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常山胡柚天然色素的初步鉴定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常山胡柚外果皮色素粗产品为原料,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并研究了pH值、温度、光照、金属离子、氧化还原剂等对常山胡柚天然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山胡柚天然色素属于黄酮类物质,用NaNO2-Al(NO3)3比色法进行定量分析得知,色素液中含有黄酮类的量为2.01 g.L-1,该色素在碱性和中性溶液中较稳定,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光照、高温和氧化剂都会对该色素造成破坏;该色素能耐弱还原剂。低浓度Na 的存在会使最大吸光度增加,具有增色作用,高浓度Na 的存在能使最大吸光度降低。随着Zn2 浓度的增加,色素液的色泽明显变淡,吸光度急剧下降。Ca2 、Cu2 影响趋势基本一致,加入的离子浓度小于0.05 mol.L-1时,色素残存率缓慢下降;大于0.05 mol.L-1时,色素残存率有低幅增加趋势。Mg2 的加入会让色素残存率变小。  相似文献   

2.
常山胡柚是一种色、香、味、形俱佳,营养丰富的优质水果.对其进行深度加工、开发系列产品很有必要.对常山胡柚砂囊悬浮果汁进行了研制.结果表明:以常山胡柚鲜果为原料,加工生产常山胡柚砂囊悬浮果汁的工艺流程简单、可行,控制砂囊比例为5%~10%、糖度在8%~10%、酸度在0.2%~0.3%,添加0.30%~0.35%的由琼脂与羧甲基纤维素钠以1∶1组成的复合增稠剂,所得产品较为理想,常山胡柚砂囊悬浮果汁可望成为一种新型的保健饮品.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2萃取与微波法联用提取姜黄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姜黄油及姜黄色素的超临界-微波联合提取工艺,在超临界CO2萃取姜黄油前处理工序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微波法提取姜黄色素过程中各操作参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比较组合工艺与其他工艺在提取条件、产品得率、纯度等方面的差异.优化后得到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45 ℃,料液比1:11,乙醇体积分数80%,时间2 min,姜黄色素得率达到3.22%.超临界-微波联合提取工艺完成了姜黄油和姜黄色素的分步提取,而且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姜黄油和姜黄色素的提取、分离同时实现的效果,更有利于后期精制.  相似文献   

4.
微波辐照提取板栗壳棕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板栗壳为原料,在微波条件下,以乙醇溶液作溶剂直接从板栗壳中提取天然棕色素.探讨了各因素对板栗壳天然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在微波条件下从板栗壳中提取天然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5 g板栗壳粉在微波辐照时间13 min、浸提温度75 ℃、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40 %、料液比1:20(g:mL)的条件下得率为7.02%.通过对色素的定性实验和稳定性实验,表明该板栗壳色素属于黄酮类色素,其对光照、温度、还原剂、氧化剂、pH值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从箬竹叶中提取叶绿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SCDE)技术,研究了从箬竹叶中提取叶绿素的工艺.对影响SCDE叶绿素的各种因素,包括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次数及夹带剂选择等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研究,得到较适宜的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0 ℃、萃取压力25 MPa、夹带剂用95 %(体积分数)乙醇(其用量为每克原料8 mL)、萃取次数4次.在上述较适宜的萃取工艺条件下,得到总叶绿素得率0.45 %.本试验为研究从箬竹叶中萃取分离叶绿素提供了一种新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新鲜红地球葡萄为原料,探讨其天然色素的提取工艺,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红地球葡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80%的乙醇作提取剂,pH值为3,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9。并对红地球葡萄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色素在pH为2~6时相对稳定,耐热性较好,耐光性也较好;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其中Cu2 、Fe3 、Fe2 对色素的色泽有较大的破坏作用,但M g2 对红地球葡萄色素有稳定作用;氧化剂H2O2和还原剂N a2SO4对色素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7.
胡柚是起源于常山的柑桔天然杂种,1986年1月被农牧渔业部评为优质农产品。浙江省政府与林业厅拨出专款扶持常山开发这一地方特有的柑桔新品种。常山县计划在“七五”期间发展三万亩胡柚良种基地。为了适应胡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要,常山县政府1987年1月18日批准建立“常山县胡柚研究  相似文献   

8.
柑桔珍果──常山胡柚楼伟镁常山胡柚又名金柚,为浙江省常山县所特有的柑桔品种,被誉为“中国第一个优质杂柑”,曾先后两次获国家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奖。常山胡柚是柚与宽皮桔类的天然杂种,在分类学上属于杂柑类,兼有两类柑桔品种的特点。果实11月中旬成熟,扁球形或...  相似文献   

9.
天然动植物色素的特性及其提取技术概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天然生物色素在动植物体中的分布和特定生理功能。概括了动植物色素的主要提取方法及其发展状况:直接破碎原料、溶剂浸提、物理技术辅助浸提和现代仪器提取分离等;指出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是较具发展潜力的高效萃取方法,有利于提高色素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沙棘黄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骁  束梅英 《沙棘》1994,7(3):26-30
从综合利用考虑,以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果榨汁后的废弃物果渣为原料,提取得到了一种天然沙棘黄色素.试验表明,该色素着色力较强,对光、热和酸碱等的稳定性良好,安全性高,提取工艺简单,是一种有前途的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在对太子山林科所地理种源试验林生长量调查的基础上,选择生长优良的31个种 源,通过钻取锥芯条取样,测定各样品的容积密度、管胞长度、然后对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材性表现差异性显著,其中安徽潜山、湖北远安、广东乳源、福建古田、 广东信宜等几个种源材性表现较好,容积密度、管胞长度等指标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收集的版纳省藤家系进行苗期生长变异的观察,结果发现:家系间根长和芽长及叶片数和最大叶长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叶片数和最大叶生长与气温关系显著,叶片数和最大叶生长趋势相似,移苗后的2、3个月生长最快,12月至次年的2月生长缓慢;主成分分析选出6个优良家系,其中4个分布在勐腊尚勇地区。  相似文献   

13.
25mm厚窿缘桉地板坯料干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5mm厚窿缘桉地板坯料的干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桉木干燥工艺是可行的;从初含水率30.4%干燥到终含水率9;;3%,干燥周期为15d;终含水率的均匀性好,从而为人工材桉木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无刺枸骨具有较高的生态和观赏价值.笔者以带芽新梢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配方、培养方式以及移栽和扦插基质等对其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刺枸骨芽诱导和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或B5)+BA3.0 mg/L+IBA0.1 mg/L(或NAA0.1 mg/L)+3.0%蔗糖+0.7%琼脂;生根培养则以试管外扦插生根为好...  相似文献   

15.
该变型秆之节间实心,与原变种不同.它产于重庆市梁平县.  相似文献   

16.
雷竹林冠层特性与叶片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雷竹林的冠层特性和叶片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随着雷竹竹冠部位上升 ,分枝角度逐渐变小 ,而立竹密度变大 ,分枝角度略偏大 ;竹株不同留枝数量、胸径和林分不同立竹密度对叶量分布有较大影响 ,随着留枝盘数的增加 ,单株竹株的全叶重显著增加 ,在留枝盘数为 1 5~ 1 6档时 ,每株叶量最大 ;随胸径增大 ,全株叶重增大 ,在胸径为 3 7cm左右时叶量增幅最小 ,而后趋于平缓 ;立竹密度的增加 ,导致林冠叶量重心逐渐上移 ,立竹密度为 2 5 6~ 2 92× 1 0 4株·hm-2 ,林冠上层叶重比例达到 6 3 1 3%,林冠下层自然落叶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以樟子松7个种子源的种子和长白松,赤松和黑松的种子在北京地区做引种试验,并以油松做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长白松生长的表现较好,优于油松。赤松和黑松表现一致,不如油松。樟子松生长表现更差。但从樟子松不同种源来看,呼伦贝尔、大兴安岭南部和小兴安岭的种源生长表现要优于大兴安岭北部的种源。  相似文献   

18.
在泰山发现自然生长的全株叶片沿叶脉银白或金黄色的柘树,经嫁接和组织培养的子代植株或再生芽均保持原有形态特性,其为柘树属一新品种(变种)。  相似文献   

19.
南方红豆杉与云南红豆杉的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在广东省惠州地区引种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的营林技术,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与云南红豆杉能够适应惠州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且生长良好,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引种时需注意适时造林,防治白蚁,防治积水和干旱。  相似文献   

20.
对节白蜡资源开发综合利用价值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节白蜡为我国第二批公布的珍稀濒危植物种,它仅分布于大洪山南麓,即湖北京山县与钟祥市的接壤地带,成为该地区特有的植被类型和建群种。该新种材质优良,前期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扦插繁殖容易,是用材林(特别是高级家具及农村小径用材)、薪炭材林、水源涵养林的优良造林树种,是高等盆景素材,亦是优美的园林绿化树种,还可供饲养白蜡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