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8 毫秒
1.
丝瓜生长过程中的气象条件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验和调查资料,以有气象的平行观测资料,分析了气象条件对丝瓜生长发育的温度影响。建立了生长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归方程,找出了影响丝瓜生长的最主要的气象因子是温度。  相似文献   

2.
影响沙棘生长主要生态因子的灰色优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黄土高原沟壑区,影响沙棘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中,地形、土壤因子的影响集中表现为土壤水分的影响,而土壤水分主要受气象因子的影响。气象因子对沙棘生长的影响很大,其中水分类子出于对沙棘总体生长的影响大于热量类子因子;4~6月降雨为影响沙棘生长的优势气象因子。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阴沟坡,沙棘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度最小,在水分条件较差的它立地,沙棘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度较大。由此可见,生长在阴沟议的沙棘基本上能达到“旱涝保收”,而在干旱立地上,沙棘生长对水分类气象子因子的依赖性很大。  相似文献   

3.
淮北气候条件对夏大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淮北地区宿州站1994-2007年14a的夏大豆生长发育和农业气象观测资料,采用C值逼近法和决定系数(R2)最大化法拟合夏大豆的生长曲线,分析了影响夏大豆生长的关键气象因子和生育阶段。结果显示:夏大豆开花-鼓粒期对气象因子的变化最敏感,生长量与气象因子间的拟合效果达到极显著水平;平均气温日较差、降水量和降水天数是开花-鼓粒期的主导影响因子。其它时期对气象因子不很敏感。  相似文献   

4.
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巨大,为促进平罗县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给平罗县开展农业气象服务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对2022年与历年值(1991 — 2020年)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资料的比较,并分析了该年度年气象因子对主要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2022年作物生长季期间热量条件充足,水分和光照条件略欠。2022年平均气温较历年平均值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少。小麦抽穗扬花期受大范围持续高温影响出现干热风,影响授粉受精,灌浆期高温影响干物质积累。玉米抽雄、开花期多对流性强降水,不适宜授粉受精,灌浆期寡日照影响结实;水稻抽穗扬花期降水量多,有利于病害发生,寡日照不利于灌浆。综上认为,极端气象因子对主要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通州市1986-1990年期间气象因素对棉花烂铃病害发生的影响。指出8月16日至9月15日期间,若雨日>17d,雨量>370mm,侯平均日照时数<6h,候平均相对湿度>87%,候平均温度>26℃,棉花烂铃病害就会暴发流行,猖獗危害,使当年棉花单株烂铃数可达3个以上。  相似文献   

6.
影响内蒙古草地蝗虫生存与繁殖的关键气象因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蝗虫是内蒙古草地最重要害虫,而气象条件对蝗虫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影响蝗卵安全越冬的主要气象因子是入秋后首次寒潮天气出现的时间,其次是冬季的温度;影响春季蝗卵孵化的主要气象因子是土壤湿度和寒潮天气的时间与强度;影响蝗蝻羽化的关键气象因子是4月下旬-6月上旬最低气温。  相似文献   

7.
采用相关概率法对月径流与前期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建立月径流的前期气象因子集,应用BP网络建立基于气象分析的二滩电站月径流预报模型。电站枯水期和丰水期月径流的拟合和预报结果均显示了较高的预报精度,预测值较好地反映实测值发展趋势,这表明基于气象物理成因的月径流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影响湖南省柑桔产量的气象因子;在柑桔生长发育3个关键期,对柑桔产量歉年提出了5个气象灾害减产指标,对丰年也作了气象条件的定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柑桔产量气象预测预报模式;其中柑桔产量营养积累均衡值的提出,为预报柑桔产量大、小年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并以大气环流因子作为多个气象因子对柑桔产量作用的综合表征,更进一步提高了柑桔产量预报定量化的准确率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海流兔河流域的叶面积指数(LAI)进行时间空间分析,并对比几种不同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确定叶面积指数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为该区能源的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MODIS影像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法分析海流兔河流域叶面积指数的时间与空间变化趋势,并对LAI与不同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90.87%的研究区域LAI值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仅有8.77%的区域不断降低,区域年平均LAI值增量达到0.002 2/a。[结论]流域内植被生长发育状况逐年改善。自然条件下降水量的对植被的生长发育状况影响最大,平均温度与相对湿度与叶面积指数相关性非常小,对海流兔河流域植被生长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气象因素对大豆灰斑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年的观测结果表明,影响大豆灰斑病发生程度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湿度和雨量。其农业气象指标:重发生年为7月上旬~8月中旬降雨量均超过300mm,相对湿度在80%以上;轻发生年为7月上旬~8月中旬降雨量明显偏少,在150mm以下,相对湿度在75%以下;中度发生年的降雨量和相对湿度介于重发生年和轻发生年之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福建省2009年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象因子,得出气温为显著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正常到偏多。分析了全年气候条件对早稻、中稻和晚稻等3类主要粮食作物生长发育期的影响,总体为农业气候资源条件良好,光温充足,虽然有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但是比较而言利大于弊,有利于作物的发育生长。水稻生长发育期间发生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有低温、台风、暴雨、气象干旱等,这些气象灾害都对农业生产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造成灾害损失严重的是台风和暴雨。本研究旨在为气象减灾和灾害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8,自引:6,他引:32  
以"郑单958"和"鲁单984"为材料,比较研究了两个播期(4月24日和5月15日)条件下春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探讨了春玉米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播期的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都存在显著差异.与4月24日播期相比,5月15日播期的春玉米产量(干重)提高2 157 kg·hm-(郑单958)和1 137 kg·hm-2(鲁单984).粒重在播期间,品种间及播期与品种互作问差异均不显著.穗粒数在品种问不显著,但在播期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第2个播期穗粒数提高幅度达37.8%(郑单958)和11.2%(鲁单984).通过对不同播期间气象因子的分析发现,降雨是影响华北平原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最重要气象因子.降雨主要通过对穗粒数的调节来影响产量.开花期降雨过多所带来的低温寡照影响玉米的受精授粉与结实:拔节至大喇叭口期降雨通过调节叶面积大小影响作物干物质积累,进而影响籽粒的发育情况.本试验中,5月15日是春玉米获得高产的最佳播期.合理安排播期,重视降雨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是华北平原春玉米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利用温室大棚创造河蟹蟹苗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环境,采用现代化饲养管理技术,使当年蟹苗养殖成为商品蟹,养殖周期由2-3年缩短为7-10个月,平均规格达110-135g/只,大大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气候变化及其对夏收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冯明 《中国农业气象》1997,18(4):36-41,F003
对80年代以来湖北省气候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该省年平均气温变化是以降温为主,这与全球、全国的一些研究结论不同。冬季变暖夏季变凉是湖北省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在大约111°E线附近有一条温度变化的分界线,此线以东气温变化是冬暖夏凉型,此线以西的大部分地区气温变化是四季降温型。气候变化使各种气象因子对小麦和油菜产量的影响更为明显。鄂西山区气候变化一年四季均为降温型,且各种气象因子的变化对小麦和油菜的影响程度不如其它地区。小麦抽穗开花至灌浆结实期间降水日数和降水量相对减少,对小麦产量提高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5.
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是平菇属中的一个种,其生活力强,比较容易栽培,已成为我国城乡人民喜爱栽培的蘑菇种类之一。下面就凤尾菇菌种培育及大面积栽培,如何利用光、热气象因子调节控制其生长发育问题略谈点浅见。实践中早已发现,凤尾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光和热这两个气象因子起着非常明显的调控作用。为了进一步弄清这种作用,我们设计了以下两个试验: 一、光热因子对凤尾菇组织  相似文献   

16.
积温和降水量对夏谷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影响夏谷生长发育的关键气象因子,本试验以济谷16和济谷18为材料,于2015年4月29日-7月8日,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试验基地,每10 d种植一期,共计8个播期处理。通过调整播期改变夏谷生育期内的气象条件,系统分析自然条件下气象因子的变化对夏谷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规律性。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谷子生育期由109 d缩短至83 d,产量、农艺和品质性状及生长发育生理指标均发生改变,变异系数在0.70%~19.66%之间。积温、降水量在不同生育阶段均存在显著差异,济谷16和济谷18全生育期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92%、7.74%和10.60%、7.91%。夏谷的部分性状指标与出苗到拔节阶段积温的相关系数在0.708~0.977之间,与拔节到抽穗阶段及全生育期降水量的相关系数在0.729~0.973之间,且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谷子苗期对积温的反应比较敏感,拔节到抽穗阶段及全生育期降水量对谷子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大。由此可见,合理安排播期,重视积温和降水量对夏谷生长发育的影响,是获得高产的重要保障,拔节到抽穗阶段增加降水有利于改善性状,提高产量。本研究为夏谷的高产栽培及节水型种植模式的探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安徽省当涂县2012-2016年3个河蟹养殖池塘的物联网水温观测数据和河蟹产量数据、死亡率数据,以及1985-2016年当涂县逐日气象数据,分析不同深度水温与河蟹产量的相关性,确定池塘河蟹高温热害关键致灾因子和致灾临界值。通过构建关键致灾因子与气温的关系模型,推算池塘养殖河蟹的高温热害致灾临界气象条件,定义高温热害天气指数。在此基础上,结合河蟹高温热害死亡率样本,利用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建立高温热害等级指标,设计池塘养殖河蟹高温热害天气指数保险产品,并试点应用。结果表明:池塘养殖河蟹高温热害关键致灾因子为60cm深度日平均水温,其致灾临界值为31℃。60cm深度日平均水温与前一日平均气温相关性最高,根据其关系模型可知,发生高温热害的临界气象条件为日平均气温≥30.5℃。因此,池塘养殖河蟹高温热害指数(S)定义为:6月21日-9月10日,日平均气温≥30.5℃的天数。池塘养殖河蟹高温热害等级指标为:轻度死亡率0~1%(0S14)、中度1%~3%(14≤S21)、重度3%~5%(21≤S30)和特重5%~10%(S≥30)。检验结果表明,该等级指标可以有效评估高温对河蟹的影响。以指数21作为赔付触发值,确定赔付标准;基于当涂县历史灾害平均损失率厘定河蟹高温热害天气指数纯保险费率为5.0%,保费为100元·667m~(-2)。试点应用表明该天气指数产品基本合理,可为同类地区的池塘养殖河蟹高温热害保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地区刺槐生长主要生态因子的灰色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黄土高原沟壑区,影响刺槐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中、地形、土壤因子的影响集中表现为土壤水分的影响,而土壤水分主要受气象因子的影响。在气象因子对刺槐生长的影响中,水分类因子作用大于热量类因子。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梨枣树生育期茎直径日最大收缩量MDS变化规律和生长发育的关系以及MDS主要气象影响因子,该文以三年生大田梨枣树为试材,研究了在充分灌溉条件下茎杆直径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对茎杆最大日收缩量(MDS)与参考作物蒸发蒸散量(ET0)、日平均温度(Tm)、日正午温度(Tmd)、水汽压亏缺日均值(VPDm)、正午水汽压亏缺值(VPDmd)、太阳辐射(Rs)等气象因子之间的通径系数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为实现以MDS模拟方程进行精确灌溉的现代节水灌溉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梨枣树生命活动量与气象因素的波动性会影响到MDS的波动性,是茎直径变化的主要原因,在生产实践中,可以通过修剪消弱梨枣树生命活动量来减小梨枣树无效蒸腾,提高水分利用率。茎直径日最大值(MXTD)、茎直径日最小值(MNTD)随时间具有增大的趋势,MNTD呈现波折型动态变化,MXTD则呈现平缓型动态变化,MNTD的波动强度大于MXTD。Tm、VPDm、Rs对MDS的变化有正向的线性影响,为决策变量,而VPDm、Rs是影响MDS的主要决策变量。ET0、Tmd、VPDmd对MDS的影响是负向的,为限制变量,但作用不显著。从VPDm、Rs作为影响MDS变化的重要气象因子分析得出,可通过控温控光来影响梨枣树生长发育程度,并且在建立MDS模拟方程指导灌溉时需要重点考虑两因子的作用。试验中,还有一些未考虑进来的重要因素影响MDS值,这些因素可能主要包括未考虑在内的其他气象因子(如相对湿度和日温差等)、测量上的误差以及梨枣树生育期与物候期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江苏省常州市河蟹药物残留的风险分析,评估了12种潜在风险因子和5种主要影响因子及其线性模型,构建了河蟹质量安全生态控制养殖模式指标体系,提出了推广河蟹质量安全生态控制养殖模式、养殖合法性审查、苗种产地检疫与卫生监督、投入品购买备案制度、环境投入品与产品监督抽检、生产信息化管理、养殖组织化、养殖风险交流等8项河蟹质量安全风险监控管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