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市延庆区葡萄霜霉病流行规律及预测模型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葡萄霜霉病在北京市延庆区不同葡萄品种上的发生流行规律,并检验不同的预测模型以期适用于当地霜霉病的预测预报,笔者于2013—2015年调查了北京市延庆区不同栽培品种上霜霉病的发生流行情况,并结合试验监测的数据对葡萄霜霉病短期预测模型和经验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京亚’、‘金星无核’和‘玫瑰香’3个调查品种中,以‘玫瑰香’的田间发病程度最重,病情指数最高达到76.58;‘京亚’和‘金星无核’的病情指数最高分别达到62.47和54.81。7月中上旬降雨量大、温度低,霜霉病严重发生流行。另外,经验预测模型对延庆地区‘金星无核’葡萄品种上霜霉病的预测准确度为82.35%,高于对‘玫瑰香’和‘京亚’的预测准确度,因此可用于该地区‘金星无核’品种葡萄霜霉病的预测预报;而葡萄霜霉病短期预测模型预测准确度较低,不适用于该地区葡萄霜霉病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有机葡萄生产中葡萄霜霉病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葡萄霜霉病的发病规律及可以替代波尔多液的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有机药剂;而在京郊有机葡萄园葡萄霜霉病发生规律的调查及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葡萄霜霉病的发病始期为6月上中旬,7月下旬至8月初进入发病高峰期,9月上中旬随着湿度的下降而减弱;多种药剂的筛选试验证实:同波尔多液相比,在6月下旬喷施植物油乳化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与波尔多液的效果差异不显著。因此植物油乳化剂可以在发病初期替代波尔多液。  相似文献   

3.
农六师目前葡萄定植总面积1626.6hm^2,其中鲜食葡萄1060hm^2,品种主要有红提、克瑞森、八月皇家、莫莉莎和无核早红等;酿酒葡萄566.6hm^2,品种主要有赤霞珠、梅露辄等。2005年,葡萄虫害未有发生,病害以霜霉病、日灼病为主,其次为白粉病、毛毡病、病毒病等。  相似文献   

4.
葡萄霜霉病田间调查及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葡萄霜霉病是中国葡萄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该病害的防治,2012年笔者调查了北京地区30个不同葡萄品种霜霉病的田间发生情况,并对病情指数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30个葡萄品种被划分为4类:第1类包括‘甲斐乙女’、87-1、‘京早晶’、‘黑奥林’、‘红富士’、‘奥迪亚无核’和‘红伊豆’,田间发病程度最重,病情指数为61.63~49.96;第2类包括‘茉莉’、‘贵妃玫瑰’、‘秋黑’、‘亚都蜜’、‘龙宝’、‘美人指’和‘红宝石无核’,发病程度较重,病情指数为44.91~28.56;第3类包括‘红双味’、‘玫瑰香’、‘里扎马特’、‘无核早红’、‘世纪无核’、‘亚历山大’和‘黄意大利’,发病程度中等,病情指数为23.86~12.64;第4类包括‘葡萄园皇后’、‘巨峰’、‘香妃’、‘魏可’、‘醉金香’、‘藤捻’、‘红脸无核’、‘夏黑’和‘黎明无核’,发病最轻,病情指数为10.47~3.78。调查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品种在生产上对霜霉病的抗性,为抗病品种的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另外,试验还在田间进行了6种农药对霜霉病防治效果的比较,结果发现它们对葡萄霜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代森锰锌、波尔多液和百菌清效果最好,可达87.23%~76.48%,它们可作为田间防治霜霉病的推荐药剂。关键词: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品种;病情指数;药效  相似文献   

5.
霜霉病、白粉病是葡萄上较为常见的病害,近几年在红提葡萄上的发生非常普遍,尤其是2007年,在北疆大面积种植红提葡萄的伊犁、博乐、石河子、奎屯等地,均遭受了严重病害的侵袭,为生产优质、绿色、有机、无公害红提葡萄带来巨大的威胁,同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简述了葡萄霜霉病和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相似文献   

6.
克伦生无核葡萄并不是我国本土葡萄品种,而是从美国加州引进国内并经过培育的优良品种,通过不断试验和推广,克伦生无核葡萄在我国水果市场上的发展前景十分明朗.文章主要探究了克伦生无核葡萄栽培管理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昌黎地区酿酒葡萄霜霉病发生前期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旨在分析河北昌黎地区酿酒葡萄霜霉病发生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建立病害发生预测方程,以期为结合短中期天气预报产品对酒葡萄霜霉病的预测预警提供技术支持。使用了近5年(2009—2013)霜霉病发生观测资料和气温、相对湿度、降水等观测记录,对病发前7天的气象条件进行逐要素分析,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低温高湿是霜霉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条件,对昌黎地区酿酒葡萄而言,当未来一周气温在22~26℃之间、相对湿度可达到80%以上且将有降水出现时,若根据预测模型计算得到的Y值在0.95~1.5之间则极易发生霜霉病。该研究得到了昌黎地区酒葡萄霜霉病发生的预测模型,对预测病害发生、加强病害防治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气象部门更好地为酒葡萄种植户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葡萄霜霉病病害症状及侵染循环过程,归纳了其对卵孢子的形成发育及该病菌侵染后相关分泌蛋白的产生与变化,总结了葡萄霜霉病的致病机理。同时针对目前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手段,分别从选育抗性品种、农业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梳理与综述,以期为后续的葡萄霜霉病的研究与病害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克瑞森无核葡萄又名绯红无核葡萄,是由美国农业部加州福尼亚弗瑞斯诺园艺场培育.自1999年引入我国,作为一个优质晚熟的无核鲜食葡萄品种,在我国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发展迅速,但经过几年的种植观察,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0.
葡萄无核遗传机理研究进展及育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经贵  章镇 《中国农学通报》1999,15(3):34-35,82
综述了国内外葡萄无核性状遗传机理的研究进展,以及无核葡萄的育种技术,包括无核葡萄的类型,无核性状描述,无核性状遗传假说以及无核葡萄的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11.
石河子地处新疆准噶尔盆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葡萄生长发育,尤其是葡萄成熟期的生态气候条件有利于葡萄糖分的积累,其优质的果品深受国内、外的青睐.但由于规模化种植,集中连片,也为葡萄的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并成为石河子垦区鲜食葡萄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之一.目前,石河子葡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毛毡病、根瘤病、灰霉病、穗轴褐枯病等,其中葡萄霜霉病、白粉病为害较重,2007年发病率达32%.  相似文献   

12.
通过几种可湿性粉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可湿性粉剂对葡萄霜霉病防治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葡萄霜霉病病叶率、病情指数及病株树。  相似文献   

13.
葡萄霜霉病预测模型及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李华  郭明浩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331-331
霜霉病是危害葡萄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目前采用的主要防治手段是喷施化学农药,但其用量过多也带来许多严重问题。若要减轻农药污染,就必须对病害进行精确的预测预报,以便确定最合理的农药使用时机和使用量。在此,从病害流行系统的监测、因子选择、结构及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利用农业气象模型预测葡萄霜霉病的研究应用进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葡萄在贮藏保鲜过程中常见的主要病害有葡萄灰霉病、霜霉病、葡萄脱粒、SO2伤害等. (1)葡萄灰霉病 灰霉病菌在-5℃仍可生长,属于葡萄低温保鲜的主要病害之一,也是鲜食葡萄中具有毁灭性的病害,多数品种对该病菌无抵抗力.灰霉菌侵染果皮后,形成灰色分生孢子梗,孢子菌丝体呈白色,果实腐烂后为水浸状斑,变褐色,在潮湿条件下加快蔓延到葡萄果粒全部染病为止.  相似文献   

15.
新疆种植葡萄历史悠久,葡萄病害也日趋严重。本文简要介绍了新疆葡萄霜霉病、白粉病、白腐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无核抗病、优质葡萄新种质的选育效率,以无核欧洲葡萄品种作母本,中国野生刺葡萄‘塘尾’、‘雪峰’、山葡萄‘双优’及欧山杂交品种‘北醇’做父本,利用胚挽救技术对取样时间和培养基进行优化;用分子标记筛选后代的无核与抗病性状。结果表明:(1)15个杂交组合中共获得杂交果实13341个,接种幼胚珠8589枚,幼胚发育胚1338枚,平均胚发育率15.59%,正常成苗234株,平均成苗率2.73%,‘红宝石无核’ב塘尾’组合胚挽救效果最好,胚发育率为40.17%、成苗率7.76%和成苗植株数178株。(2)‘火焰无核’×北醇’授粉后42天取样,胚发育率(11.37%)和萌发率(3.52%)为最高。‘京可晶’ב北醇’授粉后38天取样,胚发育率(4.3%)和萌发率(1.08%)为最高。(3)以MM3为基础培养基,外源添加3 mmol/L的腐胺,‘红宝石无核’ב塘尾’获得胚发育率(55.83%)和成苗率(20%)为最高。(4)4个自然授粉的品种(‘昆香无核’、‘美丽无核’、‘红宝石无核’、‘赫什无核’),其胚珠在E20A培养基中更有利于幼胚发育率提升。(5)使用葡萄无核标记SCF27-2000和GSLP1-569、抗霜霉病标记S294-369和S382-615及抗白粉病标记OPY13-661进行筛选,杂种后代中有16株同时携带无核且抗霜霉病与抗白粉病特异性条带。该试验为无核葡萄抗病育种提供了新材料,将为进一步开展中国野生葡萄育种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银法利和霉多克不同浓度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适宜使用浓度和作物安全性,石河子一二一团农业技术推广站对这两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8.
2009~2011年,一四七团利用奇农素多肽链氨基酸螯合肥与杀菌剂对葡萄树进行脱毒(毒素和病毒)试验。结果表明,奇农素与多种杀菌剂配合使用对葡萄霜霉病、白粉病、穗轴褐枯病等病害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南方地区种植葡萄受传染性病害的危害相当严重,如葡萄霜霉病、黑痘病、炭疽病、白粉病、褐斑病、穗轴病、锈病、黑腐病、白腐病等,从葡萄展叶期就开始感病,到 5月后为发病高峰期,并且重复感病.经多年生产实践观察认为,选用抗病品种和运用抗病栽培技术措施,才能获取葡萄的优质丰产.现将我们在重庆市铜梁县对葡萄抗病品种的筛选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吐鲁番地区葡萄白粉病发病规律研究,摸清葡萄白粉病发病规律,明确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进行高效低残留农药的筛选试验,为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提供技术保障。在定点对葡萄白粉病发病时间、发生规律、筛选药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白粉病初期发病为6月开始发病,7月下旬和8月上旬发病达盛期,9—10月停止发病,其中三唑酮和甲基硫菌灵对葡萄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因此,加强葡萄防病栽培技术的应用,在葡萄白粉病发生初期采用三唑酮、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多抗霉素等高效低毒农药进行统方统治,喷药3次,间隔7 d/次,可以有效控制葡萄白粉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