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IBD的卵黄琼扩效价在1∶256以上和ND的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在1∶2048(11log_2)以上时,对雏鸡皮下注射0.5~1ml/只进行预防,不能完全阻止鸡群中ND和IBD的发生,但发病日龄推迟;IB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双价高免卵黄液对IBD发病当天治疗,可减少发病率48%,减少死亡率16%;发病第二天治疗,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减少28%和11%;发病第三天治疗,发病率仅减少2%,死亡率未减少。双价高免卵黄液对ND的治疗效果不显著,无论是发病初期,还是中后期,均不能阻止发病和继续死亡,远不如用NDI系疫苗紧急注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大量发生,且疫苗免疫效果不佳,又无确实有效的化学药物用于防治,所以用抗IBD高免卵黄液预防或治疗此病已成为重要手段,并有较好的疗效。但是,也有一些雏鸡在注射了高免卵黄液之后,发生急性或慢性死亡,现仅就引起的急性死亡做如下报道。 一、发生情况:注射高免卵黄液后引起的急性死亡  相似文献   

3.
朱来明 《动物保健》2009,(8):55-55,60
(一)发病情况 我县香泉镇一养鹅户于2007年3月12日购进1日龄雏鹅3200只,分别于1日龄和8日龄两次用小鹅瘟精制高免卵黄抗体颈背侧皮下注射0.5ml/只和lml/只,12日龄免疫注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0.5ml/只。15日龄突然发病死亡7只,次日死亡26只,病鹅40余只,禽主认为鹅感染了小鹅瘟,再次注射小鹅瘟精制高免卵黄抗体1.5ml/只,并在饮水中加入10%氟苯尼考,给鹅自由饮用,第3d死亡98只,病鹅有100余只。  相似文献   

4.
2009年10月19日,武威市羊下坝镇某养殖小区饲养3300只6周龄罗曼鸡,3d前突然发病,迅速传播,死亡鸡剧增,3d内死亡674只,死亡率达20.4%。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经过采取注射高免卵黄抗体和中药治疗的综合性措施,7d内控制了病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防制养鸡生产中不断发生的鸡新城疫(ND)和传染性法氏囊炎(IBD),作者用自行研制的ND和IBD二联高免卵黄抗体液,对教学实习鸡场饲养的鸡只预防及对河南省内外各地确诊为ND和IBD单独感染发病或混合感染发病的100多万只鸡,分别采取皮下或肌肉注射以及饮喂法防治,临床统计结果表明,其预防保护率达98%以上,有效治愈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6.
人工感染鸡新城疫(ND)病毒后,用Ⅳ系和Ⅰ系弱毒疫苗大剂量注射及用抗ND病毒高免卵黄抗体加ND油佐剂灭活疫苗共同注射进行紧急接种。结果,对照组9/10死亡,大剂量Ⅳ系苗接种组8/10死亡,Ⅰ系苗接种组7/10死亡;高免卵黄抗体加油剂灭活苗接种组死亡1/10。感染鸡耐过后13天,其HI效价均大于1:80。  相似文献   

7.
一、肉鸡上试验及应用 选用某禽蛋公司92年3月18日自孵的AA商品苗鸡10800只,饲养在本场鸡舍。试验分为二组,①试验组:10728只雏鸡于21、36日龄各注射自制IBD卵黄抗体(琼扩效价1:64以上)0.5毫升进行被动免疫。②对照组:72只雏鸡于18日龄用进口D_(78)苗免疫,疫苗由郊区畜牧兽医站提供,批号:910927。两组均于首免后7天、14天用琼扩试验监测。其他饲养管理均相同。 试验组在整个饲养期内未发生IBD,对照组于25日龄发生IBD,一周内共死亡12只,死亡率16.6%,琼扩监测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8.
人工感染鸡新城疫(ND)病毒后,用Ⅳ系和I系弱毒疫苗大剂量注射及用抗ND病毒高免卵黄抗体加ND油佐剂灭活疫苗共同注射进行紧急接种.结果,对照组9/10死亡;大剂量Ⅳ系苗接种组8/10死亡;I系苗接种组7/10死亡;高免卵黄抗体加油剂灭活苗接种组死亡1/10.感染鸡耐过后13天,其HI效价均大于1:80.  相似文献   

9.
猪链球菌病由链球菌引起,是危害养猪生产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对病猪注射猪链球菌高免卵黄液可明显遏止病情恶化,高免卵黄液注射后3d,试验猪抗体水平明显提高,连续观察15d,受试猪精神状态良好,未见不适症状或死亡,预防保护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
高免卵黄液的辐照灭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 60 Coγ射线辐照含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高免卵黄液 ,研究了其杀菌效果和对卵黄抗体效价的影响。结果表明 ,60 Coγ射线辐照 ,可杀灭高免卵黄液中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 ,且随辐照剂量的增大 ,杀灭率也增高。 3k Gy辐照剂量可完全杀灭高免卵黄液中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在卵黄液中的 D1 0 值分别为 0 .40 k Gy和0 .46 k Gy;8k Gy辐照剂量对高免卵黄液中的新城疫 (ND) HI和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 AGP抗体效价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鸡IBD、ND高免卵黄抗体用于治疗鸡法氏囊炎,新城疫病,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要了解其临床应用有五不宜.(一)不宜使用于种用和蛋用雏鸡.用于制作高免卵黄抗体的蛋一般为普通商品代母鸡所产,蛋在形成和产出过程中难免受到某些病原体的污染.虽然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和防腐剂,也只能杀死或抑制部分细菌.但对通过卵传递的某些病毒则毫无作用.为避免疫病(如霉形体病、减蛋综合征等)的垂直传播,故而不宜用于种用和蛋用雏鸡.(二)不宜与疫苗接种同期进行.鸡IBD、ND高免卵黄液为高效价抗体制剂,当用于治疗鸡IBD和ND时,必须适当避开其相应的疫苗接种,以免因抗体、抗原中和而导致治疗或免疫失败.一般在高免卵黄抗体注射10天内不可接种相应的疫苗.或疫苗接种5天内不可注射含有相应有效抗体的卵黄液;若必须注射时,应待卵黄抗体效价降至无保护作用,再重新接种相应的疫苗,鸡体才能获得坚强免疫.(三)不宜单纯用于疫病的防治.高免卵黄液只不过是一种人工被动抗体制剂,注入鸡体后其有效免疫期也仅15天左右.如果对鸡群不采取疫苗接种,而是仅赖于卵黄抗体去防、去治,势必出现一些弊端.如用卵  相似文献   

12.
周改玲  张武军 《中国家禽》2004,26(20):17-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若能早发现。及时注射高免卵黄抗体,鸡群死亡很少,但若有其他病混合感染,损失将较大。现将一例麻鸡IBD与球虫病混合感染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IBD发病鸡群的治疗主要是注射鸡源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液,但来源于鸡的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有交叉感染和垂直传递其它病原体的隐患。为克服这一弊端,我们在用异种动物山羊研制抗IBD高免血清成功的基础上,改用取材方便、放血量较大的肥猪作为试验材料,通过一系列的探索试验,制成了高效价的猪抗鸡IBD血清,降低了成本,治疗效果好,深受用户好评。  相似文献   

14.
用从抗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高免卵黄液中提取IgG包被抗体和酶标记抗体,建立了检测IBD病毒的Dot-ELISA方法。经特异性检验,阻断实验及临床应用,证明此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病毒的检出率为100%,与组织病理学方法的符合率达100%,比免疫琼脂扩散法提高检出率40%,而且方法简便、节省材料、是IBD早期病原学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将实验室制备的鸭病毒性肝炎高免抗体稀释为中和抗体效价1:512,分3批皮下注射1日龄雏鸭,0.5ml/只;5日龄雏鸭,1.0ml/只。在注射后1、3、5、6、7、8、9日分别用鸭病毒性肝炎SDWF株强毒0.2ml(含100LD50)进行攻毒。结果,1日龄攻毒对照组雏鸭80%-100%死亡,健康对照组全部健活;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蛋黄抗体组保护率分别为100%、100%、100%、90%-100%、90%-100%、70%-80%、40%-60%。5日龄雏鸭攻毒对照组80%-100%死亡,健康对照组全部健活。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蛋黄抗体组保护率分别为100%、100%、100%、100%、90%-100%、80%-90%、50%-60%。  相似文献   

16.
2009年9月份,鸡西市某个体养鸡场共饲养2万多只新罗曼褐鸡,分为6个舍饲养,其中1个舍的3400只95日龄鸡突然发病,第1天死亡3只,第2天死亡60多只,第3天死亡130只。发病后第3天应用鸡法氏囊病(IBD)高免卵黄抗体注射液对鸡群进行紧急注射1毫升/只,用磺胺氯丙嗪钠饮水3-5天,病情得到很好地控制,整个病程6天,共死亡610只鸡,死亡率为18%。  相似文献   

17.
试验对免疫核糖核酸治疗肉鸽新城疫感染时的疗效与一般药物、高免卵黄抗体的疗效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一般药物组康复率为65.83%,高免卵黄抗体组康复率为92.07%,免疫核糖核酸组康复率为97.82%.后两疗效组显著高于一般药物组,而免疫核糖核酸组明显高于高免卵黄抗体组,康复率提高了5.75个百分点,说明其疗效更好,能够发挥紧急控制作用.在给药途径上,免疫核糖核酸的给药方法是滴口,无论是从应激程度还是从疫病传播风险方面都较肌内注射的高免卵黄抗体有着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抗IBD中药制剂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 6 0羽 32日龄 SPF鸡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0羽 , 组为抗 IBD中药制剂治疗组 , 组为IBD卵黄囊抗体治疗组 , 组为对照组。对 3组 SPF鸡同时接种 IBDV强毒 0 .2 ml/羽。待全部出现IBD临床症状后 , 组鸡口服抗 IBD中药制剂 2 ml/羽 , 组鸡肌肉注射 IBD卵黄囊抗体 1ml/羽(抗体效价 1:12 8) , 组鸡肌肉注射生理盐水 1ml/羽。观察鸡的病情变化、死亡情况和病理变化。结果表明 , 组治愈率为 90 % (18/ 2 0 ) , 组治愈率为 75% (15/ 2 0 ) , 组仅存活 2 0 % (4 / 2 0 ) , 组比 组治愈率高 15% , 组比 组死亡率低 70 %。然后选择 IBD多发的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 IBD病鸡7759例 ,治愈 76 6 2例 ,治愈率为 98.7% ,说明抗 IBD中药制剂治疗 IBD有很好的疗效。同时对鸡的法氏囊、心、肝、脾、肾、胃肠道等器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建鑫 《中国猪业》2009,4(7):39-40
猪瘟是危害养猪生产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对病猪注射猪瘟高免卵黄抗体可明显遏制患猪病情恶化。注射猪瘟高免卵黄抗体后3天.试验猪抗体水平明显提高。连续观察15天,受试猪精神状态良好。未见不适症状或死亡。预防保护率达100%.  相似文献   

20.
中草药制剂对鸡人工感染IBD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160羽20日龄血清IBDV抗体为阴性健康的罗曼蛋鸡公雏,随机分成8组。在攻毒前或出现症状后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瘟毒杀-1和瘟毒杀-2,研究瘟毒杀对人工感染IBD的防治与治疗效果。结果显示,瘟毒杀-1、瘟毒杀-2对人工感染IBD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低、高剂量防治组保护率分别达到95%、100%和95%、95%,与IBDV卵黄抗体的治疗效果相仿或略强。瘟毒杀可延缓死亡高峰出现的时间。日粮中添加1.5%瘟毒杀-1对人工感染IBD防治保护率可达到100%、优于瘟毒杀-2;日粮中添加2%瘟毒杀-1对人工感染IBD治愈率达到95%,与IB-DV卵黄抗体一致。综合评价,由黄芪、党参、白术等益气健脾药与板蓝根、黄连、黄芩等清热解毒药组成的瘟毒杀-1防治人工感染IBD的效果。优于由板蓝根、黄连、蒲公英、双花等清热解毒的药物组成的瘟毒杀-2。瘟毒杀-1的防治剂量以1.5%、治疗剂量以2%拌料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