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分析农户休耕行为及其意愿决策机理的基础上,构建Probit模型,采用重金属污染区湖南省长沙市和株洲市部分休耕试点农户入户调研的243个样本,实证分析农户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研究表明:1)被调查者的年龄、耕地离家距离、耕地等级和对休耕政策认同程度对农户休耕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劳动力人数占总人数比例、休耕前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和休耕补偿期望偏差对农户休耕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劳动力占比、不同耕地离家距离和不同休耕政策认同程度限定下,影响农户休耕意愿的因素具有差异性。其中,对休耕政策认同限定下女性农户的休耕意愿比男性农户低,且农户年龄越大越愿意休耕;家庭劳动力人数占总人数比例在50%及以下的农户受教育程度与休耕意愿呈现正向影响;农户家庭特征和对休耕政策的认知是在大多数限定条件下影响农户休耕意愿的重要因素。重金属污染区农户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分析结论将为制定政策调动农户休耕积极性和完善耕地休耕制度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户异质性风险偏好对耕地休耕决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险偏好影响个体决策行为。研究耕地休耕政策主要参与主体农户的风险偏好对耕地休耕决策行为的影响,将有助于合理引导不同类型农户参与耕地休耕,加快耕地休耕试点政策的推进。基于甘肃省白银市、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和河北省衡水市683份农户调查问卷,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异质性风险偏好对耕地休耕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调研农户中,风险规避型农户占比远高于风险偏好型农户;2)农户风险偏好对耕地休耕决策行为具有正向影响,风险偏好型农户耕地休耕意愿明显强于风险规避型农户;3)风险规避型农户内部,风险规避等级与农户耕地休耕决策行为负相关,极度风险规避者耕地休耕意愿强烈;4)农户家庭劳动力结构、收入特征和农户对耕地休耕政策的认知影响农户耕地休耕决策。因此,中国可以通过开发政策性耕地休耕保险产品、建立耕地休耕与农村劳动力就业保障联动机制和增强农户对耕地休耕风险的认知等,着手提高农户参与耕地休耕政策的积极性,增加耕地休耕政策执行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以来,实施了长株潭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和种植结构调整试点,今年又在长株潭地区开展耕地休耕试点。湖南省落实休耕面积10.18万亩,顺利完成中央确定的10万亩休耕任务。3月,该省政府农业农村工作专题会议就研究明确了休耕思路、工作重点和基本原则,强调"要抓住政策机遇,与重金属污染治理相结合搞好休耕,保护提高产能。"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在严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耕地质量的提升。长期以来,对耕地的过度利用,也造成了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该文分析了我国耕地流转、休耕后劳动力转移以及合村并居政策,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农户对休耕认知程度低,农业机械和劳动力闲置,补偿标准不合理,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政策宣传、走出去和引进来、制定差别化的休耕补偿、加强监管力度等对策建议,以期通过休耕实现耕地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粮食产区农户休耕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争  杨俊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22):162-167
土地休耕是一种较为新兴的耕地保护制度,生态休耕是恢复地力、提高粮食产能和抵御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通过对鄱阳湖粮食产区农户休耕意愿的调查发现,有48.54%的农户愿意休耕,51.46%的农户认为休耕的经济生态补偿应当等于休耕面积总产值。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农户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农业收入比例、耕地质量的主观判断对农户的休耕意愿分别具有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而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劳动力数量等指标则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国内耕地休耕试点主要做法、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休耕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布局,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转型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基于对地下水漏斗区(河北)、重金属污染区(湖南)、西南石漠化区(贵州、云南)、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区(甘肃)等4大典型试点区域的调研,从休耕参与主体、实施技术路径、休耕补偿机制等方面比较归纳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休耕治理方法。同时,研究发现各休耕试点区域实践中普遍存在经营主体参与不足、参与主体与补偿对象错位、补偿方式单一及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为保障休耕试点的有序推进,进一步实现休耕试点的常态化制度化,建议提升农户休耕参与意识,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规模优势共同参与;拓宽以政府财政补贴、市场调节融资和社会资本注入的多渠道资金筹措方式,联合当地农村银行和第三方基金组织建立休耕专项基金;从补偿标准制定和比例分配出发制定差别化动态补偿机制;最后应加强各休耕利益相关者的监管,借助卫星遥感技术等监测手段,建立休耕审批、责任可追溯和效果评估的一体化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为解决我国粮食结构性产能过剩及土地污染等问题,我国开始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通过对试点区域、休耕方式、目标面积、农户补助等政策规定的述评,了解其来龙去脉,并探讨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及地方可据此采取的应对措施,以期对完善我国轮作休耕制度有所帮助,切实贯彻执行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8.
李欣  苏蕾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49(10):127-129,136
以黑龙江省水稻休耕行为调查问卷数据为样本(120个样本数据,其中休耕20个、未休耕100个),从家庭基本因素、耕地因素两方面选取16个评价指标,应用分类评定模型分析土地休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土地休耕的因素分为家庭基本因素、耕地因素.家庭基本因素中,家庭成员知识水平(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是否稳定(家庭是否参与社保)对土地休耕影响显著,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家庭收入稳定有利于促进农户休耕意愿,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更有利于农户的休耕意愿;年龄较大、人口数较多、劳动力较多的家庭,土地休耕意愿较低;通过转移家庭剩余劳动力、保障家庭人口数与垦田的有效比率、增加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等方式,转移家庭中耕种过盛劳动力,能有效促进农户的休耕意愿.耕地因素中,收入来源为种植业的家庭、自种耕地的家庭,土地休耕意愿较高.  相似文献   

9.
在新形势下,休耕是应对生态资源压力、保护耕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利用中国乡村振兴调查数据(CRRS),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二项Logistic回归法,分析农户休耕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不同生态环境区的异质性。结果表明,样本中有5.41%的农户参与了休耕,在参与休耕的农户中,47.93%为诱导型休耕,52.07%为自发型休耕。在诱导型休耕中,生态补贴对农户的休耕行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自发型休耕中,职业路径依赖和政策学习能力对农户的休耕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不同生态环境区域中,生态补贴对农户休耕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他因素也有较大的异质性。因此,为提高农户休耕率,要深化生态补贴制度改革,采取多样化的生态补贴方式;加强职业能力培训,降低农户对土地的依赖性;加强休耕政策教育,提升农户政策内容认知。  相似文献   

10.
针对黑龙港地区长期超负荷耕作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粮食供求不平衡的现状,基于在该区域休耕试点县盐山234户休耕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户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自然资源禀赋、农户对休耕认识程度、补偿金额5方面实证分析了农户休耕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运用CVM条件价值法,分析农户受偿意愿。结果表明,农户休耕意愿与年龄、生产规模、土地耕种方式、补偿金额满意度成反比;与文化程度、冬小麦用水来源、对政策的关心程度等呈正比,补偿金额是影响农户休耕意愿最主要的因素;杨集乡、孟店乡、韩集镇、千童镇4个乡镇农民可接受的平均经济补偿标准分别为每年每667平方米420元、516元、530元、650元。该研究对休耕制度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有关轮作休耕的土地类型,国家出台的《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明确了对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休耕试点,对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等地开展轮作试点。因此,以下几个区域的农民就要考虑是否轮作休耕了。1.重金属污染区。一些耕地受到重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休耕制度实施的体制性障碍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的推进,体制性障碍已成为影响休耕制度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重要阻力。现行休耕制度试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休耕政策与农业补贴政策目标矛盾,降低了休耕制度的吸引力;产权界定与休耕预期收益模糊,抑制了休耕主体的积极性;休耕市场化补偿机制欠缺,阻碍了休耕地的维护和改善动力;休耕监督与技术管理制度不完善,影响了休耕地的持续利用等。从休耕计划制定、休耕保障与技术相结合对休耕制度试点进行再思考,提出包括构建耕地保护计划与休耕计划的转换机制;推进多元化休耕保障渠道,稳定休耕农户预期;构建休耕推广路径,健全监督与养护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胡娟  赵凯  庄皓雯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8):188-193
非粮食主产区作为耕地保护补偿的支付主体,其农户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的意愿分析对于构建非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以重庆市为例,运用4个区(县)的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户对耕地保护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从补偿标准、补偿对象、补偿方式、补偿周期和补偿资金的监管方式等关键要素对农户的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的意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对耕地保护主体认知异化、外部性认知水平偏低;(2)耕地保护受偿意愿(WPA)的期望值为1 116.9元/年,远远高于现行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3)农户愿意接受的补偿方式与补偿周期分别呈平均分布、极端分布态势;(4)农户迫切希望建立耕地保护利益补偿的共同参与机制.最后,从提高耕地保护认知、规范补偿资金的用途,实施多元化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浅谈耕地休耕模式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敏  黄明镜  赵聪  黄学芳 《农学学报》2020,10(10):46-49
休耕制度是保障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具体实现的有效途径,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笔者详细归纳了美国、欧洲和日本休耕制度的提出背景以及休耕制度实施的具体方式和休耕补偿办法,并且分析了中国在资源匮乏地区、耕地破坏地区、生态薄弱区等区域耕地存在的独特性问题,以及相对应的科学改良措施和当前施行的休耕补贴政策。通过对比国外模式和分析国内现行休耕制度,笔者认为国内当前土地休耕应当大力发展预测模型,科学规划休耕区域,并且加强政府监督,改变当前的休耕补贴方式,刺激更多科研单位和商业公司加入到土地休耕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日本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经历了污染主体确认、受害者赔偿和耕地修复具体实施、政府参与修复3个阶段。在此过程中遇到了重金属污染危害的长期性和隐蔽性、污染者难以确定、修复成本高和修复时间长等问题。为了修复治理重金属污染耕地,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包括颁布治理污染的法律法规、制定防治污染的标准、建立防治污染的制度、出台防治污染的政策。日本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成功的经验是农户要积极参与、污染者要明确、法律法规要完善、政府要强力支持和参与。因此,湖南省长株潭地区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可借鉴日本的经验,提升农户的参与意识,拓展修复资金的来源,逐步将修复政策制度化,进一步开放修复市场提高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16.
轮作休耕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为保障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六大区域内的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区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轮作休耕作为一种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对我国耕地的利用质量和粮食安全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轮作休耕对我国粮食总产量、质量、供给结构、农民复耕与转移就业等作用机理,探讨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认为轮作休耕短期内对我国粮食总产量影响不大,但对粮食质量的提高、粮食供给结构的调整、耕地复耕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提出明确轮作休耕的规模和试点区域;建立轮作休耕与粮食安全结合的宏观调节机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轮作休耕需与耕地流转有效结合,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大轮作休耕土地生态恢复和综合治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耕地休耕是保护性耕作的重点工作内容,是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总结国外耕地休耕制度和政策经验,探讨中国休耕实践区的模式与特点。结果发现,国外利用科学评价指标识别休耕地、审慎确定休耕规模、以市场机制为手段确定补偿标准及精准差异化的休耕与补贴的做法对中国的耕地休耕可提供有益的政策参考和经验借鉴。结论表明,中国应积极借鉴国外休耕经验结合本国实践,探索符合国情的休耕制度。制定严密详细的耕地休耕审核评价体系;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视角下审慎确定休耕规模;引入市场机制来协调主体利益,调动农民休耕积极性;充分考虑中国资源禀赋差异,因地制宜实施耕地休耕模式;建立以经济激励为核心的精准化和差异化补贴机制。  相似文献   

18.
论实施轮作休耕的制约因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轮作休耕制度,是提高耕地质量、缓解粮食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实行轮作休耕还存在着耕地比较紧缺,国家相关政策措施普及推广力度较低,实行轮作休耕补贴及收入保障措施不完善,一些干部群众对轮作休耕的认识不足等现实问题,必须采取建立健全粮食市场供需对接预警体系,加强轮作休耕相关政策的普及力度,完善政府补贴,加大轮作休耕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三农大数据     
正500万亩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我国今年将试点耕地轮作500万亩、休耕116万亩。休耕试点主要选取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的河北省黑龙港地下水漏斗区、湖南省长株潭重金属超标的重度污染区、西南石漠化区(贵州省、云南省)和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地区(甘肃省)。100万亩近日,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工作人员在试验田  相似文献   

20.
速览     
<正>全国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增至1200万亩近日,从农业部召开的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推进落实会上传出消息:今年,我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规模扩大,轮作面积扩大到1000万亩、休耕面积扩大到200万亩。据悉,轮作试点的重点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主要是玉米与大豆、薯类、饲草作物、杂粮杂豆及油料作物轮作。休耕的重点地区是河北黑龙港地下水漏斗区、湖南长株潭重金属超标的重度污染区,以及西南石漠化区、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地区。要把试点区打造成政策改革的"试验区"、生产方式变革的"样板区",要把握试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