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桑树发展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邦洪 《蚕学通讯》2002,22(2):35-36
本回顾桑树学科发展历程,分析桑树栽培中存在的问题。论述新世纪桑树学科应紧紧围绕“提高桑园平均单产和桑叶品质”这一课题为中心。加强桑树生物技术,桑树多培体育种,桑树多用途开发和桑树栽培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促进产业化“粮蚕”、“桑经”、“生态林”、“水保经济林”的开发与发展,为长期保持蚕桑生产作为农村骨干经济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 在桑树栽培中,水分是决定桑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维持桑树的正常生活,旺盛生长,必须随时供给桑树足够的水分。因此,了解桑树的水分代谢规律,及时而恰当地供应和控制桑树的水分状况,对提高桑树的物质生产水平,保证桑叶的高产优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中国蚕学会桑树高产栽培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2月12日在杭州市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共45人,来自17个省、市、自治区的31个科研、教育和生产单位。 会议共收到论文、调查报告31篇,内容广泛,涉及桑树栽培的各个方面。包括桑树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桑叶收获和修剪技术,不同土壤条件栽桑技术,桑园复合经营,桑园施肥和绿肥种植,桑苗繁育,桑树生理生态,生长调节物质应用及桑树组织培养等。这些论文和报告,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桑树栽培研究的水平,表明我国的栽桑研究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研究方法和手段也有了很大进步,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很大兴趣。 会议交流讨论了我国各蚕区栽桑科学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环境不一,各蚕区桑树栽培的特点不同。四川全省有25亿株桑树,相当于400万亩桑园,大多利用十边地栽桑,不  相似文献   

4.
《江苏蚕业》2017,(3):34-35
桑树栽培是蚕桑生产的基础和前提,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逐渐出现了适应生产要求的新的栽培模式,为桑园管理水平、桑叶产量、质量的提高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推动了蚕桑生产的发展。本文对传统的桑树栽培模式进行了改革,适应了机械化、省力生产需要,减少劳动用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成为整个蚕桑产业生存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 提高桑叶产量的技术一直是桑树栽培学中研究的主题。1991~1992年我们在分析制约本所桑园单产和总产的限制因素后,结合生产重点抓了桑树管理、土壤肥培管理及主要桑树害虫防治和自然灾害的预防工作,成效显著。1991年桑叶总产比1990年增产25.11%;1992年桑叶总产较1991年增产22.80%,最高亩产1380公斤,最高株产3.25公斤。  相似文献   

6.
<正> 四、桑树光合作用与桑叶生产如前所述,在桑树的物质生产中,占总干物重90%以上的有机物质是从光合作用得来的,可以说,桑树栽培上所采取的各项措施,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以提高单位面积的光合总产量(生物产量),特别是提高桑叶的单位面积产量(经济产量)。这里着重讨论环境条件与光合强度的关系和桑树群体的光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栽培桑树的目的是获取优质高产桑叶,而栽培桑树的一切措施也是为了能够有效地增加产叶量,提高叶质,提高劳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影响桑树产叶量和叶质量诸因素中的桑树整枝形式与收获法的改革不容忽视。因为收获桑叶不是树体自身的需要,而是人们为获取经济效益之举,要采取科学的、  相似文献   

8.
《蚕业科学》2011,(6):1134-1137
<正>桑树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一直以来主要作为家蚕的饲料树种,其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长期被忽视,尤其是桑树的药用价值未得到充分利用。桑叶、桑椹、桑皮、桑根等都是传统的中药材,其中桑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胆固醇、抗肿瘤等功效,在调节免疫、抗病毒等方面也有显著作用。桑树各  相似文献   

9.
桑树良种化与蚕业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潘一乐 《蚕业科学》2003,29(1):7-13
桑树品种是蚕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优良桑树品种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桑叶产量、改善桑叶品质、增强桑树对不良环境的抵抗性 ,进而对增加蚕茧产量 ,提高茧质、种质、丝质都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蚕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加快我国桑树良种化进程 ,促进蚕桑生产朝“两高一优”农业发展 ,是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桑果叶兼用品种蜀果1号的试栽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国 《四川蚕业》2010,38(1):30-31
<正>培育和栽培桑叶桑椹皆高产的桑树良种,可以显著增加单位桑园面积的经济效益。目前,生产上除果叶兼用品种"大10"的栽培面积较大外,少有新的果叶兼用品种通过国家审定或认定。四川是我国桑树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其中不乏优良的叶果兼用桑品种。近年来,由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选育的果叶兼用品种"蜀果1号",经2006~2009年在江油农村丘陵桑园试栽,取得桑叶桑椹双丰收的成效,现简报于后。  相似文献   

11.
桑树冠层特征直接影响着桑叶的产量。由于测量技术的原因,用叶面积指数表征桑树冠层特征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此,借鉴叶面积指数的计算框架和思路,提出桑叶最大重叠度指数(MLMOI)和桑树冠层内部透光性指数(TMCI)以表征桑树冠层特征。同时,基于桑叶最大重叠度指数在行水平和面水平上的拓展,提出了行水平上桑叶最大重叠度指数(LMLMOI)、面水平上桑叶最大重叠度指数(PMLMOI)和行间桑叶最大重叠度指数(LOI),为未来评估桑树栽培模式提供了新的指标参考。  相似文献   

12.
桑叶是家蚕最优良的天然饲料,养蚕必先种桑。所以养蚕生产一直被桑树的生长周期和桑叶产量所限制,尤其是在夏秋蚕期往往由于叶质较差、气候条件恶劣而引发蚕病,导致减产或失收。同时,桑树栽培期较长,肥培管理复杂,采叶养蚕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为此,国内外的蚕业科技工作者一直想改革这一传统的蚕桑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3.
采叶程度与桑叶产量及树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严明  王瑛 《四川蚕业》2004,32(4):16-18
栽培桑树是为了采叶养蚕。桑叶是桑树赖以生存的同化器官,担负着光合作用、蒸腾作用,与桑树的正常生理活动至关重要。养蚕用叶时,正是桑树处于旺盛生长,光合作用最强的时期。大量的、多次的,甚至是采光叶片,必将削弱或中断物质和能量的生产,桑树的正常生理活动必将遭受影响。针对大面积生产中,普遍存在重养蚕,  相似文献   

14.
利用桑树叶资源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桑树适应性广 ,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有些地区大面积栽培 ,主要用于养蚕生产。桑树是目前木本叶用植物中产量最高的树种之一 ,比经人工改造的南方山原草地的单位载畜量提高 5倍左右。桑叶的营养成分高于一般牧草 ,是木本植物中含量较高的树种。其粗蛋白和氨基酸总量不及大豆粉高 ,但各种氨基酸比例趋向一致 ,桑叶作为畜禽饲料养分很全面。养禽畜试验表明 ,桑叶作饲料适口性好 ,无采食障碍 ,食用后具有很高的消化率 ,品质提高……。因此 ,利用桑叶作为畜牧业的饲料非常有潜力 ,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苏玲 《江苏蚕业》2012,(4):44-46
桑树属桑科桑属,我国最早栽培,桑树资源丰富。桑树资源自古就有药食两用,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对桑树资源的利用方式也有了重大的突破,桑树资源利用也呈现多元化格局。本文详细介绍了桑叶、桑枝、桑葚、桑根、桑芽五种资源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的综合开发利用现状,提出桑树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广西桑树资源综合利用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桑枝、桑叶是桑树的主要产物。种桑除了养蚕外,还可以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茵以及加工板材;利用多余的桑叶研制桑绿茶;此外,种植多用途的桑树优良品种,还可以果、叶两收。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1亩桑园可新增产值约2000元;利用桑枝加工板材,1亩桑园可新增产值约1400元。利用桑叶养蚕,1亩桑园仅养蚕一项的年产值约2400元~3600元;利用每年夏、冬两次砍伐及春秋萌长的弱枝所废弃的嫩梢、嫩叶研制桑绿茶,1亩桑园可新增产值约2000元。种植果叶两用型桑树优良品种,1亩桑园总产值可达4600元。近年来,广西桑园面积不断扩大,桑树资源丰富,大力开发桑枝、桑叶等桑树产品,不但改变了传统的“种桑只为养蚕”的单一生产模式,而且对促进蚕农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桑树的栽培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欧美化、工作压力大、运动不足等引起的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富贵病及老年病的多发,国内外对桑蚕功能性食品研究十分重视。桑叶是桑树的主要产物,约占地上部产量的64%,桑叶每年可  相似文献   

18.
桑树用作畜禽饲料的开发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栽桑养蚕的发源地,长期以来桑叶只是作为蚕的饲料,少数地方用来饲养家畜和鱼。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草地资源的减少,利用桑叶作为畜禽饲料已经引起畜牧业生产者的重视。深入研究桑树与动物生产相关的营养特性,解决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大规模投入畜牧生产实践中,将有利于改善我国饲料资源短缺及分布不合理的局面。本文就桑树的营养价值、特性及其在畜禽中的应用作一综述。1我国桑树的分布桑树属桑科桑属的落叶乔木,是多年生深根性植物。桑树对土壤酸碱度适应性较强,在pH4.5 ̄9.0范围内都能生长。桑树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即使西…  相似文献   

19.
桑叶的营养特性及其饲料开发利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树抗逆性强,适栽范围广,高产、优质,生产成本低,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作物。桑叶具有全面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功能因子。以桑叶作畜牧饲料,不仅可以拓宽饲料来源,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而且可以弥补常规饲草夏季缺乏青绿饲料的不足。桑叶中的多种天然活性物质能够提高畜禽抗逆力,改善畜禽产品的品质和风味。改变传统的栽桑模式,实施桑树草本化栽培,产出高、质量优、投入省。  相似文献   

20.
(一) 我省桑柑栽培大都是稀植留干,三年栽桑、五年成林。这种栽培法,株数少,桑树养成年限长,病虫害较多(尤其是主、支干)桑叶产量比较低,不适应蚕桑生产发展的要求。桑树无干密植这一新法推行后,能够达到当年栽桑,当年采叶养蚕,当年亩产桑叶超千斤的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