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叶常见病害的种类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丽娟 《植物医生》2006,19(6):23-23
茶叶是我国古老的饮料之一,老少偕宜。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有清热、解毒、解乏等功效。但由于玉屏县茶园多采用密植型的种植方式,使得茶园病害有加重的趋势,直接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其常见病害有茶饼病、茶根癌病、茶炭疽病、茶圆赤星病、茶云纹叶枯病等。  相似文献   

2.
茶叶是荔波县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茶园病虫害直接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为了解茶叶病虫害的发生种类,通过3年对荔波县茶园主要病虫害的普查结果表明,害虫有11个科29种,病害有3种,其中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黄蓟马、茶煤病这4种病虫害发生重。病虫害发生总体趋势是病害发生轻于虫害。  相似文献   

3.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安县是漳州市的茶叶主产区,有"明前茶"、"冬片茶"两大优势.至2008年底茶叶种植总面积已达1万hm2,总产1.4万t,产值达12多亿元,已成为我国第2大铁观音茶生产基地.本县茶园的主要病虫害有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橙瘿螨、茶黄蓟马、茶圆赤星病、茶炭疽病、茶根结线虫等.病虫整体发生趋势是虫害重于病害,小虫重于大虫.  相似文献   

4.
马静 《湖北植保》2001,1(2):29-30
70年代在我国茶树上发现的茶叶新病害茶芽枯病 ,近年来因冬季气候变暖 ,在闽东乃至江南茶区早芽种的茶园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 ,严重地影响着春茶的产量与制茶质量 ,给茶叶生产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被病菌侵害的春茶芽叶叶梢生长受阻 ,叶片萎缩卷曲 ,直接降低了春茶产量与质量。1 发生规律与症状该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 ,发生在气温 1 5~2 0℃ ,空气湿度较大的春季。且芽叶营养物质丰富的春茶 ,病菌器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当气温高于 2 9℃时 ,病菌生长受抑制 ,停止发病。春茶芽枯病主要为害春茶幼叶和第一至第三片嫩叶 ,叶片初侵染时…  相似文献   

5.
华安县是铁观音茶叶主产区,其中红牙铁观音茶叶占99%以上.至2010年底,茶叶种植总面积已达1.05万hm2,总产量1.5万t,产值超过15亿元,已成为我国第二大铁观音茶生产基地.本县茶园主要病虫害有茶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橙瘿螨、茶黄蓟马、茶圆赤星病等.从整体看,虫害重于病害,小虫重于大虫.特别是茶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橙瘿螨等害虫发生程度逐年加重.2010年茶叶病虫害发生面积超过8.2万hm2次.其中虫害发生面积6.86万hm2次,占病虫害发生面积的83.66%,已严重影响本县茶业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笔者对咸宁市茶园病虫害发生种类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茶园病害有17个属,20种,茶园害虫有31个科,66种。1茶园病害种类据调查,为害茶园的病害有17个属,20种。其中叶部病害有7个属,10种,枝梢病害有5个属,5种,根部病害有5个属.5种。  相似文献   

7.
茶叶树病虫的危害与农药残留量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荫初 《植物医生》2002,15(3):43-43
危害山茶科茶叶树的病虫不下数10种。其中主要的有茶云叶枯病、炭疽病、轮斑病、白绢病、茶饼病、茶毛虫、蚜虫、茶蓑蛾、茶小绿叶蜱、长白蚧壳虫、黑刺粉虱等。它们都在茶叶树生长季节发生 ,其中害虫每年发生1~5代 ,甚至有的年发生20余代不等。病害不仅造成大量落叶 ,树势衰弱 ,而且制成的干茶味苦易碎 ;茶毛虫幼虫吃食叶片、嫩梢、茎皮和幼果。幼虫初期群聚叶背 ,取食表皮和叶肉 ,后期分散危害 ,食量大增 ,轻者影响当年产量 ,重者可使茶树变成光杆 ,甚至枯死 ,被害茶芽因残缺多 ,制茶时容易破碎 ,并因虫粪粘结 ,严重影响茶的品质和…  相似文献   

8.
茶尺蠖Buzura thibetaria Oberhur属鳞翅目.尺蠖蛾科.造成茶叶减产.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国内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贵州等省。幼虫咬食叶片,是一种暴食性害虫.发生猖獗时.可将成片茶园食成光杆。茶叶减产60%以上,使茶叶生产受到严重损失.影响成茶品质。2010年铜仁地区老山口茶场暴发茶尺蠖.使十多年生的33.3hm^2茶园毁于一旦;2011年玉屏县亚鱼乡暴发茶尺蠖.55.3hm^2优质茶园被茶尺蠖啃食,形如火烧,无茶可采,只有全部翻犁重植,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9.
信息素色板诱捕茶小绿叶蝉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验证茶小绿叶蝉信息素及色板在茶园茶小绿叶蝉防治上的作用和效果,以获取科学、准确的试验数据,掌握其在规模化标准茶叶园区和茶叶绿色防控技术的使用方法,促进农业部大别山名优茶优质、高产协作项目顺利实施,推进全县高效生态茶园和湖北省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万亩示范区建设,我们承担并实施了茶小绿叶蝉信息素诱捕茶园茶小绿叶蝉试验。  相似文献   

10.
王胜 《植物医生》2015,(1):24-25
<正>江口县自2006年发展茶叶以来,2012年茶园面积已经达到6 000 hm2,有4 100 hm2已经进行采茶,茶叶产量达到2 400 t。随着茶叶投产面积的增加,茶叶产量越来越大,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非常大的考验。笔者从2009年开始对江口县茶树主要害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逐步探索出符合江口县茶园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1主要害虫发生情况1.1茶尺蠖茶尺蠖在江口县一年发生5~6代,2~5代发生较重,以蛹  相似文献   

11.
<正>在生产中,茶树根病主要有茶红根腐病、茶褐根腐病、茶紫纹羽病、茶白纹羽病、茶苗白绢病等,影响茶树的生长,造成茶叶减产。为了有效防治茶叶根部病害,笔者介绍茶树根部病害的防治方法。1茶红根腐病1.1症状染病植株叶片稀疏,有的枯死。一般情况下,病株上凋萎的叶片附着在枝上,经一段时间才脱落。拔出病根有时可见根表生有白色或红色革质分枝状菌膜,后期变为暗红色或紫红色,剥开根部外皮可见皮层与木质部之间也有白色菌膜,  相似文献   

12.
茶假眼小绿叶蝉是永泰县茶园的头号害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嫩梢叶片汁液,严重影响茶叶品质。一年发生10代,世代重叠。通过多点茶园系统调查,摸清了茶假眼小绿叶蝉在永泰县茶区的发生为害特点,探索了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预测预报方法,为茶假眼小绿叶蝉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 而真菌病害是造成茶叶品质下降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因缺乏安全、有效、经济的绿色防控措施, 限制了我国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破解我国茶树病害绿色防控的难题, 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概述了茶树叶部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流行、病害病原的鉴定和致病机制的研究工作, 系统梳理了茶树健康栽培、病害免疫诱抗、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的现状, 重点探讨了我国茶树真菌病害治理所面临的挑战, 并展望了我国茶树真菌病害绿色防控的对策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武当山茶叶是武当山的特色农产品,素有"中国道茶文化之乡"、"湖北第一文化名茶"之美誉,属于鄂西北秦巴山区重点开发高香型绿茶基地和有机茶优势区域范围。当前,茶叶质量安全是茶产业的生命线,是实现茶叶产业化经营的核心,为了保证茶园安全生产,茶叶品质稳定提升,确保广大消费者喝到"放心茶",武当山特区强化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合理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着力构建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有利地保护了茶  相似文献   

15.
1恩施州茶园主要病虫害 虫害主要有:茶小绿叶蝉、茶毛虫、茶蓑蛾、茶丽纹象甲、茶黑毒蛾、茶尺蠖、茶黑刺粉虱、茶蚜、茶螨等。病害主要有:茶饼病、赤星病、白绢病、炭疽病等。  相似文献   

16.
谭济才  邓欣 《植物保护》1993,19(3):29-30
茶白星病Phyllosticta theaefolia Hara是我国山区茶园的一种重要病害。湖南、湖北、广东、贵州、云南、浙江、安徽等省山区茶园均有发生,近年来日趋严重,局部茶园发病率高达80%以上。此病主要危害茶树嫩梢芽叶,病斑直径2毫米左右,多个病斑愈合成不规则大斑,严重发生时引起茶树嫩梢芽叶畸形,生长停滞,产量锐减,罹病芽叶制成干茶味苦异常,已成为山区茶叶生产发展的严重障碍。笔者于1988—1990年在地处武陵山区的国营东山峰农场对此病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现将该病发生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整理报  相似文献   

17.
吴文 《植物医生》2016,(3):77-78
<正>茶叶是崇阳县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近年来,由于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茶叶栽培模式发生改变,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造成茶园天敌昆虫减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茶叶病虫为害猖獗,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经过多年调查发现,茶假眼小绿叶蝉在崇阳县茶园发生普遍,为害较重,影响茶树的生长,造成茶叶减产。茶树假跟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属同翅  相似文献   

18.
陈廷弟 《植物医生》2007,20(2):30-32
黎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平均海拔550m左右,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适宜茶叶生长发育,并有悠久的茶叶栽培历史。黎平县现有茶园面积1666.7hm2,其中龙井43、龙井长叶、福鼎大白茶等名优品种为486.7hm2,年产干茶1100t,创产值1400万元,成为黎平一大支柱产业。但由于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植物,适宜多种病虫害的繁殖和栖息,茶树受害严重,致使茶园减产,茶叶品质下降。经调查,黎平县茶树上主要病虫害有茶云纹叶枯病、茶赤星病、茶饼病、茶毛虫、茶尺蠖、茶刺蛾、茶小绿叶蝉、茶蚜虫、茶黑刺粉虱、茶螨等。  相似文献   

19.
英山县是湖北省茶叶主产区,现有茶园种植面积13053hm^2,年产干茶2390万kg,系列产值9.3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以上,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随着产业的发展,全球气候的变化,农民不科学施药的影响,茶园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尺蠖、茶毛虫、茶圆赤星病、  相似文献   

20.
1 发生危害 茶叶白星病是我县高寒山区的一种重要茶叶病害,感染白星病的嫩芽及叶片制成的绿茶冲泡时呈铁腥臭味苦涩,群众称这种茶为“药茶”。过去不论国营、集体和农户茶园,均未引起重视而进行防治。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开拓和发展,名优茶的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白星病的危害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如1990年,我县一高山茶场,年产茶叶约2万kg,因白星病的危害,制成红茶1万多kg,产值仅4万多元,减少产值约10万多元,当年虽经过防治,但因20hm~2茶园病害普遍严重,防效甚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