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土壤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土壤污染的概念、土壤污染的量度指标、土壤污染的特点及土壤污染的发生类型做了较详细的论述,并就主要土壤污染物质重金属、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对土壤的污染及其危害进行了论述,同时提出了土壤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土壤污染对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人体健康带来了相当大的风险。然而,当前国内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已经逐渐成为环境保护在土壤污染防治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当前国内土壤污染的现状的角度阐述了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美城市土壤污染控制与管理体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沁娜  杨凯  徐启新 《土壤》2006,38(1):6-10
城市土壤污染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以及人体健康带来了相当大的风险,其控制与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环境管理中的一个新问题。本文对中美两国城市土壤污染控制与管理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我国现有城市土壤污染控制与管理体系滞后于城市大气、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管理,没有形成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规体系,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尚无推荐的行业导则,缺乏土壤污染评估标准,土壤污染状况信息不透明,公众和社区参与意识不强烈以及如何准确地识别污染土壤的程度和数量、判定污染者所承担的责任、筹措土壤污染处置基金等问题都是土壤污染控制与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等。另外,从管理机构、政策法规、技术工作手段以及经济责任的认定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土壤污染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44,自引:6,他引:44  
陈晶中  陈杰  谢学俭  张学雷 《土壤》2003,35(4):298-303
作为环境和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土壤极易遭受污染。在列举土壤主要污染模式和主要土壤污染物类型的基础上,本文对主要污染物的分类、特性以及在土壤中的行为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论述。指出对上述内容的深入研究,对土壤污染的控制与治理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最后,本文提出了防治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土壤中水溶性氟化物及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中水溶性氟化物,随外界的氟化物对土壤污染,较土壤中全氟变化明显。研究建立了土壤中水溶性氟化物的分析方法,提出以土壤中水溶性氟化物为指标,评价地热利用后,尾水对土壤污染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点问题,紧跟其后的就是我国土壤污染及其修复问题。基于此,探讨了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及管理模式问题,分析有关土壤修复的技术分类和目前土壤修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土壤修复技术实施的现状等,针对当前我国土壤污染修复问题提出了与之相关的管理模式,同时给出了一些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国外土壤保护立法看我国土壤保护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污染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形式之一,以其巨大的危害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知身心健康,如何预防和控制土壤污染,法律途径无疑是一种最佳的手段。本文在分析主要发达国家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现状,提出了我国土壤保护的立法思路.  相似文献   

8.
蚯蚓对土壤污染的指示作用及其强化修复的潜力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岩  骆永明 《土壤学报》2005,42(1):140-148
从三个方面综述了蚯蚓对土壤污染的指示作用:(1)通过调查污染区土壤中蚯蚓种群的数量和结构反映土壤污染情况;(2)利用蚯蚓进行生态毒理风险评价,指示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危害;(3)利用蚯蚓监测土壤污染。并阐述了蚯蚓对重金属的主要耐性机制:(1)脂质过氧化保护酶系统缓解氧化胁迫;(2)分隔、固定作用;(3)螯合解毒作用;(4)溶酶体和细胞质粒抑制重金属活性。同时,分析了蚯蚓强化污染土壤修复的潜力,认为蚯蚓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微生物活性、改变污染物的活性等强化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9.
林芝梅 《南方农业》2022,(5):112-115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因不合理生产生活行为造成的土壤污染已经威胁到居民身体健康和国家经济发展.我国土壤污染的类型主要是重金属污染,其他还包括有机物、放射性物质及病原微生物污染等,土壤污染类型多,防治难度大.为推动土壤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土壤污染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土壤污染监测、...  相似文献   

10.
菜地土壤环境质量变化及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菜地土壤环境质量的改变增加了环境和人们的健康风险,加重了水体污染特别是水体富营养化,也削弱了土壤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今后必须积极开展菜地土壤质量健康与环境风险评价,加强菜地土壤污染监测,建立预警系统,加强菜地土壤污染的综合治理,提高土壤质量,使菜地土壤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王开来  苗峰  史柯  郭兆浩  程景颢  陈燕 《土壤》2019,51(5):854-863
土壤污染诊断研究对土壤污染预警和土壤污染修复效果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土壤污染日趋严重,污染类型呈现出复合型和多样化的趋势,传统的化学诊断法由于指标单一、样品前处理复杂且费用高已不能满足全面诊断土壤污染及评价土壤健康状况的要求。与传统的化学法相比,土壤污染生态毒理学诊断由于其灵敏度高、检测指标多样、响应快且能够从微观角度反映污染物胁迫效应,成为目前土壤污染诊断领域的热点。本文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介绍了基于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胞、分子等不同层次的诊断方法并对其优缺点作了评价,同时也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对土壤污染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几种常见的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并基于Tessier五步连续浸提法分析土壤中Cd形态转化规律,进一步总结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对Cd形态的影响。不同类型土壤中Cd形态的含量分配比不同,土壤中的可交换态Cd含量较高,迁移性较强,对生物危害较大,因此可通过改变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氧化还原条件等土壤理化性质使可交换态Cd向残渣态Cd转化,进而降低土壤中Cd对生物的毒性作用。旨在深化读者对土壤Cd污染的认识,并为土壤Cd污染治理与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业非点源污染主要是农业活动中引入的外源物质超过土壤环境容量,营养物质大于作物生长所需,过剩物质积累于土壤中形成的污染.在对不同利用类型农耕地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的基础上,以林地土壤为参照,选取黏粒含量、pH值、有机质、全N、全P、水解性N、速效P作为研究指标,运用灰关联度的原理及方法,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耕作制度以及与居民点不同距离所引起的土壤环境污染的差异.结果表明,农耕地土壤污染发生机率水田>菜地>旱地,春秋两季耕作土壤>单季耕作土壤,距居民点越近,土壤污染越严重.  相似文献   

14.
连续施用沼液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及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实现沼液资源化利用,采用3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施用猪粪沼液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评估其对土壤潜在的重金属污染风险。田间试验种植方式为水稻—油菜轮作,施肥方式分别以清水和常规化肥为对照,另设10个猪粪沼液施用量梯度。通过单因子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连续施用猪粪沼液对土壤潜在的重金属污染风险。结果表明:当3年沼液施用总量为(546.25~626.00)×103 kg/hm2时,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生态功能遭破坏,保障农业安全生产,但需合理配施氮肥,防止土壤养分失衡;单因子污染指数显示土壤重金属Cd、As、Cr、Hg为轻度污染,Pb较安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显示Cd、As、Pb、Cr、Hg总体为轻度污染;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显示Pb、Cd、Cr、As存在轻微潜在生态污染风险,Hg存在中等潜在生态污染风险,综合潜在生态污染风险程度属轻度;沼液还田引起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较小,需合理管控Hg和As可能引起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Modern rice cultivation relies on chemical nitrogen (N) fertilizer that ultimately degrades soil health and creat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increasing concerns abou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restoring soil health, and conservation of energy, public attention is now towards green manures as supplement for N fertilizer. Sesbania rostrata is a popular leguminous green manuring crop that fixes atmospheric N2, improves soil health, and rice productivity through incorporation of its biomass in to soil. About 40–60?days plants provide 5–6 tons dry biomass that can supplement 50–100% N requirement. In world, it is adapted as pre-rice or post-rice green manuring crop. Long-term use of S. rostrata improves soil health and increased rice yield by 9–11% over chemical fertilizer. Use of S. rostrata in large scale for rice production can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as it can cut down chemical N requirement and thus reduction dispersal of Nr to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连续的野外试验,对北京市重要水源地密云水库水源区曹家路流域的土壤理化特征、面源污染产汇污机制、污染物迁移转化特征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不同土壤类型的理化特征及养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一场短时暴雨水文情形下,各面源污染特征指标的变化规律及产汇污机制;不同土地覆盖条件下,流域内各子河段面源污染的变化特征。最后,针对该研究区域面源污染特征,提出了污染物削减及控制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土壤中钒污染的修复与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矫旭东  滕彦国 《土壤通报》2008,39(2):448-452
阐明了土壤中钒污染的现状,同时对国内外土壤中钒污染的治理和修复研究工作做了系统的综述,包括应用工程治理措施、生物修复法、化学法、天然矿物法、农业生态措施和综合治理方法去除土壤中的钒。最后针对土壤中钒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提出了几点防治对策和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8.
Mining activities can cause severe soil pollution in mining area and its surroundings. Nevertheless, ver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local environmental risk after the mining activities are ended in China. Earthworms and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SMBC), which are often used as bioindicators of soil pollution, were studied in order to support chemical analyses in assessing the status of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around an abandoned copper mine in eastern Nanjing, China. Seven earthworm species belonging to three families (Megascolecidae, Moniligastridae, and Lumbricidae) were present. Correlations between earthworm densities or biomass and a range of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arameters were generally poor; however, several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based on the soil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earthworm bodies were established for each metal (Cu, Cd, and Zn) and each earthworm family. Therefore, metal bioaccumulation by soil-dwelling earthworms can be used as an ecological indicator of metal availability for this area. The SMBC, which varied from 83.9 to 499 g kg?1, did not correlate with the soil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and SMBC is not proposed as a sensitive indicator for evaluating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19.
杨华  石辉  李卓  胡凡 《水土保持研究》2022,29(3):142-146
石油烃污染土壤已经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污染后的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直接影响土壤的持水特性及水分有效性,确定石油烃污染对土壤持水特征和水分有效性的影响及其程度可为揭示石油烃污染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提供新的科学认识。通过人工配置柴油和原油不同污染浓度污染的黄绵土,利用离心机法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析了土壤的持水特征与水分有效性。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柴油与原油污染土壤后,水分特征曲线均位于未污染土壤的下部,其中原油污染的影响更甚。(2)水分特征曲线van Genuchten模型参数θs、θr随着污染浓度的增加呈现指数衰减,参数α值呈幂函数减小、n值出现随污染浓度对数增加的特点。(3)土壤的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以及凋萎含水量均随柴油、原油污染浓度的增加出现下降趋势,表观土壤有效含水量随污染浓度表现出先降后升的U字形的变化模式。无论原油还是柴油污染土壤,均会影响土壤的持水特征和水分有效性,影响的大小与石油烃的类型和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土壤中溶解性溶质流失特征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该文以含有一定初始溶质的壤土和沙土为试验材料,为了研究不同条件下土壤溶质的流失特征,考虑到农田在产生地表径流前存在地表积水的过程,进行了室内土壤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既存在地表径流又存在地下排水时,损失的土壤溶质仅有小部分存在于地表径流水中,流失在地下排水中的溶质占损失的土壤溶质的主要成分。因此在实际田间操作中,当不能同时采用降低地表径流和地下排水的方法来提高土壤溶质的利用程度时,应首先考虑降低地下排水的措施。而在暴雨范围内,降雨强度越小、土壤初始含水率越低、地下排水条件越好、土壤质地越粗等都将导致土壤溶质在地表径流和地下排水中流失的质量越大,从而降低土壤溶质的有效利用程度,该成果可以为提高土壤溶质的利用效率和降低农业污染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