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0%溴虫腈水乳剂配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相转移法,通过对溶剂及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和配伍,确定了10%溴虫腈水乳剂的最优配方:溴虫腈质量分数为10%;溶剂甲苯质量分数为22.8%;表面活性剂EL-40、Span-80和农乳500#以质量比16∶ 3∶ 1复配,总质量分数为10%;蒸馏水质量分数为56.7%。用上述配方所制备的10%溴虫腈水乳剂各项指标合格,并且经常温、热贮(54℃±2℃)80 d未出现析油、分层现象,所制备的制剂黏度小、倾倒性佳,利于分装。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三唑磷40%微乳剂的制备。以起始外观、常温储存外观、热贮[(54±2)℃,14d]合格为标准,通过对不同表面活性剂、助剂、助溶剂、水的配方筛选,得到三唑磷40%微乳剂的最佳制剂配方:三唑磷40%,乙醇6%,乳化剂DK90#14%,水余量,该微乳剂经(54±2)℃贮存14d,平均分解率约2.0%;室温贮存24个月,经时稳定性合格。  相似文献   

3.
5%醚菊酯展膜油剂配制及其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对溶剂及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和配伍,确定了5%醚菊酯展膜油剂的最优配方(各组份的量用质量分数表示)为:醚菊酯5.0%;溶剂月桂酸甲酯50.0%;OP-4、OP-10、2201和十二碳醇酯以质量比4∶ 4∶ 3∶ 9复配,总质量分数为10.0%;大豆油35.0%。所配制的5.0%醚菊酯展膜油剂外观透明,经热贮(54 ℃±2 ℃)14 d后无沉淀、结晶和分层现象,热分解率为0.10%;35 ℃时的表面张力为28.33 mN/m,滴施在水面时的油/水界面张力为0.11 mN/m;能够在水面快速铺展,滴加量1.28 μ L时,铺展速度为9.29 cm/s,铺展面积达到1 882.74 cm2。使用时无需喷雾,只需将药剂瓶置于水田上方,药剂即从滴出孔自行滴下,迅速铺展于水田表面。田间施药7 d对稻飞虱的校正防效达到78.5%。  相似文献   

4.
为了指导己唑醇微乳剂的开发,在已确定己唑醇微乳剂配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配方组份及用量,研究了溶剂、表面活性剂和无机盐等对微乳剂低温贮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剂用量相同,溶剂体系极性减弱时,微乳剂低温稳定时间延长,反之则缩短;在溶剂极性适当的条件下,溶剂的用量与微乳剂低温贮存稳定时间成正相关;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当HLB值降低、表面活性剂用量提高时,微乳剂低温贮存稳定性提高;碳链长度小于5个碳的醇会缩短制剂的低温贮存稳定时间,并与用量成负相关;碳链长度大于5个碳的醇则会增加制剂的低温贮存稳定时间,且与用量成正相关;添加无机盐类则对制剂的低温贮存稳定性起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配体系对20%烯肟菌胺(SYP-1620)油悬浮剂体系的影响,简要叙述了该剂型的特点、配方选择、贮存稳定性等试验结果,表明该配方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并确定了较佳配方组成、配制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有效兼治橡胶树的白粉病和螨类为害,研制得到15%阿维菌素·吡唑醚菌酯·三唑酮热雾剂配方。通过对3种有效成分的饱和溶解度试验,根据溶剂的溶解性能及热雾剂的闪点、黏度等因素,筛选确定了主溶剂和助溶剂;根据添加表面活性剂后药液的理化性质,筛选出适宜的表面活性剂;结合制剂其他相关性能指标测定结果,最终确定了15%阿维菌素·吡唑醚菌酯·三唑酮热雾剂的最优质量分数配比为:阿维菌素5%,吡唑醚菌酯5%,三唑酮5%,三甘醇54%,二甲基甲酰胺21%,表面活性剂500# 4%、600# 3%、700# 3%。理化性质及贮存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该15%阿维菌素·吡唑醚菌酯·三唑酮热雾剂外观透明,闪点高,黏度低,发烟量大,产品冷贮及热贮质量稳定,达到热雾剂的相关建议技术指标要求,可考虑用于田间橡胶树白粉病和螨类的兼治。  相似文献   

7.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研究了聚合反应时间、芯壁比(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和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用量对所制备微囊的包裹率、载药量和粒径的影响规律,并对其贮存稳定性和释放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所制备微囊的包裹率、载药量和粒径均与聚合反应时间呈正相关,包裹率和载药量在聚合反应3 h后达到相对稳定,粒径在聚合反应1 h后变化幅度明显减小;芯壁比对所制备微囊的载药量和粒径影响较为明显,随着芯壁比的增加,载药量增加、粒径减小,当芯壁比从1∶ 5增大到1∶ 2时,载药量由15.59%增加到30.33%,平均粒径(D50)由5.47减小到2.18 μ m,但芯壁比对微囊包裹率的影响不明显;SDS用量对所制备微囊的包裹率和载药量影响较小,对粒径的影响较大,当SDS的质量分数为8%时,微囊的D50最小且更为均一。研究表明,反应时间等3个因素对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成囊均有一定的影响,当反应时间大于3 h、芯壁质量比为1∶ 3至1∶ 2、SDS质量分数为6%至8%时,有利于形成粒径均一、形态规则、包裹率和载药量都较高,且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和释放特性的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择了几种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及其他助剂,对高效氯氰菊酯10%悬浮剂的配方进行了研究,简述了该制剂的特点、配方选择、贮存稳定性等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配方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并确定了较佳配方组成、配制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的复配体系对喹草烯(SYP-1924)10%可乳化粉剂的影响,简要叙述了该剂型的特点、制剂配方选择、贮存稳定性等试验结果,并确定了该制剂较佳配方组成、配制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指标.该配方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20%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微乳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20%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微乳剂的配方进行了研究,筛选出较优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确定其最佳配方和制备方法,进而对20%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微乳剂质量指标和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出了不同水质对其的影响,并对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制备工艺对丁硫克百威微囊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水为介质,以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20%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并分别讨论了乳化剂种类、芯壁质量比、固化条件等因素对微囊形态、粒径大小及其分布、以及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1602#与500#的质量比为15 ∶2(质量分数为6%),芯壁质量比为1 ∶1,并以质量分数为1%的壳聚糖为甲醛吸附剂,2%的聚硅氧烷为改性剂,5%的硫酸铵溶液为酸度调节剂,60 ℃下固化2 h,制备出的丁硫克百威微囊外观形态良好、平均粒径2.00 μ m、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大于90.9%以上,悬浮率大于92%。该微囊悬浮剂稳定性高,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生物测定中30种杀虫剂母液的配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德  刘峰  慕卫  马超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6,27(2):23-26,30
介绍了浸渍法生物测定中30种常用杀虫剂母液的配制方法。对于杀虫剂原油以及在环己酮中溶解度高的固体原药可配制成1%的水乳或微乳剂母液,表面活性剂选用1%的1602#,溶剂用量为0 ̄2.5%。易溶于水的原药可配制成1%可溶液剂,加入102#,以增加湿润展布性能。对于选择溶剂困难的固体原药可配制成1%水悬浮剂母液,其中润湿分散剂为2.502#和1.0%农乳500#,黏度调节剂为0.2%黄原胶。上述母液体系组成简单,减少了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等对毒力测定结果的干扰,便于提高生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简称甲维盐) 微囊悬浮剂的工业化生产,以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1%甲维盐微囊悬浮剂,对溶剂、乳化剂及其用量、搅拌速率、酸化时间、固化温度、预聚体溶液甲醛-尿素比例 [n (甲醛) : n (尿素)] 及用量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m (环己酮) : m (200# 溶剂油)=1 : 2] 的复配溶剂,在复配乳化剂  [m (农乳603# ) : m (农乳500# )=5 : 1] 质量分数为2.4%,搅拌速率300 r/min,调酸时间120 min,固化温度70 ℃,预聚体溶液n (甲醛) : n (尿素) 为3 : 1、质量分数20%条件下,可制得外观形态良好的甲维盐微囊,其包封率达83.8%,平均粒径为2.3 μm。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证明其缓释性能良好,在测试条件下可持续释放17 d。同时,针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生物测定试验表明,该微囊悬浮剂具有良好的缓释杀虫活性,与对照药剂甲维盐微乳剂相比具有更长的持效期。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的有效药剂和抗病品种,测定12种杀菌剂对小麦茎基腐主要病原菌假禾谷镰孢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的室内毒力、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及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室内防治效果,并鉴定144份小麦品种(系)对茎基腐病的抗性。结果表明,12种杀菌剂对假禾谷镰孢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15%氰烯菌酯·5%己唑醇的抑制率最高,EC50为0.002 mg/L,其次是6.6%嘧菌酯·1.1%咯菌腈·3.3%精甲霜灵、25 g/L咯菌腈和430 g/L戊唑醇,EC50分别为0.016、0.069和0.099 mg/L。12种杀菌剂拌种处理对小麦出苗、株高、根长和鲜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对出苗率影响最大,其中15%氰烯菌酯·5%己唑醇处理的出苗率最低,为30.41%。15%氰烯菌酯·5%己唑醇拌种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为70.43%;其次是430 g/L戊唑醇和25 g/L咯菌腈·37.5 g/L精甲霜灵,防治效果分别为56.34%和53.34%。在供试144份小麦品种(系)中,仅3份对小麦茎基腐病表现为中感,其余141份均表现为高感,无免疫和抗病品种。综上,目前防治小麦茎基腐病时建议选用15%氰烯菌酯·5%己唑醇等杀菌剂进行拌种处理,但应严格控制药剂用量,以防影响小麦出苗。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HA)易溶于有机溶剂却极难溶于水的问题,采用物理包埋法,以Triton X-100为载体,制备了对水稀释后稳定性良好的500 mg/L的竹红菌甲素Triton X-100微乳剂,并 测定了其光热稳定性及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0~54℃、照度低于3 600 lx时, 该微乳剂的光热稳定性良好;在照度为7 200 lx时,50 mg/L的HA-TX-100微乳剂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松针褐斑病菌Lecanosticta acicola、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制率均超过50%,其中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率最高,达77.60%;1 000 mg/L的HA-TX-100微乳剂对活体番茄接种番茄灰霉病菌的保护作用与治疗作用抑制率分别为72.05%和64.73%,均优于相同条件下市售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竹红菌甲素具有开发为光活化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两种表面活性助剂在农药减量化防治小菜蛾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讨农药减量化防治小菜蛾的技术,采用光学视频接触角测量仪测定了添加喜威408和矿物源增效剂GY-Spry两种表面活性助剂后,2%甲维盐微乳剂和20%阿维·杀虫单微乳剂药液的表面张力及在甘蓝叶片上的接触角。结果表明: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01%~0.1%的喜威408和0.2%~0.5%的GY-Spry后,均能显著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及液滴在甘蓝叶片上的接触角。其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03%的喜威408可使2%甲维盐微乳剂5 000倍稀释液的表面张力由未添加时的40.25 m N/m降至22.03 m N/m,使其在甘蓝叶片上的接触角由74.04°降至9.17°,使20%阿维·杀虫单微乳剂750倍稀释液的表面张力由46.64 m N/m降至21.72 m N/m,接触角由78.95°降至8.17°;添加质量分数为0.3%的GY-Spry可使2%甲维盐微乳剂5 000倍稀释液的表面张力由未添加时的40.25 m N/m降至33.14 m N/m,使其在甘蓝叶片上的接触角由74.04°降至55.16°,使20%阿维·杀虫单微乳剂750倍稀释液的表面张力由46.64 m N/m降至37.89 m N/m,接触角由78.95°降至78.74°。田间试验表明,2%甲维盐微乳剂5 000倍稀释液中添加0.03%的喜威408,20%阿维·杀虫单微乳剂750倍稀释液中添加0.3%的GY-Spry后,在保证对小菜蛾防治效果相当的情况下,药剂用量可减少33%。因此,使用供试两种杀虫剂在田间防治小菜蛾时,推荐喜威408在2%甲维盐微乳剂中的适宜添加量为质量分数0.03%,矿物源增效剂GY-Spry在20%阿维·杀虫单微乳中的添加量可为0.3%。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助剂和配方的筛选,确定10%甲氰·阿维乳油的溶剂为20∶1(质量比,下同)的二甲苯与乙酸乙酯混合溶液,乳化剂为30∶1的QR-9与QR-11混合物,其添加量为60 mg/g。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9种不同配比复配剂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的联合毒力作用。结果表明:9种复配剂对朱砂叶螨的共毒系数均在200以上,表明两种单剂复配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中以甲氰菊酯与阿维菌素按有效成分97∶3的比例复配,其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共毒系数高达357.7,为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