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繁殖母猪顽固性不食症是一种多发于怀孕后期和刚产仔母猪的常见疾病,多发于气候炎热的夏秋季节。从而造成哺乳母猪泌乳力下降,仔猪的死亡率上升,重者造成本胎次产仔失败,甚至引起母猪死亡。笔者通过在20多年的兽医诊疗工作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母猪食仔是由于母猪妊娠期矿物质缺乏或产仔时受惊吓而形成一种食仔异嗜现象,多发生于初产母猪。如果不及时治疗,下一产仍然食仔,会对养户造成很大损失。在5 年临床实践中,治愈8 例,其中1 例由于方法不当食仔11头,第二例只食仔2 头,其余6 例全部治愈。1 发病情况 建三江分局青龙山农场养猪户王某家一初产母猪产仔时,母猪狂躁不安,产后食仔一头,再卧产仔, 用拇指粗的尼龙绳将母猪绑住,再下仔,让母猪嗅仔 母猪再欲咬仔,鞭打驯之,多次驯…  相似文献   

3.
母猪食仔是由于母猪妊娠期矿物质缺乏或产仔时受惊吓而形成一种食仔异嗜现象。多发生于初产母猪。如果不及时治疗,下一产仍然食仔,会对养猪户造成很大损失。在5年临床实践中,治愈8例,其中1例,由于方法不当食11仔,第2例只食2仔,其余6例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供参考。病例:建三江分局青龙山农场养猪户王某,一初产母猪产仔时,母猪狂躁不安,产后食仔1只,再卧产仔,用拇指粗尼龙绳将母猪绑住,再下仔后,让母猪嗅仔,母猪再欲咬仔,鞭打驯之,多次驯后,将绑绳松开,母猪仍然食仔,共食11仔。第二产时,在母猪产仔之后,分两次肌肉注射10ml氯丙嗪(含量2.5%,标…  相似文献   

4.
初配月龄对长白母猪头胎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舒邓群  黄爱民 《养猪》1995,(4):22-22
初配月龄对长白母猪头胎繁殖性能的影响舒邓群,黄爱民,姚文海,李麟(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330045)后备母猪配种早晚关系到母猪繁殖性能高低及利用年限。配种过早不仅产仔少,仔猪弱,而且影响母猪的生长发育;配种过晚则造成母猪不安,影响母猪的发育和性...  相似文献   

5.
郑四清 《养猪》1999,(1):42-43
母猪产后不食症(简称不食症)是指母猪自产出仔猪之日起到哺乳结束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以食欲不振甚至废绝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病理现象。中兽医上又称为产后厌食。本病是兽医临床中最常见(特别是炎热的夏秋季产仔母猪多发)又最难于治疗的普通疾病之一,轻则造成泌乳机能...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在广大养殖户中有许多母猪出现难产症状,造成仔猪死亡很多,有的难产母猪由于救治不当造成母仔同时死亡,一头价值几千元的母猪可能只卖到几百元,损失很大。如何预防母猪难产已经是十分紧要的问题。1母猪难产的主要原因1.1产道狭窄性难产第一胎产仔的母猪多发生,一般农村养殖户后备母猪配种多过早,母猪妊娠后还在生长发育,到产仔时骨盆口还没发育完全,造成产道狭窄,若仔猪头大于骨盆口就会卡住造成难产。1.2产力虚弱性难产多见体弱、疾病、多胎次或产仔多的母猪。由于子宫收缩无力,无法将胎儿排出产道,从而引起难产。  相似文献   

7.
母猪配种怀孕后,要准确推算出预产期,贴在墙上或记在日历上,提示饲养员加强饲养管理,随时注意接产、助产,防止意外造成损失,可有效地提高母猪产仔成活率。母猪妊娠期的范围是108~120天,平均为114天。  相似文献   

8.
母猪用途主要是产仔,如果不产仔效益为零。一头母猪每年吃掉饲料1000至1100kg。如不产仔这些饲料就白白消耗掉了。  相似文献   

9.
胎儿大、产仔多、过渡肥胖的母猪,在生产前后容易发生麻痹性瘫痪。该病常年发生,尤其在饲养条件差的场(户)多发。  相似文献   

10.
母猪在猪场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接产是饲养中非常关键的环节,母猪在自然状态下产仔,一般需要的时间较长,体力消耗也大,有时可发生因产仔时间长,造成的胎儿窒息,甚至难产现象。所以,缩短产仔时间,既可使产仔母猪保持体力,又可减少人力,同时还可提高仔猪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温度对母猪产仔性能影响的分析及适宜配种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AS(9.1)软件的方差分析程序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湖北省某种猪场1028头大约克母猪和596头杜洛克母猪共4255窝产仔数据,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分别从不同配种月份、不同产仔月份来分析温度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11、12、1月这3个月份配种的母猪平均产仔数和平均产活仔数处于较高水平;在3、4、5月这3个月产仔情况比其他月份更理想;2)比较两个品种母猪在高温季节和低温季节的产仔性能发现,杜洛克母猪的产仔性能更容易受到高温环境的影响;3)比较不同胎次在高温季节和低温季节的产仔信息:杜洛克和大约克母猪第3、4、5胎时的抗热应激能力最强,第1、2胎最容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4)将不同配种月份的平均温度和不同产仔月份的平均温度与两品种母猪的产仔性能进行相关性分析:配种月份的平均温度与大约克母猪的平均产仔数、平均产活仔数都存在一定的负相关,一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9.57—0.01347x和y=9.25-0.02045x,当平均温度每升高1℃,大约克母猪的平均产仔数和平均产活仔数分别下降0.01347头和0.02045头。故在高温环境中养猪,对配种和产仔安排计划建议如下:1)生产中尽量将配种安排在11、12、1月份等温度低的季节,特别是针对第1、2胎的母猪;2)将母猪的产仔日期安排在3、4、5月等几个月份;3)对处于高温环境中的妊娠后期母猪、分娩母猪和公猪应给予更严格的降温措施。  相似文献   

12.
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母猪的排卵、受精和产仔,直接决定着养猪者有无经济效益。要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本文讨论提高集约化猪场瘦肉型母猪产仔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母猪产后瘫痪是指母猪在产仔1~5天内以四肢运动功能减弱或丧失、知觉减退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虽然本病一般不会引起死亡,但由于母猪失去了饲养价值和繁殖能力,因此也会给饲养母猪的农民朋友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1年产仔窝数年产仔窝数即每头母猪平均年产仔窝数,是衡量一个猪场母猪群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母猪数量相同的两个猪场,年产仔窝数多的,表明生产水平高,否则反之。情期受胎率指在第一个发情期即可受胎的母猪占所配母猪的比例,正常情况下为85%~90%。情期受胎率低会延长母猪空怀期,不但降低母猪的年产仔窝数,还造成饲料和人工的浪费,增加养猪成本,这是目前影响母猪年仔窝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母猪产仔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母猪产仔头数和成活率的高低是规模化养猪能否取得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也是发展养猪生产的重要举措。通过一些养猪专业户总结多年养猪生产实践经验和综合国内的一些报道证明,母猪产仔率的高低,主要与猪舍温度、营养、胎次、配种技术及种猪精液品质和妊娠期间死胎与流产等因素有密切关系。1猪舍内温度实践证明,母猪舍温度控制在20℃以下时,可提高母猪产仔头数,舍温在35℃以上时,不但影响受精卵的发育和胚胎着床困难,而且还容易造成胚胎死亡。所以,母猪舍适宜温度应在17-20℃,妊娠母猪适宜温度应在11-15℃之间为…  相似文献   

16.
刘国信 《中国猪业》2007,(10):47-47
母猪产仔前后的饲养管理对提高其产仔成活率和预防母猪产后疾病,促进母猪及早恢复体况并发情配种,缩短生产周期,发挥遗传潜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产仔前后的母猪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仔猪成活率。增加母猪产仔窝数,及提升养猪经济效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许多畜牧养殖户只顾养母猪的数量,不重视母猪的质量,加上饲养管理的方法不当,常常会使母猪大量流产和死胎,造成母猪的产仔成活率下降,增加养猪的饲养成本,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那么母猪流产和死胎的原因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两个组的单因子对比试验,“母乐健”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其产程减少了30.51%,平均产仔间隔减少了7分钟,母猪泌乳量增加,无产后三症现象,母猪食欲增加,产出的仔猪十分活跃,并有白天产仔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经产母猪低血钙症与低血糖症是母猪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营养代谢疾病,其多发生于经产高产母猪,尤其多发于饲养水平较低的贫困山区所养的经产母猪。若诊治不当、不及时,往往造成仔猪母猪同时死亡,给养猪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多年来笔者对其进行了一些探索,现将一些诊治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猪由于产仔数较多,生产过程较长,到了产仔后期,由于产力不足,羊水流尽等原因,产仔不尽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导致母猪死亡,仔猪成活率降低,给养殖场(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母猪到了生产后期体力下降、羊水流失以及产道的收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