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遮荫处理对鸡爪槭的栽培变种‘血红鸡爪槭’叶片叶绿素、花色素苷以及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血红鸡爪槭’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以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都增多.但光强太弱含量反而会降低;叶片中花色素苷、糖以及淀粉含量随着光照强度降低而减少。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遮荫处理对鸡爪槭的栽培变种‘血红鸡爪槭’叶片叶绿素、花色素苷以及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血红鸡爪槭’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以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都增多,但光强太弱含量反而会降低;叶片中花色素苷、糖以及淀粉含量随着光照强度降低而减少。  相似文献   

3.
张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76-16679
[目的]研究血红鸡瓜槭(Acer palmatum‘Bloodgood’)的光合特性,为提高其光能利用率和转化效率,进而提高其园林观赏价值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天病虫害、长势基本一致的血红鸡爪槭1年生苗为供试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其光合特性。[结果]血红鸡爪槭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CO2补偿点、CO2饱和点分别为1 260、32.66μmol/(m2.s)和49.34、991.67μmol/mol,且最适宜在25~27℃温度范围内生长;叶片净光合速率(Pn)在夏季呈典型的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且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分别是影响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和生理因子;高温胁迫下叶片PSⅡ的活性受到了抑制,光化学反应的份额减少,非光化学反应的份额增加。[结论]该研究揭示了血红鸡爪槭光合特性的基本变化规律及限制其光合作用的内外因子,可为今后其更好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两种荫生观赏植物的抗冷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原产热带地区的两种荫生观赏植物绿巨人 (Spathiphyllumfloribundum)、‘乳斑’黛粉叶 (Diff enbachiamaculata‘RukolphRoehrs’)为材料 ,分别进行 1 5、1 0、7、5℃的低温处理 ,观察其外部形态变化 ,并测定其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结果表明 ,经低温处理后 ,绿巨人和‘乳斑’黛粉叶的叶片出现不同程度的萎蔫、腐烂 ,叶绿素含量下降 ,叶片相对电导率增加 其中绿巨人的冷害症状较轻 ,其安全越冬下限温度为 1 0℃左右 ;‘乳斑’黛粉叶的冷害症状较为严重 ,其安全越冬下限温度为 1 5℃左右 ,认为绿巨人的抗冷性比‘乳斑’黛粉叶强 .  相似文献   

5.
‘紫荣8号’是以‘NSN’为母本、以’M55-3-6’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紫色长茄杂种一代新品种。生长势强,抗性好,连续座果能力强,商品率高。果形长棒形,果皮平滑,皮色紫红,着色均匀,光泽好,果长29.6~30.3 cm,横径约5.0 cm,单果重284.9~286.1 g;果肉白色,肉质紧实,品质优,耐贮运。中早熟,耐寒,适宜华南地区春秋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皖北地区主栽玉米品种适宜密度,为玉米高产创建的合理密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穗粒数、千粒重等参数的监测,研究淮北地区密度对主栽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连续2年在宿州市农科院农试场,以‘郑单958’、‘鲁单981’、‘隆平206’为试验材料,以审定密度为基准,每7 500株/hm2为一个密度阶梯,设置从减少7 500株/hm2至增加30 000株/hm2不同密度处理,在充分满足水肥需求条件下进行高产栽培实践,在实现高产基础上分析其产量及相关性状特征。结果表明,除平展型玉米品种‘鲁单981’外,其他2个品种密度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紧凑型品种‘郑单958’最适宜种植密度为73 300株/hm2,半紧凑型品种‘隆平206’适宜种植密度为68 600株/hm2左右,平展型品种‘鲁单981’最适宜种植密度为45 000~52 500株/hm2。由此得出,品种株型越紧凑,种植密度可适当增大;随密度增大,穗粒数与千粒重与密度呈越显著负相关,品种‘鲁单981’生产上应适当稀植以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7.
以‘金亮’锦带(Weigela florida‘Goldrush’)和‘宝石’锦带(Weigela florida‘Ruby’)为研究对象,利用20%聚乙二醇-6000(PEG-6000)人工模拟水分胁迫环境,设置4个胁迫梯度(持续0、6、12、24 h),研究在胁迫过程中植物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蛋白质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PEG-6000处理后,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大,叶片电导率呈上升趋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金亮’锦带蛋白质质量分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宝石’锦带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最后又降低的趋势;‘金亮’锦带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则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宝石’锦带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则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宝石’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则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利用叶绿素荧光特征参数研究了‘金陵黄枫’等黄叶鸡爪槭品种PSⅡ光化学活性、能量分配及日灼抗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品种‘金陵黄枫’的Fv/Fo、Yield等荧光参数显著高于‘荷兰黄枫’及原变种,而该品种的ETR及qP与另外2个品种无显著差异。分析表明qN高的品种日灼伤害更严重,并且,易受日灼伤害的品种同时具有较低的实际光化学反应效率和电子传递速率。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合嫁接‘好运来’樱的砧木种类和规格,分别以不同规格的钟花樱、‘小乔’樱和‘飞寒’樱为砧木,研究其对‘好运来’樱嫁接成活及生长的影响,并分析嫁接苗的生长节律。结果表明,以钟花樱为砧木的嫁接成活率最高(88.00%),‘飞寒’樱次之(81.33%),‘小乔’樱最低(75.33%);嫁接口愈合良好率以钟花樱最高,各砧木的愈合良好率随砧木地径增大而降低;各处理成活后的嫁接苗生长都表现良好,其中用小规格钟花樱嫁接的接口径和株高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其他处理间的接口径、株高和高径比无显著差异。‘好运来’樱嫁接苗的接口径速生期持续时间以钟花樱为砧木的最长(184 d),该时期生长量随钟花樱砧木地径增大而增加,株高速生期生长量以‘小乔’樱为砧木的最大(187.37 cm)。各处理中钟花樱中规格为砧木处理嫁接成活率为86.00%,愈合率为82.22%,接口径和株高快速生长期和净生长量分别为188 d, 105 d和10.17 mm、180.64 cm,末次测量时高径比为19.03,综合表现最好。建议在‘好运来’樱的嫁接繁殖生产中,选用中规格(地径10~15 mm)的钟花樱作为砧木。  相似文献   

10.
电导法结合Logistic方程鉴定不同枸杞种质的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个枸杞种质为试材,用电导法结合Logistic方程对不同枸杞种质的耐热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高温处理后,‘0701’‘1301’‘MA’‘宁杞1号’‘宁农杞9号’‘宁杞5号’‘中国枸杞’‘蔓生枸杞’‘云南枸杞’‘北方枸杞’‘黄果枸杞’的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52.55、52.13、52.37、54.17、56.28、54.57、52.47、55.55、53.79、55.36和56.92℃。耐热性大小依次为‘黄果枸杞’‘宁农杞9号’‘蔓生枸杞’‘北方枸杞’‘宁杞5号’‘宁杞1号’‘云南枸杞’‘0701’‘中国枸杞’‘MA’‘1301’。  相似文献   

11.
槭树属3种彩叶植物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了自然条件下槭树属3种彩叶植物复叶槭‘金叶’(Acer negundo‘Aurea’)、红花槭‘秋火焰’(A.rubrum×freema-nii‘Autumn Blaze’)、鸡爪槭‘红丝带’(A.palmatum‘Atropurpureum’)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结果表明,槭树属3种彩叶植物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效率均表现为:红花槭‘秋火焰’>复叶槭‘金叶’>鸡爪槭‘红丝带’;复叶槭‘金叶’和红花槭‘秋火焰’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鸡爪槭‘红丝带’净光合速率在7:00最高.槭树属3种彩叶植物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速率日变化呈"V"型,即先下降后上升;复叶槭‘金叶’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日变化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红花槭‘秋火焰’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的日变化波动较小,而鸡爪槭‘红丝带’的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从7:00到17:00持续走低.  相似文献   

12.
鸡爪槭翅果表型性状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鸡爪槭(Acer palmatum)翅果表型性状间的关系及其变异规律。从黄山学院校园内随机选择10棵生长健康的鸡爪槭单株,对10棵鸡爪槭的9个翅果表型性状进行调查分析。10棵鸡爪槭的9个翅果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范围为5.68%~19.71%;9个翅果表型性状间相关系数的范围是-0.451 4~0.729 4,这表明翅果表型性状间关系密切复杂;基于9个翅果表型性状划分的4个组别间表型性状差异明显,可为营建不同用途的鸡爪槭提供基本材料。研究表明鸡爪槭翅果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多层次的变异为不同选育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日本红枫茎段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外植体灭菌、启动培养、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本红枫外植体经1.0%次氯酸钠灭菌4 min后,成活率达到最高,为78.9%;以MS为基本培养基筛选出适宜日本红枫的启动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0.1 mg·L~(-1);在MS培养基中附加0.005 mg·L~(-1)TDZ时,可获得最佳的增殖效果,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2 mg·L~(-1)+蔗糖30 g·L~(-1)+琼脂5g·L~(-1),生根率可达97.8%。幼苗经炼苗后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红枫的繁殖与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枫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园林绿化、美化树种,更是园林中的红叶珍品植物之一,是余姚市花木的主导品种之一。对国内关于红枫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繁殖技术、栽培技术、应用技术、产业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旨在为余姚市红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主要研究了温度和光照互作条件下对日本红枫叶片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叶黄素循环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强光、高温弱光处理的日本红枫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29.1%和22.9%;高温强光使花色素含量降低6%;处理90 min后高温强光使叶片的Fo、Fm、Fv/Fm分别下降至处理前的80.5%、11%和36.9%;高温强光、高温弱光使叶片的叶黄素循环库分别降低9.7%和7.3%,(A+Z)/(V+A+Z)比值分别升高66.2%和61.9%;弱光条件下温度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比在强光条件下更明显;强光条件下温度对花色素含量的影响比在弱光条件下明显;高温导致日本红枫叶片发生光抑制,诱导红枫叶片叶黄素循环启动;高温强光、低温强光、高温弱光都会影响日本红枫叶片内多数抗氧化酶活性,这三种处理使日本红枫叶片的正常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胁迫。  相似文献   

16.
鸡爪槭叶片色素组成及叶色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爪槭叶片发育期间叶色明显差异的芽叶期、展叶期、初叶期、小绿期、大绿期、绿叶期和红叶期的叶片为材料,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层析色谱法、颜色特征反应、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色素种类和质量分数进行检测,并分析了叶色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鸡爪槭叶片中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矢车菊素、矢车菊素半乳糖苷、矮牵牛素、儿茶素、绿原酸、表儿茶素、二氢杨梅酮、芦丁、香豆酸、对香豆酸、根皮苷、杨梅素和槲皮素;芽叶期到初叶期叶片红色变浅主要是因为矢车菊素半乳糖苷的质量分数降低;初叶期到绿叶期叶色由浅红转为深绿主要是因为叶绿素大量积累的同时矢车菊素半乳糖苷质量分数降低;叶色由绿叶期的深绿到红叶期的紫红,是矢车菊素半乳糖苷质量分数增加和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红枫秋冬转色期叶色变化的生理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红枫(Acer palmatum Atropurpureum)两头红"品系成龄植株为材料,测定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红枫秋冬转色期叶绿素、花色素苷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比较不同光照强度及温度对叶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开始下降缓慢,10月31日后迅速下降,树冠背阴面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向阳面,阳面东向显著高于阳面西向;叶绿素a/b先增加后下降;花色素苷含量开始缓慢增加,11月21日之后显著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在11月21日之前迅速增加,之后趋于稳定;花色素苷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温度与花色素苷和可溶性糖含量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叶绿素荧光特征参数研究了荷兰红枫、日本红枫等红叶鸡爪槭品种PSⅡ光化学活性、能量分配及日灼抗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日灼抗性较强的鸡爪槭原变种其Fo、Fm、Fv/Fo、Fv/Fm、qP、ETR、Yield等荧光参数显著高于日灼抗性较弱的荷兰红枫,而原变种的上述参数值多与日本红枫之间无显著差异,分析明确了各荧光参数与日灼伤害程度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