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施氮量对中双9号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低油菜中双9号的不同施氮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纯氮180 kg,既有利于油菜春前绿叶数的增加、根颈的增粗、干物质的积累,也满足了油菜春后一次有效分枝、二次有效分枝对养分的需求,从而使油菜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
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不同栽培密度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以每公顷16.5万株产量最高,达2382.3kg,分别比每公顷21.0万株、12.0万株、27.0万株、7.5万株增4.65%、8.87%、9.37%、21.07%;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最大的是单位面积总角果数,然后才是千粒重和角粒数;不同栽培密度影响了植株形态长相的变化,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逐渐降低,分枝部位逐渐增高,一次分枝数减少,一次分枝角果数逐渐减少,但主花序角果数占总角果数比例显著提高。可见合理密植主要是增加了单位面积总角果数,从而达到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期、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对汉油9号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各栽培因子对汉油9号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施氮量>施钾量>播期>磷肥>密度.用降维法分析各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纯氮167.85 kg产量最高,每公顷施纯磷96.6 kg产量最高,每公顷施纯钾75.6 kg产量最高;播期为9月11日产量最高,密度为12.3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经过计算机模拟寻优,产量大于3 150 kg· hm^-2栽培方案有93套,相应的农艺措施为播期9月9-11日,密度11.70~12.30万株·hm^-2,纯氮量174 ~186 kg· hm^-2,纯磷量为85.95 ~94.05 kg· hm^-2,纯钾量为84.90 ~95.10 kg·hm^-2.  相似文献   

4.
栽培因子对华油杂9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不同播期、不同密度和不同施氮量处理,研究不同栽培因子对华油杂9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单株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等经济性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密度的增加,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逐渐减少;适时早播有利于促进个体发育夺高产.通过本试验确定华油杂9号在恩施州种植的最佳播种期为9月18日、每公顷15万株、施氮量每公顷为262.5kg或10月8日播种、每公顷为12万株、施氮量每公顷为262.5 kg.  相似文献   

5.
采用2因素4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和磷肥施用量对菜用大豆“绿75”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施270kg磷酸二铵能有效地增加分枝数、分枝荚数、主茎荚数、单株总荚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小区产量。每公顷45万株的密度可提高单株荚数,但百粒重降低。不同因素间互作效应表明,每公顷施270kg磷酸和45万株密度,能增加单株的分枝数、分枝荚数、单株粒重和单株粒数。每公顷在22.5万 ̄45万株,施用磷肥能有效地提高单株的主茎荚数和单株总荚数。在施肥量相同时,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栽培密度和肥料运筹对杂交油菜新品种"庆油3号"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超稀植油菜增产主要依靠全株有效角果数和二次分枝数,其次是每角果粒数. 2)栽培密度是决定油菜超稀植栽培产量的最大因素,施肥量次之. 3)"庆油3号"每667 m~2栽1 200株、施50 kg复合肥的栽培方式纯利润最高,达到每667 m~2为361.0元,比对照常规栽培方式每667 m~2纯利润提高290.3元,其产量达到178.3 kg.  相似文献   

7.
杂交油菜青杂5号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庆元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415-8416
[目的]探究青杂5号的高产栽培模式。[方法]利用3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在鸟兰县进行青杂5号油菜的密度、施氮量、施磷量与其产量的回归关系的试验。[结果]油莱施氮量、施磷量与产量之间有极显著回归关系。随着氮和磷肥施用量的增加,油菜产量逐渐增加,当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油莱产量最高。继续增加施肥量,油菜产量逐渐下降。随着密度和磷肥用量的增加,油菜产量先增后减。密度和磷肥用量的最佳组合为密度38.90万株/hm^2,纯磷45.00kg/hm^2。青杂5号油菜产量最高时的密度、氮和磷肥施用量的最优组合是密度30.00万株/hm^2,氮和磷肥施角量分别为90.00和71.75kg/hm^2。[结论]该研究为充分发挥青杂5号的增产潜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菜用型甘薯鄂菜薯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菜薯1号具有营养丰富、保健功能强、茎叶产量高等优点,在湖北省区域试验中产量位于第一,2007~2008年两年平均每公顷产量9787.50kg,比对照南薯88每公顷增产2668.05kg,增37.48%;品质综合评分4.5分,居第一位;栽培上要适当早栽、及时促进分枝、合理肥水运筹、及时采收上市等。  相似文献   

9.
沿江地区油菜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试验研究氮磷钾的不同配比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增加油菜株高24.2%,施用氮肥对提高油菜的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都有显著的作用,但过量施用氮肥会影响油菜的分枝数量.施用磷肥对单株有效角果数具有显著影响,施用磷肥处理比不施磷肥处理的单株角果数增加40.1%.施用钾肥对油菜株高、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具有显著影响,施用钾肥对油菜的分枝的影响要显著大于氮磷的效应.综合三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安徽省芜湖县油菜生产体系的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分别为N 225kg/hm2、P2O5 75kg/hm2和K2O 60kg/hm2.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影响直播双低油菜产量的农艺措施,建立了双低油菜国豪油8号在四川丘区直播种植的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并对8个重要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之间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四川丘区,直播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国豪油8号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该品种直播栽培获得产量2 799 kg/hm~2的农艺方案为:9月25—30日播种,密度45.0万~52.5万株/hm~2,施肥量0~750 kg/hm~2。农艺措施增产效应顺序为播期密度播期与施肥量施肥量。直播油菜株高、有效分枝高度、主花序有效段长、一次有效分枝、二次有效分枝、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和根茎粗对油菜产量的直接影响为单株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段长二次有效分枝数有效分枝高度千粒重株高根茎粗一次有效分枝数。直播油菜的二次有效分枝、根茎粗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二次有效分枝对产量起直接作用,而根茎粗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起到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
"苏州青"青菜的几个杂交组合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推广"苏州青"青菜几个杂交组合的种植。[方法]对苏州青杂一号、苏州青杂二号、苏州青杂三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等要点进行阐述。[结果]苏州青杂一号、苏州青杂二号、苏州青杂三号植株直立,株形紧凑,束腰性好,商品性好,纤维少、口感好,抗病性强,生长迅速,产量高于常规"苏州青"品种,已于2009年通过苏州市科技局主持的成果鉴定。[结论]"苏州青"青菜3个杂交组合适合江苏省及类似气候地区分别作早中秋、晚秋冬栽培。其中,苏州青杂一号、苏州青杂二号适合晚秋冬栽培,苏州青杂三号适合早中秋栽培。  相似文献   

12.
盐油系列油菜品种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盐油系列油菜新品种(盐油杂1号、盐油2号和盐油杂3号)的主要特征特性,总结了盐油系列油菜品种的选育方法及在新品种推广应用中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当前油菜育种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单位面积产油量和适宜机械化栽培。  相似文献   

13.
岩薯5号不同处理及其变异株系(龙薯3号)同工酶变化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凝胶板电泳分析技术 ,对不同处理后的甘薯品种岩薯 5号及其变异株系 (现已命名为龙薯 3号 )的叶片中 3种同工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同一品种 ,经脱毒处理后的样品 ,其酯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强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活性变化与样品的抗病性具有一定的联系 ;岩薯 5号变异株系 (龙薯 3号 )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谱上均出现一条特征谱带 ,表现出较明显的品种差异  相似文献   

14.
新疆陆地棉胚状体发生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新疆两个陆地棉品种胚状体发生及植株再生研究的结果表明:胚状体发生、萌发、成苗各阶段,品种问存在明显差异。新陆早1号、新陆早7号正常植株率最高分别达657%,85.7%。在胚状体发生、发育不同阶段,激素的调控作用因品种而异。异常胚是转化为正常再生植株的有效途径,异胚转化率可达47.7%。移栽基质研究表明,移栽前期选用拉卡粒,中后期转入混合土:珍珠岩=1:1的移栽基质中再生植株生长最好,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达81.0%。建立了两个品种的胚状体发生高效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5.
豫玉5号生育快、成熟早、株型紧凑,耐晚播。每亩宜4500~5000株,过密会倒状;掖单13穗大、抗倒、成熟晚,宜早播,每亩4000~4500株;二者的氮肥用量,均宜每亩施尿素25~30公斤;以10~12叶展开时追肥为好。  相似文献   

16.
用VA菌根真菌GM6、GM7对冷海棠接菌盆栽试验表明:①在土壤灭菌条件下,接菌GM6的冷海棠株高为其对照的4.6倍,接菌GM7的株高为其对照的4.4倍,而接菌GM6与接菌GM7之间,未接菌GM6对照与未接菌GM7对照之间其株高均无显著差异;②在土壤未灭菌条件下,接菌GM6、GM7的冷海棠株高与相应对照之间均无显著差异;③土壤灭菌接菌GM6、GM7的冷海棠株高为土壤不灭菌接菌GM6、GM7的冷海棠株高的2倍;而土壤未灭菌对照的冷海棠株高为土壤灭菌相应对照冷海棠株高的2倍;④在土壤灭菌条件下,不同接菌处理菌根菌对根系侵染率高的,植株也高,侵染率低的,植株矮.土壤未灭菌接菌处理的侵染率虽然与土壤灭菌接菌处理的侵染率大体相同,但株高却远低于土壤灭菌接菌处理的株高.  相似文献   

17.
鄂梨1号和鄂梨2号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标准规定了鄂梨1号、鄂梨2号无公害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以及苗木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技术。2007年3月1日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7年4月1日实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收获期对中单9409和中原单32玉米秸秆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选用玉米品种中单9409和中单元32作为试验材料,研究收获期对其秸秆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中单9409品种秸秆在1/4乳线期营养价值最高,其他收获期营养价值差异不明显;中原单32品种秸秆在3/4乳线期营养价值最高,1/4乳线期次之,4/4乳线期最差.[结论]中单9409在冻死时收获最佳,这更有利于籽粒中营养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1987—1989年的研究表明,豫麦10号籽粒形成和灌浆过程与其它品种基本一致,籽粒鲜、干重的变化呈“S”型曲线,表现出“慢、快、慢”的趋势。与其它品种相比,豫麦10号籽粒长度适中,籽粒宽厚,粒大库大,籽粒灌浆具有“起点高、库容大、速度快、粒重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改良后1141A不育系及其F1代的生育特征与产量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华杂4号及其不育系1141A遗传改良前后的生育特征与产量结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后的不育系986A及其F1代华杂5号在主要形态指标、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性状等方面均优于不育系1141A和华杂4号,尤其是不育系986A与1141A相比在株高、叶片数、分枝数、角果数和产量等主要经济性状上有了显著提高,从而为制种产量高的986A不育系的应用和华杂5号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