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24(4):54-54
为进一步发挥“中国蔬菜之乡”的农业技术优势,为农民提供强大的农业技术支持和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山东寿光蔬菜集团所属寿光农业专家协会和寿光蔬菜产业协会联合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的多方专家、科研人员研发了“寿光蔬菜语音查询系统”。它依托高科技设备,利用农村已普及的电话通讯网络,把蔬菜生产管理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传递给广大农民朋友。  相似文献   

2.
信息     
<正>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启动蔬菜语音查询系统为进一步发挥"中国蔬菜之乡"的农业技术优势,为农民提供强大的农业技术支持和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山东寿光蔬菜集团所属寿光农业专家协会和寿光蔬菜产业协会联合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的多方专家、科研人员研发了"寿光蔬菜语音查询系统"。它依托高科技设备,利用农村已普及的电话通讯网络,把蔬菜生产管理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传递给广大农民朋友。"系统"设有蔬菜市场行情、供求信息、专家提醒、病虫防治、栽培技术、技巧荟萃、致富信息、优良品种等20多个栏目,可提供各类信息多达上万条。栏目内容贴近生产、贴近农民,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同时,56名农业专家轮流"坐客"人工台,通过电话、网络"现场"解答群众咨询。"系统"以新颖独特的农技推广途径,实现科技下乡、信息入户,服务于"三农",是解决农村信息化高速公路"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新农村的建设注入科技力量。  相似文献   

3.
寿光率先引导了大棚蔬菜种植,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并向全国推广大棚种植技术,但对寿光式冬暖型蔬菜大棚的采光效应还缺乏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大棚的采光效应,以供技术人员参考。文中所涉及到的时间,均为真太阳时。  相似文献   

4.
《齐民要术》记载的蔬菜类作物种类非常丰富,共有123种,主要列于《齐民要术》中的卷二、卷三及卷十,其中以贾思勰生活所在地即山东寿光分布较为广泛。寿光蔬菜种植较好地传承了《齐民要术》中的蔬菜种类。《齐民要术》中记载栽培方法的蔬菜达32种,形成了系统的蔬菜栽培科学技术。现代寿光蔬菜种植在继承《齐民要术》蔬菜种植科技思想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科技创新发展之路。建议现代寿光蔬菜种植应在继承《齐民要术》生态防治病虫害办法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创新,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寿光市作为中国最大的蔬菜基地,在全国及海外蔬菜供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扬和肯定。随着各地农业产业相继得到了发展,寿光蔬菜产业优势减弱,亟需注入新的活力,促进蔬菜产业升级,加快由增量向增质、增值方向转变。基于此,对寿光市农业产业现状进行深入探究,发现目前寿光市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蔬菜安全生产管理与服务网络平台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进一步推进蔬菜生产的安全化、信息化和现代化,促进蔬菜安全生产,该文以国家综合示范项目为基点,以国家蔬菜生产基地——寿光的专业数据为例,综合采用J2EE(Java2平台企业版,Java2 Platform-Enterprise Edition)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网络技术(Internet)、无线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DBMS)以及可移动电话或手机GPS定位技术,研究、设计和建设了蔬菜安全生产管理与服务网络平台,包括基于WebGIS的蔬菜安全生产有线网络系统、基于GIS与无线通讯的氮肥平衡推荐系统和基于3DGIS的蔬菜安全生产可视化系统。该平台能够辅助政府机构实时对蔬菜的安全生产进行监控,提供决策依据,为蔬菜生产用户提供氮肥平衡推荐和蔬菜栽培技术指导,并将氮肥平衡推荐功能扩展到低端硬件手机用户,实现生产信息技术到田间地头的延伸。  相似文献   

7.
1白城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白城市地处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3省(区)交汇处,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具有发展蔬菜产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早在20世纪70年代,该市蔬菜生产在全国已小有名气,曾召开过全国蔬菜生产现场会。近年来,该市的蔬菜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高台县蔬菜生产快速有序地可持续发展,分析了高台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潜力.提出了高台县蔬菜产业发展对策:注重龙头企业引进;抓好标准化基地建设;延长蔬菜产业链条;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培育提升农业品牌;完善技术服务体系;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蔬菜生产保险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2013年重庆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8万hm2,总产量1600万t,总产值338亿元,加工蔬菜种植面积达15万hm2,加工转化蔬菜280多万t,销售总额超55亿元。蔬菜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20%,蔬菜产业吸纳了20%左右的农村劳动力,蔬菜生产增加值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达1400元左右,蔬菜产业为农民稳定就业和增收发挥了重要支撑。在总结和分析重庆蔬菜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产出不平衡不稳定等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生产结构促进均衡供应,持续推进基地建设筑牢生产基础,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生产放心产品,抓好产后处理及加工提升产业效益,加快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提升主体实力,做好监测预警增强科技信息服务能力"等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促进蔬菜提质增效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蔬菜产业发展已成为引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助推器。北碚区是重庆的都市花园,在发展蔬菜产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科技优势,其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发展有机蔬菜、野生蔬菜、木本蔬菜以及蔬菜育苗和蔬菜加工等产业奠定了基础。对北碚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因地因时,优化蔬菜种植品种,转变经营理念;形成高效栽培模式;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加强有机认证;大力扶持培育初、精、细加工业;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广西覃塘区发展蔬菜产业已经具有多年的历程,蔬菜产业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通过对覃塘区地理位置优越性和蔬菜生产现状的阐述,可以明确覃塘区发展蔬菜产业的有利优势,并对覃塘区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设施蔬菜施肥量演变及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山东省是中国蔬菜的主要产区,常年蔬菜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0%以上,设施蔬菜的面积占全国的近50%。1994~1997年山东设施蔬菜年平均施肥量达到N1351kghm-2、P2O51701kghm-2和K2O539.6kghm-2,在这段时间内施肥量逐年增加,2004年的施肥量与1997年相比氮肥和磷肥的用量有所减少,钾肥的用量有所增加,有机养分占总养分的比例明显增加。设施蔬菜土壤养分表观平衡为氮磷钾均盈余,且盈余量较大。设施蔬菜在大量施肥的情况下,肥料的利用率较低,1997年寿光设施蔬菜氮肥的表观利用率为21.33%,磷肥的表观利用率只有2.82%,钾肥的利用率较高达到61.34%。大棚蔬菜土壤pH值与露地相比有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露地土壤。山东省不同地区大棚土壤中碱解氮含量差异较大,以地处鲁西的德州最低,寿光的最高,平均达到205.4mgkg-1。不同地区大棚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差异很大,寿光设施蔬菜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最高,平均为225.2mgkg-1,土壤有效磷具有明显的积累效应,设施种植时间与土壤有效磷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0.550**,n=35)。土壤母质类型对土壤速效钾具有一定的影响,寿光设施蔬菜土壤中速效钾含量最高,平均为369.7mgkg-1。土壤速效钾也具有明显的积累效应,设施种植时间与土壤速效钾含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0.502**,n=35)。设施表层土壤中水溶性钙的含量平均为337.9mgkg-1,土壤水溶性镁的含量平均为67.8mgkg-1,明显高于露地土壤。设施蔬菜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露地土壤。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始终把蔬菜生产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蔬菜生产得以快速发展,市场不断丰富,品种逐年增多,科技含量逐步提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产业。概述昭化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昭化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产销信息、生产管理、生产技术、产业服务等方面分析了当前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蔬菜产销信息薄弱、连作障碍严重、规模经营不善、机械化程度不高、设施栽培效能低下、社会化服务滞后等,提出了促进蔬菜生产健康发展的7个对策:准确预警,建立有效调控机制;注重实效,改革产业经营模式;量化考核,优化用工管理方式;因地制宜,优化蔬菜种植结构;减施药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有的放矢,破解重大技术难题;加大投入,夯实蔬菜产业基础等。  相似文献   

15.
王涛 《农业信息探索》2012,(5):32-33,36
蔬菜产业是衡水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冀州、桃城、武邑、武强、饶阳和阜城6县被列为河北省60个蔬菜生产大县,饶阳县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蔬菜产业发展示范县。实现蔬菜产业的转化升级,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重庆市黔江区现代农业投资公司石会、阿蓬江2大蔬菜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均取得长足进步,蔬菜产业在种植面积、生产技术、质量监控、市场拓展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条件。但该公司蔬菜产业发展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1)规模化生产难以与大市场相对接;(2)基础设施预防自然灾害的能力仍需加强;(3)技术力量薄弱;(4)产业化水平低,生产过程没有实行标准化;(5)蔬菜种植缺乏合理轮作,影响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三江县发展大棚蔬菜前景广阔,但由于引进大棚栽培模式的时间不长,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日渐显现。研究三江县大棚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三江县大棚蔬菜应从发挥典型企业带动作用,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兼顾特色与品种多样化、重视蔬菜产后加工、发展采摘式大棚蔬菜生产等方面入手,力求找出一条有利于三江县大棚蔬菜产业发展的可行性路线,壮大发展三江县大棚蔬菜产业,打开三江县大棚蔬菜内销和外销局面,形成三江县另一个新的农业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何仕阳 《南方农业》2022,(5):68-70,74
随着长三角经济带的建成,绍北平原有机蔬菜基地产业发展迎来了新机遇,绿色生态蔬菜生产成为浙江省绍兴市"融杭联甬接沪"的战略产业之一.结合绍北平原土壤昆虫的生命周期研究蔬菜病虫的生态防治方法,有利于控制蔬菜生产中的虫害,提高蔬菜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投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分析了绍北平原土壤昆虫的种群调查结果及绍北平原主要土...  相似文献   

19.
蔬菜产业是云南省元谋县的主营产业,经历3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且已经实现商品化、生产经营化。在农民增收实践的过程中,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实现富民产业化已经成为当前元谋县的主要产业经济发展规划。随着蔬菜营销市场的不断变化,元谋县蔬菜产业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基于此,在分析元谋县蔬菜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蔬菜产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杨岚钦  黄标  毛明翠  胡文友  陈永 《土壤》2014,46(4):737-741
随着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设施农业生产系统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南京市典型设施蔬菜生产系统为例,围绕设施蔬菜生产的经济收益和社会管理方式,在设施蔬菜生产者和管理层问卷调研的基础上,构建相应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设施蔬菜生产的经济和社会管理现状。结果表明,设施蔬菜生产的经济收益尚可,但多数蔬菜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其收益较难满足生产者较重的经济负担,缺乏相关政府补贴政策;生产基地的社会管理手段有限且缺乏力度,如农用物资未实现统一化管理,蔬菜质量控制手段有限,缺乏有效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最后,针对设施蔬菜系统的经济与社会管理现状,提出了一些促进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