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筛选出抗镉内生细菌,为应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修复镉污染土壤提供优势菌株.[方法]对秦岭铅锌尾矿区内优势植物杠柳(Periploca sepium Bunge)和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筛选出具有较高镉抗性的内生细菌,进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Cd2+去除率、吲哚乙酸(IAA)活性、铁载体活性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活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利用盆栽试验验证其提高小麦幼苗耐镉胁迫的能力.[结果]在800 mg/L Cd2+浓度条件下共分离筛选得到11株抗镉内生细菌(GS3、CR4、CG7、GR31、GR38、GR42、GR43、GR44、GR45、GR49和GR54),经鉴定均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800 mg/L Cd2+浓度条件下11株内生细菌的Cd2+去除率在14.56%~79.45%,其中GR44的Cd2+去除率最高;7株内生细菌有IAA活性,其中GR44、GR49和CG7的IAA活性较高;11株内生细菌均有铁载体活性和ACC脱氨酶活性,其中GR44的铁载体活性最高,GR54的ACC脱氨酶活性最高.小麦盆栽试验结果表明,GR44能显著提高小麦幼苗的耐镉能力(P<0.05).[结论]筛选出的抗镉内生细菌GR44可作为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中修复镉污染土壤的优势菌株,对矿区复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集湖南某铅锌尾矿周边土壤,通过浓度梯度筛选得到1株耐镉菌株,菌株编号为KYN。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判断为贪铜菌(Cupriavidus sp.)。对菌株进行电镜形态观察、菌株生长曲线测定,结果表明:在Cd~(2+)浓度为100 mg/L条件下,菌株形态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在Cd~(2+)浓度为250 mg/L条件下,菌株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当250 mg/L Cd~(2+)浓度≤700 mg/L条件下,菌株迟缓期均延长,但稳定期OD值与Cd~(2+)浓度为250 mg/L时相当;菌株对Cd~(2+)最高耐受浓度为700 mg/L。菌株对Pb~(2+)和Zn~(2+)均具有耐性,Pb~(2+)浓度和Zn~(2+)浓度大于500 mg/L时菌株生长受到抑制。随着Cd~(2+)浓度的增加,菌株对镉去除量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在Cd~(2+)浓度为200 mg/L时达19.106 mg/g。可见,该菌有较好的耐镉能力和镉处理能力,为镉污染的土壤和水体的生物修复提供了宝贵的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修复镉污染土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挖掘耐镉微生物资源,采集湖南某铅锌尾矿周边稻田土壤,通过富集培养、分离纯化和浓度梯度筛选,获得耐细菌镉菌株,通过对耐镉菌株进行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菌株,并对耐镉菌株的耐镉能力、镉去除能力及对其他重金属的耐性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6株耐镉菌株中3株能在Cd~(~(2+))浓度为700 mg/L的固体平板生长,菌株编号为KDT、KGJ、TU,经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判断均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s.)。生长曲线测定结果表明,3个菌株在Cd~(2+)浓度大于250 mg/L时生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延迟期时间也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延长,其中菌株TU耐镉能力最强;菌株TU对3种重金属耐性能力顺序为Cd~(2+)> Zn~(2+)> Pb~(2+);Cd~(2+)浓度为150 mg/L条件下,3个菌株KDT、KGJ和TU均具有较高的镉去除能力,镉去除量分别为7.596 mg/g、12.237 mg/g和36.926 mg/g;3种菌都有较好的耐镉能力和镉处理能力,为镉污染稻田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了宝贵的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1株镉耐受性较强的弯孢属真菌C12进行分类鉴定,评估其对重金属镉的耐受能力,并初步分析和探讨其相关的镉耐性机制,为揭示真菌的重金属抗性机制及其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菌株C12进行分类鉴定,采用固体和液体2种培养方法研究不同Cd~(2+)质量浓度(0,20,40,80,160,320mg/L)下菌株C12的生长状况,比较不同Cd~(2+)质量浓度下菌株C12培养液中pH值和有机酸含量以及菌丝内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菌株C12被鉴定为津田弯孢(Curvularia tsudae);该菌在Cd~(2+)质量浓度高达320mg/L时仍有菌丝生长,菌丝体干质量在固体培养时随Cd~(2+)质量浓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在Cd~(2+)质量浓度为20mg/L时达到最大(P0.05),而液体培养时却随Cd~(2+)质量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P0.05);培养液中柠檬酸和苹果酸的含量较高,琥珀酸仅在高Cd~(2+)质量浓度(80~320mg/L)时才会产生,未检测到草酸和酒石酸;随Cd~(2+)质量浓度的升高,柠檬酸、苹果酸、乙酸和琥珀酸质量浓度以及菌丝内的GSH含量均先增加后降低,且在160mg/L时达到最大(P0.05),而培养液的pH值并无显著变化(P0.05),但均显著低于不加镉的对照(P0.05);菌丝内的MDA含量则随Cd~(2+)质量浓度的升高先增加再降低后又升高,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津田弯孢C12具有较高的镉耐受性,且液体培养条件下菌丝生长和镉耐受性明显优于固体培养,GSH和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和琥珀酸)的大量积累可能是其减轻镉毒害、提高镉耐受性的潜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北柴胡植株内生真菌组织分布特点,探索具有拮抗活性和促生活性内生真菌资源,本试验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对北柴胡植株根、茎、叶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鉴定,通过活性测试,包括体外抑菌活性、产真菌细胞壁降解酶能力、分泌IAA能力、固氮活性、解钾活性、溶磷活性、产铁载体能力,筛选具有生防与促生作用的北柴胡内生真菌。结果表明,北柴胡内生真菌在茎中的分离率(84.14%)、多样性指数(1.31)最高,青霉菌属(Penicillium)与生赤壳属(Bionectria)为根、叶内生真菌优势属,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曲霉属(Aspergillus)为茎内生真菌优势属。在54株测试菌株中,BCS-428[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及其发酵液抑菌活性最高,BCS-591[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及BCS-500[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具有较高的IAA分泌能力,分泌量分别为59.55 mg/L和76.16 mg/L。BCR-513[嗜松篮状菌(Talaromyces pinophilus)]具有较强的解钾活性,...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鉴定耐镉真菌及研究其镉吸附特性,采用Cd~(2+)浓度梯度压力驯化法从镉污染稻田土壤中分离到耐镉菌株HD228,综合菌株形态特征、ITS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鉴定其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结果表明,该菌株耐22 mmol/L Cd,对Cd的吸附率可达79.88%,对Pb、Zn、Cu具有很强耐性,Pb、Zn、Cu对HD228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分别为>80 mmol/L、>80 mmol/L、>30 mmol/L;菌落直径与重金属浓度呈负相关,20 mmol/L时菌落不规则;能在pH值4~8、温度20~35℃条件下良好生长,最适生长和耐镉pH值为5、温度为30℃,温度和pH值均不影响其耐镉能力;其发酵液对水稻出苗、幼苗生长无抑制作用,发酵液40 mL(200 g土)用量对水稻具有促生作用,对镉胁迫水稻具有解毒作用。HD228具有应用于镉污染水稻田治理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从攀枝花矿区淤泥样品中通过逐级提高Cd~(2+)浓度进行驯化,获得1株高耐镉菌株PFYN01,经16S rDNA PCR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最大耐Cd~(2+)浓度为3 900 mg/L。研究初始Cd~(2+)浓度、pH值、菌量对菌株吸附Cd~(2+)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傅叶里红外光谱(FTIR)探究菌株吸附机制。结果表明,PFYN01在初始Cd~(2+)浓度为75 mg/L、菌量为1.0 g/L、pH值为5.0时,对Cd~(2+)的吸附率达到34.98%;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量为1.974 mg/g。对比分析Cd~(2+)吸附前后的细胞形态和红外光谱变化,证实了"细胞成分羟基(O—H)、酰胺基(N—H)、烃基(C—H)、羧基■、羰基(—COOH)参与了Cd~(2+)与PFYN01的相互作用"的结论。PFYN01是一株对Cd~(2+)有较强吸附能力的细菌菌株,对其吸附Cd~(2+)影响因素及吸附机制研究的结果将为重金属污染微生物修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控制猕猴桃真菌病害,本研究使用平板对峙法,从34株青蒿内生真菌中筛选出对5种常见猕猴桃病原真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Collectotrichum sp.、Monilinia laxa、phoma sp.、Alternaria alternata)具有广谱高效拮抗作用的菌株,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拮抗菌株发酵液及其发酵液粗提物对猕猴桃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平板对峙试验中,21号青蒿内生真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的抑制率高达81.16%,对其他几种猕猴桃病原真菌的抑制率也均在50%以上;21号菌株发酵液在浓度为20%时,对Botryoshaeria dothidea,Collectotrichum sp.,Alternaria alternate三种病害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80.26%、79.12%、45.84%;在1 mg/mL浓度下,21号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粗提物对Monilinia laxa、phoma sp.的抑菌活性分别达到了100%、60.45%。研究表明21号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粗提物能有效抑制猕猴桃病害菌株,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海藻酸钠(NaAlg)与氯化钙(CaCl_2)混合添加对镉污染土壤修复效应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基质中NaAlg与CaCl_2混合添加对镉胁迫下黄瓜幼苗镉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NaAlg与CaCl_2混合添加对黄瓜幼苗镉吸收的影响不显著,过量添加NaAlg与CaCl_2对黄瓜幼苗生长不利,T_(200)时NaAlg与CaCl_2混合添加对缓解黄瓜幼苗镉吸收的效果最佳,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鲜质量、根平均直径和根体积分别增加10.66%、17.67%、50.04%、29.23%、24.40%、11.54%和33.33%,根Cd~(2+)含量和根部细胞壁的Cd~(2+)含量分别降低9.375%和31.82%,而POD和CAT活性分别增加32.31%和113.33%,MDA含量降低29.82%。可见,适量NaAlg与CaCl_2混合添加会缓解镉污染土壤对黄瓜幼苗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铜超富集植物鸭跖草中内生菌对铜的抗性及其促生效果,从污染区和非污染区鸭跖草体内分离抗铜内生菌株并对其促生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从污染区鸭跖草中分离出抗铜性内生细菌3株(SRW、SJW、SLW),抗铜性内生真菌2株(ZJW、ZLW);从非污染区鸭跖草中分离出抗铜性细菌(SJF)和真菌(ZJF)各1株。进一步研究表明:(1)分离出的内生细菌SRW、SJW抗Cu~(2+)浓度最高为2.5 mmol/L,内生真菌ZJW抗Cu~(2+)浓度最高为4.5 mmol/L,污染区鸭跖草体内内生菌抗铜性更强。(2)根据对各内生菌促生性研究发现筛选出的内生菌均能产生吲哚乙酸且有较强的增磷能力,但分泌铁载体的能力均较差,在增磷能力方面以真菌ZJW最强,细菌SJF次之。铜超富集植物鸭跖草中分离到的内生菌具有较强的耐铜能力和较好的促生效果。  相似文献   

11.
镉胁迫对菠菜和油菜早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重金属镉对蔬菜早期生长的影响,以菠菜和油菜2种不同蔬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Cd~(2+)浓度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情况。结果表明,油菜在Cd~(2+)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其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和幼苗的株高、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菠菜种子在Cd~(2+)质量浓度为25 mg/L时,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略高于对照组,在Cd~(2+)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叶绿素含量高于对照组;其余处理浓度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不同蔬菜种子对镉胁迫反应不一致,油菜具有更强的抗镉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分别利用钼蓝比色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元素分析仪和Salkowski比色法测定5株蕲艾内生细菌溶磷、解钾、固氮和产IAA的能力,并比较它们对黄州萝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菌株Acinetobacter pittii lzy-1、Pseudomonas psychrotolerans lzy-2和Pantoea sp. Lzy-3既能溶剂有机磷(8.28~23.72 mg/L),也能溶解无机磷(75.57~342.77 mg/L);Curtobacterium luteum lzy-9只能溶解无机磷(358.02 mg/L)。5株待测菌株都具有解钾能力(5.77~19.77 mg/L),lzy1和lzy9具有固氮活性,且固氮能力相当(发酵液氮含量分别为8.55、8.73 mg/L)。除了lzy1,其余4株菌都能产IAA(10.38~15.43 mg/L),其中lzy2产IAA活性最高。5株菌均对黄州萝卜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其中lzy2提高发芽势的效果最为显著,lzy9对下胚轴长和株高的促生效果最为显著,增长率分别为191.22%和83.23%;Bacil...  相似文献   

13.
铅、镉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结果表明,Pb~(2+)浓度≤100 mg/L、Cd~(2+)浓度≤5 mg/L时,2个水稻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高于该浓度时,发芽势和发芽率呈极显著下降.铅和镉胁迫对幼苗根系的抑制作用大于地上部分,表现为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根冠比下降.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都表现为:较低浓度Pb~(2+)、Cd~(2+)起促进作用,较高浓度Pb~(2+)、Cd~(2+)起抑制作用.不同水稻品种对铅、镉胁迫的反应不一,杂交水稻特优559在相同浓度的Pb~(2+)、Cd~(2+)胁迫下,无论在发芽势、发芽率还是主根长、种子根数、总根重、株高、茎叶重上均优于常规粳稻盐稻8号,表现出明显的对重金属胁迫的耐性.  相似文献   

14.
为挖掘河南省洛阳地区烟株体内的内生细菌功能菌株,以期开发优良生防菌剂。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烟株各生育时期内生细菌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生长速率法测定内生菌株对烟草疫霉的抑制作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菌株产生IAA的水平。对筛选出的功能内生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gyrB序列分析鉴定,并测定对种子萌发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2株内生菌株的鉴定结果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7株,沙福芽孢杆菌(B.safensis)4株,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1株。芽孢杆菌属占菌株总数的91.67%,其中菌株LYYY63-1、LYRY39-1、LYSX141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对烟草疫霉的抑菌率分别为88.10%、84.55%和73.33%;沙福芽孢杆菌菌株LYYY61-2、LYYY117对烟草疫霉的抑菌率达62.10%、64.72%;奇异变形杆菌菌株LYRY45产IAA水平达11.06 mg/L,具有较高的产IAA水平。12株细菌对烟草7种病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菌谱广,对烟草种子根长和总长均有显著的促生...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健康的雪松松针中分离纯化得到11株内生真菌。通过平板对峙和抑菌圈法将11株内生真菌分别对10株供试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显示内生真菌至少对1株供试病原菌存在抑菌活性。内生真菌发酵液抑菌试验结果显示N03菌株对苹果腐烂菌(Cytospora mandshurica)抑制率达到80.56%,N06菌株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抑制率达到80.74%。N03菌株不同天数的发酵液抑菌活性研究表明,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与内生真菌的生物量相关。  相似文献   

16.
《山西农业科学》2017,(2):211-214
为研究镉(Cd~(2+))对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鳃和消化腺中金属硫蛋白(MT)含量的影响,设置1个对照组和3个镉处理组(Cd~(2+)质量浓度分别为0.5,5,50 mg/L),采用镉血红蛋白饱和法分别测定Cd~(2+)处理后第1,4,7,14天和Cd~(2+)清除的第1,4,7,14天鳃和消化腺中MT的含量。结果显示,鳃MT含量在5,50 mg/L Cd~(2+)处理的不同阶段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而消化腺MT含量只在第7,14天时明显上升(P0.05,P0.01),0.5 mg/L Cd~(2+)仅在第14天时对鳃和消化腺MT含量影响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移入清水后,鳃和消化腺MT含量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回落至对照组水平,但是在后期出现了反弹。由此推断,镉处理可不同程度地诱导背角无齿蚌鳃和消化腺MT含量升高,而清除试验可能对由镉引起的诱导效应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内生真菌对宿主植物的促生效应、采用Salkowski 比色法、从48 株由野生山药组织分离得到的内 生真菌中筛选出4 株具有分泌吲哚乙酸(IAA)活性的菌株(编号为YS07尧YS16尧YS21尧YS27)。将4 株内生真菌与瑞昌 山药无菌苗共培养、观察菌丝在山药幼苗根中的定殖情况、并测定该菌株对瑞昌山药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4 株内生真菌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瑞昌山药无菌苗的鲜重尧新生根数尧根冠比和叶绿素含量、不同菌株在分泌IAA 的能力和对瑞昌山药的促生作用方面存在差异、4 株内生真菌促生作用的强弱依次为YS27尧YS21尧YS07尧YS16。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影响富集植物累积重金属镉的作用机制,通过土壤培养和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DSE对土壤镉赋存形态和龙葵(Solanum nigrum)积累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DSE后土壤中交换态Cd和铁锰氧化态Cd含量显著降低,而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Cd含量显著增加(P <0.05);Cd~(2+)胁迫下,DSE菌株NBC8-7能在龙葵根内良好定殖,增加了龙葵生物量;与未接种DSE处理相比,不同浓度Cd~(2+)(5、10、15 mg/kg)处理下龙葵地上部Cd含量分别提高了37.26%、18.99%和22.54%,地下部Cd含量分别降低了5.19%、5.23%和2.82%;富集系数减小值在0.04~0.09范围内,转运系数增幅在0.18~1.14范围内。综上,接种DSE使土壤重金属Cd由活性较强形态向稳态转化;镉胁迫下,DSE与富集植物龙葵形成联合修复体系,显示了DSE对龙葵修复镉污染土壤的强化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分析和比较野生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并从中筛选抗炭疽病活性的菌株。【方法】利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铁皮石斛内生真菌,采用载玻片培养法和基于rRNA内转录间隔区基因(rDNA-ITS)的分子鉴定法对它们进行鉴定,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抗炭疽病内生真菌。【结果】从铁皮石斛中分离到236株内生真菌,其中132株分离自野生植株,104株分离自人工栽培植株,野生植株内生真菌的总定殖率(50.46%)、总分离率(61.11%)及多样性指数(2.95)均明显高于人工栽培植株(其相应数值分别为39.35%、48.14%和2.49);筛选到34株对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具抑制活性的内生真菌菌株,其中菌株F102(蜡孔菌Ceriporia sp.)、F27(硬孔菌Rigidoporus sp.)、F103(蚁巢伞菌Termitomyces sp.)和F122(伏革菌Peniophora sp.)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分别为93.06%、88.20%、87.48%和84.57%。【结论】野生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和类群结构具有明显差异,并且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抗炭疽病活性菌株,这为人工栽培铁皮石斛药材品质的改良及其炭疽病的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镉对背角无齿蚌消化腺和鳃组织SOD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6):750-753
研究镉对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消化腺和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探究各组织SOD活力对镉的响应机制。试验设1个对照组和3个镉(Cd~(2+),0.5,5.0,50.0 mg/L)暴露组。镉胁迫14 d后检测背角无齿蚌消化腺和鳃SOD活力;剩余的背角无齿蚌移入清水中饲养1 d后检测SOD活力。结果显示,14 d镉胁迫可显著抑制消化腺SOD活力,鳃SOD活力只在50 mg/L Cd~(2+)组被显著诱导;清水饲养1 d后,0.5 mg/L Cd~(2+)组消化腺SOD活力较胁迫14 d时有明显回升,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5,50 mg/L Cd~(2+)组消化腺SOD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50 mg/L Cd~(2+)组鳃SOD活力回落至对照组水平。镉胁迫对背角无齿蚌消化腺和鳃SOD活力影响显著,消化腺反应更灵敏;清水处理对镉引起的SOD活力变化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