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蓝莓为原料,以酒精度、总糖、总酸含量及发酵过程中花色苷含量变化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蓝莓果酒酿造工艺。得到最佳工艺配方为:初始糖度19°Bx,酵母添加量0.35%,偏重亚硫酸钠添加量55 mg/L。主发酵:夏季常温下发酵8 d,所得蓝莓果酒酒精度13%(体积分数),总糖含量2.54%,总酸0.15 mol/L,花色苷含量随酿造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最终含量为145.62 mg/L。后发酵:20℃下发酵20 d后,进行感官评价。制得蓝莓酒色泽鲜艳,呈紫红色,澄清透明,香气浓郁,无异味,口感饱满,酸甜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花色苷(Anthocyanins)是蓝莓果酒色泽和营养成分的主要来源,但在发酵过程中许多因素会导致花色苷的分解,包括pH值、发酵温度、SO2等因素。花色苷含量的减少不仅会使蓝莓果酒的色泽降低,还会影响其营养价值,从而大幅降低产品价值。因此,为提高蓝莓果酒色泽与风味,以“莱格西”蓝莓为试验原料,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了蓝莓果酒的主发酵工艺参数,并对优化后的蓝莓酒进行品质分析。【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探究初始pH值、SO2添加量、发酵温度、酵母接种量对蓝莓酒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主发酵工艺参数,最后分别采用气相色谱(GC)、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SPME-GCMS)对蓝莓酒中高级醇及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最佳主发酵工艺参数为:初始pH值为3.1、SO2添加量为120 mg/L、发酵温度为24℃、酵母接种量为0.5 g/L,在此条件下,花色苷含量为(110.78±3.56)mg/L,感官评分为82.54,从蓝莓酒中共检测出4种高级醇,总量为252.9...  相似文献   

3.
树莓果酒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寻树莓果酒发酵工艺影响因素及工艺控制条件。[方法]以树莓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初糖浓度和酵母接种量等6个因素对树莓果酒发酵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树莓果酒发酵工艺的最佳条件,并对主发酵后的果酒进行感官综合评定。[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SO2添加量为20 mg/L时,对酵母PF1398菌种发酵有良好促进作用;果汁在自然pH值下发酵口感和风味良好;适宜的发酵温度与发酵时间能有效控制树莓果酒酒精的产生。极差分析可知,影响树莓果酒主发酵的因素依次为:酵母接种量>初糖含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结论]树莓果酒发酵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初糖含量220 g/L,SO2添加量20 mg/L,酵母接种量3%,21℃下主发酵8 d后,可获得酒体深红色和香气浓郁的树莓果酒。  相似文献   

4.
【目的】试验以沙棘和酿酒葡萄为原料,开发出一种兼具沙棘与酿酒葡萄营养与风味的新型复配型果酒.【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酿造过程中沙棘汁与酿酒葡萄汁配比、酵母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天数对产品酒精度和黄酮含量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进一步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经过响应面优化并验证后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沙棘汁与葡萄汁的配比2∶8、酵母添加量0.3 g/L、发酵温度26℃、发酵天数11 d,在此最优发酵条件下,沙棘葡萄复配酒的酒精度可达9.38%,黄酮含量为22.47 mg/L.通过与普通市售葡萄酒中还原糖、总酸、多酚与VC含量进行比较,沙棘葡萄酒中的还原糖、有机酸、多酚与VC含量均高于市售‘赤霞珠’葡萄酒,其中以多酚和总酸的含量提高最为明显,分别高出14.06%和4.49%.【结论】研制的沙棘葡萄复配酒口感良好,酸甜适度,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5.
采用新鲜、成熟的番茄进行热浸渍法和传统工艺酿酒发酵,传统工艺条件为初始糖度20%、酵母接种量0.2 g/L、pH3.89、主发酵温度24℃、SO_2 添加量50 mg/L、果胶酶添加量50 mg/L,制得的番茄酒的酒精度为8.9%,总酸为5.7 g/L,还原糖为3.1 g/L;热浸渍法工艺条件为主发酵温度24℃、酵母接种量0.2 g/L、番茄汁糖度20%、SO_2 20 mg/L、果胶酶添加量50 mg/L、热浸渍温度60℃、时间30 min,制得的番茄原酒感官指标为酒体透明、酒香醇厚、酒气协调、具有典型的番茄香味,酒精度为10.4%、总酸为6.1 g/L、还原糖为2.4 g/L。与国际标准相比,理化、感官指标均达标。通过对发酵酒进行理化指标分析、感官评价确定,当地番茄酒采用热浸渍法比传统工艺酿造的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玉金香甜瓜果酒的发酵工艺方法及影响果酒品质的主要工艺参数,确定甜瓜果酒的酿造方法,提升该品种甜瓜的利用价值。[方法]以成熟期的玉金香甜瓜为试材,通过打浆、浆汁成分调整及采用试验对果酒酿造工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酵母添加量、酒石酸添加量、亚硫酸添加量和发酵温度进行优化,确定发酵工艺以及发酵参数。[结果]确定了甜瓜果酒的酿造工艺流程,对影响酿造工艺参数的优化结果表明,影响果酒酒精度的主次因素是:酒石酸添加量〉发酵温度〉SO2添加量≥酵母添加量,酒精发酵最佳工艺组合为:酵母添加量为200 mg/L,发酵温度为28℃,SO2添加量为80 mg/L,酒石酸添加量为6 g/L。[结论]采用该试验的工艺流程和优化的参数酿造的甜瓜果酒具有甜瓜特有的芳香,良好的适口性,为甜瓜果酒的开发生产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种商业酿酒酵母对脐橙果酒发酵特性的影响,确定适合脐橙果酒酿造的酵母,为脐橙果酒品质的提升和酿造工艺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赣南脐橙为原料,根据葡萄酒酿造工艺,利用F33、ENOFERM BDX和FC93种商业酿酒酵母进行橙汁发酵酿造,对比发酵过程中脐橙果酒总糖、还原糖和可滴定酸含量、pH及发酵后果酒中残糖量和酒精度等指标.[结果]3种酵母对脐橙果酒的发酵速率依次为FC9>F33>ENOFERM BDX,随发酵天数的增加,果酒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发酵结束时(发酵12 d),不同酵母发酵的脐橙果酒中总糖、还原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F33、ENOFERM BDX和FC9酵母发酵果酒的pH分别为3.37、3.42和3.35,FC9酵母发酵果酒的残糖量最少(3.90 g/L),酒精度最高(13.9%vol).[结论]综合比较F33、ENOFERM BDX和FC9酵母对脐橙果酒发酵特性的影响,初步判定商业酿酒酵母FC9较适宜酿制脐橙果酒.  相似文献   

8.
一种全发酵复合果酒的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陕西省苹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途径。[方法]以新鲜苹果、梨为原料,研究全发酵苹果、梨复合果酒的最佳酿造工艺。[结果]初汁(苹果汁、梨汁)的配比、酵母的添加量、发酵温度S、O2的添加量均会影响全发酵苹果、梨复合果酒的品质。苹果、梨复合酒的最佳酿造工艺为:苹果汁、梨汁的配比为2∶1,SO2的添加量为40 mg/L,可溶性固形物(SSC)调至20°Bx,酵母菌的接种量为0.9 g/L,前发酵温度为20℃,发酵10 d,后发酵温度为15~18℃,发酵30 d。[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酿造出的苹果、梨复合果酒,口味纯正柔和、果香浓郁、色泽鲜亮、营养丰富,具有典型的果香和酒香,值得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黑果花揪酒醪的品质,以精选大米和黒果花揪果实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实验对黒果花揪酒醪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8 d,酵母接种量0.8%,黒果果汁添加量8.5%.在此工艺条件下,酿造出的黑果花揪酒醪质地均一,口感柔和,具有特殊香味.黒果花揪酒醪酒精度为1.3%,多糖含量为30.12 g/100mL,花色苷含量为16.40 mg/100mL.  相似文献   

10.
沙枣果酒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沙枣果酒加工工艺。[方法]以沙枣为原料,经加水浸提后,调糖、调酸并添加酵母进行发酵;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二氧化硫的添加量、酵母用量、沙枣汁初始糖度及主发酵温度对发酵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沙枣果酒的主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SO2添加量为80 mg/L,主发酵温度在22.5℃,初始糖度18%,酵母接种量0.25%;在该最佳工艺条件下,发酵的沙枣酒酒度为10.0%(V/V)。[结论]该加工工艺研究为沙枣果酒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蓝莓出汁率和果汁中花色苷含量,以酶的种类、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酶的添加量为对象,研究其对蓝莓出汁率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蓝莓出汁率和花色苷含量对各因素的依赖关系,并采用响应曲面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高蓝莓出汁率和花色苷含量的最佳工艺为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54.5℃,酶的添加量4.8‰,在此条件下蓝莓出汁率和花色苷含量分别为70.95%和44.94 mg/L。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5种不同类型澄清剂对桑椹果酒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桑葚果酒作为研究对象,以酒样澄清度、理化指标、风味成分和感官品质为测定指标.[结果]澄清处理后的桑葚果酒与对照组比较,总酸含量无显著差异,可溶性固形物与酒精度差异显著,总糖含量降低1.1% ~36.8%,80 g/L澄清剂添加量处理组酒样花色苷、总酚、总黄酮...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北方蓝莓高档果酒最佳的酿造工艺,在查阅了蓝莓酒制造工艺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榨汁-加入果胶酶等辅料-主发酵过程加入酵母-后发酵-冷热变温处理-杀菌-包装-成品,并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产品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北方蓝莓果浆最佳酵母添加量为1.1 g/L,发酵温度22℃,果胶酶添加量为0.3 ml/kg,亚硫酸100 ppm,酒成品的酒精度调至15.6°,冷热交替代替了过去的用澄清剂去除胶体杂质,酿造成品酒醇香、口感好、色泽好。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北方蓝莓高档果酒最佳的酿造工艺,在查阅了蓝莓酒制造工艺文献的基础上,提出 了新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榨汁-加入果胶酶等辅料-主发酵过程加入酵母-后发酵-冷热变温处理-杀菌-包装-成品,并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产品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北方蓝莓果浆最佳酵母添加量为1.1 g/L,发酵温度22℃,果胶酶添加量为0.3 ml/kg,亚硫酸100 ppm,酒成品的酒精度调至15.6°,冷热交替代替了过去的用澄清剂去除胶体杂质,酿造成品酒醇香、口感好、色泽好.  相似文献   

15.
对固定化酵母生产合水粉葛(Pueraria thomsonii Benth)果酒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以酒精度、感官评价、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初始糖度、二氧化硫添加量、固定化酵母添加量、发酵温度对合水粉葛果酒生产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糖度24%,二氧化硫添加量80 mg/L,固定化复合酵母以0.3%葡萄酒干酵母为主发酵菌种、配合0.04%生香干酵母和0.06%酿酒高活性干酵母,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7 d。在此条件下,合水粉葛果酒的酒精度为13.3%,感官评分91分,总黄酮含量244.52 mg/L。  相似文献   

16.
梁文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615-8616,8621
[目的]探讨酿造欧李果酒的主发酵工艺条件。[方法]以欧李果汁为主要原料,以活性干酵母为菌种,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欧李果酒的主发酵工艺进行研究。[结果]主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干酵母添加量0.1%,SO2添加量5060 mg/L,发酵温度23℃。[结论]在最佳条件下发酵产生的果酒酒度最高,口味纯正柔和、果香浓郁、色泽鲜亮、营养丰富,具有典型的果香和酒香。该工艺值得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17.
以沙棘原酒和酒明串珠菌(Leuconostoc oenos)为材料,研究了沙棘果酒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工艺。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1℃、接种量11%、发酵时间35d。MLF结束后,沙棘果酒的总酸由原来的15.4g/L降为8.9g/L。在此工艺条件下酿制的沙棘果酒不仅实现了苹果酸向乳酸的转化,并且沙棘果酒的酸涩味消失,口感得到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以'瑞卡'蓝莓品种为试材,于花前和花后应用不同浓度GA3、CPPU浸蘸结果枝,研究其对蓝莓结实生理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对照相比,100 mg/L GA3可使蓝莓花期提前3d,75 mg/L GA3可提高8.9%的坐果率.10 mg/L CPPU可使果实花色苷含量增加12.7%.分析得出:较高浓度GA3可以促使蓝莓花期提前,提高坐果率,增加果实糖含量.较低浓度CP-PU可显著增加果实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花色苷含量.最适宜蓝莓生长的外源GA3浓度为75 mg/L,CPPU浓度为10 mg/L,在此浓度下蓝莓结果生长综合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麦芽汁、火龙果、葡萄、菠萝组合的复合果汁,通过果酒酵母和异常维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混菌发酵得到一种具有红酒风味特征的复合果酒。[方法]以红酒风味指标为标准,测定发酵酒的酒精度、还原糖、总酸等理化指标,以及乙酸乙酯、高级醇、有机酸等主要风味物质,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复合果酒的主要风味特征指标符合红酒风味标准,酒精度为10.5%(体积比),混菌发酵比果酒酵母单菌发酵更快,酒中乙酸乙酯含量提高了32.10%,达50.55 mg/L,高级醇含量提高到251.09 mg/L,总有机酸降低到4.94 g/L。[结论]通过混菌发酵复合果汁获得具有红酒风味特征的复合果酒,这为南方水果的复合果酒酿造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对柿子酒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检测其香气成分,为柿子在果酒开发利用方面提供参考。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柿子果酒发酵工艺中蔗糖添加量、酵母添加量,以及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4个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发酵工艺参数;在柿子酒陈酿过程中,通入空气,氧化絮凝鞣质等易褐变成分,防止后期产品氧化变色;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检测成品柿子果酒的香气成分,确定其组成类别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柿子果酒发酵工艺的最佳参数组合为:蔗糖添加量为20%,酵母添加量为1.2g/kg,发酵时间为16 d,发酵温度为29℃;成品柿子果酒呈橙黄色,澄清透明;共鉴定出58种香气成分,其含量占柿子果酒总香气成分的72.38%。包括醇类化合物21种,占51.82%;酯类化合物15种,占14.11%;酸类化合物8种,占2.96%;其他化合物14种,占3.49%;蔗糖添加量的不同,对于柿子果酒品质影响最大,其次是酵母添加量、发酵时间及发酵温度,工艺优化后,产品色泽稳定,质量优良;决定成品柿子果酒香气的主要成分是醇类和酯类化合物,它们与相对含量较少的酸类、酚类、醛酮类以及烷烃类共同形成柿子果酒的复合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