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农业部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让马铃薯逐渐成为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那么,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提出有着怎样的背景?"小土豆"主粮化将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起到怎样的作用?实现马铃薯主粮化,还面临哪些挑战和制约?  相似文献   

2.
脱毒马铃薯鲁引1号秋繁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加快脱毒马铃薯优良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步伐,努力提高马铃薯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种植效益,不断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2003年引进了脱毒马铃薯鲁引1号进行秋繁试验,并获得了成功.从试验结果来看,要使脱毒马铃薯秋繁取得成功,除了选择生产和隔离条件较好的田块作为繁种田外.在栽培技术上还应根据马铃薯块茎发育对环境条件,特别是对温度的要求和秋马铃薯生育期较短两大特点,采取相适应的技术措施,才能使秋繁马铃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马铃薯作为主粮产业化开发又推进了一大步。马铃薯变成主粮,让不少人联想起过去困难时期粮食不够吃只能吃马铃薯的情形。那么,在粮食充足的今天,国家为什么要把马铃薯作为主粮进行开发呢?马铃薯成为主粮后我们的生活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着眼于绵阳地区秋季时间短,降温快的气候特点,以3个播期,6个品种设计马铃薯秋播试验,选择适合本地区秋季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并确定其播种时间,对本地区秋马铃薯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表明:秋马铃薯最佳播期应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马铃薯容易获得高产;秋马铃薯品种可选择中薯2号、中薯3号和中薯1号等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5.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旱地马铃薯生产中水资源不足和水分利用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秋覆膜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产量对比试验,研究秋覆膜条件下马铃薯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旨在为获得半干旱区秋覆膜条件下最适宜的播种密度,为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初步筛选出半干旱地区秋覆条件下马铃薯的最适密度为3500株/亩。  相似文献   

6.
丛德峰 《农业科技通讯》2009,(10):162-164,204
大连市金州区露地马铃薯种植面积1400hm^2.一般从6月中下旬开始收获,到7月下旬收获结束。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其后茬种什么.种多少,怎样种是个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前几年,马铃薯后茬多是种植秋萝卜、秋白菜。由于栽培面积过大,上市过于集中,造成产品过剩滞销,菜贱伤农。因此,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实行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15,(9)
<正>秋马铃薯生育期短,粮菜兼优,经济效益好,是一种较好的秋播作物,但秋马铃薯也存在高产障碍,主要表现在:前期高温多湿极易导致烂薯缺苗,后期气温低,有的年份晚疫病危害比较严重等。因此,要获得秋马铃薯高产,必须掌握好以下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我县是浙西南山区马铃薯生产的重点县之一。过去春马铃薯采用露地栽培一般都是2月上中旬播种,5月中下旬收获;秋马铃薯则是8月上中旬播种,11月上中旬收获。由于上市季节集中,销路不畅,因此价格偏低,效益较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广了大棚、小拱棚、地膜和稻草全程覆盖等多种栽培技术。其中大棚"春马铃薯—黄瓜—秋马铃薯—冬菜"四熟制种植面积发展较快。该种植模式.春马铃薯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上市,秋马铃薯则在11月中下旬面市,正好碰上市场淡季,售价高,且销路畅。因此可获得较好的效益。平均每667m~2可产春马铃薯1500kg,秋  相似文献   

9.
我县是浙西南山区马铃薯生产的重点县之一。过去春马铃薯采用露地栽培一般都是2月上中旬播种,5月中下旬收获;秋马铃薯则是8月上中旬播种,11月上中旬收获。由于上市季节集中,销路不畅,因此价格低,效益较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广了大棚、小拱棚、地膜和稻草全程覆盖等多种栽培技术,进行大棚“春马铃薯-黄瓜-秋马铃薯-冬菜”四熟制种植。该种植模式,春马铃薯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上市,秋马铃薯则在11月中下旬面市,正好碰上市场淡季,售价高,且销路畅,因此可获得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总结以滕州为代表的马铃薯二季作区秋马铃薯绿色食品栽培技术要点,为同类产区秋马铃薯绿色食品高产高效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 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以滕州市的秋马铃薯生产为研究对象,对产地环境、种薯选择与处理、播种、覆膜、施肥、浇水、秋延迟、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秋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系统总结,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二季作区秋马铃薯绿色食品栽培技术。【结果】 本文所总结的技术要点,可显著减少化肥、农药、劳动力投入有,全面提高二季作区绿色食品秋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及效益,适宜在同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结论】马铃薯作为第四大主粮,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对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秋马铃薯受生长期影响,较春马铃薯生产一直存在虫害重、产量低及品质、效益差等问题,应大力推广应用绿色食品秋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高秋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