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介绍了早香一号丝瓜新品种的选育过程,并简要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早香一号丝瓜是以H5为父本、以X4为母本配制而成的丝瓜一代杂种;品种熟性早,植株蔓生,生长势中等;主蔓第7~9节着生第一朵雌花,从出苗至始收需60~75 d;果实呈长棒形,先端较圆,果皮深绿色,单果重0.3~0.5 kg,果实纵径43~51 cm,横径3.8~4.1 cm,前期产量为1 300 kg/667m2,全期产量可达4 000 kg/667m2。  相似文献   

2.
为给烟-蒜轮作周年养分的统筹施用提供参考,研究氮钾配比对烤烟生物性状、生物量、产量产值及大蒜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季中氮高钾(N 7.2kg/667m~2,P2O5 6kg/667m~2,K_2O27.2kg/667m~2)配比的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分别为76.1cm和29.2cm;叶片生物量最高,干重达0.32kg/株;上等烟比例最高,达35.7%;产值最高,为2 468.8元/667m~2。后茬大蒜是中氮低钾(N 16.8kg/667m~2、P_2O_56kg/667m~2、K_2O 8.8kg/667m~2)配比的蒜薹、蒜头产量产值最高,产量分别为230.85kg/667m~2和157.49kg/667m~2,产值分别为692.56元/667m~2和787.45元/667m~2。中氮高钾区烟-蒜轮作两季的产值为3 948.8元/667m~2,纯收入为993.8元/667m~2。  相似文献   

3.
随着水资源匮乏和劳动成本的增加,旱直播已成为目前宁夏水稻生产的主要方式,为选择引黄灌区适宜的旱直播模式,试验以宁粳47号为材料,设置了条播、穴播(行20 cm×穴8 cm)、穴播(行20 cm×穴12.5 cm)和匀播4种模式,采用10.4 kg/667 m~2、14.6 kg/667 m~2和18.8 kg/667 m~23种播量,比较分析了4种旱直播模式、不同播量对水稻分蘖动态、成穗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条播模式播量14.6 kg/667 m~2的苗、茎比例较小,为24%、30%,而穗的比例较高,为46%,从而可以确定条播模式下水稻有一个适宜的群体结构。条播模式的量18.8 kg/667 m~2在出苗后79 d总茎数达到最高,为72.0万株,其他3种模式在出苗后72 d总茎数达到最高。穴播(20 cm×12.5 cm)模式的播量10.4 kg/667 m~2在出苗后72 d总茎数最高,达到176.44万株,而匀播模式的播量14.6 kg/667 m~2的总茎数最低,仅为82.17万株。条播模式的分蘖成穗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旱直播模式,其中播量10.4kg/667m~2的分蘖成穗率最高,达到85.17%,穴播(20 cm×8 cm)模式的成穗率最低,其中播量10.4 kg/667 m~2的分蘖成穗率最低,仅为22.95%。匀播模式的播量10.4 kg/667 m~2的干物质量在出苗后121 d最高,为116.62 kg/667 m~2,穴播(20 cm×12.5 cm)模式的干物质量较低,播量14.6 kg/667 m~2的干物质量在出苗后135 d达到最高,但只达到50.16 kg/667 m~2。产量以匀播模式的产量高于其他3种模式,但各处理无显著差异,匀播播量14.6 kg/667 m~2的产量最高,为938.1 kg/667 m~2。不同播量下,低播量14.6 kg/667 m~2的产量高于高播量18.8 kg/667 m~2,3种播量之间无显著差异。穴播(20 cm×8 cm)模式播量10.4 kg/667 m~2的穗长最长,为18.3 cm。产量要素中,穴播(20 cm×8 cm)模式播量18.8 kg/667 m~2的穗数最高41.25万穗,条播模式播量14.6 kg/667 m~2和18.8 kg/667 m~2的穗实粒数最多117.5粒,匀播模式播量10.4 kg/667 m~2的千粒质量最高为25.06 g。  相似文献   

4.
以迁葫1号西葫芦为研究对象,采用氮钾二因子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不同氮钾肥料施用量对西葫芦产量品质的影响,建立了产量和品质的回归模型,以明确迁葫1号的最优施肥方案。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更有利于西葫芦产量的提高,钾素施用量的大小是影响西葫芦品质指标的主要因素;N、K_2O对西葫芦产量和品质的互作效应明显;通过效应函数的频率分析寻优可知,当西葫芦目标产量超过5300 kg/667 m~2、置信区间为95%时,氮钾肥料优化施肥量为施氮24.13~43.30 kg/667 m~2、施钾24.68~63.20 kg/667 m~2;利用回归分析软件求得方程最优解,施氮32.73 kg/667 m~2、施钾40 kg/667 m~2,产量最高,为5504.55/667 m~2;当品质得分超过70分、置信区间为95%时,优化施肥量为施氮6.70~39.92 kg/667 m~2、施钾36.71~56.81 kg/667 m~2;利用回归分析软件求得方程最优解,施氮16.36 kg/667 m~2、施钾47.64 kg/667 m~2,品质得分最高,为75.70分。  相似文献   

5.
不同配方施肥对红提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提葡萄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配方施肥对红提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有利于葡萄植株的营养生长,在试验采取的施氮水平下,氮肥施用量越高,枝梢生长越旺,但营养生长过旺将影响葡萄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减少、磷钾肥用量的增多,葡萄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逐渐增加,总酸含量逐渐减少;各处理中以施用尿素60 kg/667m~2+过磷酸钙40 kg/667m~2+硫酸钾85kg/667m~2的红提葡萄产量最高,达1 510 kg/667m~2,新梢长度和粗度生长较好,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较高,虽总酸含量较多,维生素C含量较低,但不影响口感。  相似文献   

6.
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文玉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141-141,165
在宁国市汪溪村进行了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以施肥量N 15kg/667m~2、P_2O_5 5kg/667m~2、K_2O 10kg/667m~2时,产量最高,达561.4kg/667m~2;结合当地种植实际,推荐最佳施肥量为N 10kg/667m~2、P_2O_5 5kg/667m~2、K_2O 10kg/667m~2,产量可达469.7kg/667m~2。  相似文献   

7.
为辣椒靓优3号标准化种植提供依据,在苗情、肥水管理、农技操作等相同的前提下,设置2 600株/667m~2、2 800株/667m~2、3 000株/667m~2和3 200株/667m~2共4个不同密度,分析辣椒靓优3号植物学特性及产量。结果表明:在2 600~3 200株/667m~2的密度范围内,产量随着栽培密度增大而增加。4种密度中以3 200株/667m~2的产量最高,达1 974.2kg/667m~2;以2 600株/667m~2产量最低,为1 589kg/667m~2;除高于2600株/667m~2外,其他3种栽培密度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水稻作物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三元二次方程得出的N12.64kg/667m2、P_2O_57.66kg/667m~2、K_2O9.63kg/667m~2,最佳产量605.5k/667m~2;一元二次方程得出的N12.08kg/667m~2,最佳产量605.17kg/667m~2;P_2O_56.09kg/667m~2,最佳产量612.61kg/667m~2;K_2O9.98kg/667m~2,最佳产量611.73kg/667m~2。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建议施用量分别为N13.0kg/667m~2、P_2O_58.0kg/667m~2、K_2O 10.0kg/667m~2。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研究了无人机离心播种在水稻直播中的应用,主要设计了2个处理:处理1为无人机离心播种,播种量为1.5kg/667m~2,苗期出苗距离最远为32cm;处理2为无人机离心播种,播种量为1.2kg/667m~2,苗期出苗距离最远为36cm;对照为育苗移栽,播种量为2.0kg/667m~2,苗期出苗距离均匀,为30cm。研究结果表明:处理2无人机离心播种产量较高,且每667m~2净收入较对照提高了225.8元。  相似文献   

10.
"莴笋-架豆王-蒜苗"是武山县渭河流域,多年来总结出的塑料大棚一年三茬高效种植模式,示范推广面积已达500 hm~2以上。该模式投资低、省时、省工、收益高,深受广大菜农的青睐。该模式年收入23400~30300元/667 m~2,其中莴笋产量4500~6000 kg/667m~2,产值8100~9600元/667m~2;架豆王产量1500~2500kg/667m~2,产值4500~7500元/667m~2;蒜苗产量4500~5500 kg/667 m~2,产值10800~13200元/667m~2。已成为该区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主要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1.
"莴笋-西葫芦-菜花"是武山县渭河流域,多年来总结出的塑料大棚一年三茬高效种植模式,示范推广面积已达620 hm~2以上。该模式投资低、省时、省工、收益高,深受广大菜农的青睐。该模式年收入19000~24600元/667 m~2,其中莴笋产量4200~5500 kg/667m~2,产值8200~11000元/667m~2;西葫芦产量1500~2000 kg/667m~2,产值3600~4800元/667m~2;菜花产量4500~5500 kg/667 m~2,产值7200~8800元/667m~2。已成为该区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主要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2.
针对5年生以上脐橙"小老树"低产园,探索种植绿肥开沟深压改良土壤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连续3 a通过间种绿肥、开沟深压、基肥深施、深翻园土等技术措施,试验园脐橙的产量达到1 503.18~1 615.95 kg/667m~2,产值为7 515.90~8 079.75元/667m~2,纯收入达到4 632.90~5 196.75元/667m~2,比对照增加3 295.25和3 859.10元/667m~2,经济效益显著;同时,果实品质和商品率逐年得到提升,2018年果实商品率达到91.78%~92.16%。  相似文献   

13.
"白冠1号"是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株洲当地白丝瓜"白关白"与外省市引进丝瓜资源"白玉霜"为亲本进行人工杂交获得的高品质丝瓜品种(系)。该品种(系)较对照(当地主销的白丝瓜品种"嫩白3号")明显早熟,始收期比对照提前10 d;前期(6月13日前)平均产量为1 444.0 kg/667m~2,比对照增产22.1%;总产量平均为4 258.0 kg/667m~2,比对照增加17.4%;商品性好,平均零售价格比其他品种高2.0元,经济效益好。从土壤选择、施基肥整地、播种育苗、苗期管理、及时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8个方面介绍了"白冠1号"丝瓜的高品质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贵州凤冈县的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尤其是施肥的科学性,让土壤恢复地力,保护生态环境,矫正当前一些不科学的施肥习惯,在当地进行了几组肥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处理的实测产量为509.15kg/667m~2,习惯施肥处理的实测产量为484.89kg/667m~2,有机肥处理的实测产量为341.14kg/667m~2,空白处理的实测产量为263.44kg/667m~2。配方施肥处理比习惯施肥处理增产24.26kg/667m~2,增产率为5%,配方施肥处理比有机肥处理增产168.01kg/667m~2,增产率为49.25%,配方施肥处理比空白处理增产245.71kg/667m~2,增产率为93.27%;习惯施肥处理比有机肥处理增产143.75kg/667m~2,增产率为42.14%,习惯施肥处理比空白处理增产221.45kg/667m~2,增产率为84.06%;有机肥处理比空白处理增产77.7kg/667m~2,增产率为29.49%。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明绛三叶(Trifolium incarnatum)在梨园林下养分、固氮、固碳、制氧量等生态功能特征,为其在生态及观光果园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观赏性较好的低矮豆科绿肥绛三叶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播种量林下花朵时空分布特征、花朵视觉特性等景观的响应,以及养分、固碳制氧量等生态特征。【结果】绛三叶花期在3月底至4月中下旬,共24~27d,顶生花序,高33~55cm,花冠深红色,花序呈圆锥状,花期继续伸长,具小花50~120朵,每朵花序的锥底直径1.1~1.8cm,圆锥母线长2.8~6.7cm,单朵花序面积4.71~18.93cm~2,单株花序数平均约4个,单位面积花序数320~544个/m~2,单位花序总面积108.02~686.68m~2/667m~2,鲜草产量244~1 163kg/667m~2,总养分积累量4.06~18.45kg/667m~2,可固定氮素3~12kg/667m~2,固碳量84~398kg/667m~2,制氧量61~293kg/667m~2。绛三叶的播种量与花序的数量、总面积等景观效应,总养分积累、固碳制氧量等生态效应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单位面积花序数量y=-43.048x2+146.78x+328.84(R2=0.516 3),单位总花序面积y=-31.315x2+32.806x+397.29(R2=0.7317),鲜草产量y=-67.84x2+149.8x+597.5(0.705),总养分y=-0.480x2-0.431x+12.43(R2=0.707)。【结论】观赏功能及绿肥功能运筹平衡的绛三叶利用模式中,播种量0.52~1kg/667m~2的绛三叶花序总面积大,播种量1.7~2kg/667m~2的绛三叶花序数量多,播种量1.1~1.5kg/667m~2的绛三叶鲜草产量高,观赏功能及绿肥功能平衡可在播种量1~1.2kg/667m~2。  相似文献   

16.
贵州主要稻区养鱼密度对稻鱼生长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稻鱼共生技术在贵州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于2017-2019年在贵州典型稻区遵义市播州区、锦屏县、兴义市、思南县开展不同养鱼密度(15~75kg/667m~2)试验,研究贵州不同稻区稻鱼共生适宜的养鱼密度。结果表明:2017-2018年播州区不同养鱼密度对水稻生长、产量均无明显影响,出田鱼产量随投入产量增加而增加,以低密度投入净利增长较大,产投比较高,适合的养鱼密度在15~25kg/667m~2;2019年锦屏县和兴义市的养鱼密度对水稻产量无明显影响,养鱼量20kg/667m~2时的产值、净利最高;思南县稻鱼共生水稻产量比水稻净作低41.5kg/667m~2以上,养鱼量20kg/667m~2时的产值、净利最高;兴义因景区消费,表现出养鱼量越大,产值和效益越高,养鱼量30kg/667m~2时的产值、净利最高。除特殊地区外,稻鱼共生大面积生产养鱼密度以20k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7.
不同密度及施肥量对芋头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密度及施肥量对芋头栽培两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以处理A3B2最高,产量为2697.46kg/667m~2,其次是A_2B_2,产量为2632.42kg/667m~2,第三是A_1B_2,产量为2614.36kg/667m~2,产量最低的处理为A_1B_3,为2352.57kg/667m~2,经方差分析,施肥量以处理B_2最低,所设密度(A)对芋头产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新育成的杂交油菜品种黔油早2号在轻简化栽培中的适宜播种量,采取翻犁人工条播方式进行黔油早2号不同播种量试验,分析不同播种量油菜的田间苗数、农艺性状、生育期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黔油早2号不同播种量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播种量为200g/667m~2处理产量最高,为195.5kg/667m~2;其次是播种量为300g/667m~2和400g/667m~2处理,产量分别为187.8kg/667m~2和186.7kg/667m~2;播种量为700g/667m~2处理产量最低,为160kg/667m~2,且田间有部分植株倒伏。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土壤墒情较好时,直播适宜播种量在200~300g/667m~2,若土壤墒情较差,播种量可选择400g/667m~2。  相似文献   

19.
《农技服务》2022,(1):10-11
为稻田油菜免耕移栽减量施肥提供参考,以油菜品种黔油早1号、黔油早2号和金矮油2号为试验对象,在绥阳县洋川镇雅泉村良种场进行了常规施肥[西洋复混肥缓释肥(N∶P∶K=15∶15∶15)50kg/667m~2、硼肥2kg/667m~2、氮肥10kg/667m~2]和减量施肥(西洋复混肥缓释肥37.5kg/667m~2、硼肥2kg/667m~2、氮肥7.5kg/667m~2、有机肥1 000kg/667m~2)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个油菜品种常规施肥的产量在158.41~180.65kg/667m~2,减量施肥的在155.63~183.43kg/667m~2,减量施肥对3个油菜品种的经济性状和产量影响较小。稻田油菜免耕移栽减少常规施肥量25%,同样可以达到稳产或者增产的效果,同时可以培肥地力,改变土壤结构,减少土壤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0.
钾硅钙微孔矿物肥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星球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139-140
钾硅钙微孔矿物肥对棉花生育期、株高、分枝、单铃重、籽指影响不大,能使棉花结铃早、坐桃快,后劲不足,引发早衰,致使秋桃不能盖顶。实产籽棉以钾硅钙微孔矿物肥基施60kg/667m~2,最高产量303.1kg/667m~2,比习惯施肥高10.2kg/667m~2,增幅为3.5%。实收皮棉以习惯施肥最高,产量为121kg/667m~2,比钾硅钙微孔矿物肥各处理高1.3~9.4kg,增幅分别为1.1%~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