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数据质量保证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第 2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工作的组织程序和作业数据流程 ,提出了“全流程管理 ,分环节控制”的数据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分为调查前技术培训、省 (自治区、直辖市 )调查中的质量控制和省级成果验收与全国数据集成等 3大步骤。每个步骤中 ,又包括必需的环节和具体的内容。实践证明 ,该数据质量保证体系是行之有效的 ,基本满足了该次调查工作对数据质量控制的要求 ,也保证了调查工作顺利进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土壤侵蚀现状及综合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阐述应用 RS和 GIS技术相结合进行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的方法和流程 ,建立全国土壤侵蚀分类系统和强度分级指标 ,采用全数字作业的人机交互判读分析方法编制全国土壤侵蚀图 ,依靠 GIS技术建立全国土壤侵蚀属性数据库和图形数据库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揭示出其分布规律及特点 :全国土壤侵蚀从面积和强度上都是由东向西递增 ,并存在集中连片分布。最后针对其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遥感和GIS的全国土壤侵蚀动态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土壤侵蚀动态监测是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阐述了在遥感和 GIS技术支持下采用人机交互判读分析进行全国土壤侵蚀动态监测的方法和工作程序。在全国第 2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分类系统不变的基础上 ,通过两期遥感信息的比较、人机交互解译土壤侵蚀动态图斑、矢量图编辑、面积汇总的全数字方式 ,完成 1995— 2 0 0 0年 1∶ 10万比例尺的全国土壤侵蚀动态遥感监测与数据库更新。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与主要任务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流程质量保证,分环节质量控制"的质量管理体系及其每个环节实现质量保证的途径。具体包括5个步骤的质量控制环节:一是可行性研究阶段,严把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关;二是初步设计阶段,严把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审批关;三是主体工程施工准备期,严把相关单位进驻次序;四是工程施工期,严格监测单位数据报告及其核查制度;五是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阶段,严格监测成果统一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5.
廖纯艳  黄健 《水土保持通报》2007,27(1):58-61,71
主要介绍了3S技术在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中的应用。首先阐述了3S技术的特点、项目实施基本指标和项目作业技术系统;其次重点叙述了3S技术在项目实施中的技术流程,包括资料收集、地形图矢量化、矢量数据空间分析、TM遥感影像处理、野外调查建立解译标志、遥感解译、土壤侵蚀强度计算、解译成果野外校核、数据库集成和用户界面开发10个步骤。最后列举了项目实施成果,并就3S技术在区域水土流失监测中的优势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湖北省土壤侵蚀强度分级体系基础上 ,应用遥感技术进行了“湖北省第三次土壤侵蚀动态遥感调查” ,根据遥感资料解译结果对土壤侵蚀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 ,划分了不同的土壤侵蚀景观区。在 1995年第二次遥感调查数据的基础上 ,经过 2 0 0 0年遥感图像数据的动态监测调查 ,得出了土壤动态监测成果数据 ,进而对动态变化趋势和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遥感技术以其宏观、快速、客观的优势,已经成为区域土壤侵蚀调查的重要技术方法。黄河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遥感为主要技术手段开展了黄河流域不同尺度、多种信息源的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取得了大量的数据和丰富的区域水土保持遥感调查经验,培养起了一支专业的技术队伍,并拥有了先进的设施设备和软件平台。对即将启动的全国第四次土壤侵蚀普查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利部连续两年组织实施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项目,目前已形成一套比较成熟和完善的技术路线,其中遥感解译与判别是遥感监管的关键技术环节,是疑似违法违规图斑现场核查处置的基础工作。通过对遥感解译与判别技术要求和工作流程进行梳理、总结,形成了一套标准的技术执行体系,以期为遥感监管在全国各级开展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三江源地区土壤侵蚀遥感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以2004年TM数据为主要的遥感信息源,将植被覆盖度、地形坡度、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数据与遥感数据复合,利用G IS的叠加分析功能,提高了土壤侵蚀的目视解译精度。在2000年全国土壤侵蚀调查的基础上,动态分析了三江源近几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的土壤侵蚀状况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0.
关于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中几个问题的思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在精度、速度、可比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受"土壤侵蚀”中一些理论和学术问题的制约,仍需要深入研究.笔者通过参加本次工作撰写此文对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学术上的一些问题,如土壤侵蚀的概念、坡耕地土壤侵蚀等级的判读和确定、土壤侵蚀强度和土壤侵蚀程度以及重力侵蚀、人为侵蚀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供业内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的方法和特点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采用人机交互方式,于1999和2000年开展了全国第2次和第3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工作。福建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与兄弟省份相比,充分发挥了“3S”技术的作用。本介绍了这两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的过程、方法和特点,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中的一种计算机辅助评判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计算机辅助评判方法根据全国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参考指标,对已配准的各县(市)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和坡度数据(皆转成统一投影的栅格数据),按TM卫星影像像元点逐点读出后评判土壤侵蚀的强度等级,写入一张新的图像,生成土壤侵蚀强度评判栅格图像。然后,再运行矢量化软件模块,自动生成AUTOCAD的DXF件格式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图斑。在此基础上,调查人员再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补充修订,形成最后成果。实践表明,该计算机辅助评判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统一评判标准、提高评判准确性,达到土壤侵蚀遥感快速调查目的。  相似文献   

13.
区域土壤侵蚀遥感与核素示踪联合评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具有宏观、快速、信息量大等优点,但是实际应用中有3大制约因素:1)廉价高分辨率影像的获取;2)科学准确的判读和解译方法;3)成熟的土壤侵蚀评价模型或系统的观测数据。我国普遍缺乏土壤侵蚀评价模型和长期观测数据,技术问题比较突出。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中,采用经验分级指标法得出土壤侵蚀现状或强度,影响了土壤侵蚀评价的精度、准确性和应用范围。利用土壤侵蚀核素示踪技术测算不同土地利用单元的土壤侵蚀量,能够突破了遥感土壤侵蚀调查依赖模型和观测数据的限制,实现土壤侵蚀评价的宏观与微观、点与面、估算与实测的结合,为区域土壤侵蚀快速评价提供一条高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以重庆市忠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忠启  文安邦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1):295-297,300
土壤侵蚀调查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基础,仅采用传统的调查和统计方法,耗时、耗力且数据准确度低。近年来,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来进行土壤侵蚀调查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准确性、时效性及效率高等特点是传统方法难以做到的。以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利用ERDAS和ARC/INFO等地理信息软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实地采样对重庆市忠县地区进行了土壤遥感调查,为忠县地区的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并对该地区的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开展以来,全国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高寒高海拔地区由于自身气候、地形地貌的特殊性,遥感监管开展外业工作面临难度大、时间受限等问题,相关工作经验也比较欠缺,尚缺乏一套科学、高效的工作流程。基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水土保持遥感监管经验,首先对高寒高海拔区域开展遥感监管外业复核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然后在综合考虑经济成本、工作效率、作业安全的基础上,对水土保持遥感监管的经验进行总结,可为高寒高海拔地区遥感监管合理安排作业流程,确保遥感监管外业核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区域土壤侵蚀普查方法的初步讨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土壤侵蚀调查制图和动态分析,是国家和省区编制土壤侵蚀宏观规划的数据基础,也是一个重大前沿性研究命题。在综述国内外区域土壤侵蚀调查制图、区域土壤侵蚀因子、土壤侵蚀尺度效应和土壤侵蚀模型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即将开展的全国土壤侵蚀普查工作提出以下建议:土壤侵蚀普查需要充分利用我国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的最新成果,采用模拟计算方法实现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定量估算;调查内容应包括区域土壤侵蚀因子、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水土保持措施、典型区域抽样调查等;对土壤侵蚀尺度效应、区域土壤侵蚀模型应用示范和区域土壤侵蚀数据库建设方法等关键技术展开攻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卫片目视解译在土壤侵蚀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阐述了应用卫片目视解译土壤侵蚀现状与制图的方法、步骤及技术要求,讨论了如何调查土壤侵蚀强度,如何建立解译标志和编制检查表,以及系列成图、面积量算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生产建设项目“天地一体化”监管示范总体实施方案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0  
根据《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规划(2013—2020年)》和《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实施方案(2014—2016年)》,水利部印发了《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2015—2016年实施计划》。为做好生产建设项目监管示范工作,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组织编制了《生产建设项目监管示范实施方案》。该方案基于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通用GIS工具和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阐述了开展项目建设扰动遥感识别、建设扰动合规性分析、数据入库管理、信息即时交换与共享的工作流程与技术方法。该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监管示范工作的目标与任务、监管对象及其主要指标、工作流程与技术方法、组织实施与进度安排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梳理CSLE模型需要的参数、参数的计算方法、成果数据的统计及整编要求,设计开发了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软件,可实现土壤侵蚀因子和土壤侵蚀强度的自动化计算、数据批量处理及成果数据自动整编等功能。该软件在新安江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中已得到应用,显著提高了模型侵蚀强度计算和成果整编的效率,同时提高了工作和产品的质量,可为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开展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提供重要技术手段,也有助于推进全国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的智能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土壤侵蚀严重地影响了东北黑土区的土壤质量和粮食产量。利用GIS平台结合土壤侵蚀模型,以遥感数据、田间采样数据和农户调查数据为数据源,建立了侵蚀决策方案管理数字化地块图,实现了GIS支持下的土壤侵蚀预警和侵蚀防治信息化决策,可以根据不同地块的侵蚀程度,提供不同的治理措施决策建议,实现了田块尺度水土流失预警及水土保持决策的数字化管理,建立了侵蚀黑土农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信息化管理样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