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林道等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林道网是开发和经营森林的基础。建设合理的林道网,不仅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木材采运和营林成本,而且还对森林更新、森林抚育、森林资源综合利用、防治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振兴林区经济都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所谓建设合理林道网,就是指在林区所修建的道路的密度、配置、等级和次序合理。林道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有多少林道,是林道网的量的指标。林道配置是指在一定的森林经营区域内林道是如何分布的,即林道的走向或位置。而林道的等级则是指林  相似文献   

2.
林区道路,是开发森林、合理经营和利用森林的物质基础。路网密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林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从实际情况出发,在条件允许、经济合理的基础上确定林道网密度,是加快我国林区建设,加速实现林业现代化的重要步骤。就木材生产而言,合理的路网密度,是指集材道路与运材道路的合理衔接。因此,研究林区道路网的合理密度,必须首先研究集材距离与路网密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 1、林道网规划林道网规划,是根据“关于森林资源的基本计画、”“全国森林计画、”以及“地域森林计画”(民有林)或“地域施业计画”(国有林)、从全面合理的经营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能、以及改善地域交  相似文献   

4.
林道网作为连接森林各个部分和提供资源利用通道的网络结构,对于森林管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林道网的研究受到多个学科领域的关注,为应对森林管理及森林保护面临的挑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文中基于林道网理论发展及规划维度,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林道网规划决策变量及规划方法的研究成果,规划决策因素包括技术指标、环境指标、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规划方法包括空间多准则方法、精确式算法规划方法和启发式算法规划方法;从林道网与碳密度的关系、区分林种的林道网规划、林区道路可持续规划、林道网多功能集聚4个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为新时代林业发展背景下的林道网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姚庆  傅广升 《森林工程》1995,11(1):35-37
林道网的评价是对原有路网进行技术改造和森林开发中进行休道网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经过认真的评价,就难以作出林道网规划方案的科学决策。本文在深入研究林道网技术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并推荐使用林道网密度、适应性、顺达性、吻合性和平均车速等6项评价指标,从而使林道网的技术评价工作有了较完整的指标体系,以利于林道网的实际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6.
1979年,林业部基建局调研组,曾就大、小兴安岭和完达山林区提出合理林道网密度,并按资金来源作了分配(表1)。表1 林道网合理密度(?)  相似文献   

7.
<正> 林区道路网是开发建设林区、全面经营森林的重要条件之一,研究合理的林道网密度,对多快好省地建设林区有着重要意义。根据南方林区的实际情况,林区道路网是由基本道路和经营道路组成的。经营道路又可分为支线和岔线两种。“基本道路”是连接林区内每个基本经营单位(公社或国营林场)和贮木场之间的道  相似文献   

8.
林道网的合理密度,体现了林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水平。本文根据南方林区的特点,提出了林道网合理密度和集运材成本的计算方法,探讨了经济合理的集运材方式的组合,为生产实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林道网密度研究中与经济有关的几个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合理林道网密度的概念,它与实际布线的关系,以及推导公式过程中主要因子的选取。通过计算实例说明公式的适用条件,并对人员作业步行费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选择合理而经济的集运材方式,是确定我区林道网密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着重论述了各种集运材方式的费用与平均集材距离、地形地势以及单位面积出材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了在不同山地部位的合理的集运材组合形式,为南方伐区选择集运材方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林道网的森林火灾防治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林道网在森林火灾防治中的功能和作用,建立了林道网的森林火灾防治效益评价模型,并进行应用分析,为林道网的科学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林道是林业经营的基础,在一个林业经营区域内究竟修建多少道路,当然要受到森林经营的目的、规模、蓄积量、地形、集材方式等因子的影响。对于林道密度世界上一些国家进行了研究,主要还是以美国的马秋思林道间隔理论为主流,首先提出了以“损益分歧点”的概念来衡量用林道或用其它的集运手段有利的问题。另外一个理论是利用修建高密度林道网  相似文献   

13.
林道的修筑是林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林区道路网的合理密度和分布是开发新林区和加强老林区经营强度的重要技术经济措施。林道网密度代表着林业生产管理达到的现代化程度,在量纲上表示为单位经营林地面积上林道的长度。一、林道网的现状七十年代中期以前,我国林业主要采取以局轮伐集中开发的方式,林道主要是依据成、过熟林的分布、蓄积量而敷设和延伸。使林区道路密度形成疏密不均的状况。已开  相似文献   

14.
<正> 森林组织论是日本学者今田盛生于1986年提出的一门森林经营计划技术。该理论相当于制造工业的工厂布局论,是林业中的物质组织论。自从强调森林的多种机能以来,采伐方式由大面积连片皆伐转向小面积分散皆伐。伐区面积缩小和皆伐地分散后,产生了保留带的设置问题和林道网的配置问题。新的形势要求人  相似文献   

15.
马秋思的集材费与林道修建费之和最小的林道间隔理论,已被我国广大林道网研究者所接受,他们应用这一理论研究解决我国林道合理密度问题,这对解决我国林道合理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马秋思系统林道网密度理论为基础。以张德义教授的基本思路为指导.充分利用我国林道网工作者的调研资料.对马秋思系统林道网理论进行修正和补充.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我国林业现况  相似文献   

17.
森道网理论若干问题的研究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马秋思系统林道网密度理论为基础,以张德义教授的基本思路为指导,充分利用我国林道网工作的调研资料,对马秋思系统林道网理论进行修正和补充,使其能更好适应我国林业现况。  相似文献   

18.
杨树天牛灾害可持续控制策略与技术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人工营建的森林生态系统组分过于单一 ,配置不当是三北地区森林生物灾害严重的根本原因。主要控制策略包括御灾控灾阵地前移 ,控制目标从种群密度控制转为灾害控制 ,对灾害调控从“点状调控”上升为“网状调控” ,提高对“潜在”生物灾害的预警能力。提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原理、风险分散理论和抗性相对论作为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人工林生物灾害的 3大理论基础。以多树种合理配置控制杨树天牛灾害为实例 ,从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将现有防护林划分为 3类 :即一代林网、二代林网和加强型二代林网 ,分析了树种配置结构和抗天牛灾害的功能。进一步将加强型二代林网配置树种类群划分为非寄主树种、目标树种 (或抗性树种 )和诱饵树 ,并对各自的功能进行了定位 ,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抗御天牛灾害的多树种配置模式以及简便有效的诱饵树管理技术。最后 ,以防护林 (特别是农田防护林 )的经营和管理由静态转变为动态为前提 ,探讨了诱饵树管理的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森林康养资源是森林康养产业发展重要的基础和依托,准确掌握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优化产业资源要素空间配置和地域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森林康养基地、森林人家、森林氧吧等森林康养资源为对象,采用Arc GIS、SPSS等工具进行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探讨森林康养资源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杭州市现有9类227处森林康养资源,去除重复入选地,共计179处;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整体呈聚集式分布(R<1),表现为“一群、多核、两带”的分布特征;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其中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针叶林面积等自然因素和公路里程数与森林康养资源分布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公路密度与森林康养资源分布呈负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20.
陈涵 《福建林业科技》2003,30(3):115-119
归纳总结了计算机在伐区经营与规划、林道网与木材运输、贮木场作业、森林采运辅助管理与决策等方面应用研究的现状,针对森林采运工程计算机应用出现的新技术,论述了森林采运工程计算机应用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森林采运工程计算机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