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设智能住宅小区是必然趋势,而目前缺少统一的国家规范,对智能住宅小区的定义说法不一,本文对目前房地产市场推出的智能小区楼盘,仅从专业角度谈谈智能小区基本构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SMS与Internet的各自特点出发,结合两者优势,提出一个智能小区组建方案,实现用户对家电的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3.
基于SMS与Internet结合的智能小区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SMS与Internet的各自特点出发,结合两者优势,提出一个智能小区组建方案,实现用户对家电的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4.
杨坚 《林业建设》2007,(1):34-36
电视监控系统是智能建筑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能实时、完整地反映被监控的对象,及时处理大量信息,极大地提高了智能小区的服务质量.文章根据具体工程实践,介绍了电视监控系统的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5.
一种准确率高、方便快速的住宅计量表智能集抄系统,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生活小区投入使用,从而使人工抄表的历史“寿终正寝”。 随着现代化生活小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住宅内的水表、电表、液化气表等日益增多。过去,由于沿袭传统的人工抄表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由于人工读表、抄表,误差较大,且有许多不法用户盗用,导致纠纷不断。去年以来,淄川区自来水公司与山东科技大学、淄川机电工程研究所决定解决这一难题,经过反复试验,研制成功了ZCH-1B住宅计量表智能集抄系统。该系统包括住宅计量表、用户集中抄表站、手持电脑抄表…  相似文献   

6.
以邵阳市华夏田园小区银监会休闲广场为实例,探讨了小区景观设计指导思想、构成小区休闲景观的要素及小区休闲景观设计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观察法、文献研究法以及经验总结法着重对智慧景观座椅使用人群及周边环境进行了分析,以小区居民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就其需求提出一套智慧景观座椅设计方案:主要体现在内部结构、外在造形、功能优化等多方面的智能设计,综合运用多项现代技术和科学理论.应用感压、感温装置控制调节座椅的温度;应用声控、投影技术进行座椅的灯光设计;通过...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随着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的全面开展,老旧小区的界定、改造内容及标准等问题伴随而来,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及项目实例,主要阐述了目前老旧小区界定标准、改造的主要内容以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设计工作如何开展,旨在为在老旧小区改造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及思考。  相似文献   

9.
分析脱贫小区特点及现状,提出脱贫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以衢州市柯城区农民下山脱贫小区(白云佳苑)为例提出传承文化、体现人性化思想、注重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等6项解决策略,为未来各地区更多的脱贫小区景观设计及节约型园林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何家骅 《绿色科技》2012,(10):18-19
指出了金色家园北区为温州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建商品住宅小区,对小区绿化采用了传统的自然式园林手法,在集中绿地、宅旁绿地及周边绿地上利用多种园林植物造景,以人为本进行小区绿色营造,创造人性化的绿色生态空间,使小区居民置身于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绿色生态小区中。  相似文献   

11.
介绍已建小区实施智能化改造方案,技术改造的媒介为有线电视同轴电缆和电话线,利用电话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具有一些特色,该技术采用频分技术,一条电话线可同时传输语音和数据,电话和数据可以同时使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遗传算法的工业原料林多树种造林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复制、交换、倒位及交叉突变4个遗传操作实现目标的最优化,其遗传编码采用1,2,…,m表示(m为造林树种数),进一步建立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在资金、计划、苗木品种和数量等约束条件下造林技术设计最优方案的数学模型和具体解法。将改进遗传算法应用于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有限公司50个造林小班的造林技术设计,基于杉木、马尾松和桉树工业原料林地位指数及生长模型,在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造林技术设计获得最优组合方案下,杉木造林129.66hm2,苗木需要45.490万株,20年累计木材收获可达2.010万m3;桉树造林80.04hm2,苗木需求为14.999万株,7年累计收获木材1.444万m3,3茬桉树木材收获达4.332万m3;马尾松造林61.83hm2,需要苗木27.672万株,20年时累计木材收获为0.733万m3;工业原料林基地造林设计总面积为271.53hm2,总投资为144.8284万元,最优造林技术设计方案下可望在20年时获得4152.78万元经济收益,达到预期效果,多树种造林技术设计方法可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论述了智能建筑的概念、发展过程及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基本内容和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综合布线系统是各种控制系统的载体,除合理设计外,施工安装是十分重要阶段;本文着重从施工安装角度,较全面地阐述了该阶段应注意的诸多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长潭自然保护区不同功能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长潭自然保护区不同功能区土壤有机碳分布时,本研究发现,不同功能区土壤有机碳差异显著(P〈0.05),土壤有机碳含量为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不同功能区各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0~5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50~10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缓冲区〉实验区〉核心区,缓冲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大于核心区与实验区。  相似文献   

16.
元谋干热河谷坡地岩土类型与植被恢复分区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干热河谷不同岩土组成的坡地土壤水分状况差异较大,适合不同类型植被的生长。本文根据气候带和岩土类型的组合,进行了元谋干热河谷森林植被恢复适宜性分区。本区有6种坡地岩土类型,3个气候带,分为森林植被恢复适宜区、较适宜区、较不适宜区、不适宜区和极不适宜区5个区,其中适宜区和较适宜区面积72975.44hm^2,占元谋干热河谷区总面积的64.85%。  相似文献   

17.
潮间带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及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间带是一个典型的环境脆弱带和敏感带,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潮间带重金属除了直接对潮间带生物有影响外,还可以通过过食物链的富集和放大作用影响人类健康,同时由于潮间带水动力和生物活动的影响,造成重金属的重新分布和释放,产生重金属的"二次污染",直接危害近岸环境.开展重金属元素在潮间带沉积物中含量、赋存形态、污染评价及其生物有效性已成为目前环境科学领域中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国内外学者均对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文章从这4个方面阐述了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研究进展,以期为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闽江河口湿地现状及主要问题,阐述了构建湿地公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以鳝鱼滩为例,从规划设计目标、与周边协调发展、功能分区、营建技术、承载力评价等方面对湿地公园的构建提出建议,应当将闽江河口湿地公园划分为5个功能区:一级严格保护区、二级恢复性保护区、监控区、过渡区以及活动区。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Decay columns resulting from naturally infected pruning wounds in 5‐ to 8‐year‐old plantation‐grown Eucalyptus nitens in Tasmania are interfaced by a reaction zone in the sapwood. The reaction zone is blue‐purple in colour and occasionally associated with a white zone at the reaction zone/healthy sapwood interface. A log incubation experiment has shown that the reaction zone is particularly durable against decay. The reaction zone is significantly drier than healthy sapwood, with lower levels of potassium, and a lower pH than both sapwood and heartwood. The increased total phenols levels and abundant tyloses in the reaction zone may b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defence.  相似文献   

20.
以哲林4号杨为对象,研究不同经营措施对杨树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栽培及立地条件下,不同经营措施对杨树生长具有显著影响,从优到劣依次是:1区〉2区〉3区。1区与2区和3区相比较,树高、胸径分别提高了14.8%、8.6%和79.0%、23.7%,平均单株材积增加了0.00675m^3和0.02195m^3,每公顷木材的销售收入增加了8996.20元、29274.12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