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母猪接产的注意事项 1.1产前的准备母猪产前1星期清洗、消毒产房,准备好接产用品(毛巾、碘酊、缝合线、止血钳、剪刀、耳号钳、青霉素、催产素等),并在产床上铺好垫料,接好红外线灯。  相似文献   

2.
1发病原因1.1生产瘫痪母畜产后3天以内突然发病,多以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尤以5-8岁奶牛)多发,主要是由于奶牛在产前饲喂饲料单一、饲料配合比例不当、钙磷缺乏或不平衡、阳光照射不足、平时缺乏运动等引起。  相似文献   

3.
1产前管理根据推算的母猪预产期,应在母猪分娩前5~10天准备好分娩舍(产房)。分娩舍要保温,温度最好控制在15~18℃。寒冷季节舍内温度较低时,应有采暖设备(暖气、火炉等),同时应配备仔猪的保温装置(护仔箱等)。  相似文献   

4.
将年龄、胎次相同,年产奶量大于7000kg的围产期荷斯坦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低能量组(Ⅰ组)按中国奶牛营养标准2000年版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高能量组(Ⅱ组)则按此标准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对照组(Ⅲ组)按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饲喂,试验从产前28d到产后56d结束,分娩后各组均按标准配制相同的泌乳日粮。分别于产前28、14d及产后1、14、28、56d采取肝活体组织。应用内对照RT—PCR方法检测肝脏组织MTPmRNA丰度。结果显示,各组奶牛肝MTPmRNA丰度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产后均高于产前,且产后1~28d差异显著(P〈0.01或P〈0.05),而后回降,至56d趋于平稳(P〉0.05);Ⅲ组肝MTP mRNA丰度在产后1d达到峰值,而Ⅰ组和Ⅱ组在产后14d达到最大值(P〈0.01);Ⅱ组产后1~28d显著高于I组。产后14d显著高于Ⅲ组(P〈0.01);Ⅲ组产后1d和28d显著高于Ⅰ组(P〈0.01或P〈0.05)。这些结果表明,围产期奶牛能量摄入水平对肝MTP mRNA丰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奶牛的饲养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泌乳初期(产后70天)、泌乳中期(产后71~140天)、泌乳后期(产后141—305天)、干乳期(产后306~365天)。其中产前30天(第二个干乳月)和产后70天(泌乳初期)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100天,这期间要经历停乳、分娩、哺乳、高泌乳及初配等生理过程及应激反应。因此,抓好产前30天至产后70天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 产前产后3d母猪减料,以后自由采食,产前3d开始投喂维力康或小苏打、芒硝,连喂1周,分娩前检查乳房是否有乳汁流出,以便做好接产准备。  相似文献   

7.
李晓宁  宋倩  王慧  闫超  董林松  唐辉 《兽医大学学报》2012,(9):1349-1352,1356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了解鸡褪黑激素受体(MTNR)基因在开产前后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β-actin基因为内标基因,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了MTNR1A、MTNR1B和MTNR1C这3个受体基因在心脏、肝脏、输卵管、卵巢、脑和视交叉各组织及在鸡开产前后表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MTNR1A只在开产后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其中以卵巢组织表达量最高,心脏中表达量最低。MTNR1B和MTNR1C的表达量在开产前或开产后均表现出组织间的显著差异;在开产前后的各组织中,MTNR1B的表达量均以视交叉为最高,卵巢为最低;而MTNR1C的表达量在开产前以心脏中最高,开产后在视交叉中最高,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开产前后均为最低。同一组织开产后与开产前比较,MTNR1C基因在心脏、输卵管和脑组织中的表达量呈显著下调趋势。因此,3个受体基因在鸡的不同组织和生理时期存在表达差异。  相似文献   

8.
母兔无乳症发生与防治的研究进展翟桂玉(山东省畜牧兽医总站,济南250022)母兔无乳症是指母兔分娩后在哺乳期内出现无乳或少乳的一种综合症。Conton等认为母兔无乳症也可表述为,母兔围产期(指产前、产后的一段时间,包括产仔过程)出现泌乳阻塞或停止的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产前准备、产中接产和产后护理三方面阐述了工厂化养猪分娩舍接产技术的操作规程。其中产前准备包括母猪入舍前的产房清扫、消毒和分娩设备的检查、母猪躯体的清洁,以及入舍后的登记与记录。接产前的行为观察与用具准备等。接产包括正常分娩的接产操作(如母猪产前消毒、仔猪护理、假死仔猪救助、断脐、哺喂初乳、称重等)和难产的救助(推、拉、掏、注、剖)。产后护理包括助产后母猪的护理和胎衣的处理。文章最后对安全接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对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13株+Re-14株+N9 H7Re-4株)在蛋鸡上接种后产生抗体效价情况的研究,来评价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6 Re-13株+H5N8 Re-14株+H7N9 Re-4株)对蛋鸡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病的效果同时进行安全性试验观察鸡群状态,对鸡群进行1~4次不等疫苗免疫,以此观察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6 Re-13株+H5N8 Re-14株+H7N9 Re-4株)对蛋鸡免疫次数所产生的抗体消长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开产前两次免疫对产蛋前的蛋鸡有较好的保护力,开产前三次免疫不仅可以对开产前蛋鸡有很好的保护力而且对开产后蛋鸡保护到208日龄左右,开产前四次免疫不仅可以对开产前蛋鸡有很好的保护力而且能有效地保护开产后蛋鸡整个产蛋高峰期,疫苗接种后未对鸡群造成应激反应。通过本试验在蛋鸡上接种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13株+Re-14株+H7N9 Re4株)首次免疫后14 d产生抗体有保护力,二免后14日龄抗体滴度达到高峰,两次免疫对蛋鸡开产前...  相似文献   

11.
奶牛围产期是指产前三周(产前21天)至产后两周(产后15天)的时期,这一阶段由于奶牛的免疫力下降。而且组织内的矿物质浓度要求必须稳定在很窄的适宜范围内。因而各种传染性和代谢疾病(如产褥热、胎衣不下、子宫炎、真胃移位、乳房炎等)主要发生在这一时期,不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美国5%~7%的牛只发生产褥热(Jordan和Fourdraine,1993),产奶量降低14%,产奶寿命减少3.4年(Block,1984),66%的奶牛产后患有亚临床型低钙血症(Beede,et,al,1992),每年给美国奶牛养殖业带来1.4亿美元的损失。我国高产牛群中27%以上的奶牛患有产褥热,82%以上的经产奶牛产后患有亚临床型低钙血症,所以为保持奶牛在围产期的健康以期获得理想的生产效益。围产期奶牛的营养及管理改变了以往产前低钙产后高钙的传统饲养理念。实验研究表明,当只有低钙日粮每天提供的钙不超过15克时对预防产褥热才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Goings等,1974),而在现实生产中含钙量如此低的日粮营养师是很难或不可能配制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环境生态对奶牛产前截瘫的影响宋伟红,马井岩,李献军,张生友,刘士荣(黑龙江虎林854农场畜牧中心158403)(虎林迎春林业局兽医站158403)奶牛发生产前截瘫的原因除饲料单纯,钙、磷比例失调,矿物质及维生素不足等因素外,环境生态因素也是本病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环境生态对奶牛产前截瘫的影响宋伟红马井岩李南军栗华(黑龙江省虎林县854农场畜牧中心·158403)张生友刘士荣(黑龙江省虎林县迎春林业局兽医站)奶牛发生产前截瘫的原因很多,除饲料单纯,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不足等因素外,环境温、湿度的变化也是导致...  相似文献   

14.
马岗鹅产蛋-就巢周期内卵泡发育的内分泌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探讨马岗鹅产蛋-就巢周期内卵泡发育的内分泌调控机制。试验1:观察了马岗鹅产蛋-就巢周期内PRL、LH、P4和INB水平的变化和就巢期(第1天)、就巢终止期(第10天)、开产期(第25天)、产蛋高峰期(第40天)、停产期(第55天)和就巢期(第70天)卵泡的发育。试验2:在对马岗鹅终止就巢时(第1天)主动免疫重组鸡PRL蛋白(1 mg·只^-1),并在开产前(第23天)和产蛋高峰期(第45天)加强免疫(0.8和0.5 mg·只^-1),同时从第33天将每天光照由11 h增至16 h,观察对马岗鹅产蛋和就巢的影响。试验1结果表明,随着就巢的终止,PRL水平下降,LH、P4和INB水平上升。PRL在开产前降至最低,开产后又逐渐上升,就巢期达最高;LH则在开产前和产蛋期呈现两波分泌峰;P4和INB与PRL呈相反变化,在产蛋高峰期最高,就巢期最低。鹅群在第24天恢复产蛋,开产前有约10枚大白卵泡(LWF)发育为小黄卵泡(SYF)和大黄卵泡(LYF);在约30 d的产蛋期内,平均每只产蛋约8枚,产蛋结束后90%的鹅发生就巢。试验2结果表明,对马岗鹅主动免疫PRL蛋白一定程度推迟(P〈0.05)了开产后产蛋率的上升,并一定程度抑制就巢的发生;而在延长光照15 d后,免疫组的产蛋和就巢则快速升至与对照组相当水平。整个试验期,2组累计就巢均达到100%,但免疫组比对照组多产蛋1枚(8.0 vs 7.0)。结果提示,PRL和LH的交替分泌调控马岗鹅的产蛋就巢周期;卵泡发育时分泌的INB,以及由P4促进分泌的PRL,调节周期中卵泡发育和产蛋的数量。PRL不仅促进就巢发生并导致周期内较低等级卵泡的闭锁,可能还在开产前后具有促进卵泡发育和产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湘黄母鸡直立倒伏冠以及冠齿数与繁殖性能的关系以及是否能辅助育种,试验以840只湘黄鸡母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湘黄母鸡直立倒伏冠以及冠齿数与开产前体重、开产日龄以及264日龄产蛋数的关系,并对各繁殖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半倒伏冠湘黄鸡的264日龄产蛋数显著高于直立冠湘黄鸡的264日龄产蛋数(P <0.05);(2)全倒伏冠湘黄鸡的开产前体重显著高于直立冠和半倒伏冠湘黄鸡的开产前体重(P <0.05);(3)7~8个冠齿数湘黄鸡的开产日龄显著早于5~6个冠齿数湘黄鸡的开产日龄(P <0.05);(4)湘黄鸡的264日龄产蛋数与开产前体重和开产日龄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 <0.05)。结果说明育种中可以通过选择倒伏冠母鸡的开产前体重和开产日龄来培育高产母鸡以及挑选高冠齿数鸡来培育性早熟母鸡。  相似文献   

16.
(一)预防措施 1.免疫接种:在产前3周给母猪注射大肠杆菌K88-LTB双价基因工程菌苗或K88、K99、987LTB多价基因工程苗等.第1胎的母猪以及疫情严重或迟发性白痢发病较多猪场的母猪建议在预产前1周再免疫注射1次,有很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阴离子盐对围产期奶牛产后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4头围产前期经产奶牛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牧场原饲料、试验组于产前21 d饲喂含阴离子盐颗粒料,产犊后统一饲喂牧场原有日粮。结果显示,试验组奶牛尿液pH值维持在5.7~6.9;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液pH值显著降低(P<0.05),血钙含量、血糖水平、碱性磷酸酶活性在产后1 d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低血钙、产乳热、胎衣不下、真胃移位和乳房炎等疾病的发生率降低,其中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产奶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喂阴离子盐颗粒料可提高奶牛的健康状况,维持血钙平衡。  相似文献   

18.
1奶牛饲养管理的关键 奶牛的饲养阶段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泌乳初期(产后70d)、泌乳中期(产后71~140d)、泌乳后期(产后141~305d)、干乳期(产后306~365d)。其中产前30d(第2个干乳月)和产后70d(泌乳初期)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100d,这期间要经历停乳、分娩、哺乳、高泌乳及初配等生理过程及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人流猕猴早期妊娠实验中,利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测定12只给药组及4只阴性对照组在给药前后血中孕酮水平。结果显示:流产前血孕酮的水平(X±SD)34.75±16.94nmol/L;流产后血孕酮水平(X±SD)5.12±2.86nmol/L;阴性对照组(X±SD)34.97±11.54nmol/L。流产前后血孕酮水平差异非常明显(t检验P<0.01)。而流产前与阴性对照组的血孕酮水平没有明显差异。血孕酮水平可作为判断猕猴是否早期妊娠或流产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将年龄、胎次相同,年产奶量大于5000kg的围产期健康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低能组饲喂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0)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对照组饲喂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0)日粮(能量摄入100%组)和高能组饲喂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0)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试验从产前28d开始至产后56d结束,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日粮。采用内对照RT-PCR方法检测了不同能量摄入围产期奶牛肝组织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mRNA丰度。结果表明:apoE mRNA相对表达量从产前28d至产后56d各组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各组apoE mRNA水平均在产后一天达到最大值(P〈0.01),且产后均高于产前(产后56d除外);产前14d至产后28d低能组apoE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或P〈0.01),高能组在产后28d和56d高于对照组(P〈0.01)。可见,围产期奶牛能量摄入水平对肝组织载脂蛋白E mRNA丰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