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2010年广东省晚造弱感光类型杂交水稻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9、2010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弱感类型杂交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博Ⅱ优691、振优616、博优615、博Ⅱ优615、粤香优169、博Ⅱ优312、锦优633、万金优122、龙优225、园丰优7148等10个新组合进行评述,从产量、米质、抗病性以及主要农艺性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鉴定出振优616、粤香优169等优质、高产组合,为广东弱感光型水稻的品种审定提供了依据,并对参试的10个组合在广东生态区域内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丰优22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优22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粤丰A×扬恢22组配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2007年12月在福建省第三届优质稻品种评选会中名列第2名,2008年被福建省农业厅列为主推的19个优质水稻品种之一。2008年在南平市延平区来舟镇的东山、王富、游地等村进行多点试种,普遍反映该品种产量高、适应性广、米质优,很受广大农民的欢迎。现将丰优2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2014~2016年,在湖南沅江示范种植,早丰优华占杂交晚稻组合,其具有稳产高产、熟期适中、性状优异、米质较优、抗性较强等特点。本文总结了早丰优华占在沅江市南大膳镇种植表现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2003年江苏省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丰优559丰优559属中熟杂交中籼稻组合,由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以粤丰A/盐恢559配组育成。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98.6千克/亩,较对照籼优63增产6.58%。株高123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46天左右,抗倒性较强,抗叶瘟,中感穗颈瘟、白叶枯病。米质较优。适宜江苏  相似文献   

5.
引进16个优质晚稻品种(组合)进行比较试验,综合产量抗性、米质,初步确定推广岳优26,示范种植国丰1号、金优117,进一步对丰优9号、T优207、金优299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改良杂交稻恢复系粤恢826,以提高其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改良米质,为选育抗病、优质的杂交稻组合提供良好亲本材料.[方法]以含稻瘟病抗性基因Pi1和Pi2、白叶枯病抗病基因Xa23及蜡质基因Wx的中间材料Z1103为供体亲本,杂交水稻强恢复系粤恢826为受体亲本,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和系谱选育方法,聚合4个外源基因以改良粤恢826的抗病性和米质,并进行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及米质鉴定.[结果]经SSR分子标记检测、田间抗病性及米质鉴定,获得以粤恢826为遗传背景且含有目标基因的6个改良株系,通过农艺性状筛选与恢复力测试,优选到一个含有Pi1、Xa23和Wx基因的纯合株系,其恢复力好,农艺性状优良,2014年早造定名为粤恢88,其田间鉴定稻瘟病抗性3级,白叶枯病抗性1级,米质为软米.2014年晚造与两系不育系Y58S配制杂交稻组合Y两优88,其在品比试验中产量达6543 kg/ha,比对照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4.97%,未达显著水平(P>0.05),且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米质鉴定为国优3级和省优3级.[结论]MAS技术可有效聚合多基因(Pi1、Xa23和Wx基因),使粤恢826的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及米质明显改良,获得抗稻瘟病、高抗白叶枯病、米质为软米的新恢复系粤恢88,为选育抗病优质的杂交稻组合提供良好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7.
丰优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优质不育系粤丰A与自育恢复系盐恢559配组育成的优质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集优质、高产、多抗为一体。国家区试和多点示范结果表明,丰优559适宜我国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杂交中籼稻区作单季中稻种植,适应范围广,应用前景广阔。本文总结2003~2  相似文献   

8.
丰优42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用优质不育系粤丰A与广恢428配组而成的感温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于2003年2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米粒细长,经广东省粮油检测监督中心评定。稻米外观品质为早造一级。我市于2001年引进丰优428等组合进行试验示范推广。至今年早造累计推广应用1.52万hm^2,一般亩产在500kg以上,  相似文献   

9.
丰优丝苗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利用自身育成的优质恢复系广恢998,与优质三系不育系粤丰A组配而成的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于2003年2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为了加快该组合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2001年和2002年我所在粤北地区、海南三亚市和江苏省进行了大面积的制种生产,由于该组合在制种生产上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现将丰优丝苗的特征特性及主要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丰优28是陕西省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粤丰A和自育恢复系R288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晚籼杂交稻组合.在陕西汉中平坝、安康川道和河南、广西、湖北、四川等地种植表现出优质、高产、抗病能力强,适应性较广等特点。介绍了该组合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粤禾优1002系广东华茂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不育系粤禾A与恢复系广恢1002组配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弱感光型三系杂交稻组合。该组合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米质优。该组合于2019年7月通过广东省审定、10月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2.
刘茂福  夏忠志 《现代农业科技》2007,(20):115-115,117
丰优丝苗是江西农业大学用粤丰A×广恢998配组选育的一个杂交晚稻中熟组合,2002年引入南昌,在同等制种条件下,制种产量较汕优63增产450~600kg/hm2。详细介绍了其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3.
水稻新品种丰优2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丰优22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引进不育系粤丰A与自选恢复系扬恢22(R13)组配而成的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为迟熟中籼稻,稻米品质优,穗大粒多,成成熟期转色好,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4.
丰优28系以优质无垩白不育系"粤丰A"为母本、以自育优质恢复系"R288"为父本测配、选育而成的优质稻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等特征特性.其高产制种的关键技术是父、母本错期播种,母本粤丰A"920"使用技术.为了充分发挥品种潜力,加速其推广应用,现将丰优28品种特性及高产制种关键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丰优2号是湖南泰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用不育系丰源A与恢复系R2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籼稻新组合,该组合株型较好,生长势适中,穗粒结构均衡,熟期适宜,丰产性较好,米质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三等食用籼稻品种品质标准.2012年通过湖南省审定.  相似文献   

16.
丰优084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粤丰A与镇恢084(本所育成的含显性广谱高抗白叶枯病基因Xα-7及抗白叶枯病基因Xα-4的优质强优恢复系)配置而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品质优良,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熟期适中,丰产稳产性较好,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丰优084一般制种产量2300kg/hm^2左右,高产田块可达3000kg/hm^2以上。现将丰优084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引进了10个杂交晚籼稻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其中皖稻199、农丰优909、丰优299表现产量高、抗性强、米质好.  相似文献   

18.
丰优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优质不育系粤丰A与自育恢复系盐恢559配组育成的优质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集优质、高产、多抗为一体,2003年底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同年被列为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2004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同年被列为江苏省  相似文献   

19.
五优珍丝苗(粤审稻20170060)是由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用五丰A作母本,珍丝苗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感温型三系杂交籼稻组合,米质为国标和省标优质3级。该文介绍了优质稻五优珍丝苗在怀集的种植表现,并总结了其早造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超级杂交稻粤杂889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杂889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系GD-1S与优质恢复系R889测配而成的两系超级杂交稻组合,日产量达108.31k/hm^2,2004年2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对粤杂889的产量表现、主要农艺性状、米质、抗性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