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沈玉33号由沈阳市农业科学院于2005年以沈3336为母本,以沈3117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母本来源于7922×沈137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父本为598×丹341的二环系中选育,经  相似文献   

2.
冀绿9239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冀引3号作为母本,以Vc2802A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通过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综合特点及栽培技术的分析及阐述,以期尽快被广大种植者认识,加快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为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高粱优良恢复系吉95106的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总结了吉9510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详细介绍了以吉95106为父本选育出的吉杂203号的选育经过、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以及适宜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评价不同壳色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雌雄群体的生产性能,为其良种选育及优质珍珠养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4种壳色(金壳色、红壳色、黑壳色和白壳色)选育系及常规壳色合浦珠母贝雌雄群体间的数量性状(湿重、壳重、软体重、闭壳肌重、壳长、壳高、壳宽、铰合线长和闭壳肌拉力)和才女虫(Polydora ciliata)感染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评价其生产性能及雌雄群体间的差异.[结果]除闭壳肌拉力外,4种壳色选育系的数量性状均显著优于常规壳色合浦珠母贝(P<0.05),其中,红壳色选育系可作为以湿重、壳重、软体重、闭壳肌重、壳长、壳高和铰合线长为选育目标的最优选育群体,白壳色选育系可作为以闭壳肌拉力和壳宽为选育目标的最佳选育群体.4种壳色选育系的才女虫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壳色合浦珠母贝,且以红壳色选育系的感染率最高、白壳色选育系的感染率最低.5种壳色合浦珠母贝间的性别分化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白壳色选育系和金壳色选育系为偏雄群体,红壳色选育系为偏雌群体.雌性合浦珠母贝通常比雄性合浦珠母贝大,但其闭壳肌拉力和抗才女虫感染能力与性别无关.[结论]白壳色选育系和金壳色选育系的综合育种价值较红壳色选育系、黑壳色选育系及常规壳色合浦珠母贝高,建议在今后的合浦珠母贝选育工作中,可根据需求加强对白壳色选育系和金壳色选育系的优化选育,并应用到优质珍珠生产中.  相似文献   

5.
‘403-11’是以‘华珍’为基础材料选育的优良甜玉米自交系,在此论述了其选育经过、育成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配合力分析及种子繁育技术等,旨在为选育优良甜玉米自交系和选配杂交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自交系H01-2♀为母本和X-06♂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出的西瓜新品种金沙蜜宝,经过两年的品比试验发现不但抗病性强,而且产量高,本文总结了其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吉春23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于2006年田间以高世代材料97033为母本,以小冰麦32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介绍了吉春23号的选育经过、品质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经过10年18代选育,以"合系35号"为母本,与元江普通野生稻远缘杂交进行选育,选育出水稻新品"云资粳41号"并进行区域生产试验、审定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蠡玉16号是石家庄蠡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原蠡县玉米研究所)于1998年冬在海南以自选系953为母本,自选系91158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母本自交系953是以美国杂交种78698为基础材料选育而成。父本自交系91158是以(黄C×178)F1代为基础材料选育而成。分别通过了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安徽省、陕西省、河南省及广西自治区等地区审、认定。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高粱优良恢复系吉95106的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总结了吉9510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详细介绍了以吉95106为父本选育出的吉杂203号的选育经过、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以及适宜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11.
1 选育经过 嫩单8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于1994年以本所选育的自交系4255为母本,以自交系1374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矮秆玉米单交种,原代号为嫩048,1995~1996年进行了所内鉴定、品比试验及异地鉴定试验,2000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2.
以中华鳖黄河群体的选育基础群体(F0)和太湖群体为对照群体,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黄河群体的选育世代F1、F2及F3的遗传变异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从所筛选的10个微卫星位点中,5个测试群体共检测出240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4.60~5.3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24~3.59,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483 3~0.530 0,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94 9~0.645 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CPI)为0.534 0~0.568 4,这些遗传参数表明中华鳖存在丰富的可供选育用的遗传多样性基础。(2)F1、F2及F3选育世代的遗传多样性参数Ho、He及CPI一致地显示出随着选育代数的增加而降低的明显趋势,证明以生长、体色、体型等表型指标为直观选育指标的群体选育,对遗传型指标产生了可检测到的影响。(3)黄河群体的选育基础群体和3个选育世代在聚类分析中聚为一支,而太湖群体单独为一支,显示中华鳖的黄河、太湖两大地理群体间存在较大遗传分化,3代选育并未改变这一历史性格局。  相似文献   

13.
番茄新品种金冠七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金冠七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于2006年以自交系06-461为母本,以自交系06-38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种。母本06-461来源于83-72-6-3×04-113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父本06-381来源于01-136×01-137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4.
迷你型南瓜是一种蔬菜及观赏兼用的高档特色品种,其新品种选育在国内正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以优质高产、观赏性强且食用品质好的迷你南瓜新品种选育替代进口品种为研究的主攻目标。就迷你南瓜新品种选育与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寒地水稻新品种龙粳29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粳29(龙品02011-2)是1998年以空育131为母本,龙糯2号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2009年为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中标品种,2010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介绍了龙粳29的选育目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80 个玉米杂交种组合为研究对象,对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 研究与分析。有利于选育出产量高的玉米杂交种,促进玉米高产型品种的选育理论水平的提 高,为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提供详实的参考资料,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1.母本自交系Tied1的选育锦州农业科学院2000年利用美国玉米杂交种33B75作为选系基础材料,经南北方连续多代自交选育,于2003年选育出了综合农艺性状优良,自身产量高,配合力高的优良自交系Tied1。2.父本自交系301的选育锦州农业科学院2000年以丹340×E28为基础材料,然后用340连续回交4代于2003年选育成了综合性状优良的  相似文献   

18.
<正>5月5日,云南省桂建芳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省渔业科学研究院举行。院士工作站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鱼类育种首席专家桂建芳及其科研团队的技术为支撑,以选育"云南六大名鱼"新品种为重点,以开展"丝尾鳠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项目为主要内容,共同开展云南土著鱼类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桂嘉鸿)5月5日,省农业厅、省公安厅和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9.
宿6165是以宿7078为母本、存麦7号为父本,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广适、多抗等特性,属抗赤霉病品种,适合在沿淮及淮北地区推广种植。本文介绍了宿6165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冀绿9309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8313-1143”作为母本,以“鹦哥绿豆”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通过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综合特点及栽培技术的分析及阐述,以期加快其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速度,尽快被市场所认识,为农民增产增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