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赵松如 《食用菌》2000,22(5):43-43
接种是食用菌制种和代料栽培最关键的一环,在生产实践中较多采用室内开放式和接种箱封闭式两种方法进行。前者虽然能提高工作效率,但高浓度消毒药品,对人体危害性大,接种成品率也较低;后者虽然成功率高,但由于受接种箱容量限制,频繁出装箱和灭菌占用大量时间影响工作效率。为适应大规模生产需要,笔者与高成山和王新君俩同志一起研制成功轨道式接种箱(图 1),现将该接种箱的制作与使用方法介绍如下。图 1 轨道式接种箱示意图1 接种箱制作 用木条、竹杆、角铁、钢筋等材料均可,制成高与宽度同普通接种箱近似的长条形骨架,两端…  相似文献   

2.
新型食用菌无菌接种器是一种不用电、不用药物、不用酒精、不需要消毒灭菌直接全开式运作的接种设备。既可1人独立作业,也可2~3人协同生产,无毒害污染,接种成活率和成品率均高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3.
崔勇 《食用菌》2003,25(1):39-39
传统的接种箱 ,密封性不太好 ,即使看起来绝对严密的接种箱。当接种人员的胳膊 ,伸入接种箱时 ,箱内占胳膊体积的空气就会出来。反之 ,胳膊从接种箱抽出时 ,外界的不洁空气就会进入接种箱。接种人员在接种过程中 ,胳膊时伸一点 ,时缩一点 ,就使接种箱与外界空气时进时出 ,笔者认为这是菌种染杂和造成隐性染杂的一个重要原因。有鉴于此 ,笔者把接种箱做了一个小改进 ,现介绍于下。在接种箱上套一密封的塑料袋 (袋上留一放气孔 ,接种消毒时扎紧 )使其与接种箱上放气孔相通。塑料袋的体积 ,以占接种箱的 1/10为宜 (过大消毒不彻底 )。塑料袋套…  相似文献   

4.
李庆利 《食用菌》2006,28(6):14-14
家庭制作菌种,能降低种菇成本,合理安排种植时间,可是需要接种箱和药品才能保证接种成功;如何才能提高制种成功率,减少工艺加快接种?笔者多次使用了家庭都有的废旧器具,做了一个简易制种设备,用它接种148瓶平菇种,有4瓶感染,接种鸡腿菇种39瓶仅1瓶淘汰,可见用此法制种可行,试验品种成品率较高,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香菇“开放式”接种是近几年来总结创新的一项新技术。该项技术由于操作方便,不用接种箱,男女老幼皆宜.省时省工,并能降低接种成本,改变了以往接种方式存在的接种慢、费时费工、对人毒副作用大.成活率低等缺点,普遍被广大菇农朋友所欢迎接受.是食用菌接种技术的一次重大革命。  相似文献   

6.
大白菜软腐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了大白菜的苗龄、接种方法、接种体浓度对接种软腐病菌的影响。采用L9(3^4)有重复正交设计试验得出大白菜软腐病苗期接种鉴定的适宜条件是:苗龄6~8片真叶;接种方法为横切、纵切各4mm(毫米);接种体浓度为10^7个/ml。利用该鉴定方法对黑龙江省44份大白菜资源进行苗期抗病筛选,得出抗病材料1份,中抗材料12份。  相似文献   

7.
用液体菌种生产食用菌 ,同固体菌种相比 ,除降低成本、缩短周期、提高产量外 ,而且大大降低污染率 ,但有些用户因不注意相关环节的细节问题 ,也会造成接种后菌袋污染率上升 ,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在对菌袋灭菌过程中因温度或时间等问题处理不当 ,造成灭菌不够彻底 ,液体菌种接入后 ,菌丝长至 1/ 3左右时 ,杂菌由料中间向外生长造成菌丝不再向内生长。2 接种环境不达标 接种环境不标准 ,不卫生而导致接种环境无菌率低 ,因而在接种过程中杂菌孢子落入菌袋中的数量太多 ,形成优势而导致染菌。3 接种不熟练 使…  相似文献   

8.
利用“蚊帐”式塑料棚接种效果好接种是代料香菇生产最关键的一道工序,而接种场所又直接关系着接种的成功与否。采用接种箱或接种室接种,缺点是接种箱密封性能差,接种室环境不卫生、空间太大,致使消毒难以彻底,接种成活率不高,尤其是早熟品种生产季节成品率更低。为...  相似文献   

9.
辣椒抗白粉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抗感病辣椒品种(系)为试材,从接种浓度、调查时间、接种植株苗龄、接种后发病条 件、接种植株处理方式等方面对辣椒抗白粉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辣椒抗白粉病 的最佳人工接种鉴定方法为:用含孢子1×104个·mL-1的菌悬液接种,接种15 d后进行抗病性鉴定,15 片真叶期为接种鉴定苗龄,接种后黑暗保湿24 h,随后转为白天温度23~27 ℃,相对湿度60 %~85 %, 夜间温度16~18 ℃,相对湿度95 %~100 %的环境条件适宜白粉病菌的侵染。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甜瓜枯萎病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melonis)孢子不同接种浓度(1×10(5)、1×10(6)、1×10(7)个·mL(-1))和接种苗龄(子叶期、2叶1心期、4叶1心期)对甜瓜枯萎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10(6)个.mL孢子液浓度,在2叶1心期进行接种鉴定效果较好,最...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接种技术的又一次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卫华 《食用菌》2005,27(1):19-19
为了改变落后的接种方式,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科技人员经过潜心研究。推出了“开放武接种技术”及科技产品“接种灵”。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近几年在北京的平谷南独乐河村进行香菇接种帐接种技术试验,成活率达到97%以上。现将接种帐接种技术介绍如下:1接种工具的准备采用接种帐接种需要的工具有:接种帐、绳子(用来捆绑接种帐)、竹竿(用来支撑接种帐内部)、空  相似文献   

13.
大蒜紫斑病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邹燕  程智慧  程晓兰  王一  牛青 《园艺学报》2009,36(5):763-770
 以G087 (抗病) 、G064 (中抗) 、G073 (感病) 大蒜为鉴别品种, 对大蒜紫斑病的侵染途径, 抗性鉴定的接种叶龄、接种浓度、接种部位, 接种后培养温度及调查时期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苗期紫斑病菌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均可浸染大蒜植株, 而花芽鳞芽分化期只可通过伤口侵入。抗病性鉴定最适接种叶龄为5叶期; 最适接种浓度为1 ×106个·mL - 1 ; 离体接种法较活体接种法更简便快捷。离体接种鉴定时, 叶面接种和叶背接种鉴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接种后最适培养温度为21 ℃; 最适调查时期为接种后第6天。以G057 (抗病) 、G103 (中抗) 、G083 (感病) 大蒜为验证品种, 离体接种鉴定结果显示,建立的大蒜紫斑病抗病性鉴定方法可行, 能如实反映品种的真实抗性。  相似文献   

14.
接种箱是常用的接种设备 ,其制作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制种的成败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笔者对接种箱进行了改进 ,经过十几年的使用 ,效果很好。特献于读者。1 对接种箱的改进措施1 1 把与视察窗同高的两侧壁由板密封改为塑料筒封口。塑料筒的规格 :长 1m、折径 1m ,厚0 0 8~ 0 10cm。将塑料筒一端 5cm折成双层 ,再折一次为四层 ,然后用压条压住 ,钉在侧壁口周围 ,钉距 5~ 6cm ,确保不漏气。如塑料筒较宽 ,可在钉时打几个小折 ,把钉子钉在折上。1 2 在布袖套内衬两层塑料筒 (可用平菇栽培袋 )。塑料筒比布袖套长 10~ 15cm ,厚 0 0 4~ 0…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对食用菌的接种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力图找到一条既简便又切实可行的接种方法,以求将广大姑农从严酷的工作环境中解脱出来。通过反复探索和实践,认为蒸气接种法简便易行,便于广大菇农掌握。此接种法更适用于食用菌工作者野外采种工作。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6.
平菇点穴接种技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贡卫东 《食用菌》2011,33(2):32-32
平菇常规栽培,一般以套环或两头系绳接种两种方式为主,费工费时。大规模栽培时需要大餐人力,在人员工资水平大幅上涨的今天,将是一笔可观的费用支出。为此,笔者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摸索,总结出一套点穴接种栽培配套技术,既省工省时又节约用种,达到了菌种萌发怏,生长周期短,出菇效率高的效果,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庆利 《食用菌》2007,29(1):65-65
我地长丰县,个体种菇户很多,除了双孢菇外,多数用塑料袋栽。栽培场地接种室长期得不到更换,使杂菌基数逐年增多,致使不少种菇户接种后菌袋受杂菌感染加重。杂菌感染袋,有些虽能发好菌,但出菇偏少,病害多。上述情况发生,究其原因跟接种时把关不严有一定关系,有些种菇户把灭菌后的料袋放到室内或菇棚内简单的点燃一些灭菌药品即接种导至如此。笔者用简便方法可使接种成功率得到提高,具体做如下:  相似文献   

18.
黄玉安  刘汉国 《食用菌》2006,28(2):56-56
常规的平菇栽培接种是将菌种从瓶或袋中取出弄碎,再接到栽培袋的两头料上,菌丝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生长须经愈合恢复期,此时易发生污染。为此笔者改变了接种方法,通过多次试验。终于摸索出平菇无损伤接种法。采用该法不损伤菌种,接种后菌丝生长快,浓密洁白、粗壮,接种后来发现菌袋污染,同时节省了菌种。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笔者根据多年栽培实践并调查山区菇农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失败的教训,总结探索出段木香菇优质高产栽培六法,在湖北菇场推广运用,接种成功率可提高到100%,产量提高30%以上。1 环形接种法 环形接种也称五路接种法,因在120cm长段木上环形接种五路而得名。这种方法是笔者通过...  相似文献   

20.
自2003年开始,我们在生产香菇、黄背木耳、杏鲍菇的过程中,对接种技术进行了改进,改“双袋法”接种为接种后用地膜盖垛发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操作方法及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