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母猪产后乏情的原因和解决措施,并应用激素进行治疗对比试验。结果:对营养性母猪产后乏情,通过加强营养、增加运动、光照、公猪试情等方式,可有效地促使乏情母猪恢复正常发情;对疾病性引起的母猪乏情,应用激素治疗,PGC+HCG组疗效显著,母猪发情率达66.7%、配种受胎率达87.5%,平均产仔数达9.85头,PGC组次之,PMSG组效果不理想。统计学分析,PGC+HCG组母猪发情率、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均显著高于PMSG组和PGC组(p<0.01)。表明疾病性母猪乏情主要是卵巢持久黄体病造成,应用PGC+HCG治疗,可迅速溶解黄体、促使卵泡发育、成熟,得到较好的母猪发情率、受胎率和产仔数。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波杂山羊为试验对象,设计了3种不同的短期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对同期发情率、发情后卵巢状态观察及情期受胎率进行了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组2(CIDR+PG+PMSG,82%)和组3(PG+三合激素,80%)的同期发情率显著高于组1(PG+PMSG,66%)(p<0.05);组2处理后发情羊的卵巢状态明显优于其他2组;而且组2的情期受胎率也显著高于组1和组3(p<0.05)。综上,CIDR+PG+PMSG是波杂山羊最有效的短期同期发情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青饲料对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启村 《畜禽业》2009,(9):28-29
试验用在混合料中添加部分青饲料对二元杂母猪繁殖性能的进行研究,并设混合料饲养组进行对照。结果,添加青饲料1~2kg/d时,母猪的发情率、受胎率、产仔数分别为85.2%、92.3%和10.5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7,(3)
选择健康的酉州乌羊160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40只),即一个对照组和三个试验组。对照组按CIRD(孕酮阴道栓)+PMS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药物剂量按以往的经验注射;试验组以不同剂量的PG(氯前列烯醇)+PMSG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综合试验酉州乌羊的发情率、受胎率、产羔率和产羔数,CIRD+PMSG处理酉州乌羊的同期发情效果并不比PG+PMSG的处理效果更具优势,而且其处理的药品成本高,建议以PG+PMSG的方式处理酉州乌羊同期发情,计量以PG 2 m L,PMSG 200 IU为宜。  相似文献   

5.
猪人工授精应用催产素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本公司二元杂母猪(长大和大长)608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6头,试验组302头,两组均采用3次人工授精。试验组的处理方法为:母猪出现“静立反射”后8~12h,用20IU催产素一次肌注,3~5min后实施第1次人工授精,随后相继间隔8~12h,进行第2和第3次人工授精。对照组不作任何药物处理,仅在发情后8~12h后进行3次人工授精,输精间隔8~12h。试验结果表明:催产素对母猪的窝均总产仔数和窝均活产仔数影响不大,差异均不显著(P>0郾05),但对配种分娩率影响较大,不影响母猪断奶后的发情状态。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6,(5)
利用阴道栓CIDR、氯前列醇P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促卵泡素FSH等激素,按5个不同的组合处理努本杂山羊,处理后观察母羊发情效果和配种受胎率。结果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以组合5阴道栓CIDR+FSH+PG的处理效果最好、组合4阴道栓CIDR+PMSG+PG效果次之、组合2阴道栓CIDR+PMSG效果第三、组合1阴道栓CIDR+PG效果第四、组合3二次PG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7.
提高后备母猪发情率和受胎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仕成 《畜禽业》2012,(12):42-43
后备母猪情期受胎率的高低和头窝产仔数的多少,既影响到养猪生产的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又关系到母猪是否被淘汰。当前养猪生产中,很多小型猪场的杂交后备母猪到配种年龄时,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发情配种后不孕的情况时常发生,致使后备母猪的淘汰率增加,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在此探讨提高后备母猪发情率和受胎率的技术措施,给养猪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胚胎移植用受体山羊同期发情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研究分别用CIDR(处理1)、CIDR+PG(处理2)、CIDR+PG+PMSG(处理3)三种处理方法对山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发现,三种处理均以去栓36h后发情率最高。不同处理去栓24h后发情率,处理3(34.3%)极显著高于处理1(7.1%)、显著高于处理2(15.7%),而处理1和2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去栓后36~48h内发情率,三种处理(51.4%、56.9%、50%)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不同处理去栓后48h发情率,处理1(14.2%)显著高于处理3(4.3%),其它处理间无明显差异;不同处理之间去栓后36~72h发情率,三种处理间(65.7%、64.5%、54.3%)也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处理的总发情率,处理3(88.6%)极显著高于处理1(72.9%),其它处理间无明显差异;持续发情或返情(发情羊中第7天仍发情的羊)的比例,处理3(18.6%)极显著高于处理1(2.9%)和处理2(3.9%),而处理1和2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实际胚胎移植可用羊数,处理1(62.3%)和处理2(60.8%)极显著高于处理3(35.7%),而处理1和2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6,(11)
鲁西黑猪性成熟早,小母猪出现明显发情征兆的日龄为(93.5±9.2)d,体重(21.56±2.21)kg,发情周期(19±1.1)d,妊娠期(113.5±1.4)d,情期受胎率93%以上。小公猪从(83.12±4.67)d,体重(14.58±0.82)kg,出现性反应爬跨。母猪繁殖力强,平均窝产仔数(13.49±2.37)头,产活仔数(12.35±2.07)头,35日龄断奶仔数(11.79±1.61)头。母猪有效乳头数(16.15±1.32)个,泌乳力好,母性强,哺育率达98%。  相似文献   

10.
卓炳德  张玉西 《畜禽业》2006,(14):34-35
应用甲硝唑注射液、头孢拉定粉针和PGC对母犬子宫炎进行处理和治疗。结果(1)急性子宫炎:甲硝唑+头孢拉定+PGC组、甲硝唑+头孢拉定组母犬的配种受胎率分别为87.5%和76.92%,治愈率分别为66.67%和53.33%,平均产仔数分别为6.14和5.2头;(2)慢性子宫炎:甲硝唑+头孢拉定+PGC组、甲硝唑+头孢拉定组母犬的配种受胎率分别为66.67%和50%,治愈率分别为38.46%和18.18%,平均产仔数分别为4.67和3.33头;统计学分析,PGC处理组的配种受胎率、治愈率、平均产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结果表明,PGC处理母犬子宫炎有利于子宫炎症的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3,(5):10
<正>1激素治疗可以适当用各种激素治疗机能性繁殖障碍如卵巢发育不全、卵巢囊肿、持久黄体、卵泡发育障碍等及母猪产后康复、子宫炎,但不能过分的依赖激素。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PG600(400IU PMSG和200IU hCG)后备母猪性成熟和发情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在PG600诱导母猪发情后的第二个情期进行配种,其妊娠26d的胚胎数显著高于第一个情期配种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放置CIDR结合注射PMSG方法对90只受体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进行胚胎移植。结果表明,处理的山羊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2.22%;有效发情率为76.67%;移植受体69只,妊娠率为62.32%,产羔55只。  相似文献   

13.
试验将屡配不孕母猪36头分为2组,对照组9头。试验Ⅰ组,配种前2~4h将青霉素1.5g加生理盐水20mL溶解注入子宫,再肌注LRH-A310~20μg;Ⅱ组配种前只肌注LRH-A3剂量同Ⅰ组,对照组不作处理。各组配种方法相同,间隔4~8h重复配种1次。结果:(1)受胎率,试验Ⅰ组比Ⅱ组和对照组相应提高21.9和61%9个百分点,Ⅱ组比对照组提高40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受胎率平均86.11%,比对照组高52.78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2)产仔数,两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窝平均产仔(10.48±1.42)头,比对照组提高1.82头差异明显(P<0.05)。药物净宫后,用LRH-A3处理屡配不孕母猪受胎率最高,较单独用LRH-A3明显,是提高屡配不孕,尤其是配种后21d和25d返情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可造成母猪产后泌乳减少,乳汁稀薄如水,乳汁中带有凝乳絮片;也可造成部分产后母猪长期不发情、发情不规律,产仔数减少,严重的使母猪淘汰;仔猪生长发育不良,低血糖症,下痢,死亡率增高,严重的甚至整窝仔猪死亡。文章对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治疗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5,(9)
目前我国二元能繁母猪的受胎率和年产仔数为70%~90%、18~24头,在受胎率和产仔数量上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严重影响了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文章从人工授精的多个环节进行阐述,为本地养殖户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7,(9):1-3
目的:探讨抗旱王牛超排后的鲜胚移植效果。方法:采用CIDR+PG+FSH法对12头抗旱王牛进行超排处理;对23头西门塔尔受体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移植部分鲜胚,分析抗旱王牛鲜胚移植效果。结果:12头供体共回收胚胎194枚,其中可利用胚胎58枚,可用胚率29.90%。23头受体牛同期发情处理后,21头发情,17头可移植,同期发情率为91.30%,可移植率73.91%。将17枚抗旱王牛鲜胚移植到17头受体牛中,8头受孕,产犊8头,移植受孕率47.06%,产犊率100%。结论:抗旱王牛具有良好的超排潜力,但个体间存在差异;鲜胚移植是提高胚胎移植成功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4,(3)
<正>猪场在生产实际中经常会遇到母猪长期不发情、发情延迟或发情不明显的问题,特别是饲养管理水平较差的一些猪场年淘汰母猪中约有20%的母猪因为此种原因而被淘汰,给养猪生产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一般来说,后备母猪达到8~10月龄,体重100~110 kg以上而不发情和断奶母猪超过10 d仍不发情就视为乏情。一般认为后备母猪不发情不超过3%为正常。而经产母猪不发情情况更为突出。1引起母猪不发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如果母猪在适当的时期获得适宜的能是量和营养,则在整个繁殖利用年限将保持较高的断奶仔猪数。头胎母猪对营养缺乏极为敏感,尤其哺乳期缺乏营养。头胎母猪哺乳充足的氨基酸摄入非常重要,这是由于过多的体蛋白消耗会延长断奶到发情间隔(WEI),并影响其后的窝产仔数和繁殖性,有可能使母猪在生产中被淘汰。头胎和经产母猪全蛋白和体脂肪严重和持续的缺乏将影响产仔数,如持续几个繁殖周期,则严重影响母猪一生的产仔数。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01,(12):25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学系张居农等采用注射氯前列烯醇法(一次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每头0.4mg)、口服孕酮法(每头体重350~400kg的黄牛口服MAP(甲孕酮)40mg,连用8d同时隔日注射PMS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250~300IU,共注射3~4次)两种处理对黄牛进行同期发情试验,在山地牧场半放收半舍饲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采用口服孕酮+间歇性小剂量促性腺激素同期发情处理方案(发情配种同时静脉或肌肉注射100μg.LRH-A),明显缩短了母牛配种期(P<0.01),处理后20d内母牛发情率达到75%,第一、二情期受胎率分别达到58%和23.93%,均高于氯前列烯醇处理组.表明口服孕酮法对母牛进行发情控制,可以作为山地牧场黄牛改良的配套技术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0.
<正>母猪繁殖机能障碍是母猪饲养中的一个难题,母猪不发情、不孕等会造成无效生产期延长,母猪年分娩率降低,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特别对母猪规模饲养场影响更大。因此,要使母猪保持良好的繁殖状态,有较高的受胎率、产仔率、产仔数、年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