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黑痣病菌毒素诱导马铃薯幼苗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取对黑痣病菌抗性不同的马铃薯材料,研究黑痣病菌毒素处理后马铃薯幼苗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抗黑痣病的关系,以探讨马铃薯抗黑痣病机制。结果表明,经毒素处理一定时间,POD、PPO、SOD和CAT这4种防御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处理36~96 h时,POD、PPO、SOD活性快速升高,抗病品种底西芮酶活性的增加值明显大于感病品种大西洋的增加值;CAT活性先降低后升高,60 h达到最高,但处理时间内酶活性的增加值和品种抗病性不相关。处理96 h以后,POD和SOD的活性仍升高,但酶活性增加值在抗感品种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PO和CAT的活性增加值降低。  相似文献   

2.
疫病病菌侵染后辣椒幼苗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痰霉菌侵染后辣椒幼苗叶片和根茎组织中PPO、POD和PAL活性发生变化。试验表明:除感病品种根茎部固有的POD活性较高以外,抗(耐)病辣椒品种幼苗叶片的PPO、POD和PAL及根茎部PPO和PAL活性高于感病品种。痰霉菌侵染后,仅根茎部PPO活性略有下降,各辣椒品种幼苗叶片和根茎组织PPO、POD和PAL均在接种后一度显著高于对照。抗(耐)病辣椒品种幼苗根茎部PAL活性接种4d升幅大且早,抗(耐)病品种体内固有的PP0、PCD和PAL活性高,在辣椒抗疫霉菌反应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氯钾离子共体诱导后黄瓜叶片内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别用浓度为0.2%,0.5%,1.0%,1.5%,2.0%的氯钾离子共体液,在黄瓜幼苗子叶期(子叶充分展开)和第一真叶期(第一真叶横宽5cm)进行2次诱导。然后对其第一真叶的POD,PPO,PAL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氯钾离子共体液处理后,POD,PPO,PAL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变化趋势均为随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诱导后10d左右达到最大值,且极显著高于对照。试验还筛选出导致POD,PPO,PAL活性变化最大的氯钾离子共体液的浓度范围为0.5%~1.0%。  相似文献   

4.
黄瓜感染黑星病菌后的生理变化及抗病性的产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抗性不同黄瓜品种接种前后与抗性有关的酶活性、木质素含量、酚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接种前各品种的POD,PPO,PAL活性、木质素及酚类物质含量与品种的抗病性之间无相关性,接种后则与品种抗病性密切相关。抗病品种PAL活性峰在接种后24h出现,POD和PPO活性峰在接种后48~72h出现,酶活性提高幅度大;感病品种酶活性峰则在接种后72~96h出现,提高幅度小于抗病品种。抗病品种木质素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接种后24h,较未接种对照提高幅度大;感病品种木质素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接种后96h,较对照提高幅度小于抗病品种。接种后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合成更多的酚类物质,而且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与POD、PPO活性变化之间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赤霉菌粗毒素对小麦幼苗MDA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不同赤霉病抗性小麦品种对赤霉菌粗毒素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的差异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用赤霉菌粗毒素处理赤霉病抗性不同的小麦品种的幼苗,在0.5~4天内测定各品种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增率。结果表明,处理后感病品种幼苗的MDA含量增率高于抗病品种和中抗品种。各品种幼苗的SOD活性先增加后下降,抗性强的品种SOD活性的增率大,活性下降慢;抗性较弱的品种SOD活性的增率小,活性下降快。各小麦品种幼苗叶片的POD活性增率在1~4天内均呈升高趋势,抗性强的品种POD活性的增率小,抗性弱的品种POD活性的增率大。对MDA含量增率、SOD及POD活性增率的第2天测定值和第2~4天测定均值作方差分析表明,三种不同抗性品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不同赤霉病抗性小麦品种对赤霉菌粗毒素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的差异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用赤霉菌粗毒素处理赤霉病抗性不同的小麦品种的幼苗,在0.5~4天内测定各品种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增率。结果表明,处理后感病品种幼苗的MDA含量增率高于抗病品种和中抗品种。各品种幼苗的SOD活性先增加后下降,抗性强的品种SOD活性的增率大,活性下降慢;抗性较弱的品种SOD活性的增率小,活性下降快。各小麦品种幼苗叶片的POD活性增率在1~4天内均呈升高趋势,抗性强的品种POD活性的增率小,抗性弱的品种POD活性的增率大。对MDA含量增率、SOD及POD活性增率的第2天测定值和第2~4天测定均值作方差分析表明,三种不同抗性品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叶霉菌粗毒素对番茄幼苗防御酶及活性氧的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茄不同抗性品种的幼苗为材料,采用浸渍法研究了低浓度的叶霉菌粗毒素对番茄叶片防御酶(SOD 、POD 、PAL)活性及活性氧(O_2~-和H_2O_2)的诱导作用,为探讨病菌毒素诱导植物抗病性的生理生化机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番茄经叶霉菌粗毒素诱导后,抗、感品种叶片的SOD活性下降,但抗病品种的下降比率小,且比感病品种具有较高的酶活性;抗、感品种的POD活性变化趋势均为先上升后下降,二者间的酶活性变化差异不大; 抗、感品种PAL活性均升高,但抗病品种增加更快,且增加比率高于感病品种;抗、感品种的O_2~-产率和H_2O_2含量的变化呈增加趋势,抗病品种的增加比率均高于感病品种,且增加峰值出现早.说明叶霉菌粗毒素诱导的番茄体内防御酶和活性氧变化与番茄抗叶霉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水杨酸对拟南芥防卫反应酶系的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研究了水杨酸对拟南芥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脂氧合酶活性的影响。用10μg/mLSA喷雾处理生长28d的拟南芥植株,结果发现,经SA处理后,拟南芥叶片中PAL,POD,PPO和LOX活性都迅速增强,PAL活性在处理后12h达到高峰,较高的PAL活性可维持到48h。POD,PPO和LOX活性在SA处理后48h达到高峰,而在24~96h内都可保持较高的POD和PPO活性。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与SA诱导拟南芥植物的抗病性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拮抗BS-208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诱导抗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本文对拮抗BS-208菌株防治番茄灰霉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在番茄苗上接种番茄灰霉病菌和拮抗枯草芽孢杆菌BS-208,测定PAL、SOD、POD和PPO的活性变化及MDA含量。结果表明,接种BS-208菌株发酵液处理48h后PAL、POD和PPO活性均升高,其中PAL和POD活性在处理后48h达到最大值,均为0.72,PPO活性在处理后96h达到最大值,为4.5,这些酶活性的升高增强了番茄抵御病原菌侵入的能力;而MDA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表明接种BS-208菌株后对番茄植株没有伤害。  相似文献   

10.
感染立枯病对水稻旱育秧苗保护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幼苗感染立枯病后,体内保护酶系活力发生显著变化.根部SOD、POD活性显著降低,地上部SOD、POD活性升高;CAT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病苗地上部PAL和PPO及根部PPO活性均高于健苗,根部MDA含量升高,地上部MDA含量下降.病苗POD同工酶谱带比正常苗增加一条.  相似文献   

11.
Rambutan (Nephelium lappaceum Linn.) fruit cvs. Rongrien and See-Chompoo were stored in low (60–70%) and high (85–95%) relative humidity (RH) environments at 25 °C for 6 d. Changes in weight loss, browning index, phenols content and activities of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PAL), polyphenol oxidase (PPO) and peroxidase (POD) were measured. By d 6 of storage, browning was severe in the spinterns but slight in the peel of both cultivars. High RH delayed spintern browning but had only a small effect on peel browning. The phenols content and PAL activity in peel from both cultivars were generally higher than in the spinterns. RH had no effect on the changes in phenols during storage but PAL activity increased in the peel but not spinterns of both cultivars at d 4 of storage in low RH. The initial activities of PPO and POD in spinterns of both cultivars were higher than in peel. PPO activity in the spinterns of both cultivars was similar and was not affected by RH. The initial activity of POD was lower in the peel and the spinterns of Rongrien fruit but there were no clear responses to RH during storage. Higher activities of PPO and POD in the spinterns compared to the peel may also be a factor in the higher rates of browning of the spinterns.  相似文献   

12.
(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蔬菜系,北京 100094; 2山东省烟台农业学校,烟台 264002)  相似文献   

13.
不同高粱基因型感蚜虫前后POD、PPO、PAL酶活性变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几个不同高粱基因型田间感蚜虫前后的三种酶POD、PPO、PAL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感蚜前后各材料POD活性都有明显的增加,抗蚜虫材料河农16前后均比其它几个材料的活性低;PPO活性感虫后有明显的增加,变化情况与POD类似;PAL活性感后有明显的增加,河农16与其它几个感蚜型相比,稳定性显著。表明POD、PPO与诱导抗性有关,而PAL在抗蚜材料河农16中为组成型表达的,可能受抗蚜虫基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李新  司龙亭 《华北农学报》2007,22(B08):9-11
分析了黄瓜不同抗性品种受枯萎病菌侵染后,叶片组织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在接种枯萎病菌后,随着接种天数的增加,4种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抗病品种的酶活性增加幅度高于感病品种。说明这4种酶在黄瓜对枯萎病的抗性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甲基磺酸乙酯对草莓愈伤组织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浓度甲基磺酸乙酯对草莓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测定了愈伤组织中的保护酶和氧化酶活性、总酚含量、MDA含量的变化以及愈伤组织的死亡率。结果表明,随着EMS处理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愈伤组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随着EMS处理浓度的增加,保护酶SOD,CAT和氧化酶PPO,POD活性升高,而后快速下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SOD活性逐渐下降,CAT,PPO活性先上升后下降,POD活性则表现为先降后升再降;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总酚含量变化为先升后降,但上升和下降都比较缓慢,而MDA含量则逐渐上升;处理后的愈伤组织在培养过程中,PPO,POD活性迅速下降并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总酚和MDA含量逐渐下降,而总酚含量与PPO,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由此认为,在用EMS对草莓愈伤组织进行诱变时,较适宜的剂量为0.1%~0.2%浓度处理1.0~1.5 h,在处理完成后的前12 h培养中,应采取措施以减轻褐变。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对黄萎病不同抗性棉花品种在接菌前后酶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与棉株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 (POD)、多酚氧化酶 (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酚类物质 (主要为二元酚 )含量密切相关。不同抗感黄萎病棉花品种接种病原菌后 ,4个指标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并于接种后 3~ 5d内出现峰值 ,峰值高低与抗性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水杨酸对黄瓜几种酶活性及抗病性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34,自引:7,他引:34  
黄瓜幼苗经水杨酸处理后,POD、PPO、PAL3种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与对照相比POD活性在处理后24h有明显提高,以后一直呈上升趋势,至144h后较对照提高193.0%。PPO活性变化相对较小,酶活性的明显提高在处理48h以后,处理后144h时较对照提高61.7%。PAL在处理后72h时出现一个小的酶活性峰,较对照提高17.6%,而后下降,120h出现第2个活性峰,较对照提高30.8%。处理后4d接种霜霉病菌,调查结果表明:第1真叶处理较对照病情指数降低8.9%,第2真叶处理较对照降低22.1%。  相似文献   

18.
草莓抗白粉病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研究不同草莓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选取5种对白粉病抗性不同的草莓品种为试材,测定草莓叶片中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草莓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POD、PAL、PPO活性随品种白粉病抗性的增强而增加,SOD活性随品种抗白粉病能力增强而降低;可溶性糖含量随品种白粉病抗性的增强无明显变化规律。进行方差分析得到不同品种供试材料的叶绿素含量、PPO活性、PAL活性差异极显著,可以用叶绿素含量、PPO活性、PAL活性这些生理生化指标来衡量不同草莓品种对白粉病抗性强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