与否水解处理后供试材料间米粉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差异;施粒肥与否去除稻米蛋白质可极显著增加米粉最高黏度和下降黏度值,并极显著降低粘滞峰消减值、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其中下降黏度值增加幅度和粘滞峰消减值降低幅度较大,且低直链淀粉含量品种变化幅度比高直链淀粉含量品种大。  相似文献   

15.
研究10个小麦品种(系)随机区组试验的LOX活性、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籽粒硬度、直链淀粉和RVA参数等13个品质性状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除糊化温度之外,其余12个品质性状的品种间均达到极显著;全麦粉LOX活性与面粉LOX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最后粘度、反弹值、峰值时间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低谷粘度呈显著负相关;面粉LOX活性与低谷粘度、最后粘度、反弹值和峰值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高峰粘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认为小麦品种(系)籽粒的LOX活性高对全麦粉和面粉的若干主要品质性状存负面的影响;就针对籽粒LOX活性的品质改良而言,认为在育种中应尽量筛选那些LOX活性较低的材料。讨论了脂肪氧化酶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利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山西小麦淀粉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0份山西小麦品种(系)的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膨胀势和RVA参数进行了测定,并对各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期为山西优质面条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软米是云南种植历史悠久的一类优质特色稻种,研究其籽粒淀粉品质特性对阐明优质食味米机制、改良稻米食味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以36份云南软米地方品种为研究材料,以高直链淀粉品种、糯米品种、软米育成品种及其他育成品种为对照材料,测定不同环境下种植收获的稻谷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糊化温度和RVA特征值等稻米淀粉品质指标,利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淀粉品质特性与环境稳定性。结果表明,36份云南软米地方品种的籽粒淀粉品质主要特性为: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居中;糊化温度最高,但与对照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RVA谱特征值中峰值黏度和崩解值较高;热浆黏度、冷胶黏度、消减值、峰值时间和起浆温度基本介于高直链淀粉品种与糯米品种之间。同时,云南软米品种(指云南软米地方品种和软米育成品种总称)与高直链淀粉品种、糯米品种和其他育成品种之间的热浆黏度、冷胶黏度、消减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云南软米品种,尤其是云南软米地方品种,直链淀粉含量与RVA谱特征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云南软米地方品种的籽粒淀粉品质特性受环境影响最大,10个性状中,除糊化温度外,其余9个性状均表现显著差异(P<0.05)。也发现云南软米地方品种的淀粉品质特征与其来源地有关系,来自南部边缘水、陆稻区与滇南单、双季籼稻区材料的淀粉品质特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上,描述云南软米品种籽粒淀粉品质主要特征时,除了将直链淀粉含量作为基本描述性指标外,还需结合热浆黏度、冷胶黏度、消减值3个RVA谱特征值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也需注意云南软米地方品种籽粒淀粉品质特性的表现对环境敏感,选育广适应性软米品种难度极大。  相似文献   

18.
国标优质籼稻的稻米品质与淀粉RVA谱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国标优质籼稻的米质特点.【方法】以广东省最近育成的水稻品种粤晶丝苗2号等为研究材料,对稻米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营养品质和淀粉RVA谱进行了测定和相关分析.【结果和结论】国标优质籼稻具有整精米率较高、粒型窄长、腹心白少、透明度好、直链淀粉含量适中和长胶稠度等优点;蛋白质含量品种间差异不大,脂肪酸含量品种间的差异较大,粤秀占、巴太香1号、粤晶丝苗2号的脂肪酸含量较高;国标优质籼稻的RVA谱具有高崩解值、低消减值的特点,食味品质优于非国标优质籼稻,其中粤晶丝苗2号的崩解值和消减值符合公认的优质食味指标值,是一个食味品质优良的籼稻品种.直链淀粉、胶稠度与RVA谱的冷胶黏度、崩解值和消减值密切相关,在水稻品质育种中增加RVA谱测定,尤其是将直链淀粉、胶稠度的选择与崩解值、碱消值分析相结合,可有效地提高水稻食味品质选择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弱光对小麦籽粒及面粉加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会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568-20570,20579
[目的]研究弱光条件下,小麦籽粒及面粉加工品质的变化。[方法]以耐阴品种扬麦158和不耐阴品种扬麦11 2个小麦品种为材料,设不遮光(S0)、从拔节至成熟期遮去小麦冠层自然光强的22%(S1)和遮去小麦冠层自然光强的33%(S2)3个处理,测定小麦籽粒淀粉及其组分含量、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降落值、湿面筋含量、沉淀值以及淀粉糊化特性和粉质参数。[结果]小麦支链淀粉含量在遮阴条件下显著降低,而直链淀粉含量变化不明显,小麦籽粒总淀粉含量和支/直显著下降;遮阴降低了2个品种的峰值黏度和扬麦11的低谷黏度,提高了2个品种的降落值和扬麦11的糊化温度,但对耐阴品种扬麦158的低谷黏度和糊化温度无显著影响;在长期弱光条件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醇溶蛋白、麦谷蛋白、麦谷蛋白大聚合体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含量显著增加,引起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的提高,面团弱化度的降低。[结论]拔节到成熟期的弱光处理对小麦蒸煮品质不利,却提高了小麦的烘焙品质。该研究为林麦间作系统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小麦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50年代至今新疆春小麦品种经历了多次更替。实验对新疆50年代至今具有时期代表性的46个春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比较。发现春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性状更替中干、湿面筋含量增幅最大;其次是Zeleny沉降值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籽粒硬度则有下降趋势。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干、湿面筋含量随品种更替表现出协同增长的变化趋势。随着品种更替,各时期推广品种淀粉性状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直链淀粉的含量50年来降低显著,下降了14%。面粉膨胀势的变化趋势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正好相反,表现为随品种更替呈逐渐上升趋势。高峰黏度和最终黏度也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小麦总淀粉含量、崩解值和面粉糊化温度在不同时期推广品种间没有明显差异。进一步对影响品质性状的HMW-GS和Wx蛋白亚基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17+18和5+10亚基所占比例随品种更替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而与优质面条品质密切相关的Wx-B1亚基缺失的突变类型的比率在60年代后至70年代中和90年代后两个时期为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