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长有不同生长年限穿龙薯蓣的样地中,采取整个生长季每月取样的方法,测定薯蓣皂苷元含量,研究了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元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3、4年生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元含量较高,一年中5月份含量高,穿龙薯蓣科学采收年份为3年,最佳采收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或10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穿龙薯蓣的最佳栽培年限及采收期,对长白山区栽培的穿龙薯蓣产量及不同载培年限根茎薯蓣皂苷元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于秋季果熟期之后或春季鞭梢子期之前采收,穿龙薯蓣的产量均较高;5月采集的穿龙薯蓣根茎中薯蓣皂苷元含量最高;2年生穿龙薯蓣根茎中的薯蓣皂苷元含量即可达到《中国药典》标准,而3年生和4年生穿龙薯蓣根茎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远高于2年生穿龙薯蓣。因此,长白山区穿龙薯蓣最佳栽培年限应为3年,最佳采收期为每年的5月中旬。  相似文献   

3.
不同肥料对盾叶薯蓣产量及薯蓣皂苷元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田条件下,进行肥料单因素试验,研究6种肥料对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元含量及盾叶薯蓣根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种肥料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薯蓣皂苷元含量及盾叶薯蓣根茎产量。与对照相比,氮、钾施用量对盾叶薯蓣根茎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且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磷酸二铵施用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氮、磷、农家肥及磷酸二铵对薯蓣皂苷元含量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硝酸钾对含量、产量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酸水解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39-16340,16358
[目的]优化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的酸水解工艺。[方法]以干燥盾叶薯蓣根为原料,利用已优化的皂苷提取工艺制备足量水解用皂苷。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盐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3个工艺参数及其交互作用对薯蓣皂苷水解的影响,以薯蓣皂苷元的含量为指标,筛选酸水解工艺条件。[结果]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最佳酸水解工艺条件为水解时间4 h,水解温度85℃,酸浓度4mol/L。该条件下,皂苷的平均得率为3.51%,同时可分离得到淀粉。[结论]该研究得到薯蓣皂苷的酸水解工艺对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并可大幅度减少废水的生成,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穿龙薯蓣为薯蓣科薯蓣属,是一种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别名黄姜、地骨龙、土黄连等,其根部具有药用价值,能够起到活血化瘀、截疟祛痰的作用,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消化不良等具有良好效果。穿龙薯蓣的主要成分是甾体皂苷类,能够有效的改善冠脉循环,增强冠脉的流量,同时还能够起到脱敏、止咳以及降低胆固醇等药性,是合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药源,此外还是合成多种激素和避孕药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很高的药用价值。本文对穿龙薯蓣的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介绍了穿龙薯蓣栽培技术,并展望穿龙薯蓣栽培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穿龙薯蓣中微量元素含量与产地及生长年限的关系。[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不同产地及生长年限穿龙薯蓣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测定了64个批次穿龙薯蓣中Fe、Mn、Zn、Cu4种主要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其Fe、Mn、Zn含量丰富,且2年及3年生的穿龙薯蓣中微量元素含量相对较高,1年及4年生含量相对较低。[结论]不同年生穿龙薯蓣中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差异,且与产地有一定相关性。综合考虑,在生产上采收2年生穿龙薯蓣性价比最高。  相似文献   

7.
詹妮  李平亚  王鹏  明磊  卢丹 《特产研究》2011,33(2):40-41,56
研究穿龙薯蓣果实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穿龙薯蓣果实中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穿龙薯蓣果实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定出31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主要有n-十六烷酸(18.79%)、亚油酸(12.98%)、诺卡酮(6.09%)和十四烷醛(4.19%)等。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穿龙薯蓣果实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产地穿山龙薯蓣皂苷元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RP—HPLC测定穿山龙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对不同产地的穿山龙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穿山龙薯蓣皂苷元含量差异很大,以黑龙江、内蒙、辽宁所产含量较高,其中黑龙江最高,为1.49%。  相似文献   

9.
穿龙薯蓣种子萌发与内源抑制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测定了穿龙薯蓣种子的水浸提液、水浸泡液与乙醚浸提液对穿龙薯蓣种子萌发、以及对白菜和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用水、乙醚、乙醇和丙酮浸泡穿龙薯蓣种子,比较其对种子中抑制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穿龙薯蓣种子中含有一定活性的内源抑制物质,其对白菜幼根生长的抑制活性高于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对小麦叶绿素含量、鲜质量和α-淀粉酶的活性高于对小麦种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并且对穿龙薯蓣自身种子萌发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室温用乙醚浸种12 h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据此,建立了穿龙薯蓣种子的催芽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元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薯蓣皂苷元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及相关酶的研究进展,对其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推断,以期为盾叶薯蓣皂苷元合成相关的研究以及利用生物工程进行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穿龙薯蓣光合蒸腾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穿龙薯蓣与光有关的各项生理生态指标,讨论了光对穿龙薯蓣生长发育的作用及影响。结果表明,穿龙薯蓣对不同光照条件的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
应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定位及植物化学技术,研究了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的解剖结构特征与皂苷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盾叶薯蓣根状茎主要由周皮、基本组织和散生的维管束构成。对盾叶薯蓣成熟根状茎的组织化学研究和对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测定结果一致,薯蓣皂苷主要存在于基本组织的薄壁细胞中,韧皮部的生活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有薯蓣皂苷的积累,粗壮的比纤细的根状茎中皂苷含量高,根状茎中段比两侧的皂苷含量高。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产地、不同种属黄精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差异为指标,采用酸水解法提取黄精薯蓣皂苷元,用UPLC法测定其含量,为鉴别黄精的不同来源和品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薯蓣皂苷元对照品回归方程:Y=1.84406e+006X-20 367.7 R~2=0.9980043,线性良好;不同产地、不同种黄精薯蓣皂苷元含量有明显差异。江西的多花黄精和浙江的多花黄精薯蓣皂苷元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不同钾盐对穿龙薯蓣幼苗生长与部分产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钾盐与穿龙薯蓣形态及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本文以穿龙薯蓣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分别浇施钾离子浓度为2、4、6、8和10mmol·L~(-1)的KNO_3、K_2SO_4和KCl,研究钾盐对该种幼苗形态、叶片光合产物及丙酮酸含量的影响,分析幼苗形态、生物量与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浇施钾盐时,穿龙薯蓣的株高、叶面积、叶基角及生物量均高于对照:浇施KNO_3时,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及生物量的增幅高于K_2SO_4和KCl。随钾盐浓度升高,穿龙薯蓣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叶基角、地上及地下部分生物量均表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KNO_3和K_2SO_4在8mmol·L~(-1)时最高,KCl在6mmol·L~(-1)时最高。增施钾肥对穿龙薯蓣幼苗叶片的光合产物及丙酮酸含量存在显著影响:浇施8mmol·L~(-1)的KNO_3,叶片的可溶性糖、丙酮酸及还原糖含量高于浇施相同浓度的K_2SO_4和KCl;浇施K_2SO_4时,葡萄糖含量高于浇施相同浓度的KNO_3和KCl。浇施钾盐时,幼苗的株高、叶面积、生物量等形态指标与可溶性糖、还原糖、葡萄糖及丙酮酸等产物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株高和叶面积可用作穿龙薯蓣种质资源筛选时首选的形态指标,研究结果可为穿龙薯蓣种植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每年的5月上旬,是黑龙江省地产野生药材穿龙薯蓣采挖的"黄金时段",因为此时的穿龙薯蓣有效成分薯蓣皂甙含量最高,药用价值较高,质量优良,好于其它产地,因此,颇受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青睐。  相似文献   

16.
HPLC测定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烨  赵倩  高科江  邬思文  马云霞  赵杰  吕霜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280-3281,3285
[目的]探讨滇重楼(RHIZOMA POLYGONATI)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与生长年限的关系,为确定其最佳采收年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mm×150.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90∶1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35℃。[结果]不同生长年限的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含量明显不同。其中,3、4年生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含量较低;5、6年生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含量明显升高,但6年生的含量略低于5年生;7年生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含量骤升,且升幅最大。[结论]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不同,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不同需要适时采收。  相似文献   

17.
微波萃取法提取盾叶薯蓣皂苷元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微波萃取法提取盾叶薯蓣皂苷元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微波萃取法提取盾叶薯蓣皂苷元,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薯蓣皂苷元提取率,选取粉碎粒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固液比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盾叶薯蓣中皂苷元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单因素试验发现石油醚作提取溶剂、粉碎粒度为60目、固液比为1∶20(g/ml)、提取时间为10 min、提取温度为100℃,盾叶薯蓣中皂苷元的提取率最高。正交试验表明,微波萃取法提取盾叶薯蓣皂苷元的最佳条件为:粉碎粒度60目,提取时间10 min。[结论]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微波提取盾叶薯蓣皂苷元,提取率达1.837%。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钙素对穿龙薯蓣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缺钙症状。[方法]采用盆栽砂培法栽种穿龙薯蓣,通过对比完全营养液和缺钙营养液处理中穿龙薯蓣的生长状况分析了钙素对穿龙薯蓣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缺钙症状。[结果]与全营养液处理相比,在缺钙营养液处理中,35 d后植株下部叶片从叶外缘开始有黄色病斑;50 d后植株下部新出的幼叶干枯,叶尖干枯的老叶已增至19片;55 d后植株的叶片边缘呈波浪状,叶尖呈螺旋形,植株中部有畸形叶,多数花序长度超过20 cm;65 d后畸形叶增多,花序长度是正常花序长度的1倍;85 d后幼嫩的生长点干枯,幼叶出现水渍状斑块,上部嫩叶全为黄绿色,叶簇生,叶尖与叶缘变黄、枯焦坏死。[结论]穿龙薯蓣缺钙的典型症状是叶尖钩状,病症首先出现在上部幼叶。  相似文献   

19.
盾叶薯蓣根茎中薯蓣皂甙元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薯蓣皂甙元在多年生的盾叶薯蓣根茎中不同部位的分布,结果表明,薯蓣皂甙元在根茎中的分布具有不均匀性,嫩茎顶端薯蓣皂甙元的含量最高,抽茎区段次之,接着是嫩茎区段,底层区段的含量最低,而人们通常认为含量高的老茎区段其含量只比腐烂区段和底层区段高。说明在同一根茎中,代谢旺盛的部位其薯蓣皂甙元的含量比代谢微弱的部位要高。此外,还对地上茎基部、根茎上须根的薯蓣皂甙元的含量与各根茎区段作了比较。同时发现,根茎中除嫩茎顶端外,各区段的水分百分含量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穿龙薯蓣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别名野山药、串地龙、地龙骨等,是东北地区道地药材之一.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薯蓣皂甙元,具有活血舒筋、消食利水、祛风止痛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腰腿疼痛、筋骨麻木、风湿寒痹等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