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浙江龙泉杉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了光皮桦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造林2a生光皮桦的树高、胸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各施肥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与对照(未施肥)相比,树高增幅为11.6%~53.2%,胸径增幅为32 3%~146.2%;不同施肥种类、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对光皮桦造林2a生的树高、胸径生长的影响也有较大差异,与施基肥(钙镁磷肥)为对照相比,以追施尿素(平均75g)效果相对较好,树高平均增幅22.3%,胸径平均增幅53 5%,追施复合肥(平均100g)与基施钙镁磷肥(平均150g)的增幅相近,树高平均增幅分别为14.8%和14.1%,胸径平均增幅分别为39.1%和39.0%.本试验以基施钙镁磷肥200g、再追施尿素100g的施肥方式效果较好;不同立地条件对光皮桦的树高、胸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不同追肥配方对厚荚相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找出厚荚相思人工林合理的追肥配方,以达到较佳经济效益,选用两种追肥配方和对照(不施肥),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厚荚相思追肥试验。对4年的观测资料分析表明,不同追肥配方对厚荚相思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均有一定促进作用,2006年追施A(复合肥500g/株+尿素200g/株+硼砂20g/株+有机肥280g/株)、B(复合肥800g/株+有机肥200g/株)两种肥料与对照相比,平均树高分别增加8.0%和5.8%;平均胸径分别提高7.8%和3.9%;平均单株材积分别增加22.7%和8.2%,其中A肥料的促进作用强于B肥料。  相似文献   

3.
施肥对杉木幼林生长效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倜 《青海农林科技》2007,(1):17-18,22
杉木林进行4a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和钙镁磷肥能明显促进杉木幼林生长。4a生杉木幼林树高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67.4%和73.9%,地径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96.8%和103.7%;7a生杉木幼林树高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64.6%和88.7%,地径生长分别增加76.1%和69.1%,钙镁磷肥对杉木生长具明显后效作用。尿素和氯化钾肥对杉木幼林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龚素莲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0):123-124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微量元素的缺少会影响大量元素的充分发挥和林木的进一步生长.12a生杉木林地追施NPK(N50P100K50)或加施锌、铜微肥3a后研究表明,施肥对杉木胸径生长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树高和蓄积生长率的影响极为显著;相对于单施NPK肥,加施锌微肥对促进高生长和蓄积生长的效果明显,加施铜微肥的效果不明显.12a生杉木追施氮磷钾+锌肥的胸径、树高和蓄积的生长率比不施肥的分别提高了5.42%、7.25%和15.36%.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合肥和微量元素配施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幼林生长的影响,为云南松幼林施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U*15(157)均匀设计,开展复合肥、氮、磷、镁和硼肥不同水平及其组合对8年生云南松幼林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1)施肥后1.5 a时,胸径、树高和材积增长率分别达23.5%~50.3%、18.0%~31.4%和75.3%~159.3%,均高于对照的22.4%、14.8%和67.3%.处理组合间,除施肥后0.5a的树高增长率外,施肥后0.5、0.5~1.5 a和总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增长率均呈现极显著的差异(P<0.01).(2)施肥后0.5和1.5 a 2次测定时,影响以上3个指标增长率的主导因子呈现动态变化,其中,施肥后0.5 a时,影响胸径和树高增长率的主导因子分别是磷和镁肥,施肥后0.5~1.5 a和总的为硼和磷肥,影响材积的主导因子与胸径的相一致.(3)因素的水平间,①除0.5~1.5 a期间复合肥和镁肥外,其余肥料种类的不同水平都对胸径和材积增长率产生极显著的差异影响(P<0.01);②树高仅尿素和磷肥对0.5~1.5 a期间和总的增长率产生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的差异影响,即云南松幼林施肥对胸径和材积生长的促进效果优于树高的.(4)复合肥、磷和镁、硼肥分别为0.53,0.10 kg/cm和2.50,0.50 g/cm配施可加速云南松幼林生长,极大提高林分蓄积量.[结论]多种肥料配施可极显著的促进云南松幼林生长,最优配方在施肥后1.5 a时,单位面积蓄积量可达对照的2.0倍以上.此外,土壤缺磷的云南松林区,增施磷肥对云南松林木生长极其重要;尿素抑制其胸径生长,但促进树高生长.  相似文献   

6.
吴晓明  许康生  王小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790-10791
[目的]探究杉木人工幼林的施肥技术及其效益分析。[方法]在对7年生杉木人工幼林的施肥对比试验中,设3种施肥处理:钙镁磷肥500g/株、尿素250g/株和磷肥250g/株+尿素125g/株,不施肥为对照,采用挖环状沟施肥法,年底11月根据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量调查,计算各试验区立木材积和蓄积量。[结果]施肥5年后杉木人工林的立木蓄积量,以施磷肥处理的效果最好,比对照区年均增加立木17.13m3/hm2,净产值增加33776元/hm2;磷肥+尿素混合施效果次之,比对照区年均增加立木9.04m3/hm2,净产值增加16284元/hm2;施尿素对林木作用不大,仅比对照区年均增加立木2.38m3/hm2。[结论]磷肥施用效果最佳,施入后杉木人工幼林的林木生长平稳.其效果随时间的推移越趋明显。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施肥对龙岩市新罗区6年生尾巨桉林分生长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基肥施钙镁磷肥500 g·穴-1,追施钙镁磷复合肥150 g·株-1、(NH4)2HPO4250 g·株-1、尿素100 g·株-1;第2年追施(NH4)2HPO4500 g·株-1;第3年追施(NH4)2HPO4500 g·株-1的施肥效果最佳。施...  相似文献   

8.
不同氮肥类型对黄泥田双季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大田试验,在施氮量为180kg/hm2氮肥供应下研究不同氮肥类型对黄泥田双季稻产量、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对照(CK)相比,各施氮处理早稻产量增幅77.7%~103.5%,效益增幅7 149~10 648元/hm2,晚稻产量增幅56.4%~72.9%,效益增幅8 055~10 950元/hm2;与普通尿素(prilled urea,PU)习惯施肥(PU 100%)相比,不同缓/控释肥料一次性基施处理在早、晚稻上的表现不一致,在早稻上脲甲醛(urea-formaldehyde,UF)一次性基施(UF 100%)和生化抑制尿素(urea withnitrapyrin,NPU)一次性基施(NPU 100%)处理、晚稻上生化抑制尿素一次性基施(NPU 100%)和70%硫磺树脂双包膜尿素(sulfur-polyester resin-coated urea,SPCU)掺混30%普通尿素一次性基施(SPCU 70%+PU 30%)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经济效益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增幅分别达9.9%、2 281元/hm2和3.7kg/kg以上,用NPU 100%处理的早稻和晚稻的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了27.3%和78.3%.从产量、效益和氮肥利用率各方面综合考虑,NPU 100%或UF 100%可作为早稻的适宜施氮模式,NPU 100%或SPCU 70%+PU 30%可作为晚稻的适宜施氮模式,NPU在早、晚稻上的表现均最佳,可在该区域双季稻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选择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林地,开展不同坡位和施肥量的火力楠幼林生长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火力楠胸径、树高均值分别达到2.32~3.30 cm、1.98~2.68 m;不同坡位和施肥量对火力楠胸径和树高生长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各处理中以中坡位施肥100 g/株最有利于火力楠幼林生长;在不施肥和低施肥量处理中(施肥量0~100 g/株),中、下坡位处理的火力楠胸径和树高显著大于上坡位,其胸径和树高相较上坡位分别提高14.70%~37.07%和20.20%~25.82%;在中、高施肥量处理中(施肥量250~400 g/株),不同坡位火力楠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均差异不显著。从提高火力楠生长量和节约成本等方面考虑,上坡位、中坡位和下坡位对应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250 g/株、100 g/株和0~100 g/株,该施肥方案可作为火力楠造林生产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轮伐中期施肥处理对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半同胞家系生长的影响,比较磷肥与石灰的肥效差异。【方法】对13年生的湿地松半同胞子代测定林设置氮钾(对照)、氮钾+钙镁磷肥、氮钾+石灰3种施肥处理,分析了土壤和针叶的养分以及湿地松生长性状。【结果】轮伐中期施肥对株高、胸径及单株材积均有显著性影响,处理与家系的互作效应不显著。与对照相比,钙镁磷肥和石灰均促进了株高的生长,分别提高37.1%和29.5%;石灰可以促进材积增量,与对照相比,材积增量提高了22.5%,且石灰处理的胸径增长高于钙镁磷肥处理。【结论】轮伐中期可通过追施氮钾+石灰增加湿地松出材量;石灰对湿地松生长的促进可能与磷有关,与钙无关。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和种类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3.3%普通尿素基施+33.3%大喇叭口期追施+33.3%抽雄期追施处理表现最佳,产量最高,达8 668kg/hm2。氮素用量减至80%的控释尿素基施处理和控释BB肥基施处理产量分别为8390kg/hm2和8 512kg/hm2,控释BB肥基施处理产量高于控释尿素基施处理,与33.3%普通尿素基施+33.3%大喇叭口期追施+33.3%抽雄期追施处理产量均没有达到1%极显著水平。在施用普通尿素的各个处理中,33.3%基施+33.3%大喇叭口期追施+33.3%抽雄期追施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为39.1%,可见适当的施肥方式能提高氮肥的利用率。控释尿素基施处理和控释BB肥基施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46.8%和49.5%,均高于施用普通尿素的各个处理,控释BB肥基施处理的氮肥利用率高于控释尿素基施处理。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农民施肥中存在的施肥量大、施肥次数多等问题,在黑龙江省不同区域进行白浆土水稻不同施肥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白浆土水稻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100%控释尿素一次性基施(处理5)和100%普通尿素一次性基施(处理3)水稻产量相差不多。与处理5相比,处理4、处理1和处理2水稻产量分别增加1 257、9607、89 kg.hm-2,增幅在10.3%~16.4%;净产值分别增加2 8732、3871、864元.hm-2。综合考虑到水田管理方便、省时、省力的情况下,以50%尿素和50%控释尿素混合一次性基施(处理4)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胡芹远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114-116
本文通过对砂姜黑土的小麦基施加硫尿素和追施尿素,研究了加硫尿素对小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与无氮肥基施相比,基施加硫尿素促进小麦苗量和次生根的增加,平均增幅分别为24.1%和21.9%;提早3d拔节和灌浆而推迟4d成熟,平均增产33.4%,籽粒蛋白质浓度平均增加2.1%。与基施普通尿素相比,基施加硫尿素促进冬后小麦苗量和次生根的增加,增幅分别为0.9%-4.6%和2.9%-4.8%;提早拔节和灌浆1d,增产8.0%-16.1%,籽粒蛋白质浓度增加1.2%-1.8%。差异性检验表明,基施加硫尿素、基施普通尿素和无氮肥基施处理间水稻产量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4.
在景泰县芦阳镇西林村小麦上进行的天然多功能土壤给养保养剂 (TYS)与尿素配施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以基施 TYS2 4 0 kg/ hm2、尿素 6 0 kg/ hm2和追施 TYS12 0 kg/ hm2、尿素 30 kg/ hm2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 ,较不施肥对照增产 10 .0 % ,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为 14 .6 % ,其次为基施 TYS180 kg/ hm2、尿素 12 0 kg/ hm2和追施TYS90 kg/ hm2、尿素 6 0 kg/ hm2处理 ,较不施肥对照增产 9.4 % ,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为 15 .4 3%。同时在武威市、景泰县进行的 TYS在小麦上的大区试验结果表明 ,基施 TYS180 kg/ hm2 、尿素 12 0 kg/ hm2 和追施 TYS90 kg/hm2、尿素 6 0 kg/ hm2时 ,小麦可比尿素基施 30 0 kg/ hm2、追施尿素 15 0 kg/ hm2的处理增产 3.2 %~ 10 .0 %。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立地条件相同的八年生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计3个不同肥料种类且每种肥料4个施肥量,测量施肥前及施肥后2年内油松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分析不同施肥方式下油松生长量的差异,得出最佳施肥方式。结果表明,尿素、复合肥、鸡粪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45、150、1 300 g/株;尿素(即速效肥)、复合肥第1年便能促进油松生长,鸡粪(即有机肥)第2年可促进油松生长。综合分析环保、成本、生长效果等因素,油松施肥以施复合肥150 g/株为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城市污泥在绿化苗木上的施用效果。[方法]以膨化污泥为载体生产了杨树专用肥,研究其在三倍体毛白杨、苦楝、楸树上的施用效果。[结果]施杨树专用肥处理的苦楝胸径、树高、材积平均增加值分别为2.37 cm1、.320 m0、.031 8 m3,分别比不施肥处理增加21.54%、28.16%3、5.32%。施杨树专用肥处理的三倍体毛白杨平均苗高、地径分别为291.202、.56 cm,分别比施尿素处理增加11.36%1、0.34%。施杨树专用肥处理的楸树树高、地径最大,分别比不施肥处理增加43.75%和17.07%;试验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试验前增加了2.8 g/kg,0.25~1,1~5,>5 mm水稳性团粒分别比不施肥处理增加29.1%、33.2%、23.7%。[结论]杨树专用肥可作为绿化苗木的追施肥料,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采用裂区区组设计,以肥料品种为主处理,以施肥量为副处理,开展杉木幼林施用螯合型复合专用肥与通用型复合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促进杉木幼林的生长,而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生长效果越好;施专用肥比施等养分量的通用型复合肥的增产效果更为明显,而且长势旺盛;Ⅰ型专用肥(N∶P2O5∶K2O=12∶12∶6)和Ⅱ型专用肥(N∶P2O5∶K2O=15∶9∶6)的施用效果没有差异,适宜的施用量为每株450~600g。与施450~600g等养分量的农用普通型复合肥相比(基本等价投入),施用后前2a的未成林阶段,林分树高、胸径分别提高3.54%~9.84%和5.27%~15.08%;施肥后4a,林分进入6a生幼林阶段,则林分总体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提高6.64%~13.67%、4.47%~9.36%和23.26%~26.71%;专用肥的肥效可以持续4.5~5a,比常规化肥的肥效可长0.5a。  相似文献   

18.
选用4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优良种质繁育的家系组培苗,在广西马尾松Ⅲ类产区开展不同地点造林对比试验,对4年生林分树高和胸径等生长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点立地条件差异对各马尾松家系组培苗生长性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参试马尾松家系组培苗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分别达到4.8 cm和3.74 m,与湿地松实生苗相比无明显差异;生长表现突出的家系B、家系C组培苗试验林,其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分别为4.8、6.4 cm和3.91、4.39 m,分别比对照湿地松提高了26.3%、68.4%和7.4%、20.6%,其中,家系C胸径和树高生长达到广西马尾松Ⅱ类产区速生丰产标准。在本试验立地条件下使用马尾松组培苗造林获得了不低于湿地松实生苗的早期生长效果,研究结果对促进区域造林树种结构调整,保障人工林质量和效益精准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挖掘冬小麦垄作模式轻简化节本增效生产潜力,将垄作和一次性施肥方式相结合,构建“垄氮沟灌”水氮异区施用模式,并于2020-2022年开展大田试验,设置一次性基施常规尿素120 kg/hm2(LN120,折纯N,下同)、30%常规尿素掺混70%控释尿素180 kg/hm2(LN180)和240 kg/hm2(LN240)处理,以传统平作(常规尿素240 kg/hm2,基施50%+返青期追施50%,PN240)为对照,探究了垄作一次性施氮模式对冬小麦群体生长、产量、氮素积累转运、水氮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有助于垄作冬小麦氮素吸收,促进生长及产量形成,但当施氮量超过180 kg/hm2后,垄作小麦氮素积累量和产量均提升不显著,在2021-2022年甚至呈显著降低趋势。相较于PN240处理,LN180处理提高了花前氮素转运量以及对籽粒的贡献率,2 a平均增幅分别为8.3%和10.8%,籽粒产量变化不显著,氮素吸收效率、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灌水利用效率则分别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氮磷添加处理对何首乌植株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为促进何首乌生产提供科学施肥的理论指导。【方法】以何首乌幼苗为试材,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施氮(N:株施尿素2.7 g)、施磷(P:株施过磷酸钙14.4 g)、氮磷共施(N+P:株施尿素2.7 g、过磷酸钙14.4 g),测定不同氮磷添加处理对何首乌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氮磷添加处理可促进何首乌生长,对何首乌叶片数、单叶面积、叶柄长、株高的影响程度为:氮磷共施施磷施氮对照;与对照相比,氮磷添加处理均可显著促进何首乌生物量积累,以氮磷共施处理增幅最大,并可显著提高地上生物量占比;氮磷添加处理促进了何首乌叶绿素含量增加,以及Fv/Fm、qP、ETR值升高,降低qN值,以氮磷共施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增幅最大(较对照增加96.08%),qN值降幅最大(较对照降低29.16%)。【结论】相较于对照及单一养分添加,氮磷共施处理能更显著提高何首乌光合效率,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