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明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各虫态对豌豆修尾蚜(Megoura crassicauda)的捕食功能反应,为田间应用七星瓢虫防治豌豆修尾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设置不同虫态七星瓢虫与不同密度梯度的豌豆修尾蚜3龄若虫,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法探究七星瓢虫各虫态对豌豆修尾蚜3龄若虫的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七星瓢虫成虫种内干扰反应和同比例种内干扰反应,以及不同温度和空间大小对七星瓢虫成虫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七星瓢虫各龄期幼虫和雌雄成虫对豌豆修尾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不同虫态七星瓢虫对豌豆修尾蚜的捕食效能(a'/Th)从高到低排序为4龄幼虫、雌成虫、雄成虫、3龄幼虫、2龄幼虫、1龄幼虫。幼虫捕食量随龄期增加而增加,4龄幼虫最高,雌成虫高于雄成虫。七星瓢虫各虫态对豌豆修尾蚜的寻找效应均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七星瓢虫成虫自身密度对豌豆修尾蚜的捕食作用影响符合Hassell模型。七星瓢虫成虫个体间存在种内干扰,并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干扰增强,平均捕食量降低。七星瓢虫种内干扰反应的数学模型为E=0.7954P-0.882。在不同空间豌豆修尾蚜数量一定的条件下,七星瓢虫捕食量随空间增大而减小,表明空间增大影响七星瓢虫搜寻猎物。在光照、湿度等条件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七星瓢虫成虫对豌豆修尾蚜的捕食量增加,超过32℃后则下降,但其在38℃时仍保持较高的捕食能力。【结论】七星瓢虫对豌豆修尾蚜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其温度适应性广泛,空间大小对捕食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七星瓢虫对萝卜蚜和桃蚜捕食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七星瓢虫(Coccinellseptempunctata)是山东十字花科菜田捕食菜蚜(萝卜蚜Lipaphiserysimi和桃蚜Myzuspersicae)的天敌优势种,其捕食能力强、发生盛期较莱蚜早,对莱蚜发生具较强的自然控制能力.室内研究了七星瓢虫各龄幼虫及成虫对萝卜蚜和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其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七星瓢虫对萝卜蚜和桃蚜均具较大的捕食潜力;1、2龄幼虫捕食量较小,且差异不大,而3龄后捕食量迅速上升,至产卵前成虫达高峰,同样条件下七星瓢虫对桃好的捕食量大于对萝卜好的捕食量;模拟后的各方程理论值与实测值相差不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  相似文献   

3.
常用杀虫剂对苹果黄蚜及其天敌七星瓢虫选择性毒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常用杀虫剂对苹果黄蚜及其天敌七星瓢虫幼虫选择性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对七星瓢虫和苹果黄蚜的选择性显著高于有机磷、菊酯类杀虫剂以及灭多威和齐墩螨素,其选择性指数为139 59(瓢虫LD50/蚜虫LD50)。在有机磷和菊酯类杀虫剂中则分别以马拉硫磷和氟氯氢菊酯对七星瓢虫和苹果黄蚜的选择性最高,其选择性指数分别为45 21和117 12。因此认为在协调苹果黄蚜的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策略中应选用这些对苹果黄蚜毒力高,而对天敌瓢虫相对安全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4.
金剑雪  李凤良  程英  秦冠男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11):117-119,123
为了解室内饲养的抗吡虫啉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stata L.)对蚜虫的捕食能力,将室内饲养的第13代七星瓢虫抗性品系各龄幼虫及雌雄成虫对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的捕食能力进行了室内测定,并与敏感品系比较。结果表明:七星瓢虫抗性品系各虫态对蚕豆蚜的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模型;1、2龄低龄幼虫的捕食量受一定的影响,3龄幼虫的捕食量影响不显著,4龄幼虫、雌雄成虫的捕食量受猎物密度的影响,在猎物密度较低时,捕食量与敏感品系间差异不显著,而随着猎物密度的逐渐增加,抗性品系七星瓢虫对猎物的控制能力不及敏感品系,两者间出现显著差异。结论:抗吡虫啉的七星瓢虫对猎物的控制作用有一定程度的减弱。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不同龄期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对烟蚜的控制作用。[方法]研究不同龄期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对烟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结果]2种瓢虫的日均实际捕食量随着蚜虫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从龄期看,在烟蚜密度相同时,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均为成虫对烟蚜的捕食量最大,其次依次为4龄幼虫、3龄幼虫、2龄幼虫、1龄幼虫。通过比较功能反应中的各参数可知,2种瓢虫对烟蚜的攻击率随着龄期的增加而提高,七星瓢虫对烟蚜的攻击率从1龄幼虫的0.562 0增加到成虫的1.174 1,异色瓢虫对烟蚜的攻击率从1龄幼虫的0.595 1增加到成虫的1.170 5;2种瓢虫相比,幼虫时期,七星瓢虫对烟蚜的攻击率小于异色瓢虫,而成虫则相反。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对烟蚜的寻找效应是随着猎物的增加而降低。[结论]试验结果为烟蚜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七星瓢虫对刺槐蚜和绣线菊蚜的功能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七星瓢虫对刺槐蚜和绣线菊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捕食者与猎物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ingⅡ型,经X2测验,其理论值与观察值很接近,说明模拟后的各方程可用来描述瓢虫的功能反应.七星瓢虫对刺槐蚜和绣线菊蚜的理论最大捕食量,三、四龄幼虫明显大于一、二龄幼虫.而且七星瓢虫对不同蚜虫的捕食量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采用FAO推荐的微量点滴法和药膜法,分别测定了七星瓢虫2、3、4龄幼虫和成虫对农田与果园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药剂中,对不同龄期幼虫毒力高低顺序,2龄幼虫为:溴氰菊酯>啶虫脒>灭多威>齐螨素>吡虫啉>辛硫磷>氧乐果>氰戊菊酯:3龄幼虫为:啶虫脒>辛硫磷>溴氰菊酯>灭多威>吡虫啉>齐螨素>氧乐果>氰戊菊酯;4龄幼虫为:溴氰菊酯>啶虫脒>齐螨素>吡虫啉>氧乐果>灭多威>氰戊菊酯>辛硫磷;对其成虫的毒力高低顺序为:马拉硫磷>氧乐果>灭多威>溴氰菊酯>齐螨素>氯氟氰菊酯>啶虫眯>吡虫啉>辛硫磷>氰戊菊酯.药剂不同对七星瓢虫成虫及不同龄期的幼虫毒力大小不一样.反应出该虫不同虫态及龄期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旨在为保护农田及果园的天敌提供合理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8.
室内测定结果表明,8种杀虫杀螨剂对柑桔全爪螨和腹管食螨瓢虫的成虫与幼虫的毒性,以双甲脒对柑桔全爪螨雌成螨的药效最高;三氯杀螨醇、机油乳剂和柴油乳剂对腹管食螨瓢虫成虫有选择作用,三氯杀螨醇、杀虫脒、普特丹和双甲脒对腹管食螨瓢虫幼虫(三龄)有选择作用,其中双甲脒选择作用最高,对腹管食螨瓢虫最为安全。柴油乳剂对腹管食螨瓢虫幼虫敏感,而水胺硫磷对腹管食螨瓢虫成虫和幼虫均较敏感。在常用三氯杀螨醇和杀虫脒的老果园,因害螨产生抗药性,对食螨瓢虫幼虫失去了选择作用,其毒性比均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2种捕食性瓢虫对烟蚜及被烟蚜茧蜂寄生烟蚜(以下简称寄生蚜)的取食选择和气味反应,为合理利用多种天敌昆虫组合防治烟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内分别将不同寄生龄期的寄生蚜和等量未被寄生正常烟蚜(以下简称烟蚜)供给瓢虫取食,分别计算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成虫和4龄幼虫对烟蚜及寄生蚜的取食率;以烟蚜的不同虫态作为气味源,利用嗅觉仪测定2种瓢虫对寄生蚜气味的反应.[结果]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成虫均会取食1日龄和2日龄寄生蚜及烟蚜,且对二者的取食选择性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2种瓢虫成虫对3日龄和4日龄寄生蚜取食率显著低于烟蚜(P<0.05,下同),对该龄期寄生蚜的取食选择性较弱.七星瓢虫幼虫对2日龄寄生蚜和烟蚜的取食选择性无显著差异,但对4日龄寄生蚜的取食选择性显著低于烟蚜,取食后寄生蚜与烟蚜混合群体形成僵蚜的比例较高;异色瓢虫幼虫对较高日龄寄生蚜仍表现出明显的捕食,对2日龄和4日龄寄生蚜取食选择性与烟蚜均无显著差异,从而使取食后寄生蚜与烟蚜混合种群形成的僵蚜比例较低.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成虫除对烟蚜成蚜气味表现出明显的趋向反应外,还分别对僵蚜壳和寄生蚜表现出一定的趋向性.[结论]2种瓢虫成虫在低日龄寄生蚜和烟蚜间无明显的取食选择性,在高日龄寄生蚜和烟蚜间存在明显的取食选择性;七星瓢虫幼虫在2日龄寄生蚜和烟蚜间无明显的取食选择性,但对4日龄寄生蚜的取食选择性显著低于烟蚜;异色瓢虫幼虫在2日龄和4日龄寄生蚜与烟蚜间无明显取食选择性.2种瓢虫成虫对烟蚜成蚜气味的趋向作用强于寄生蚜和僵蚜.  相似文献   

10.
为室内选育合乎标准的抗性七星瓢虫供试虫态和大量繁殖七星瓢虫进行田间释放提供依据,采用蚕豆苗培育蚕豆蚜(Aphis craccivora)饲养七星瓢的方法,对七星瓢虫室内饲养种群与野外种群从幼虫至蛹的发育历期、4龄老熟幼虫体重、蛹重、初羽化雌雄成虫体重、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等几个指标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该方法饲养的七星瓢虫种群在上述几个指标上与野外种群相当.该方法是一种值得推荐的饲养七星瓢虫的方法,可以为室内选育抗性七星瓢虫提供合乎标准的供试虫态,也为大量繁殖七星瓢虫进行田间释放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天敌昆虫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捕食潜力。【方法】在室内条件下评价异色瓢虫成虫和4龄幼虫对草地贪夜蛾1~2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观察并总结异色瓢虫的捕食行为特点。【结果】通过观察,发现异色瓢虫捕食草地贪夜蛾幼虫主要经过静止、搜寻、试探、取食和爬行5种行为,其中异色瓢虫成虫捕食3龄草地贪夜蛾幼虫时出现3对足抱握猎物的现象。异色瓢虫成虫和4龄幼虫对草地贪夜蛾1~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异色瓢虫成虫和4龄幼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196.08和161.29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390 6和1.451 4,处理时间分别为0.005 1和0.006 2 d;异色瓢虫成虫和4龄幼虫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65.36和41.84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145 7和1.271 0,处理时间分别为0.015 3和0.023 9 d,即异色瓢虫成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能力强于4龄幼虫。【结论】异色瓢虫对草地贪夜蛾有一定的潜在控害能力,可用于防控草地贪夜蛾。  相似文献   

12.
田间七星瓢虫成幼虫捕食3种蚜虫功能反应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6,(6):96-100
通过创新捕食者对猎物(捕食对象)的捕食功能研究方法,提高生物防治准确性和实效性。用纱袋笼罩法在麦田、棉田和萝卜田对七星瓢虫成虫和四龄幼虫捕食麦长管蚜、棉蚜、萝卜蚜功能反应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分别建立了七星瓢虫成虫和四龄幼虫对各蚜类的田间捕食功能反应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与室内罐头瓶内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但捕食功能强弱存有5%左右的小幅差异,田间七星瓢虫成虫对麦长管蚜捕食功能有所增强,而其成虫和四龄幼虫对棉蚜和萝卜蚜捕食功能有所减弱,可能是田间小气候影响所致。对猎物捕食,无论田间或室内,都存在抢食或补食现象。两种试验方法相辅相成、相互验证和矫正,可提高指导性和生防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室内18~25℃条件下,七星瓢虫幼虫及雌成虫的捕食效应均为HollingⅡ型.七星瓢虫各龄幼虫对棉蚜的最大日捕食量为:一龄12.24头,二龄32.98头,三龄133.33头,四龄300.30头;温度与功能反应参数关系如下:α=-0.9301+0.1584T-0.002954T~2,Th=8.135×10~(-3)T+4.324×10~(-4)T+7.78×10~(-6)T~2;不同密度棉蚜和不同种类蚜虫对七星瓢虫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七星瓢虫是捕食性天敌,属鞘翅目瓢虫科,别名:花大姐、麦大夫、豆瓣虫。主要剂型:成虫、蛹筒、幼虫筒、卵液。研制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以成虫和幼虫捕食蚜虫、叶螨、白粉虱、玉米螟、棉铃虫等幼虫和卵。对人、畜和天敌动物无毒无害,无残留,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5.
平均气温17.7℃腹管食螨瓢虫幼虫期(15.3天)平均捕食桔全爪螨各虫态800.7只;气温24.2℃3~4龄幼虫平均日捕食猎物卵104.6粒,或若螨59.2只,或成螨44.2只;气温15.6℃雌成虫平均日捕食桔全爪螨各虫态77.3只;气温23.4℃日平均猎食卵78.5粒,或幼螨55.1只,或若螨65.1只,或成螨62.2只。腹管食螨瓢虫雌成虫对桔全爪螨卵、幼螨和成螨的功能反应为Ⅰ型反应,其功能反应的参数成螨为1.8707,幼螨为2.6225,卵为1.0325;对若螨为Ⅱ型反应,参数为1.0601。3~4龄幼虫对桔全爪螨的卵和若螨为Ⅰ型反应,参数为1.9598和1.3626;对成螨为Ⅲ型反应,参数为1.2715。雌成虫捕食量大于雄成虫。成虫和幼虫都较为嗜食猎物的卵。  相似文献   

16.
孪斑唇瓢虫幼虫对桑白盾蚧捕食功能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实验室自然温度下,研究了孪斑唇瓢虫1~4龄幼虫对桑白盾蚧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应用Holling-Ⅱ型方程拟合各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1龄、2龄、3龄和4龄幼虫分别为:597.4,106.9,176.5,214.6 头/d;应用Holling-Ⅲ型方程拟合各龄幼虫的最佳寻找密度:1龄、2龄、3龄和4龄幼虫分别为:53.0,36.8,36.9,37.7 头/d.表明孪斑唇瓢虫幼虫对桑白盾蚧若虫捕食潜力很大,尤其是3龄和4龄幼虫对桑白盾蚧若虫具有较大的捕食潜能,且各龄幼虫的寻找效应均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七星瓢虫三四龄幼虫捕食四种蚜虫功能反应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七星瓢虫对不同寄主的捕食、衔接转移的特性,将三、四龄幼虫对棉蚜、麦蚜,大豆蚜、萝卜蚜捕食功能反应进行了试验,并分别建立了捕食功能反应数学模型。日最大捕食量三龄幼虫分别为86.6、71.6、86.4头和82.5头,四龄幼虫分别为155.3、121.8、170.1头和145.6头。同时,进一步试验验证瓢虫高龄幼虫转移时的捕食功能和特性,仍存在"抢食"和"补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丽草蛉和异色瓢虫对美国白蛾的捕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丽草蛉(Chrysopa formosa Brauer)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对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的捕食作用,为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提供多种天敌资源。本试验利用室内观察法结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拟合方法,研究了丽草蛉3龄幼虫、异色瓢虫4龄幼虫和成虫对美国白蛾卵和幼虫捕食行为、捕食能力和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对美国白蛾卵的捕食能力,以异色瓢虫4龄幼虫日均捕食量最大[(82.2±14.4)粒·d-1],丽草蛉3龄幼虫次之[(76.2±17.7)粒·d-1],而异色瓢虫成虫的日均捕食量[(61.0±4.9)粒·d-1]显著小于4龄幼虫;但对于美国白蛾1龄和2龄幼虫,异色瓢虫成虫和丽草蛉3龄幼虫的日均捕食量都显著高于异色瓢虫4龄幼虫(p0.05)。丽草蛉3龄幼虫、异色瓢虫4龄幼虫和成虫对美国白蛾1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通过方程得到异色瓢虫成虫对美国白蛾1龄幼虫理论最大捕食量达49.47头·d-1,高于丽草蛉3龄幼虫和异色瓢虫4龄幼虫的理论日均最大捕食量。对于美国白蛾卵块,异色瓢虫4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捕食能力,而对于美国白蛾1~2龄幼虫,异色瓢虫成虫和草蛉3龄幼虫捕食效果更好,本研究可为美国白蛾捕食性天敌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测定了麦长管蚜及其天敌七星瓢虫对六种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山西晋中地区麦长管蚜对菊酯类药剂的敏感性次序为,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氟氰戊菊酯>甲氰菊酯>戊菊酯。七星瓢虫幼虫对这六种菊酯类药剂的敏感性次序与麦长管蚜相同。在麦长管蚜和七星瓢虫之间,六种菊酯类药剂的选择性指数以氯氰菊酯最高,依次为溴氰(?)酯、氰戊菊酯、氟氰戊菊酯、甲氰菊酯和戊菊酯。  相似文献   

20.
经调查,保定地区农田瓢虫种类主要有多异瓢虫、异色瓢虫、菱斑巧瓢虫、二星瓢虫、龟纹瓢虫、七星瓢虫、黑缘红瓢虫、深点食螨瓢虫、圆斑弯叶毛瓢虫、黑背毛瓢虫、长突毛瓢虫、黑襟毛瓢虫、红环瓢虫、暗红瓢虫、茄二十八星瓢虫、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共16种。其中优势种为七星瓢虫、龟纹瓢虫、异色瓢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