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蜂王幼虫保鲜天数为指标,探究蜂王幼虫保鲜液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当蜂胶提取物含量为0.2%、乙醇浓度为95%时,对蜂王幼虫的保鲜效果最佳;该条件下可使蜂王幼虫维持一级保鲜度(挥发性盐基氮VBN值≤150 mg/kg-1)的理论保鲜天数达8.85 d。该保鲜液配制容易,对蜂王幼虫产品的开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蜂胶黄酮提取纯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蜂胶黄酮提取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蜂胶黄酮的得率和绝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法优化乙醇提取蜂胶黄酮的工艺条件,考察乙醇浓度、液固比、水浴温度和水浴时间对蜂胶黄酮得率和绝对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对蜂胶黄酮进行纯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纯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0%,液固比为18ml/g,水浴温度为55℃,水浴时间为5h,上述工艺条件下,黄酮纯度为72.2%.最优树脂为D101,吸附速度为1.0ml/min,洗脱剂先采用40%乙醇2BV体积洗脱洗去杂质,再用80%乙醇5BV体积洗脱获得黄酮成分,此条件下层析得到的蜂胶黄酮纯度90.2%.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国蜂胶和巴西蜂胶乙醇提取物对不同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方法:正常培养的肺腺癌细胞(A549)、结肠癌细胞(HCT116)、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肝癌细胞(HepG-2B)、及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经不同浓度的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25、50、100、200μg/mL)和巴西蜂胶乙醇提取物(25、50、100、200μg/mL)分别处理24和48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SRB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中国蜂胶和巴西蜂胶均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同浓度的中国蜂胶细胞毒性比巴西蜂胶大。结论:中国蜂胶和巴西蜂胶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的替代剂。  相似文献   

4.
蜂胶在禽蛋保鲜贮存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用6种不同浓度的蜂胶乙醇提取液涂抹禽(鸡)蛋,在夏季常温下进行保鲜贮存试验证明:不同浓度的蜂胶乙醇提取液对禽蛋均有一定的防腐保鲜作用,其中浓度为10.4%的蜂胶乙醇提取液保鲜效果最好,贮存107天后,蛋重损失率平均为2.25%,蛋黄轮廓明显,未出现严重缺损;而对照组贮存到60天时,蛋白呈稀水样,全部变黑腐臭,无法食用。  相似文献   

5.
以95%乙醇为溶剂,根据蜂胶提取物溶于乙醇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溶液的颜色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选取291 nm为检测波长,检测各类蜂胶制品中的蜂胶乙醇提取物含量.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节裂角茴香为对象,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开展了不同提取方法(恒温振荡法和索氏抽提法)和不同溶剂(乙醇、甲醇、正己烷、二氯甲烷)所得的8种提取物对粘虫的作用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节裂角茴香最佳杀虫提取方法与溶剂分别为索氏抽提法及乙醇;其提取物对3龄粘虫幼虫具有较强的拒食和生长发育抑制作用,24和48 h的拒食率均在70%以上,乙醇提取物拒食率最高达到90.78%,4种溶剂提取物处理粘虫24 h的生长发育抑制率为74.21%~91.45%,乙醇提取物48 h为87.00%,生长发育速度缓慢,最终化蛹率为23.33%;8种提取物对粘虫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均较弱,乙醇提取物48 h触杀和胃毒校正死亡率最高,为33.33%和23.3%;且节裂角茴香对粘虫的拒食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植株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7.
竹笋保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主要应用护色防腐液对竹笋进行保鲜。试验结果表明:0.5%苯甲酸钠和1%柠檬酸混合液不如0.5%山梨酸钾和1%柠檬酸混合液保鲜效果好;同时明矾、低pH值对竹笋保鲜结果有影响,最后得出最佳配比:山梨酸钾1%,明矾0.5%,柠檬酸2%。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分析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等6个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响应面试验,并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时间27min、超声功率220w、乙醇浓度73%、提取温度66℃,该条件下的蜂胶黄酮得率为23.38%。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艾叶和黄柏两味对巴氏杆菌有抑菌活性的中药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试验以中药提取物有效成分的浸膏得率和对巴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为综合考察指标,以提取工艺中的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为因素进行工艺优选。结果表明:艾叶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乙醇50%,提取温度70℃,每次提取2 h;黄柏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7,乙醇70%,提取次数3次,每次提取80 min。在该工艺下进行提取,中药有效成分浸膏得率可以得到最大化保障,对巴氏杆菌的MIC和MBC值均≤15.6 mg/m L。说明该工艺为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0.
优化杜仲叶提取物制备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杜仲叶提取物浸膏得率和绿原酸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杜仲叶提取物制备的工艺条件。杜仲叶提取物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0mL/L,液料比10∶1(mL/g),提取温度97℃,提取4次,每次30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杜仲叶提取物浸膏得率和绿原酸转移率综合评分均值为99.08,与预测值基本一致。响应面法(RSM)优化的杜仲叶提取物制备工艺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九里香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毒杀作用,试验采用浸液法测定了九里香乙酸乙酯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和水煎煮提取物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九里香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和水煎煮提取物对白纹伊蚊幼虫处理24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079 mg/m L、6.531 mg/m L、17.445 mg/m L。说明九里香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白纹伊蚊幼虫均具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且以乙酸乙酯提取物效果最佳,乙醇提取物次之,水煎煮提取物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2.
蜂胶与杨树叶和杨树芽中叶绿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蜂胶与杨树叶和杨树芽中叶绿素含量的差别,为蜂胶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胶、杨树叶和杨树芽中的叶绿素含量。结果:测定了11个蜂胶、1个假蜂胶、杨树叶和芽的95%和50%乙醇提取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论:所有蜂胶样品中均不含叶绿素;杨树叶提取物中叶绿素含量较高;杨树芽低极性溶剂提取物中含叶绿素,但含量很低;杨树芽高极性溶剂提取物中未能检出叶绿素。本方法可应用于鉴别直接掺入杨树叶或杨树芽粉末的掺假蜂胶,以及各种含叶绿素杂质的掺假蜂胶。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实验提取粗蜂胶中的有效成分,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将95%的乙醇与粗蜂胶按体积比4:1的配比进行回流24h,提取温度85,过滤后水洛蒸去乙醇,可提高蜂胶的总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蜂业》2019,(5):68-72
建立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测定蜂胶及蜂胶乙醇提取物中氯霉素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在碱性条件下溶解稀释,20%高氯酸溶液除杂过滤后,加入碱化剂适量,经乙酸乙酯提取,盐析净化后,再用乙酸乙酯提取吹干,加入正己烷和复溶液溶解后,用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板快速检测。结果表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蜂胶及蜂胶提取物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检测限分别为0.1μg/kg和0.2μg/kg。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确证,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为0%。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可用于加工蜂胶及蜂胶乙醇提取物过程中对氯霉素残留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以意大利蜂王幼虫为材料,在不同的孵化温度下人工哺育幼虫,并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对蜂王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湿度为90%±2%,温度为35.5±0.1℃时比34.5±0.1℃时更有利于蜂王幼虫生长发育;在新鲜的蜂王浆中添加少量蜂蜜,有利于蜂王幼虫生长友育。  相似文献   

16.
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是引发桑青枯病的病原细菌。为了寻求防治桑青枯病的天然药剂,以工业提取黄酮化合物剩余的蜂胶渣为原料,经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氯仿及石油醚等溶剂分级浸提获得除蜡蜂胶渣提取物。通过比浊法测试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青枯劳尔氏菌5个生理小种菌株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率8.36%~99.73%),其中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溶剂的提取物(P0.05)。0.1 mg/m L除蜡蜂胶渣乙醇提取物对青枯劳尔氏菌RS-5菌株的抑制率达91.61%±4.75%,最低抑菌浓度为0.25 mg/m L,最小杀菌浓度为4 mg/m L,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部分病原细菌发生变形和细胞壁破损,用平板法监测到菌体的泳动性能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基于负离子全扫描模式的LC-MS谱图鉴定除蜡蜂胶渣中主要含有咖啡酸及其酯类化合物(包括咖啡酸丙酯、咖啡酸丁酯、咖啡酸苯乙酯及咖啡酸戊酯),采用选择性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检测出其中所含咖啡酸和咖啡酸苯乙酯的质量比为1∶3.3。研究结果表明,除蜡蜂胶渣的乙醇提取物对青枯劳尔氏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发挥抑菌活性的主要成分可能是咖啡酸及其酯类衍生物,该提取物有进一步开发为天然来源的桑青枯病防控药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10日龄蛋雏鸡颈部皮下分别注射质量浓度为20mg/m L和40mg/m L的蜂胶乙醇浸提液0.2m L,以研究蜂胶提取物对蛋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表明,蜂胶乙醇提取物能显著提高蛋雏鸡胸腺、法氏囊、脾脏指数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具有促进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并能加强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分析确定正交实验参数.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出(1)蜂胶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 h、超声时间20 min;(2)蜂胶提取得率:黄酮21.4%,干物质50.7%.  相似文献   

19.
<正>蜂胶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主要为酚酸和黄酮类,具有广泛的生物学特性,包括抗癌、抗病毒、抗氧化以及抗炎等。目前,市售蜂胶主要包括水提蜂胶和醇提蜂胶,但是两种提取方法对蜂胶中多酚类成分提取效率的影响,颇有争议。蜂产品加工与功能评价团队,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对北京蜂胶提取物中多酚类化合物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乙醇浓度达到75%时,蜂胶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率(51%),总酚酸、总黄酮的含量均达到  相似文献   

20.
国外系列蜂胶化工产品及其专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蜂胶具有杀菌消炎、排除毒素、增强SOD活性的作用 ,因而能够延缓机体衰老、保湿养颜 ,在化工行业深受欢迎。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有关文献报道 ,国外已经走向市场的化工产品包括蜂胶的各种提取液 ,促进组织再生的药膏 ,含蜂胶的洗发水、肥皂、饴糖、面油、夜用面霜、面膜、牙膏、沐浴露等。1系列蜂胶化工产品在化工产品中加入1 %~5 %的蜂胶提取物(干重 ) ,有利于增强它们保护皮肤、清除体表污垢 ,预防外在感染以及其它医疗保健功效。通常 ,含油类或脂肪类的化工产品用高浓度乙醇提取液 ;含水分的化工产品用甘油或低浓度乙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