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黄瓜霜霉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oubensis(Berk.et curt.)Rostowzew)是国内外黄瓜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对露地和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威胁极大。目前国内外对黄瓜霜霉病的初次侵染来源问题尚不清楚,看法也不一致。为了进一步明确我国黄瓜霜霉病的侵染规律,1979~1981年进行了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同时对病菌保存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方法与结果一、病叶组织内存在卵孢子在铁岭、沈阳地区的大棚、温室及露地黄瓜上分期采集病叶,用水合氯醛饱和液进行组织透明后镜检,发现病组织内存在卵孢子。以露地秋黄瓜的枯死病斑组织内的卵孢子数量较多(表1)。  相似文献   

2.
浅谈保护地黄瓜霜霉病发病因素与防治张显伟(营口市植保站)金绍选(盖州市植保站)曹晓林(大石桥市植保站)黄瓜霜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在保护地及露地黄瓜栽培中经常发生和流行。80年代末90年代初,营口地区保护地黄瓜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并实现了四季连续种植...  相似文献   

3.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长期的主要病害,无论在露地或保护地生产栽培,霜霉痫都是黄瓜生产上的大敌. 为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减少有机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类的毒害,2000~2001年我们在温室、大棚、露地三种栽培条件下用天然芸苔素对黄瓜霜霉病进行防治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瓜霜霉病是近几年全国范围内保护地棚室黄瓜普遍发生的病害种类之一,给黄瓜保护地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传统的黄瓜霜霉病防治偏重于化学农药的应用,从而引起病菌的抗药性增强,生产中用药剂量不断增加,施药间隔期缩短,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了黄瓜品质.为了顺应我国极力倡导的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减少蔬菜的农药残留,提高产品品质,我们搜集了7种生物农药制剂,进行黄瓜霜霉病防治的药效筛选试验,旨在筛选出防治黄瓜霜霉病效果较好的生物农药及施药浓度,为黄瓜霜霉病的生物防治和无公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1998,(12)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露地及保护地栽培的黄瓜都会普遍发生,尤以大棚黄瓜受害损失较重。此病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如条件适宜,短期内就可使全棚瓜秧枯黄,严重影响黄瓜产量。1.发生特点黄瓜霜霉病是由藻状菌纲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苗期子叶感病后,初时病部退绿,逐渐现出不规则病斑,潮湿时,子叶背面病斑长出灰  相似文献   

6.
霜霉病是保护地和露地黄瓜最严重的流行性病害.在不同年份、不同管理水平及不同品种上发病轻重不同,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茎杆,其特点是来势猛、传播快、危害重,一般减产20%~30%,重者3~5天即可全部毁掉.  相似文献   

7.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黑毛或瘟病,是全国保护地和露地黄瓜最严重的流行性病害.黄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其特点是来势猛、传播快、病害重,能在一两周内使植株大部分叶片枯死,造成严重减产,以至绝收.  相似文献   

8.
霜霉病俗称“跑马干”,是全国保护地和露地黄瓜最严重的流行性病害。在不同的年份、不同的管理水平以及不同的黄瓜品种上发病轻重不同,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中均可发生。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茎秆,其特点是来势猛、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随着各地蔬菜保护地面积的迅猛发展,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日趋严重,成为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苍山县的黄瓜角斑病发生较为普遍,露地和保护地都有发生,同时,由于黄瓜角斑病的症状类似黄瓜霜霉病,所以防治上易混淆,造成严重损失,故应注意识别和防治.  相似文献   

10.
<正>霜霉病是保护地和露地黄瓜最严重的流行性病害,在不同年份、不同管理水平及不同品种上发病轻重不同,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  相似文献   

11.
宁晋县蔬菜面积13万亩,其中保护地(大棚)蔬菜达3万多亩,保护地黄瓜就有1万多亩.保护地栽培黄瓜霜霉病是该县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的可以造成减产30%以上.弄清保护地栽培黄瓜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及抓好霜霉病的防治是黄瓜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正黄瓜靶斑病是由黄瓜靶斑病菌——半知菌的棒孢菌引起的病害,温暖、高湿有利于发病。近年以来在各个地区均有发生,成为黄瓜主要病害之一。其症状与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极易混淆,生产上误按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用药,防治效果较差,危害损失较重。1.发病特点黄瓜靶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近年来遍及全国各地,温室、露地都有发生,且有不断加重趋势,成为黄瓜主要病害之一。病菌以危害叶片为主,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叶  相似文献   

13.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在陕西省各地均有发生,是保护地和露地黄瓜严重的流行性病害,特别是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受害较重。黄瓜霜霉病是一种靠气流传播、再次侵染频繁、流行性很强的病害。而靶斑病其症状与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极易混淆,生产上误按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用药,防治效果较差,危害损失较重。一、黄瓜霜霉病防治方法1、发病原因1、不同部位叶片抗病性不同黄瓜叶片生理年龄与霜霉病的发生关系很大。在成株期,不同部位叶片抗病性差异较大,一般植株顶端嫩叶不发病,距地面较近的老叶发病很轻,以植株中间的叶片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14.
保护地黄瓜霜霉病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霜霉病是保护地黄瓜的第一大病害,若防治不得当或不及时,发病5~7d就可能全面流行,危害性极大。在该病防治中,以往过分依赖化学药剂,不仅造成病菌抗药性增强,而且使黄瓜中农药残留增加,极大地影响了食用的安全性。为此,灵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联合攻关,试验探讨出了保护地黄瓜霜霉病无公害防治技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霜霉病对大棚黄瓜、露地黄瓜生产威胁很大,尤其对大棚黄瓜威胁更大。病害的威胁条件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即病原茵、感病寄主、适宜的温湿度。在黄瓜生长期病菌在空气中很多,目前黄瓜还没有很好的抗病品种,因此病害能否流行关键决定于温度和湿度。  相似文献   

16.
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Berk.etCurt.)Rostov]是我国黄瓜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无论是露地或保护地栽培,常因该病而遭受严重损失,流行年份减产区30~50%,甚至毁棚绝收.霜霉病流行迅速,用农药防治是控制该病最重要的方法.而当前普遍反映防治霜霉病的药剂不力,为了解目前的药剂对霜霉病是否还有效、效果高低,作者于2002年夏季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场做了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19,(19)
<正>黄瓜霜霉病俗称黑毛病,是危害黄瓜生产的最大病害之一,在全世界凡有黄瓜栽培的地区均有发生,是黄瓜生产上发生较为普遍、具有毁灭性损失的病害。此病的发生特点是气流传播、再侵染频繁、潜育期短、流行性强。特别是北方地区,露地及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发病均较重。黄瓜霜霉病在田间流行很快,叶片可在短期内迅速枯干,然  相似文献   

18.
吕宇新 《油气储运》2001,(16):23-23
黄瓜霜霉病是由古巴假霜霉菌侵染引起的,是保护地黄瓜最严重的流行性病害。在生产中,大量反复施用各种化学农药防治,虽然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农药残留量高,因而对食用者的健康构成威胁。同时,由于病菌的抗药性增强,给进一步防治该病带来困难。为此,我们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无公害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黄瓜霜霉病是保护地黄瓜的第一大病害,若控制、防治不得当或不及时,5~7d就可能全面发生和流行,危害性极大。在防治过程中,过去由于过分依赖化学药剂,不但造成病菌抗药性增加,而且使黄瓜中的农药残留也大大增加,极大影响食用安全。在保护地黄瓜生产中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态防治为重点,以营养防治、生物防治为辅助,必要时配合适当的药剂防治”的综合无公害防治措施,提高黄瓜的品质。现将我们近年来在保护地生产中进行的黄瓜霜霉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黑毛或瘟病,是全国保护地和露地黄瓜最严重的流行性病害。黄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其特点是来势猛、传播快、病害重,能在一两周内使植株大部分叶片枯死,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