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大棚养蚕规模不断扩大,配套省力化养蚕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自动化上蔟就是一项比较省工、省力的技术措施。技术要点如下:1上蔟准备1.1方格蔟。每张蚕种需156孔的方格蔟200片。1.2扎上蔟架。扎长3m,宽1.2m的上蔟架(即用三根长3m,两根长1.2m的竹竿或木棍,扎制成能放两排单片方格蔟的架)用绳子吊住,可上下自由活动。每个上蔟架挂40片方格簇,蔟距15cm,一张种可需5个上蔟架,上蔟架搁挂方向以蔟片与窗口成垂直方向为最好。2上蔟处理2.1蚕要发育齐一。做好三、四龄起齐饷食的前提下,尽量实行“早止桑、迟饷食”处理,如欠齐,要进行提青分批,使蚕…  相似文献   

2.
罗汉林 《广西蚕业》2002,39(4):18-19
方格蔟与花蔟等旧蔟具相比具有上茧率高、次下茧少、茧衣毛少、茧层量高、蔟室省和花工少等优点。应用方格蔟上蔟能增加产量 ,提高茧的等级 ,提高养蚕的经济效益 ,是近年来推广的一种上蔟新技术 ,现将方格蔟上蔟技术介绍如下 :1 搭建蔟架用一些粗细均匀的木条或竹片搭建挂蔟架 ,蔟架宽 6 0 cm,高 1 6 0 cm,设两层 ,第一层离地面高约 90 cm,第二层离第一层高约 6 5cm。养一张蚕用 1 6 2孔方格蔟 1 80~ 2 0 0片 ,需挂蔟架长 2 5m(计单层长度 )。2 制作挂式蔟片将一条长 70 cm、宽 3cm、厚 1 .3cm的木条或竹条与方格蔟的短边框用铁线均匀地…  相似文献   

3.
黄云  许正鹏 《江苏蚕业》2000,22(2):18-19
方格族是一种理想的蔟具,具有结构合理、保管方便、劳动强度低、使用寿命长、蚕茧质量优等特点。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体会到:只有正确掌握使用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良性能。1室外预挂上蔟准备1.1整理扎制预挂蔟片在养蚕前,新簇片的扎制,先备好扎制用竹片,按结横型茧的要求,将蔟片边框与竹片贴近用塑料扎丝连结扎牢,以便搁挂;使用过的蔟片,重新整理,将蔟片上的浮丝、病死蚕等清除干净,消毒,晒干备用。1.2简易蔟架搭法 在上簇的前一天,根据养蚕数量的多少,因地制宜,在靠近蚕室的空地上或树荫下,用两张长凳,在长凳下…  相似文献   

4.
彭年云 《蚕学通讯》2001,21(3):57-58
在目前普遍使用的各种蚕蔟中 ,以方格蔟为最优。使用纸板方格蔟上蔟 ,黄斑、柴印、双宫等下脚茧比例大幅下降 ,蚕茧色泽洁白 ,上车率、解舒率大幅提高。我区于 1 999年春蚕开始在蔺市、山窝、南沱、义和四个乡镇搞纸板方格蔟试点 ,当年正秋开始在蚕桑重点乡镇逐步推广使用 ,至 2 0 0 0年底我区已推广方格蔟 1 0 0万片 ,预计 2 0 0 1年可推广 80万片 ,随着蚕茧质量的提高 ,蚕农养蚕的经济效益也增加了 ,使用方格蔟上蔟的蚕茧价格比其他蔟具每公斤鲜茧高 1 .0 0~ 1 .50元 ,因此 ,蚕农也特别乐意接受方格蔟。在推广过程中 ,方格蔟的使用技术的…  相似文献   

5.
刘民乾 《北方蚕业》2006,27(2):32-33
随着蚕业生产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全面生产优质蚕茧已成为广大蚕农和缫丝企业的迫切要求。实践证明,使用方格蔟上蔟并加上合理的蔟中管理,是提高蚕茧质量的关键。为此,不少蚕区为提高蚕茧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提养蚕效益,要求蚕农应用方格蔟,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上蔟技术和推广方法,致使在方格蔟使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推广进度和使用效果。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通过多年蚕桑基点的实践探索,总结了一套简便易行、效果显著的上蔟技术。现介绍如下:1上蔟前准备1.1备足方格蔟每张蚕种要备足190片方格蔟。新方格蔟要先用蚕沙浸出液或桑叶汁…  相似文献   

6.
吕丽芬 《蚕桑通报》2006,37(1):61-62
以前,大多采用捉熟蚕到方格蔟的上蔟方法,费时、费工,劳动强度大,还容易抓伤熟蚕。特别是一期养3张以上蚕种的大户,蚕上蔟时需雇临时工,又增加了养蚕成本。近年来,我县蚕农在生产实践中,逐步探索、使用熟蚕自动上蔟省力化养蚕技术。刚开始时,蚕农把方格蔟直接放到蚕座上,或者将  相似文献   

7.
<正>熟蚕上蔟不但劳力集中,而且强度大,是制约蚕桑规模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总结规范了方格蔟地蚕自动上蔟技术,并加以推广,实践效果较为显著。1方格蔟地蚕自动上蔟技术1.1上蔟前蚕座整理。上蔟前将蚕座整理平整,每张种的蚕座面积为30~35 m2。蚕座宽度为2支扎制好的蔟片长度,并在见熟前除沙1次,以减少蚕座湿度。春蚕条桑收获的可采用菜籽壳或小麦壳平整好蚕座,夏蚕也同样需平整好蚕座。  相似文献   

8.
<正> 上蔟是养蚕最后阶段的重要工作,是决定蚕茧丰产丰收和蚕茧品质的重要一环。选用结构较好的蔟具,进行合理的上蔟处理和蔟中保护,是提高蚕茧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蔟片保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蔟片的使用时间及养蚕成本。方格蔟是目前最为理想的上蔟工具。  相似文献   

9.
大丰市方强、三龙地区是江苏虹达集团优质蚕茧基地。2002年至2008年,该地区累计发展育71—1新品种桑园2000亩,初具栽桑、养蚕、加工为一体的生产规模。几年来,我们一直把提高蚕茧质量作为稳步发展蚕桑、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来抓,指导农户坚持科学养蚕,使本地区的纸板方格蔟的使用率达95%以上。开始几年,地蚕农蚕儿上蔟均以手捉或蔟片直接平铺在蚕座上让蚕儿自由上蔟,然后将蔟片移到室外预挂作为省力化上山。这种方法虽比过去省事,由于我地裁桑养蚕大户多,一季饲养10张蚕种以上的户占总养蚕户40%以上,蚕儿上蔟时,平放蔟片、搁挂蚕蔟、蚕蔟翻转等需要调用许多劳力,有时蚕儿上山时遇到不良天气,在室外上山即难以招架。因此,从2007年春蚕期我们又进一步研究改进上蔟方法,先在三龙镇龙东村张汉香、方强镇长坍村刘仲培等蚕桑科技大户示范应用在大棚内安装钢缆,蚕儿成熟后把方格蔟片直接挂在钢丝线上,让蚕儿全自动上山。  相似文献   

10.
<正>纸板方格蔟是目前省工、省力、省投资,提高茧质和效益的最佳蔟具。现将使用技术简述如下:1蔟片捆扎自动上蔟的蔟具要与蚕座宽度相匹配。选用厚竹板,划成了3cm宽,单片80cm长,双片160cm长。将每张种140片方格蔟,用捆扎带捆紧。钩挂或搁挂方格蔟上蔟。2蔟片处理新方格蔟,要利用日光曝晒,增强硬  相似文献   

11.
以薪杭×白云为供试蚕品种,于2014年早中秋蚕期在淳安县农村进行了不同组合形式方格蔟上蔟的茧质与效益比较,结果表明,用六联片翻转架方格蔟与搁挂式双联片方格蔟上蔟相比,除洁净指标略低外,上车茧率、解舒率和干毛茧出丝率分别提高6.1个百分点、4.4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差异非常明显;而用六联片翻转架方格蔟与手抬翻转十联片方格蔟上蔟的各项指标差异不大。不同组合形式方格蔟上蔟的操作用工、上蔟面积和使用年限是用六联片翻转架方格蔟上蔟的最优,具有使用方便、延长方格蔟使用寿命、节省结茧场地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严可建 《蚕桑通报》1991,22(4):58-59
应用优良蔟具方格蔟上蔟,可以提高上茧率、出丝率及丝的品位,是蚕茧生产中提高茧质极重要的措施。但使用方格蔟,应严格掌握几个关键。否则会出现蚕进孔率低、次下茧多,影响蚕农使用方格蔟的积极性。我县自1987年春期开始推广使用方格蔟以来,已有较多的蚕农应用方格蔟上蔟,营茧成绩逐步提高。现将几年来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充分做好上蔟前的准备工作上蔟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充分,蚕成熟后就能集中劳力捉蚕上蔟,操作能井然有序,  相似文献   

13.
蒋兴友 《四川蚕业》2002,30(4):37-38
蚕茧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技术措施 ,就是改良蔟具和有利于加强蔟中管护。通过科学实验 ,生产实践 ,纸板方格蔟是提高蚕茧质量的一种优良蔟具 ,应该在蚕茧生产中广泛地推广应用。我县于 1 998年 ,1 999年开始试点推广 ,又于 2 0 0 0年~ 2 0 0 2年在洗泽乡、高灯镇、玉龙镇建设蚕业产业化基地进一步推广 ,蚕农、干部易于接受 ,受到了欢迎 ,效果比较显著。1 纸板方格蔟上蔟前的处理1 1 新纸板方格蔟处理首先清除异味 (胶水味 ) ,可采用太阳光曝晒 2~ 3天 ;喷洒桑叶水 ;桑叶覆盖 ;柏垭熏烟等方法。再绑扎好双联方格蔟片 ,就是将两个单片的纸…  相似文献   

14.
在蚕桑生产上推广应用纸板方格蔟,改善上蔟条件,可以有效提高上茧率、出丝率和生丝品位,是提高蚕茧质量和蚕业总体效益的重要措施。我们在纸板方格蔟上蔟技术推广中,通过总结群众经验,综合推广应用了蚕匾育、蚕台育、地蚕育等熟蚕自动登蔟,熟蚕高密度自动上蔟,蔟片引蚕清场,喷射火焰省力除浮丝,推广162孔方格蔟和新蔟简易除异味等纸板方格蔟上蔟技术。取得上蔟省时省力,操作简单易行,蔟片寿命延长,效益提高,群众接受快的良好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蚕匾育方格蔟上蔟操作较繁琐问题,有力促进了黄山市纸板方格蔟上蔟技术推广工作的全面展…  相似文献   

15.
方格蔟是目前最为理想的上蔟工具,能显著提高蚕茧质量。姜堰市目前拥有方格蔟160多万片,普及率达到90%以上,对全市蚕茧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但2005年全市平均上车茧率仅为85·3%。调查发现,方格蔟的使用方法不当是影响蚕茧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1方格蔟使用的误区1·1方格蔟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地农村养蚕中,经常受稻田、桔园等使用农药治虫的交叉污染,不同程度造成家蚕受杀虫双等农药的毒害,除严重时出现中毒死亡外,微量中毒较为多见,大多到熟蚕时难以吐丝结茧而造成损失,为寻找尽量减轻受此损失的途径,我们于2004年秋期从改变常规上蔟方面作了些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方法供试蚕为杀虫双微量中毒的成熟蚕。上蔟方法将常规蜈蚣蔟单层上蔟改为双层上蔟,即下铺一层,上叠一层,熟蚕撒放上层蔟蔟面上(以下简称“双层上”);常规方格蔟搁挂上蔟改为平放上蔟,即将方格蔟平放于蚕匾中,蚕撒放于蔟面上,待大部分蚕进入蔟孔后,蔟…  相似文献   

17.
蚕的上蔟,是养蚕的最后一道工序,上蔟技术是否合理,对提高蚕茧质量十分关键,生产上常被蚕农所忽视。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广应用方格蔟,坚决淘汰草笼和塑料折蔟,不断强化和规范方格蔟使用技术,动员蚕农把好上蔟技术关,蚕茧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现将我市方格蔟使用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农村应用的蔟具种类,对纸板方格蔟、塑料折蔟2种蔟具,采用蚕儿自然老熟自动上蔟法和添食药物自动上簇法,在贵州的思南县等地开展自动上蔟技术试验研究与应用,旨在把自动上蔟省力化技术在农村现有的养蚕条件及方法下进行比较试验,结合现有蔟具研究自动上蔟技术,实现在现有养蚕设备条件下上蔟自动化的目的.结果,技术能在农村现有蔟具及技术条件下应用,上蔟省工省力,工效提高6~8倍,蚕茧质量优.  相似文献   

19.
<正>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是江苏省苏豪集团优质蚕茧基地,也是扬州市蚕桑重点乡之一。现有投产桑园近5 000亩,具有种桑、养蚕、加工一体化的生产规模。多年来,一直把提高蚕茧质量作为稳桑增效的关键环节来抓,始终坚持科学饲养,不断改进上蔟的蔟具和方法。从1992年开始,我们就改草龙上蔟为纸板方格蔟手捉上蔟,后来又改用蔟片直接平铺在  相似文献   

20.
陈浩 《四川蚕业》2013,41(3):20-22
针对汉源县农村应用的蔟具种类,对纸板方格蔟、草笼蔟2种蔟具,采用蚕儿见熟蚕时添食药物自动上蔟方法,在汉源县开展自动上蔟技术试验研究与应用,旨在把自动上蔟省力化技术在农村现有的养蚕条件及方法下进行比较试验,结合现有蔟具研究自动上蔟技术,实现在现有养蚕设备条件下上蔟自动化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技术能在农村现有蔟具及技术条件下应用,上蔟省工省力,工效提高,蚕茧质量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