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低温冷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指在作物生长发育期间,环境温度低于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从而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降低农作物的收获产量,减少经济效益。按冷害时空分布可分为春季低温冷害、秋季低温冷害、东北夏季低温冷害;按造成低温冷害的天气特征可分为湿冷型、晴冷型、持续低温型;按作物危害特点及症状可划分为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混合型冷害。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低温冷害的类型及水稻冷害的指标,报告了水稻低温冷害的发生频率,从气象方面分析了冷害表现的特点,指出了低温冷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阶段性低温冷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低温冷害的类型及水稻冷害的指标,报告了水稻低温冷害的发生频率,从气象方面分析了冷害表现的特点,指出了低温冷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低温冷害对黑龙江水稻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黑龙江省属寒地稻作区,低温冷害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多发性和严重性,一直是影响黑龙江省水稻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2002年和2003年的低温冷害给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低温冷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入手,探讨水稻生产上对低温冷害的防御对策,以减轻冷害的危害程度,促进黑龙江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低温冷害是北方寒冷稻作区水稻容易遭受的自然灾害之一。介绍了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混合型冷害的定义和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分析了水稻生育期中易发生低温冷害的时期,说明了各时期冷害发生的临界温度,以及各时期气温与水温对冷害的影响程度比较。提出了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的防御技术及冷害发生后的应急补救措施,以供广大水稻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覆盖黑龙江省三个积温带的123个水稻品种(品系)为试材,将6月30日-7月29日每10天为1段分3个时段对水稻进行低温处理,以研究冷害发生规律。结果发现,水稻在6月30日-7月19日受低温易发生延迟型冷害,7月10日-7月19日受低温易发生障碍型冷害,证实了低温对水稻冷害的时段效应;第一积温带水稻在7月10日-7月19日受低温易发生延迟型冷害,第一积温带水稻在6月30日-7月9日受低温易发生障碍型冷害,第二、三积温带水稻在6月30日-7月19日受低温易发生延迟型冷害,第二、三积温带水稻在7月10日-7月19日受低温易发生障碍型冷害,体现了水稻应对低温的生态区效应。这对黑龙江省抗寒水稻品种的选育以及抗寒措施的提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东北玉米低温冷害远程诊断系统设计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东北地区较易发生玉米低温冷害、不易诊断、数据获取时效性差、诊断参数代表性差等不足,研究构建一个准确、便捷的玉米低温冷害监控与远程诊断系统。通过总结东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领域专家的经验,结合多年的历史气象资料,对初终霜日期进行宏观预测,根据田间观测的适时环境参数对低温冷害作出及时准确判断和预测。在玉米灌浆期对该系统进行了验证和应用,得到很好的预期效果。初步构建了一个基于Web技术的玉米低温冷害远程诊断与管理系统,为玉米低温灾害的监控和诊断提供了准确、及时、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客观、定量的预测衢州市早稻产量,应用衢州市2015年、2016年4月的日气象观测资料,根据早稻苗期出现低温冷害灾害模型,计算出综合评估指标,并进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衢州市早稻低温冷害评估模型是客观、有效可行的,适宜推广应用。通过综合评价模型计算,2015年衢州春季早稻低温冷害综合评价指标K=0.3,早稻春季低温冷害强度为轻度;2016年衢州春季早稻低温冷害综合评价指标K=-1.5,未发生早稻春季低温冷害灾害。虽然2015年4月上旬衢州市持续阴雨天气,出现了"倒春寒"天气,2016年4月2个时段连续阴雨,但总体温度较高,2年均没有出现死秧烂苗现象。通过模型定量评估早稻秧苗期产生低温冷害的频率和程度,将有利于应对春季低温冷害对水稻生产安全构成的严重威胁,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的早期诊断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寒地稻区水稻低温冷害发生的特点、规律,低温冷害对水稻不同生育期的影响,并提出如何正确诊断水稻冷害的发生厦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张小明 《北方水稻》2011,41(4):32-33,53
阐述了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发生的时间规律和地理分布规律,分析低温冷害对黑龙江省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冷害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