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发病基本情况2013年9月23日,街面水库香坪库区一养殖户报告称:其养殖8个网箱(网箱规格6米×8米×3米)的草鱼,鱼体平均规格约1.25千克,每个网箱存鱼量5000千克左右,已发病死鱼一个多月,开始时零星死鱼,但近半个多月,每天死鱼在80~120千克,合计死鱼达1700多千克。养殖户自行诊断为肝胆综合征,并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剂全箱泼洒,同时用三黄粉和维生素拌饵投喂进行治疗15天,鱼病不见好转,且病死鱼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2.
《内陆水产》1986,(2):31-32
鱼类发病是由外因和内因两种因素引起的。但是,我们治疗鱼病时,常常只注意内因这个因素,而忽视了外因。其实,如果永质过老,水色变黑发臭,溶氧量低的鱼塘,既便池中鱼病治好,而水质没有得到改良,死鱼现象中止也是暂时的。不久,鱼病又会重新发生,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3.
湛江养殖户陈先生,承包了50多鱼塘,还经营了十几年渔药,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病害防治技术。有渔民向陈先生反映,其养殖的罗非鱼鱼塘里每天都发现一、两百尾死鱼,持续了好几天。陈先生经过现场检测,发现该鱼塘养殖密度过高,而且久未清塘,水体调节处理方法不科学,导致鱼塘亚硝酸盐和氨氮升高,引起死鱼现象。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开化县芳林村农户余寿林、汪基荣,今年利用山坞冷水田挖塘养草鱼和花白鲢。四月份,鱼苗患了肠炎和烂鳃病,每天都死鱼2—3条,最多的一天死鱼达30—40条,对于这种鱼病,汪基荣在9平方米、水深80厘米的鱼池中,用一公斤食盐泡10来公斤水,在全塘遍洒,使鱼病很快好转,2—3天后就不再发生死鱼了。可见,用食盐治疗  相似文献   

5.
夏秋之际,高温炎热,有时气温高达37—38℃,一般按照常规的方法防治鱼病,其效果不明显,甚至引起大批鱼死亡,现将高温防治鱼病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1、鱼塘平均水深不到80cm,水温在30℃以上,防治鱼病不可全池泼洒,否则会容易引起死鱼,因为在化学反应中,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宜丰县芳里水库,有正常养鱼面积1200亩,平均水深4米,枯水期面积600亩。1990年9月23日起,突然出现鲢鳙鱼暴死,来势凶猛,每天死鱼500尾以上,多的一天有1000多尾,整个水库一片雪白。施药后死鱼明显减少,至第五天停止死鱼。整个水库共死亡鲢鱼3000公斤,鳙鱼510公斤,损失近万元。这是宜丰养鱼史上损失最大的一次鱼病。  相似文献   

7.
1997年7月份以来,宿州市东十里窑场的一口3亩成鱼塘和一口15亩鱼种搪的成鱼和鱼种发生大批死亡。经诊断死鱼为烂鳃、赤皮、出血等并发性鱼病引起,用常规鱼药生石灰、漂白粉、硫酸铜、氯杀灵、鱼康等治疗,都不见效,至八月底成鱼塘的成鱼基本死完。经过调查,原来该养殖户在成鱼塘岸边养了200多只鹅,鹅粪大量堆积在岸上,没有下大雨之前,池塘里的鱼生长正常,没有发现前病。7用份由于雨量大,鹅粪被雨水冲入池塘,造成水质败坏,引起多种鱼病并发,使鱼类大批死亡。鹅粪进入池塘后,几天内水质发生急剧变化,水色变成酱油色且浑浊。由于…  相似文献   

8.
夏秋之际,高温炎热,有时气温高达37—38℃,一般按照常规的方法防治鱼病,其效果不明显,甚至引起大批鱼死亡。现将高温防治鱼病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 鱼塘平均水深不到80厘米,水温在30℃以上,防治鱼病不可全池泼洒,否则会容易引起死鱼,因为在化学反应中,温度每上升1℃,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南昌县发生了以白鲢“出血病”为主的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5至9月份,全县有南新、蒋苑、岗上、八一、付山、小兰、向塘和莲塘水产场等八个乡、镇、场的700多亩鱼塘,均发生此类鱼病,症状大同小异,死鱼5000多公  相似文献   

10.
金坛县城东乡大柘荡渔场成鱼塘养殖面积376亩,1989年为全县鱼病暴发重点单位之一,全场因病死鱼达1万多公斤。今年该场坚持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扎扎实实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至6月份,全场塘口发病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8%  相似文献   

11.
据调查,泰宁县几乎80%的鱼病源自于寄生虫危害,特别是近年来指环虫病对鱼类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且各种杀虫药的治疗效果都不理想,杀虫不彻底,容易复发。2008年8月中旬,一口以培育蒲江Ⅰ号团头鲂鱼种的池塘暴发鱼病。8月16日开始出现死鱼10多尾,8月17至19日死鱼30多尾,8月20日猛增  相似文献   

12.
防治鱼病时,除必须综合准确诊断病症及选用最佳的药方进行对症治疗外,抓住防治时节及研究给药方法,是防治效果好坏的关键。笔者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有以下体会,供同行参考: 1.治鱼病宜早不能迟。即鱼在开始发病时就必须迅速诊断治疗,否则拖延了时间,即使对症用药,效果也不理想。因鱼病到了晚期,已严重退食或绝食,这时如果内服药饵,效果定不佳。加之水里及泥中也由于病死鱼尸体的污染,都寄生了病菌<虫>,这样给根治鱼病带来了很大困难。 2.要外、内夹攻用药。鱼塘发病死鱼时,不但鱼体有病菌<虫>寄生,而且水域、淤泥也被病源污染。因此,如果单纯使用内服鱼药,只能将鱼体内的病源杀死,要根治病菌必须同时外用消毒杀菌<虫>剂。  相似文献   

13.
一般情况,发现鱼塘中死鱼时,才意识到鱼病的发生。其实这时鱼病已很严重,已难以救治,特别是内部器官的疾病,此时病鱼食欲已丧失,药物无法进入鱼体,损失将难以避免。鱼被病原体感染或侵袭后,一般有一段过程。因此,刚开始生病时,会有一些征兆,我们只要留意观察,是能够及时发现的。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判断。  相似文献   

14.
四、五、六月鱼长“壳”,七、八、九月鱼增膘。六至九月份鱼塘里水温高,鱼类摄食量大,增长,增重最快。但水温升高,鱼类粪便和残渣剩饵容易腐烂发酵,往往容易引起水质恶化,鱼病蔓延,造成大量死鱼。因此,高温期每10-15天泼洒一次石灰浆,每次每亩工米深的水面用生石灰15—20公斤,既能控制水质,杀死病菌,又可肥水,  相似文献   

15.
案例一、花都养殖塘鱼化学中毒事件 花都区某鱼塘短时间内出现鱼类大量死亡事件。事故鱼塘水呈浅黄色,死鱼为草鱼、鳙鱼、鲢鱼和生鱼。事故鱼塘东侧为一水塘,水塘上游为某工业区的污水池.其中水塘与污水池之间的蓄水坝已冲塌;事故鱼塘南面与之相邻的另一鱼塘未发现死鱼现象。  相似文献   

16.
肆虐多年的暴发性鱼病,使许多单位和个体养鱼户每年减产5—10%,为治疗此病而化去的药费少则每亩几十元,多者达上百元。如海盐县秦山镇北段村渔场有池塘150亩,年年被鱼病困扰。据该场场长介绍近几年因病害而死鱼的数量:1990年为2500多公斤,1991年为5000多公斤,1992年为5000多公斤,1993年为3500多公斤(不包括因泛塘死鱼的5000多公  相似文献   

17.
1鱼病防治 从我省近年来鱼类越冬死亡的情况看,鱼病是引起越冬死鱼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些鱼病大多不是在越冬过程中才发生的,而是在越冬前就已发病,只是在越冬过程中病情加重,才引起死鱼。因此,要提早防治鱼病,应在鱼入越冬池前,也就是在饲养后期就应彻底治疗。目前,对我省赵冬鱼类危害最严重的鱼病是鱼隐性败血症,它是一种细菌性鱼病,病鱼体表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8.
鱼类的死亡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 ,但主要是鱼病和化学物中毒两种。由于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大量排放 ,使污染死鱼事故接连发生 ,渔业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因此 ,要正确区分鱼病死鱼与化学物中毒死鱼 ,以便及时、对症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损失。1 从死鱼季节和品种上区分。鱼病的发生一般是由春天开始 ,随着气温和水温的升高 ,细菌等病原体不断繁殖 ,到夏季鱼病最为严重 ,而且各种鱼病都有一定的品种选择性。化学物急性中毒则不同 ,无季节性差异和明显的品种选择性 ,仅与有毒化学物排入养鱼水体的时间有关。2 从死鱼的前兆区分。鱼的发病和死…  相似文献   

19.
1991年7月份,我县养鱼池塘发生多起泛池死鱼事故。7月18日,梁山镇关庄村鱼塘泛池,死鱼300公斤;同日,安山乡曹庄村鱼塘死鱼20余公斤;7月26日,司垓闸管所网箱罗非鱼死亡100余公斤;7月29日,小安山乡水屯村鱼塘死鱼100余公斤。上述死鱼事故,影响了养鱼户的收入,给养鱼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分析上述几个单位的情况,我们认为造成池鱼泛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放养密度大。发生泛池死鱼的池塘,均是亩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隆回县黄金井乡罗公桥村医务室医生陈昌孝经反复试验,采用人用青霉素、红霉素、链霉素等多种抗菌素注射液空瓶防治鱼病,取得较好的效果。1991年8月份,陈昌孝得知其兄养殖的一口池塘,每天死亡草鱼数尾,经诊断得了肠炎、赤皮、烂鳃等鱼病,后用青霉素、红霉素、链霉索等注射液空瓶进行治疗,第二天即停止死鱼。其方法是:每亩池塘取青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