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业与生态》2019,(7):F0003-F0004
自然遗产是地球演化的见证、天然的宝藏,依附其上衍生出来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的财富。湖南省现有世界自然遗产2处:武陵源、崀山;世界文化遗产1处:老司城遗址;国家自然遗产1处:万佛山—侗寨;国家自然和文化双遗产4处:南岳衡山,紫鹊界—梅山龙宫、炎帝陵—桃源洞、里耶—乌龙山。  相似文献   

2.
<正>6月8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霏霏细雨中,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贵州省人民政府、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办的2019"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主题宣传活动暨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铜仁大型系列主题公益活动在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省铜仁市举行。本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保护自然遗产,建设美丽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  相似文献   

3.
世界遗产     
保护世界上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并得到世界各国欢迎和支持的一项国际合作活动。我国自 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先后 10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目前共有 27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世界上遗产数目最多的国家之一。本刊从本期起,将陆续刊出我国世界遗产,它们分别是:   泰山   长城   北京故宫   敦煌莫高窟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黄山   九寨沟   黄龙   武陵源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在我国林业文化与自然遗产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有关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社会舆论日益重视。北京林业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院组织专家岁末盘点,于1月10日揭晓了该领域2018十件大事的评选结果。2018年是自然遗产保护和管理事业的重要年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自然遗产等自然保护地归口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局自然保护地司应运而生,为我国自然遗产申报、保护管理等  相似文献   

5.
以湖南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游客问卷调查,以便利抽样的方式探讨游客旅游动机与旅游解说需求(解说媒体与解说主题)的相关关系,以指导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科普教育解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经因素分析得到学习体验、修身养性、价值营造和社会接触4个旅游动机,以及专业知识、民俗风情、人为活动与发展历程4个自然遗产地解说主题,然后利用聚类分析得到游憩积极型和游憩消极型两类旅游动机类型.研究发现,游客旅游动机与解说需求存在显著差异;游客动机类群与解说媒体中的定点解说、剧场解说、解说折页、解说多媒体、解说牌、陈列展示与非现场解说有显著性差异;而游客动机类型与专业知识、民俗风情和发展历程等解说主题之间需求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已达1.18万处,占国土面积18%以上。其中包括国家公园体制试点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44处,世界自然遗产13项,自然和文化双遗产4项,世界地质公园37处,国家地质公园212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71处。自然保护地是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  相似文献   

7.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成功已经12年,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四川大熊猫自然遗产是具有全球性突出价值的珍贵资源,合理利用大熊猫自然遗产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及其相关产业,是栖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从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历史的回顾,遗产地保护和管理的现状出发,依据《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和《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在立法、规范、传统等各方面,提出遗产地保护和管理的具体措施。通过提高遗产地整体保护和管理的水平,最终实现具有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系的统筹管理,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绿文 《国土绿化》2019,(11):9-10
10月30日至11月1日,第一届中国自然保护国际论坛在深圳市举办。参加论坛的代表、专家学者围绕“生态文明背景下的自然保护地与绿色发展”主题,深入交流探讨,就共同努力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达成《深圳共识》,认为全球自然保护总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国际社会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携手应对。据悉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18万处,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8%,领海面积的4.6%。其中国家公园体制试点10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44处。拥有世界自然遗产14项、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世界地质公园39处,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位于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境内。1992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总面积2.64万公顷。境内有举世无双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奇观,集山水林洞于一地,融万象之美于一身,以三千多座神态各异的奇峰为主体,以峰奇、谷幽、水秀、林深、洞奥为特色。天子山、杨家界的群峰耸立,金鞭溪的十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由于人们与政府对自然遗产价值的认识不够深入,保护力度欠缺,特别是对自然资源的发掘、利用不当,造成了对张家界自然遗产的破坏日益加剧。系统阐述了张家界自然遗产资源的概况,分析了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及对策,旨在缓和当地自然资源保护和旅游建设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仅仅10多年,少为人知的武陵源走向世界,她的来龙去脉,个中情由,有史可鉴。我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显山露水的。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在武陵源建立。以后,又相继区立了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国务院批准将武陵源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12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以说,武陵源开发是林业开发、森林综合利用的丰硕成果。因为它首先建立在林业部门职工长期辛勤劳动的勇础…  相似文献   

12.
<正>当今世界197项自然遗产中,包含许多与山地森林有关的自然遗产,像美国西部的约塞美蒂国家公园、美国东部的大雾山国家公园、澳大利亚的蓝山国家公园、马来西亚的穆鲁国家公园、中国的九寨沟、中国的三江并流、中国的峨眉山等。这些拥有巨大山地森林的自然遗产可以说都是闻名世界的自然名片。在整个世界自然遗产地评选过程中,森林,尤其是包含了  相似文献   

13.
自然遗产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地球亿万年演变的结晶,凝聚着全球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地质地貌景观。按照机构改革职能的划分,自然遗产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归口林业系统管理,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起点。日前,本刊联合湖南省林业局世界遗产与风景名胜保护研究中心策划了“自然与文化遗产”专题宣传,期望广大读者共同来关注、认识并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武陵源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区以其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和完好的森林植被享誉海内外。近年来,武陵源的旅游业蓬勃发展但亦存在许多不足,旅游发展处于滞长期。通过实地考察,笔者指出目前影响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具体的整改对策和思路,为武陵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于2001年1月1日颁布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武陵源区的生态化进程。区林业局围绕《条例》中涉及林业的部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在武陵源区范围内特别是核心景区开展了“保资源、护遗产、促旅游”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确保了世界自然遗产的安全,为武陵源区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把防火工作抓落实,区林业局采取了3项重要措施:一是建立森林防火责任制。区人民政府与各乡镇、保护所、林场,各乡镇、保护所、林场与村(居委会)、个人层层签订森林护火责任状…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7月5日,在阿塞拜疆巴库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为我国第五十四处世界遗产。第一期提名地全部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总面积18.64万公顷,占16处提名地总面积的42%。与中国其他17项自然遗产及复合遗产不同的是,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大部分遗产地为海域,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遗产空白,成为全球第二块潮间带湿地遗产,也是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从陆地走向海洋的开始。  相似文献   

17.
肖平波 《湖南林业》2001,(10):11-11
武陵源风景区地处湖南省西部,系武陵山脉的一部分,因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而成为湖南旅游开发热点。1988年5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武陵源风景区。4年后,也就是1992年12月14日,武陵源自然风景区被联合国正式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自此,369平方公里的武陵源自然风景名胜走向了世界。武陵源自然风景区辖索溪峪、张家界、天子山,以原始风光的自然美而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人,不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也使湘西的经济在旅游这个杠杆的撬动下突飞猛进起来。但我们在对武陵源风景区的开发过程中所做的工作也存在不足,诸如旅游品牌打造…  相似文献   

18.
<正>国家公园已经成为"美国之美"的一张名片,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汇聚而来,游览黄石、大峡谷、优胜美地这样全球地标性的自然保护地。美国这么美的一个因素是:美国是世界公认的最早以国家力量介入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最早建立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的国家,也是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较为成功的国家。根据美国197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公园事业许可经营租约决议法案》:"国家公园体系是不管现在还是未来,  相似文献   

19.
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正面临着松材线虫入侵的严峻形势.因此尽快建立武陵源松材线虫防控体系已成森防工作的重中之重.其防控体系建设方案包括疫情疫病除治体系建设、检查检疫体系建设、预警监测体系建设、恢复和培育健康森林、应急救治体系建设、科技宣教体系建设等内容,提出了主要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瀚科 《林业与生态》2021,(6):17-18,24
武陵源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中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和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公园.面积2.64万公顷,拥有3000多座石英砂岩峰林,沟壑、峡谷纵横,溪流、池塘和瀑布随处可见,还有2座天然形成的巨大天生桥和40多个洞穴.武陵源壮观的峰林、茂密的植被、清澈的河湖小溪等卓越的美学景观共同为野生动物营造了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