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正>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是以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为核心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可以稳定的提升大豆的产量。最近几年我国在大豆种植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而"垄三"技术是现在的主推技术,这项新技术是结合20世纪70年代黑龙江省推广深松耕法的成功经验,使精播技术与深松耕法有机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1土壤深松技术深松是指对土壤进行深松。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标准,一般深松的深度以25~30厘米为宜。根据深松部位的不  相似文献   

2.
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是以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为核心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这项新技术是在黑龙江省推广大豆精量种(精播和深施肥)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借鉴了"八一"农垦大学研制"三垄"耕播机能进行土壤深松的作法,结合20世纪70年代黑龙江省推广深松耕法的成功经验,使精播技术与深松耕法有机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大豆栽培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其中推广面积最大,对提高大豆生产水平有着决定作用的是大豆"垄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是旱作大豆高产综合技术体系,其中包括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的简单组合,同时还要和其它栽培措施相互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增产潜力。一.土壤深松技术深松是指对土壤进行深松。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标准,一般深松的深度以25~30厘米为宜。根据深松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垄体深松、垄沟深松和全方位深松等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品种:淄蓖5号、淄蓖6号。二、选地:蓖麻对茬口要求不严,应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忌低洼易涝地块。三、整地:秋翻秋起垄,耕深20~25厘米,做到无漏耕、无坷垃,垄距65~70厘米,春起垄要求顶浆打垄,及时  相似文献   

5.
<正>4.聚垄分厢套作技术对旱耕地实行聚垄分厢套作能有效地遏制土壤逐年下移,土层变浅变薄,无法耕种,以至抛荒的结果。本技术适合于0度~20度的坡耕旱地,操作步骤如下。①确定垄厢形式。在坡度15度以上时,多采取垄沟相间形式,其中垄宽40厘米~60厘米,沟宽为30厘米左右,沟深为20厘米;坡度15度以下可采用垄沟相间形式或沟厢形式,后  相似文献   

6.
随着草莓生产的发展,对其苗木的质量需求日益扩大,对品种的选择标准要求更高。因此,要提高草莓幼苗的质量及其繁殖系数,必须抓好以下六大技术环节。   一、圃地选择 繁育草莓苗要选择土质肥沃疏松、保水保肥、通气性良好的土壤。   二、整地施肥 一般进行秋整地。苗圃地上茬作物以玉米、大豆茬为好。整地前先清除秸秆底茬,然后再整地施肥,每 667平方米可施腐熟农家肥 4000公斤~ 5000公斤,均匀撒施于地面后,用梨浅翻 (10厘米~ 13厘米 )做畦 (垄 )。畦宽 0. 8米~ 1米,垄宽 60厘米~ 80厘米,步道宽 20厘米~ 25厘米。多雨地区…  相似文献   

7.
<正>大豆110cm垄上三行栽培技术是一项垄平结合、宽窄结合、旱涝综防的大豆栽培模式。其核心技术是:选择好茬,秋整地起垄规格110厘米,垄台宽70厘米,垄台高20厘米,进行配方施肥,改垄上双行为垄上三行,小行距22.5厘米,大行距65厘米,选择抗倒伏耐密品种,从而实现高产的一项栽培技术,也是规模联片种植充分发挥农业大机械、农业新技术增产潜能的一项创新技术。主要解决阶段性降雨多或是土壤库容  相似文献   

8.
<正>一、整地、施肥1.合理深耕深耕应在秋季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秋深耕,争取在封,冻前耕翻完毕。深耕应保证耕翻深度,并且深浅一致,耕层度可增到20厘米翻后地表平整,扣垡均匀严实,不漏耕、不重耕,不留地头和荒格,尽量减少开闭垄,严防起大垡条。及时镇压。2.起垄一般选择在播种前一周左右起垄,垄距60~70厘米,可三犁川起垄,也可在原垄上直接起垄。在松原地区平地播种较少。3.合理轮作  相似文献   

9.
1、选地打垄 选沙壤土,地力较好的地块,有利于根系下扎,提高蓄水能力,耕深要达到20厘米,整地要细、平、静。趁墒打垄,垄距90~100厘米。采用每垄单行栽培的垄底宽60厘米,垄高20~25厘米。垄面25~30厘米,垄间10~15厘米。  相似文献   

10.
耕作整地 包括深耕和播前整地,深耕以加深耕层,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保肥蓄水能力,协调水、肥、气、热,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促进养分分解,保证牧草正常扎根生长。一般耕深为20~25厘米,深耕后应立即耙耱保墒。其质量要求是达到深、透、平、实、足,即加深耕层,不漏耕漏耙,地面平  相似文献   

11.
正大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大豆种植技术不断改进,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是目前主要的应用技术,但垄三栽培技术各环节要求严格,在生产中注意把握技术要点,是提高大豆产量、品质的重要保障。1垄三技术概况1.1定义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是指在垄作基础上,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为核心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1.2主体技术措施大豆垄三栽培技术主体技术措施包括:土壤深松、肥料深施、精量播种三  相似文献   

12.
1、土壤深松及增产作用 ①土壤深松技术。深松是指对土壤进行深松。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准,一般深松深度以25~30厘米为宜。根据深松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垄体深松、垄沟深松和全方位深松。垄体深松也称为垄底探松,有二种方法:一种是整地深松也叫深松起垄,这种方法是结合整地进行深松起垄,如搅麦茬深松和在已经耕翻或耙茬的基础上深松起垄都属整地深松范畴;另一种垄体深松是深松播种,使用大型“三垄”耕播机在垄体深松的同时,进行深施肥和精量播种,这种方法是三种技术一次作业完成。垄沟深松就是用深松铲对垄沟进行深松。根据时期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土豆大垄栽培技术是在借鉴国外大垄单行栽培方式的基础上,根据我县土壤、气候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将传统的60-70厘米垄变大,改成垄底宽80 -90厘米、垄顶宽30厘米、垄体高25厘米的"宽行"垄进行马铃薯栽培的一种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1整地及施肥将地翻耕、整平、作畦。一般做法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即应及时耕地,耕地前每亩撒施优质厩肥7000千克,配施三元复合(混)肥60千克,随整地翻入。也可在厩肥中按其重量比加入30%鸡粪或羊粪后,每亩施5000千克,再配以高浓度蔬菜(叶用菜型)专用肥50千克。当地大白菜栽培,以垄栽为主,垄距65~70厘米,垄高15厘米左右,土垄上宽20厘米、下宽35~40厘米,成自然斜坡形土垄。作垄的"锦上添花"之  相似文献   

15.
李参 《北京农业》2012,(22):38-39
<正>1旱地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前茬农作物收获收后,用804拖拉机配套三铧机械翻转犁深耕,耕深为20~25厘米。经试验,耕层由原来的15厘米加深到25厘米,可使土壤每公顷多蓄水600米~3以上。1SQ-340型全方位深松机,采取只疏松土层不翻转土壤的保护性抗旱耕作法,利用全新的梯形框架式深松部件对土壤  相似文献   

16.
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是吸纳垄三栽培技术的优点,以增加群体密度为核心,选用高产、优质、抗倒伏品种,与深松、合理施肥、化除化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相配套的一种成本低、高产、高效的新型栽培技术。一、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要点、特点、优点1、技术要点。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是在垄三栽培的基础上,将苗带间距加宽到22~24cm,实行垄上三行精量密植播种,垄距65cm,垄上三苗带,两边行苗带间距22~24cm,各行苗带间距为10~11cm,单  相似文献   

17.
李薇 《河北农业》2015,(2):21-22
<正>邢台市今年由于治理地下水超采,许多农户由种植小麦改为春播谷子、玉米等。并且由于今年小米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谷子栽培面积较以前有明显扩大。现将春谷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耕地和整地的要求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耕深20厘米以上,施肥深度15—25厘米效果为佳。早春耙耱保墒,播前浅耕,耙细整平,使土壤疏松,达到上虚下实。没有经过秋冬耕作或未施肥的旱地谷田,春季要及早耕作,以土壤化冻后立即耕耙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一、栽培技术1.整地:播前一周左右,即应将地翻耕、整平、作畦。一般做法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即应及时耕地,耕地前每亩撒施优质厩肥7000千克,配施三元复合(混)肥60千克,随整地翻入。也可在厩肥中按其重量比加入30%鸡粪或羊粪后,每亩施5000千克,再配以高浓度蔬菜(叶用菜型)专用肥50千克。大白菜栽培,以垄栽为主,垄距65~70厘米,垄高15厘米左右,土垄上宽20厘米、下宽35~40厘米,成自然斜坡形土垄。作垄的"锦上添花"之举,是提前备好细碎的有机肥,按重量比加入30%鸡粪、5%豆饼、1%尿素后,混匀后堆酵使之充分腐熟,并加入适量药物以防地下害虫。2.品种选择秋大白菜一般有早、中、晚熟品种,以中、晚熟品种为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大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大垄栽培技术是在借鉴国外大垄单行栽培方式的基础上,根据我县土壤、气候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将传统的60-70厘米垄变大,改成垄底宽80-90厘米、垄顶宽30厘米、垄体高25厘米的"宽行"垄进行马铃薯栽培的一种技术.马铃薯大垄栽培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20.
紫苏是一种药用植物,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壤土上产量较高。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2000~2500公斤,耕深25厘米左右,耕翻晒垄,1周后耙平整细,使有机肥与畦土充分混匀,结合整地施肥,作宽1.5米的畦,低洼地作高畦,干燥地作平畦,浇透底水,条播、穴播均可,条播按行距50厘米,开0.5~1.0厘米浅沟,播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