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豆是落花落荚很严重的作物。大豆落花落荚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因此,人们一直比较重视,通过降低落花落荚的程度来增加产量。但在预防落花落荚时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认为防止落花落荚的措施应当在开花期进行。其实不然,大豆的花荚脱落与植株生育前期的营养状况、群体结构等有密切关系。花荚脱落的预防要早着手进行,合理密植,根据需水、需肥规律来进行肥水管理,使植株稳健生长,降低因营养因素而造成的花荚脱落数量。  相似文献   

2.
影响大豆产量的因素很多,其中落花落荚是制约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大豆花荚脱落现象极为普遍,严重地影响大豆产量。经试验调查,大豆花荚脱落率平均在52.8%,因此,探明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增花保荚,减少脱落,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根本手段。1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大  相似文献   

3.
大豆落花落荚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在一般栽培条件下,花荚脱落数可占开花总数的50%以上,严重的达到70%.大豆花荚脱落.主要是由于植株内部生理失调及外界环境条件不良所致。根据我地实践经验,防止大豆花荚脱落可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4.
土壤养分不足、过剩或比例失调,都会引起大豆落花落荚.因此,种植大豆时要合理施肥,减少花荚脱落,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施肥措施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豆落花落荚现象的大面积频繁发生,轻者减产,重者造成绝收,严重影响了我国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大豆落花落荚及荚而不实是影响大豆产量难以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分析其发生落花落荚的原因,根据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期望对今后的大豆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一、大豆花荚脱落发生的主要原因1、品种选用不当。一般来说,偏晚熟品种和综合抗性较差的品种,容易出现落花落荚和秕粒、空粒现象。原因是偏晚熟品种其花期较长而不集中,灌浆期  相似文献   

6.
土壤养分不足、过剩或比例失调,都会引起大豆落花落荚。因此,种植大豆时要合理施肥,减少花荚脱落,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施肥措施是:  相似文献   

7.
大豆落花落荚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通风透光不良:大豆在通风透光不良条件下,易导致落花落荚。种植大豆由于采用品种不当,过早封垄,也由于密度过大,枝叶互相遮挡,再加上湿度大,光照差,叶片叶绿素含量低,使大豆植株逐渐变黄。营养积累少,造成花荚脱落。  相似文献   

8.
大豆花荚脱落是影响产量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生产上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非常复杂,但主要受光照、水分、养分等因素的影响引起植株内部生理失调而造成落花落荚。花荚脱落主要是指花蕾、花朵和幼荚的脱落,一般花荚脱落率达47%~70%,其中以落花较多,落荚次  相似文献   

9.
<正>大豆花荚脱落是影响大豆产量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生产上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花荚脱落主要是指花蕾、花朵和花荚的脱落。田间调查结果显示,一般花荚脱落率在48%~72%之间,大豆开花3~5d落花最多,一般10~15d落荚较多,落蕾较少。一般有限结荚习性品种花荚脱落较少,无限结荚习性品种花荚脱落较多;有限结荚习性品种植株下部脱落较多,无限结荚习性品种则以植株上部脱落较多;同一植株上分枝的花  相似文献   

10.
在大豆生产中,我们经常遇到因大豆大量落花落荚而大幅度减产的情况,一般落花落荚率可达50—70%,落花落荚成为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探明落花落荚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方法保花保荚,减少脱落是提高产量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1.
落花落荚是制约大豆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经田间调查,一般大豆花荚脱落率在45%~70%。开花后3~5天落花最多,开花后7~15天落荚最多。大豆落花落荚与品种、密度、营养及机械损伤和病虫危害有密切关系。了解落花落荚的原因和机理,采取科学的防止措施,能有效提高大豆的产量。1品种落花落荚与品种类型有关,一般有限结荚习性或生育不繁茂的品种脱落率较高,无限结荚习性和生育繁茂的品种下部叶片受光不足,光合作用弱,导致营养不足而花荚脱落;无限结荚习性和生育不繁茂的品种开花结荚后期营养不足,植株中上部有部分花荚脱落,但比前者落花落荚率低。对策是,有限结荚习性的植株较矮、茎秆粗壮、节间短,应种植在土壤条件较好的地块上;无限结荚习性的植株高大、节间长、株形松散,应种植在肥水条件较差的地块上。2种植密度栽培密度过大,易引起徒长,过早封垄,枝叶荫蔽,湿度大,光照强度低,植株下部受光条件差,致使叶片黄化脱落。由于叶片减少,营养供不应求,造成花荚大量脱落。对策是,根据大豆不同品种的特征特性,土壤条件和气候确定适宜的密度,晚熟分枝品种、土壤肥沃的地块宜稀植,否则密植。3营养调节大豆出苗到开花一般需40天。开花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大豆既要...  相似文献   

12.
大豆花荚期要求植株生长稳健,茎秆粗壮挺立。叶片厚实浓绿。青秀无斑点,不卷曲,在盛花期封行,主茎和分枝节数多,花簇茂盛,花荚脱落少。田间管理的任务是防止早衰,控制徒长,增花保荚,减少脱落。主要措施是:1.巧施花肥开花结荚期是大豆一生中吸肥最多的时期,增施花肥满足大豆花荚期对营养物质需求,可增产15%以上。施肥方法:在大豆初花期(长势差的提早、长势旺的延后),每亩用尿素3—5公斤加水稀释后穴施,施后覆土。  相似文献   

13.
在农业生产中大豆花荚脱落现象极为普遍,其脱荚率常达40%~60%。大豆落花落荚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大豆落花落荚的机理对预防大豆落花落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赵仁俊 《吉林农业》2010,(10):90-90
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原因是受光照、水分、养分等因素的影响引起植株内部生理失调而造成的。花荚脱落主要是指花蕾、花朵和幼荚的脱落,一般花荚脱落率达47-70%,其中以落花较多,落荚次之,落蕾较少。如何掌握大豆花荚脱落的规律,是保花增荚,增加粒数,是提高大豆产量的关键,了解这点才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豆花荚形成与花荚脱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采用五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密度与施肥处理下.大豆花芽分化进程与花荚脱落以及豆荚形成规律。结果表明:大豆的花芽分化进程与绿复叶数之间有明显的同伸关系;不同处理下,大豆的花芽分化进程不同。花芽分化进程与植株干物质积累呈板显著正相关;大豆花荚主要分布于中上层。下层的花荚脱落率最高.为100%。中层为70%左右。上层为40%左右。不同处理时大豆花荚脱落率影响也不尽相同.种肥施用氮、磷、钾时减少花荚脱落有不同的影响。以磷素为最大。其次为钾。氮时花荚脱落基本无影响,追施氮肥时减少花荚脱落有明显作用;密度过大,明显增加花荚脱落率。  相似文献   

16.
大豆落花落荚产生的因为很多,主要有:通风透光不良:大豆在通风透光不良条件下,易导致落花落荚.种植大豆由于采用品种不当,过早封垄,也由于密度过大,枝叶互相遮挡,再加上湿度大,光照差,叶片叶绿素含量低,使大豆植株逐渐变黄.营养积累少,造成花荚脱落.  相似文献   

17.
大豆花荚脱落是影响产量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生产上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花荚脱落主要是指花蕾.花朵和幼荚的脱落。了解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及增花保荚的措施.是提高大豆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花荚脱落是大豆生产中的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一般每株大豆蕾、花、荚脱落数占总花数的45%-70%。脱落比例大致是:花朵占50%,幼荚占40%,花蕾占10%。花荚脱落在不同地区之间是有所不同的。北方春大豆较轻,花荚脱落率为40%~70%。南方夏大豆较重。可达50%-70%.秋大豆最重.可达70%~90%。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从大豆种植密度过大、氮肥过多、养分失衡、连作障碍、病虫害危害以及极端不利天气等方面分析了大豆落花落荚原因,从科学轮作、秸秆还田方式、提高土壤质量、品种选择、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以及极端天气预警等方面阐述了增花保荚措施,以期为大豆稳产高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大豆症青现象是近些年困扰黄淮海大豆生产的重要问题,但影响大豆症青发生的原因一直不是很明确。研究以16个花荚期进程不同的大豆品种为研究材料,分析了症青严重程度与花荚期天气、生育期进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试验年度条件下,所有大豆品种均发生了严重的症青,品种间瘪荚率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过对症青株率与开花期和结荚期持续天数、高温日数、降水量、日照时数、平均湿度、每天14点平均气温、品种生育期等13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除了症青株率与开花期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外,与花荚期高温等其他因素均不相关。大豆生产上应防止花荚期干旱,以降低大豆症青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