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疆棉花应用膜下滴灌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疆是典型的干旱灌溉农区 ,水资源极有限。水是新疆农业发展最主要限制因子 ,棉花是新疆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者对新疆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发展节水型农业灌溉技术是节水农业发展的方向 ,因此 ,棉花滴灌技术是新疆荒漠绿洲灌溉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膜下滴灌是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它能在植物需水的任何时候和地点 ,将水分、养分均匀持续地运送到作物根部附近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土壤蒸发和农业用水的浪费 ,较常规灌溉公顷节水 30 0 0~ 45 0 0 m3。尽管膜下滴灌技术在节水省肥增产等方面具备很多优点 ,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2.
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时期采取不同的灌溉方法,即:插秧至返青阶段有水不淹心;返青至分蘖高峰期寸水不露泥;拔节孕穗至蜡熟末期间歇灌溉,缺水补水。结果表明:采用节水灌溉模式稻田可节水1800m3/hm2,可增产625.5kg/hm2,纯增收1431元/hm2。  相似文献   

3.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促进甘蔗糖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州半岛蔗区近几年来推广甘蔗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现状;浅析本蔗区几种灌溉方法和技术的优越性;推广蔗地节水灌溉的效果和作用;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时期采取不同的灌溉方法,即:插秧至返青阶段有水不淹心;返青至分蘖高峰期寸水不露泥;拔节孕穗至蜡熟末期间歇灌溉,缺水补水。结果表明:采用节水灌溉模式稻田可节水1800m^3/hm^2,可增产625.5kg/hm^2,纯增收1431元/hm^2。  相似文献   

5.
概述雷州半岛蔗区近几年来推广甘蔗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现状,浅析本蔗区几种灌溉方法和技术的优越性,指出推广蔗地节水灌溉的效果和作用,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胡金忠  刘洪国 《北方水稻》2012,42(6):47-49,77
水稻控制灌溉是一种节水栽培新技术。八五二农场生产大面积推广应用该项技术,平均节水70~100 m3/667 m2,节水率达22%~35%。控制灌溉技术在推广应用时,要与垦区应用的"浅、湿、干"灌溉技术有机结合,处理好生产性用水与控制灌溉的关系,同时要与水稻叶龄诊断技术相结合,以更加精准地进行节水灌溉,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研收集海南省水资源利用与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分布情况的相关数据,分析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在发展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海南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存在的困难,提出发展海南省农业节水灌溉的合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草甸白浆土保水能力强,通透性差,常规灌溉使水稻生长发育不良。通过节水控制灌溉试验结果表明,节水灌溉技术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加了产量,使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9.
寒地井灌稻是适于水源缺乏地区发展水稻生产的有效途径。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需水规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节约用水,提高井水温度是寒地井灌稻获得高产、高效益的主要措施之一。1科学灌水,节约生态需水分蘖阶段采取干干湿湿间歇灌溉,以提高地温,促进分蘖,使稻苗健壮生长,增强抗病,抗倒伏能力;分蘖末期至一次枝粳分化期实行晾田和烤田,达到壮秆攻穗节水目的;灌浆中后期采取浅湿灌溉,做到土壤通气,以气养根,以根扶叶,以叶保粒,活秆成熟。这种灌溉方法,每667m2可比普通灌溉方法节水30%左右。为减少地面渗漏,在…  相似文献   

10.
茶树组织培养再生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成浩  李素芳 《中国茶叶》1996,18(3):28-30
植株再生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方面。几乎所有的植物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如基因转移工程、体细胞突变筛选、原生质体融合等,都需要以植株再生技术为基础,以保证能再分化重新形成植株。茶树组织培养再生技术的研究可溯源至60年代末日本胜尾清对茶树花药培养及再生单倍体植物的研究,嗣后,1975年台湾吴振铎第一次在茶树子叶培养中成功地再生试管植株。至今,茶树组织培养已从子叶、子叶柄、下胚轴、茎、花药等多种材料成功地获得再生植株。 一、愈伤组织诱导 愈伤组织的诱导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主要作用是促使被培养的植物细胞经历脱分化过程,使其具有与茎尖分生组织一样的特性,以便于在进一步的培养中再次分化,形成新植株。 在茶树组织培养中,几乎所有的材料,如茎、叶、子叶、根、花药、叶柄、子叶柄和下  相似文献   

11.
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甸白浆土保水能力强,通透性差,常规灌溉使水稻生长发育不良。通过节水控制灌溉试验结果表明,节水灌溉技术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加了产量,使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灌溉状况下棉铃生长不同天数纤维的纤维素积累动态,对认识该因素在纤维品质上的作用具有首要的意义。研究在乌兹别克科学院植物实验生物研究所科学实验基地大田条件下进行。本实验采用一般的农业技术。供试棉花品种两个:AH-2和-3,  相似文献   

13.
常秀红  王赛波  常荣国 《北方水稻》2011,41(3):77-78,80
介绍了盘山灌区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面对水资源的逐渐匮乏和耕地的日益减少的现状,应及时推行科学合理的使用有限水资源和耕地的新模式,因地制宜地采用灌排农渠有筋U型槽衬砌的灌溉技术,探讨水田水利发展的具体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鸭绿河农场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浅湿灌溉技术,以从本田田间水分管理的角度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阐述了浅湿灌溉的概念和关键点,总结了水稻各生育期浅湿灌溉技术要点,并介绍了自水稻返青期至停灌期的浅湿灌溉具体措施,其中详细说明了必须晾田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控制性交替灌溉技术是一种新兴灌溉技术。本文采用蒸渗仪对沈阳地区潮棕壤土条件下的玉米在不同控制性交替灌溉处理下的生长发育、生理生态指标、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水分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当地条件的玉米优化控制性交替灌溉制度,为该技术在东北地区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1 新疆棉田膜下滴灌技术的特点 1.1 节水、节肥、省工 棉田膜下滴灌属全管道输水和局部微量灌溉,使水分的渗漏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由于能做到适时地供应棉花根区所需水分,不存在外围水的损失问题,使水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微量灌溉不但可方便地结合施肥,即把肥料溶解后注入灌溉系统,由于肥料同灌溉水结合在一起,肥料养分直接均匀地施到作物根系层,真正实现了水肥同步,大大提高了肥料的有效利用率;而且因是小范围局部控制,微量灌溉,水肥渗漏较少,故可节省化肥施用量,减轻污染.采用滴灌后,膜下及旁边杂草难以生长,土壤不板结,田间人工作业(包括锄草、施肥、修渠、平埂、病害治理等)和机械作业大大减少, 故又可明显节省劳力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7.
张桂霜 《北方水稻》2009,39(5):62-63,76
盘锦市工业研究所研制的水田灌溉自动控制装置采用全机械控制,勿需辅助能源,精确控制灌溉水位,具有节水、节电、节省劳力、提高灌溉效率、增进作物产量、节省灌溉管理经费等诸多优点。介绍了该装置主、副调节阀的发明内容,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和具体实施方式等内容,并对背景技术做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棉花精密滴灌技术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志雄 《中国棉花》2004,31(12):30-31
新疆属于干旱灌溉型农业区 ,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棉花生长。节水栽培和科学运筹水资源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目前棉花精密滴灌是一项新兴灌溉技术 ,随着它在推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节水、增产等显著效果 ,逐渐为广大职工所接受和认可 ,是本地水资源紧缺情况下 ,植棉最为适用的一项节水新技术。1精密滴灌技术棉花精密滴灌技术是一种可控制灌溉技术 ,生育期可通过封闭管网使滴水、滴肥同步进行 ,可以将棉花各生育期所需的水分、养分适时、适量地供到棉花根部附近土壤 ,棉花根系吸收快、利用率高 ,又避免水的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 ,…  相似文献   

19.
水稻控制灌溉又称水稻调亏灌溉,是指在秧苗本田移栽后的各生育期,田面基本不再长时间建立水层,而是采用"浅、湿、干"循环交替灌溉,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田块干燥程度确定灌水时间、灌水次数和灌水定额的一种灌溉新技术。介绍了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模式的基本操作要点,适用于东宁县的技术模式及其配套农业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梳理雷州半岛旱地甘蔗节水灌溉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节水灌溉技术及效果,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雷州半岛旱地甘蔗节水灌溉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