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哺乳方式对崂山奶山羊羔羊日增重和腹泻的影响,提高羔羊成活率。[方法]选择青岛奥特种羊场20只同质性好的奶山羊羔羊,将其随机分为2组,通过对2组羔羊进行人工哺乳和自然哺乳的饲养试验,研究2种哺乳方式对羔羊生长和腹泻的影响。[结果]1月龄体重、3月龄体重以及1月龄内日增重在不同哺乳方式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人工哺乳组3月龄内日增重显著高于自然哺乳组(P〈0.05);1月龄内自然哺乳腹泻率1.33%,低于人工哺乳(2%);0~3月龄的自然哺乳腹泻率1.67%,高于同期的人工哺乳组1.44%。[结论]从日增重和腹泻率来看,羔羊1月龄以前自然哺乳的效果优于人工哺乳,但是0~3月龄内人工哺乳的整体效果明显好于自然哺乳。  相似文献   

2.
自1983年梁凤锡等人在《畜牧与兽医》杂志发表一篇《仔鹿人工哺乳》文章以来,先后有近10篇关于仔鹿人工哺乳的文章面世,全方位介绍了仔鹿人工哺乳技术与技巧,哺乳成活率在95%以上,这说明我国仔鹿人工哺乳技术基本成熟。但从总体上看,人工哺乳仔鹿在哺乳期内体高、体重、膘情逊于自然哺乳仔鹿。人工哺乳仔鹿是否会影响断乳后的生长发育及成年后的生产能力,尚无人观察、  相似文献   

3.
冬季对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一直是养猪业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到养猪场的经济效益.由于哺乳仔猪自然生存条件受冬季环境影响,常会导致哺乳仔猪大量死亡,所以加强冬季对哺乳仔猪的管理,对提高仔猪成活率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母猪哺乳行为及哺乳时长的自动化监测水平低、人工观测费时费力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5结合db4小波的方法,实现非接触式母猪哺乳行为的判定和哺乳时长的监测.[方法]利用YOLOv5对目标母猪和仔猪进行识别并输出母猪姿态,选择姿态为侧卧的母猪获取其预测框面积,根据哺乳特征的预测框面积变化与哺乳行为建立对应...  相似文献   

5.
影响哺乳仔猪断奶窝重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初生环境改变、仔猪自身生理特点、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文中对初生仔猪的应激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哺乳仔猪死亡率;加强哺乳仔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提高哺乳仔猪断奶窝重:严格控制仔猪腹泻及科学免疫接种等方面,阐述了提高哺乳仔猪断奶窝重的综合技术措施,对提高哺乳仔猪断窝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笼养川金丝猴哺乳行为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全事件抽样法对笼养的5只成年雌猴和3只幼猴进行了连续13个月计183d的行为观察。结果表明,川金丝猴的初次哺乳是在胎儿娩出后3.1h以后;根据哺乳的行为特征,哺乳期可分为初期、中期、晚期和后期;哺乳分为3种类型,即生理性哺乳、过渡性哺乳和心理性哺乳;哺乳时同笼母猴对幼猴有阿姨行为。  相似文献   

7.
仔猪从出生到断奶为哺乳阶段,该阶段是猪一生最难养的时期,也是猪死亡的高峰期,为仔猪存活的第一关口。仔猪哺乳期间,不但要根据哺乳母猪的特点进行饲养,同时对哺乳仔猪还要把好“三关”,抓好“一防”。  相似文献   

8.
牦牛犊牛不同哺乳条件下的体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寒牧区牦牛不同哺乳条件对犊牛的生长发育、体重的增减都产生影响。试验对18头牦牛犊牛分组进行对比,全哺乳9头犊牛,对照组9头在日挤奶2~3次情况下哺乳,历经120天,称重7次。全哺乳牛犊120天重71.37±6.35千克,对照组120天重36.42±4.67千克。试验结果表明:哺乳犊牛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哺乳仔猪主要从母乳中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能量、脂肪和蛋白质等,从而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促进仔猪健康生长发育。但在生产实践中,哺乳仔猪仅依靠母乳还不能获得生长所需的全面的营养。精氨酸是哺乳仔猪所需氨基酸中的一种必需氨基酸,而精氨基酸的缺乏可能是阻碍哺乳仔猪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就精氨酸在哺乳仔猪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作以简述。  相似文献   

10.
介绍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和仔猪饲养管理方法,分析哺乳仔猪的死亡原因,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改善哺乳仔猪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介绍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和仔猪饲养管理方法,分析哺乳仔猪的死亡原因,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改善哺乳仔猪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哺乳仔猪是猪养殖的重要生产资料,是扩大养殖规模的重要基础,哺乳仔猪生长发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饲养期猪效益、成本投入和饲料的利用率。哺乳仔猪行出生抵御外界环境的能力较差,需要重点加强管理,为哺乳仔猪生长创造一个良好条件,确保仔猪健康生长。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哺乳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一定帮助。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是发展猪生产的基础,在猪生产发育过程中,哺乳仔猪阶段是猪生长最快,发育最强烈,投入和产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保证母山羊的泌乳生产,从7~10d开始,应对羔羊实行人工哺乳,直到断乳。在整个哺乳期,应多吃初乳,吃好常乳,早吃草料,厚垫褥草,干燥保温,运动充足。还要注意以下六个问题。1严格执行标准、按时哺乳一般羔羊每隔3h哺乳一次,每天4~5次。随羔羊日龄的增加可适当减少哺乳次数,而增加每次的哺乳量。  相似文献   

14.
哺乳仔猪腹泻一直困扰着养猪生产,轻者引起哺乳仔猪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低、体质下降、抵抗力弱,重者则形成僵猪,甚至死亡,严重影响养猪生产。笔者分析了引起哺乳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因,因地制宜提出了一些综合防治措施,为预防和控制哺乳仔猪腹泻的发生和流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哺乳母猪泌乳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8头经产约克母猪,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每组9头,用蒲公英、王不留行、漏芦、续断组成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哺乳母猪进行20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在哺乳母猪基础日粮中添加2%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能提高哺乳母猪的泌乳力,提高哺乳仔猪20日龄窝重(提高15.04%),提高仔猪日增重(提高6.47%),显著降低哺乳仔猪死亡率(成活率提高5.34%)。  相似文献   

16.
探寻最佳哺乳时间,为提高母麝的繁殖性能提供参考。测定哺乳50d、60d、70d、80d和90d 5个观测组母麝的体重变化、产仔数、仔麝初生重、繁殖率、双胎率。哺乳50d和60d母麝的产仔数、双胎率显著高于哺乳90d母麝(P0.05),繁殖率比哺乳90d母麝高66.7%;而哺乳70d和80d的母麝的繁殖率略高于哺乳90d母麝,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各试验母麝所产仔麝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适当缩短母麝哺乳时间能显著提高母麝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7.
正引言哺乳仔猪指的是刚出生处于哺乳期的幼猪,其体质较差,哺乳仔猪的培育饲养是重要的生产环节,对猪的质量、数量以及饲养成本都有较大的影响。哺乳仔猪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害,导致哺乳仔猪的发病率较高,而且死亡率高。腹泻是哺乳仔猪饲养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对哺乳仔猪的消化系统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仔猪不进食,缺乏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在哺乳仔猪的饲养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管理,对腹泻的发生特点以及具体的  相似文献   

18.
王三仕 《农技服务》2014,(12):140-140
哺乳仔猪成活率是猪场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要获得高的仔猪成活率,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精益求精地做好接产、人工助产、分娩护理、加强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等项技术措施。哺乳仔猪生理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快而生理不成熟,易受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就是仔猪难养,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减少哺乳仔猪死亡、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可为保育阶段提供更多数量的生长育成猪,进而生产出较多的肥育猪,从而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哺乳仔猪饲养的好坏,对一个猪场的经济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哺乳母猪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哺乳母猪的饲养和日常管理技术,以为哺乳母猪的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在养殖过程中,有时会遇到母羊分娩后,因产羔过多奶头不够或母羊产后死亡等,造成羔羊失乳。现对失乳的羔羊人工哺乳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简述如下,供养羊户参考。失乳羔羊的人工哺乳法1.哺乳器饮奶法:将奶装进哺乳器械奶瓶里,把奶头先涂上奶,然后塞进羔羊嘴里,训练几次,即可学会哺乳。或用已经学会用哺乳器吃奶的羔羊做榜样诱导,也能达到训练的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