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棉所 35引入莎车后 ,1 997、 1 998年进行了生产试验示范和高倍繁殖 ,1 999年进行大面积推广 ,三年种植面积为 370 0公顷 ,2 0 0 0年 2万公顷 ,占全县棉花面积 50 % ,喀什地区 3.4万公顷 ,占全区棉花面积 2 0 %。1 搞好试验、示范1 997年自治区种子站安排了棉花抗病区试引种 ,通过观察中棉所 35产量性状较优 ,每公顷皮棉 1 575kg,比对照新陆中 3号增产 2 8.6% ,生育期比新陆中 3号早熟 3~ 5天。 1 998年进行了小区试验 ,中棉所 35参加了自治区主持西北内陆棉区试 ,公顷皮棉 1 755kg;喀什地区抗病区试公顷皮棉 1 995.4kg;莎车县抗病区试…  相似文献   

2.
陕 40 80系陕西省棉花研究所用冀 2 32做母本、中 1 64做父本杂交 ,在枯黄萎病混生病圃连续种植 ,露地直播与地膜覆盖 ,水、旱地交替选择而成。 2 0 0 0年 1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  1 998~ 1 999年参加陕西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 8点次平均霜前皮棉产量每公顷1 32 0 kg,对照中棉所 1 9为 949.5kg,比中棉所 1 9增产 39.0 %。 1 999年生产试验 4点次平均 ,霜前皮棉每公顷 1 650 kg,中棉所 1 9为 1 354.5kg,比对照中棉所 1 9增产 2 1 .8%。2 纤维品质 纤维色泽洁白 ,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 …  相似文献   

3.
棉花是阿克苏地区的支柱产业 ,年种植面积都在 2 5万公顷 ,需种子 2万吨以上。但阿克苏由于没有自育的主栽品种 ,以种植引进品种为主 ,其中以中棉所 35为首选 ,该品种 1 998年进入本区 ,由于其抗病性、丰产性好 ,受到棉农欢迎 ,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到 2 0 0 3年种植面积达到 390 0公顷 ,累计推广面积达到 1 8840公顷 ,成为本区名符其实的主栽品种 ,为棉花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中棉所 35的长期种植和良繁工作不尽人意等问题 ,中棉所 35混杂退化日趋严重 ,引起了业内人士高度重视。1混杂退化的原因1 .1企业未按种子生产规程操作。…  相似文献   

4.
川棉 65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从杂交组合川棉 2 39×川棉 2 4 3后代中 ,定向系统选育而成的多抗病虫型棉花新品种 ,具有抗黄萎病、高抗枯萎病、抗棉叶螨、抗红铃虫、优质丰产的特点。1 998~ 1 999年通过四川省棉花品种区试 ,2 0 0 0年通过四川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 ,同年获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资助。2 0 0 2年 6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种特性1 .1抗病虫性。经 1 998~ 1 999年四川省区试鉴定 ,该品种黄萎病指 1 8.5 ,枯萎病指 6.8。华中农业大学 1 999~ 2 0 0 1年连续鉴定 ,棉叶螨螨害级…  相似文献   

5.
新疆博州地区属次宜棉区 ,棉花生产占主导地位。由于棉花枯黄萎病逐年扩展蔓延 ,导致植棉效益降低 ,种棉积极性下降 ,故而 1 994年自治区种子站和博州种子站从中棉所联合引进中棉所 2 4棉花品种 ,参加了自治区早熟陆地棉区试和生产试验。1 995、1 996年连续 2年参加了精河县品种比较试验 ,截止 1 998年中棉所2 4在博州累计推广种植 40 0 0 hm2 ,皮棉单产 1 677~ 1 890 kg· hm-2 ,1 997年该品种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认定在当地早熟棉区病区推广。1 生育特性中棉所 2 4全生育期 1 2 5天 ,比中棉所 1 6早熟 2~ 3天 ,比新…  相似文献   

6.
抗黄萎病新品种豫棉21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选育过程豫棉 2 1 (豫 2 0 67)是以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耐黄萎病品种中棉所 1 2为母本 ,以抗病性较好的豫植 1 77为父本杂交 ,在枯、黄萎病圃上连续定向选择 8年而育成的高抗黄萎病陆地棉新种质。 1 995~1 996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区试 ;1 997~ 1 998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春棉区试 ,同期参加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 ;1 999年参加黄河流域春棉生产试验。 1 99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被命名为豫棉 2 1。自 1 994年以来 ,豫 2 0 67作为黄萎病抗源种质向外单位发放 ,先后被河北、山东、江苏、湖北、四川、新疆等省 (区 )的棉花…  相似文献   

7.
中国抗虫棉品种(系)的抗病性评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从 1 998年开始推广应用转基因抗虫棉 ,到 2 0 0 3年种植面积已达 30 0万公顷。 1 999年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增设抗虫棉区试 ,截止 2 0 0 3年 ,共 35个品种 (系 )参试。抗虫棉的抗病性是新品种审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 ,对 1 999年以来参加国家抗虫棉区试品种的抗病性作一评述。1材料和方法1 .1棉花品种。供试 35个棉花新品种 (系 ) ,均为国家抗虫棉区域试验参试品种。1 .2鉴定方法。鉴定在中棉所进行 ,病圃为长 2 0 m,宽 2 .5 m人工感染的水泥池病圃 ,病原菌为安阳菌系 ,具中等致病力。供试品种 (系 ) 1行区 ,3~ 4次重复 ,随机排列…  相似文献   

8.
中棉所 30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早熟转基因抗虫棉品种 ,1 998年通过了全国、山东、河南审定 ,该品种高抗棉铃虫 ,早熟丰产 ,农艺性状好 ,适应性强。为了探讨其连作、间作高效模式 ,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于 1 999年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育种室引进中棉所 30原原种 ,在郑州市郊进行试验。1连作模式苞菜—棉花连作模式 ,苞菜元月 2 6日移栽并加盖地膜 ,密度为每公顷 7.2万株。4月 2 0日成熟。棉花 5月 1 7日播种 ,密度为每公顷 5.6万株。2试验条件及试验方法沙壤土 ,肥力均匀一致 ;采用大田对比法排列 ,1 0行区 ,小区面积 42 m2 ,行…  相似文献   

9.
赵洪亮 《中国棉花》2000,27(4):44-45
自“六五”以来 ,中棉所先后培育出中棉所 1 2、1 6等一系列优质、抗病品种 ,并获得国家发明或科技进步奖。根据生产需要山东先后于 80年代中后期开始大面积推广 ,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促进了山东棉花生产发展和棉区耕作制度改革。对中棉所 1 2 ,1 6,1 7,1 9四个品种统计 ,从1 989~ 1 998年山东累计推广应用 567.1 2万公顷 ,约占同期全省棉花播种面积的 57.81 %,其中1 992 ,1 994年占全省棉花面积的 75%以上。 1 0年中棉所 1 2推广应用 359.75万公顷 ,中棉所 1 6为1 0 1 .2 7万公顷 ,中棉所 1 7为 72 .7万公顷 ,中棉所1 9为 …  相似文献   

10.
荆杂 1号是湖北省荆州市农科院培育的高产、优质、高抗的棉花新品种。洪湖市 1 998~1 999年推广荆杂棉 1号 0 .6万公顷 ,占全市植棉面积的 30 %,其中曹市镇、戴家场镇推广 0 .4万公顷 ,两镇实现杂交棉化 ,在大灾之年夺得大丰收。据石首市农业局调查 ,荆杂棉 1号平均单株成桃 34~ 36个 ,比常规品种多 1 3.5万个·hm-2。在大面积应用中荆杂棉 1号表现出明显的优势。1 生长势荆杂棉 1号各生育期长势长相突出。一是苗期旺、现蕾早。据 1 998、1 999年棉花“四桃”调查结果分析 ,荆杂棉 1号在迟播1 5天的情况下 ,6月 1 5日单株叶片比对照多 0 …  相似文献   

11.
加强棉花不育系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杂交种推广现状棉花生产对棉花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 ,利用杂种优势 ,选育杂交种周期短、应变能力强 ,容易集优良性状于一体 ,亲本数量少且容易保纯等。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已在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美国、印度等主产棉国广泛应用。我国 1 990年杂交棉仅1 .47万公顷 ,占当时全国棉田面积 0 .3% ;1 999年杂交棉已发展到 37.93万公顷 ,占全国棉田的1 0 .3% ,其中仅湖南省就 1 3.6万公顷 ,以人工制种利用二代为主 ,面积占该省棉田的 91 % ,基本实现棉花品种杂交化。近几年来 ,抗虫杂交棉尤其是“中棉”系列品种如中棉所 2 9、中棉所 38、中棉所39发…  相似文献   

12.
邯 2 4 1是邯郸市农科院以冀棉 2 1为母本 ,与中棉所 1 4,中棉所 1 6和 85- 1 - 5多父本杂交育成。 1 999年 3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1 996~ 1 997年参加河北省夏棉区试 ,两年平均霜前皮棉每公顷 595.5kg,比对照中棉所 1 6增产2 8.4% ,增产极显著 ,居第一位。 1 998年参加河北省夏棉生产试验 ,霜前皮棉产量 91 3.5kg,比对照中棉所 1 6增产 1 9.0 % ,居第一位。 1 998年在馆陶马固村示范 2 0公顷 ,平均产量 1 2 2 5.5kg。在新疆农一师五团和农七师试种也表现相当出色 ,其中 1 31团 7连枯萎病重病地种植 ,皮棉产量每公顷…  相似文献   

13.
赣棉 1 0号 (92 - 67)是九江市农科所于 1 991年用徐以 1 84作母本、与华农 0 9作父本配组杂交 ,经多代单株选择 ,连续筛选培育而成。 1 994年进入本所品系比较试验 ,1 995年推荐参加九江市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 ;1 996~ 1 997年参加江西省第九轮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 ;1 998年在省、市进行大面积生产示范和推广应用。 1 999年 6月 1 0日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 ,1 999年 1 1月2 0日通过省、市科学技术成果鉴定。1 特征特性1 .1 产量水平。本所品系比较试验每公顷产皮棉1 0 83.75kg,比对照泗棉 3号增产 1 0 .74% ;九江市新…  相似文献   

14.
豫棉 2 2系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于 1 993年以郑 35×豫职 860 2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 ,2 0 0 0年1 0月由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便于推广应用 ,现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多年多点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试分析该品种的适种地区 ,为这些地区及时准确地选用品种提供参考。1特征特性1 .1突出的丰产性1 997~ 1 999年河南省春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 ,豫棉 2 2每公顷皮棉分别达 1 50 6、 1 2 31和1 41 8kg,比对照中棉所 1 2、中棉所 1 9增产 9.2 %、1 7.6%和 1 2 .9% ,均居第 1位。在 1 999年黄河流域春棉区域试验中 ,豫棉 2 2…  相似文献   

15.
浙 90 5是复合杂交组合 {中棉所 1 9× [(中 8×争 3 1 )× (2 5 0×兰 5 ) ]F8} F6中 ,通过多种育种途径和方法选育而成的丰产、稳产、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 ,1 998年育成并定名 ,同年参加浙江省和河南省二省的多点试验 ,1 999~ 2 0 0 1年参加并通过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 0 0 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同年被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并受国家农业成果转化基金资助。1选育经过1 980年 ,用丰产稳产的棉花新品种中棉所 8号(中 8)为母本 ,以纤维品质优良的争光长绒棉争光棉 3 1 (争 3 1 )进行杂交 ,配制杂…  相似文献   

16.
1999~2000年黄河流域春棉品种区域试验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1 999年开始 ,国家棉花品种区试实行每年参试品种有进有出的滚动式 ,参试的品种有徐 2 61、秦远 4号、泗阳 1 68、皖棉 1 1、冀无 5 38、冀 668、南抗2号、郑 1 1 3、中棉所 1 2 ( CK)。2 0 0 0年保留表现较好的参试品种 :皖棉 1 1、冀无 5 38、冀 668、南抗 2号、郑 1 1 3;新增参试品种 :陕 40 80、邯郸 333。对照品种仍为中棉所 1 2。随着近年我国棉花育种工作的发展 ,从 1 999年开始 ,在新疆同时设 4个试点种植同一套品种进行品种生态性鉴定。1 999~ 2 0 0 0年参与汇总的试点 35个 ,杂交组合 F1代有皖棉 1 1、南抗 2号 ,其它均为常…  相似文献   

17.
新疆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 ,近年来棉花生产发展很快 ,植棉面积现已发展达 1 0 0万公顷以上。新疆本地自育品种相对滞后 ,从国内外引进品种是提高新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增强新疆棉花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2 0 0 2年我们从以色列引进了一批杂交棉品种 ,现将部分品种在本地试种情况简述如下。1试验基本情况供试棉花品种 :ICA,SEVILLA两个杂交棉品种 (由以色列海德拉公司提供 ) ,海岛棉对照品种新海 1 4、新海 1 5来源于新疆自治区阿瓦提县塔木托拉克乡农技推广中心 ,陆地棉对照中棉所 35来源于农一师 3团农技推广中心。试…  相似文献   

18.
1选育经过晋棉 2 9(原系 94A— 53)是 1 987年以丰产、优质、抗病品系 82— 87为母本 ,与抗旱品系 84S— 1 4杂交 ,当年冬季南繁 ,次年在重病水地种植后代先后历经 5次选株。 1 994年在水地株行种植 ,以该年行号定名为 94A- 53。 1 995~ 1 997年相继参加了水、旱地品比和全国旱地棉花品种 (系 )联合试验。1 998~ 1 999年参加了山西省旱地棉花品种直接生产试验 ,2 0 0 0年 3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2主要技术指标2 .1产量 :1 995年在所旱地品比试验中 ,霜前皮棉每公顷 750 .1 5kg,较对照中棉所 1 2增产 59.89% ,居首…  相似文献   

19.
1选育经过。苏棉 2 0号 ,原名徐棉 2 4 4 ,该品种组合为 (泗棉 3号×苏棉 4号 )×中棉所 2 3,1 990年单交 ,1 991年复交 ,同年底南繁加代。 1 995年选择单株 ,1 997年进行所内品比 ,1 998年参加徐州市棉花品种比较试验 ,1 999~ 2 0 0 0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抗病棉花品种区试 ,2 0 0 1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抗病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 0 0 2年 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特征特性。出苗较好 ,子叶较大 ,色深。植株较高 ,株型较松散 ,茸毛较多 ,叶较大 ,色深。铃卵圆、较大 ,单铃重 5 .5 3g。衣分 41 .88% ,霜前花率 85 %以上。3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20.
中棉所43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中早熟棉花新品种,200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01年引入我市小面积试种表现较好,2002年大面积生产示范,综合表现明显优于当地推广的常规抗虫棉品种。2003年重点推广,2004年达到2万多公顷,成为漯河市棉花生产的当家品种。1产量表现2001年在大区品比试验中,在未防治棉铃虫的条件下,中棉所43霜前子棉产量每公顷4385.6kg,比对照新棉33B增产29.6%,子棉总产每公顷4789.3kg,比对照增产20.5%。大田示范6.6公顷,4月3日方块育苗,5月6日移栽,每公顷4万株左右,常规管理情况下,平均单株成铃22.8个,子棉产量每公顷47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