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降低养鱼成本,提高水产品质量,减少养鱼水体污染,鼓励农民发展无公害水产养殖,种草养鱼乃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现将种草养鱼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正确选择养鱼模式养殖品种以草鱼、鳊鱼、鲂鱼等草食性鱼为主,放养模式可采用:一是80∶20池塘主养模式。以养殖草食性鱼为主,全部投喂青草饲料,养成时草食性鱼的产量达到总产量的80%以上,搭配部分鲢、鳙鱼以调节水质。二是多品种混养模式。放养的草食性鱼种数量占投放鱼种总重量的50%以上,混养35%左右的鲢、鳙鱼等肥水性鱼类和15%左右的鲤、鲫鱼等杂食性鱼类,适当搭配几尾肉食性鱼类,如加州…  相似文献   

2.
赵亚东 《齐鲁渔业》2006,23(4):25-26
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是指利用淡水池塘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是由一种摄食人工颗粒饲料,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鱼组成,也称之为主养鱼。如鲤、鲫、青鱼、草鱼、团头鲂、斑点叉尾(鱼回)等;其余20%左右的产量是由“服务性鱼”组成,也称之为搭配鱼,如鲢、鳙, 可清除池中浮游生物,净化水质。 1 池塘标准  相似文献   

3.
80:20池塘养殖模式是由美国奥本大学教授史密脱博士针对中国的具体情况而设计的。与传统的混养模式相比,80:20池塘养殖模式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逐渐为广大渔(农)民所接受,已从试验转向大面积推广,并连续几年被列入全国渔业“丰收计划”指南。1999年全国80:20池塘养殖规模达到50万亩,平均亩产500公斤,亩效益2000元左右。8020池塘养鱼的概念是,池塘养鱼收获时80%的产量是由一种摄食颗粒饲料、较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鱼”的鱼类所组成,而其余20%的产量则是由被称为“服务性鱼”的鱼类,如滤食性鱼类(有利…  相似文献   

4.
<正> 淡水白鲳具有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耐低氧、易捕捞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池塘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池塘主养淡水白鲳(占80%),配养其他鱼类(占20%),全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能显著地提高养鱼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保持淡水白鲳的自然风味,现简要介绍这一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匙吻鲟,又名美国匙吻鲟,肉质鲜美,无肌间刺,吻部富含胶原蛋白,营养丰富,市场价格较高。北方池塘养殖匙吻鲟可以采用以匙吻鲟为主要养殖对象的主养模式,也可以在主养其他鱼类的池塘中搭配养殖匙吻鲟,利用匙吻鲟滤食性、利用天然饵料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异育银鲫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养殖户所养的银鲫品质下降,如出现种质退化、生长速度减慢、病害增多、性早熟等状况,再加上这两年水产品市场的持续低迷,使银鲫的养殖效益明显下降,影响了广大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这里介绍80∶20高效池塘养殖银鲫模式以及一些须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养殖户在2004年的养殖过程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一、80∶20池塘养殖模式它是指投喂全价颗粒饲料,提高池塘产量,其产量80%左右来自于摄食颗粒饲料的高价值吃食鱼,而其余20%左右的产量来自于滤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或肉食性鱼类。二、养殖与管理1.池塘条件水源充足方便排灌;交通方便,有电源,…  相似文献   

7.
为了摸索池塘主养优质鲫鱼的生产技术,改变过去传统的以鲫鱼作为非主体鱼而只与常规鱼类进行搭配混养的养殖模式,提高池塘养殖的生产效益,优化养殖结构,2004年,我们引进彭泽鲫、湘云鲫进行池塘主养试验,对养殖品种、饲养管理、驯化等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前鲫鱼备受市场欢迎,具有良好的养殖效益。而在实际养殖中养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十分迅速,市场亦有变化。为了抓住商机,天津市北辰区大张庄镇北河庄渔场在九七年开始摸索鲫鱼的直促养殖技术并且取得成功。现在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养殖方式:采用池塘主养,以异育银鲫为主,搭配部分服务性鱼类。 (二)养殖工艺: 97年4月23日从南方引进异育银鲫夏花10万尾放入2亩大的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是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 淡水池塘80:20池塘养鱼技术是指利用淡水池塘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是由一种摄食人工颗粒饲料,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的温水性鱼组成,也称之为主养鱼,如鲤鱼、鲫鱼、青鱼、草鱼、团头鲂、斑点叉尾鮰、尼罗罗非鱼等;其余20%左右的产量是由"服务性鱼"所组成,也称之为搭配鱼.  相似文献   

10.
鲍传和 《淡水渔业》1998,28(2):23-24
在池塘养殖时主养品种(吃食性鱼)占80%,配养鱼类(滤食性鱼)占20%,投喂全价颗粒饲料,在养殖中保持良好水质,简称80:20模式.这一健康养殖模式打破传统思想、改变放养结构、改进养殖方法、快速提高渔业生产水平.安徽省内越来越多的养殖场已开始实施这一养殖,养殖的产量、效益均高于传统养殖模式.本文就1997年在安徽省内几家渔场淡水白鲳80:20成鱼池塘养殖模式的养殖结果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1.
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是指利用淡水池塘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是由一种摄食人工颗粒饲料,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鱼组成,也称之为主养鱼。如鲤鱼、鲫鱼、青鱼、草鱼、团头鲂、斑点叉尾鮰等;其余20%左右的产量是由“服务性鱼”组成.也称之为搭配鱼。如鲢、鳙鱼,可清除池中浮游生物.净化水质。  相似文献   

12.
鳜鱼成鱼养殖方式有2种:单养和套养。 单养:选择适宜的池塘,单独或为主(只搭配放养少量大规格的其它鱼种)养殖鳜鱼,完全按照鳜鱼的生物特性和生长要求进行养殖管理,养成能够上市的商品鱼。 套养:则是养殖其它鱼类为主(常以养殖草鱼为主),每亩鱼塘适当搭配放养20~40尾鳜鱼苗种,以鱼塘中的小野杂鱼虾为饵料,一般不投喂活饵料鱼,省工省料,可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提高经济效益和鱼塘水体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池塘主养淡水白鲳成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俊杰 《齐鲁渔业》2006,23(6):17-19
淡水白鲳(Colossoma brachypomum)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是热带和亚热带食用与观赏兼备的大型经济鱼类之一。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食性广,耐低氧,肉味鲜美,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养殖鱼类,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养殖户的欢迎。但该品种自引进北方以来,仅作为一个搭配品种在精养鲤、罗非鱼池塘中套养,比例一般占主养鱼的10%左右。生产实践证明,精养池塘套养淡水白鲳,不能充分发挥该鱼的生产潜能,经济效益也不十分显著。淡水白鲳在南方主养较为普遍,在北方未  相似文献   

14.
2009年5月-11月湘潭岳塘区5家休闲渔场采用淡水白鲳80:20成鱼池塘高效养殖模式,即在池塘养殖时主养淡水白鲳(吃食性鱼)占80%,配养鱼类(滤食性鱼)占20%,投喂全价膨化颗粒饲料为主。淡水白鲳放养时间在5月6日至10日,此时水温稳定在20℃以上。鲢、鳙鱼投放时间为4  相似文献   

15.
衡仁加 《水产养殖》2012,33(6):38-39
以吃食鱼为主,优化品种搭配,按照80∶20养殖模式要求,以黄金鲫为主,搭配鲢、鳙鱼和少量的黄颡鱼,可获得比较好的效益。笔者通过3年的养殖,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1池塘准备池塘面积21×667m2、水深2.5m左右。交通方便,水源充足,保水性能好,注排方便,无污染,池底  相似文献   

16.
正匙吻鲟,又名美国匙吻鲟,该鱼肉质鲜美,无肌间刺,吻部富含胶原蛋白,营养丰富,广受市场欢迎,价格较高。北方池塘匙吻鲟养殖采用以匙吻鲟为主要养殖对象的主养模式,也有在主养其他鱼类的池塘中搭配养匙吻鲟,都是发挥匙吻鲟滤食性、可以利用天然饵料的功能,能有效节省饲料,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当前,池塘主养匙吻鲟在北方地区尚不普遍,但在集约化养殖中还是发生了一些病害,笔者在对池塘养殖的有关经验进行总  相似文献   

17.
蟹池套养优质鳜鱼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平 《内陆水产》2008,33(4):21-22
近几年,河蟹养殖大都采用生态养殖的方法.为了充分利用饵料资源与水域空间,提高养殖综合经济效益。在河蟹养殖池中套养优质鳜鱼,蟹池中野杂鱼类利用河蟹残饵,鳜鱼捕食野杂鱼类,以低值鱼类养殖优质鳜鱼,同时,解决了野杂鱼类与河蟹争食、争溶氧的问题,更有利于河蟹生长。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每667m2蟹池套养4cm的鳜鱼种20尾左右,成活率普遍80%左右,出池规格0.75kg左右,每667m2增加净利润300元左右。与单养河蟹的池塘相比,不但增加了鳜鱼产量和收入,河蟹规格产量也得到了提高。现将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全雄性尼罗罗非鱼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易饲养、病害少、肉质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许多优良经济性状,在扩大池塘养殖对象、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是一种有价值的鱼类。河南省商丘鱼类良种场自1998年开始引进养殖全雄性尼罗罗非鱼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5年在虞城县北部的低洼盐碱地池塘中小面积推广应用80: 20养鱼模式主养全雄性尼罗  相似文献   

19.
大治之年,人心思治。革新养鱼技术,促进淡水渔业的发展,已成为水产战线上的当务之急。在池塘养殖业中,目前国内养殖高产池塘的放养,一般是以鲢、鳙鱼为主,搭配草、青、鲤、鳊、鲴等鱼类。亩产一般在1500百左右,广东兴宁苗种场73年在一口四亩塘中,以鲢、鳙、鲮鱼为主,草鱼次之,搭配多种鱼类,共放养16个品种,获亩产2535斤的高产记录。但是,总产中鲢、鳙鱼所占的比重大,在商品质量及经济价值上,均不如草、鲤鱼。同时,鲢、鳙鱼的饵料因受到水体自然生产率的限制,不革新养殖制度就难已继续提高池塘养鱼单产。能否以草、鲤鱼为主的放养,适当搭配鲢、鳙等其它鱼类,促进池塘养鱼高产(尤  相似文献   

20.
唐志勇 《科学养鱼》2006,(10):25-25
鲻鱼(图见彩中插2)是淡水池塘养殖的一种优良的搭配养殖鱼类。2004年我县开始进行鲻鱼、河蟹、草鱼池塘混养技术示范,经两年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一、池塘条件及防逃设施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5~10亩为宜,池底淤泥厚如超过10厘米,应进行清淤,每亩用茶饼15~20千克或用生石灰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