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河北省植保站获悉,预计今年河北全省农业有害生物总体将呈中等偏重发生,病虫害发生面积将达4.5亿亩次。其中棉花病虫害方面,棉铃虫发生将呈加重趋势,特别是二代棉铃虫将偏重发生,棉蚜将持续偏重发生;棉盲蝽蟓的危害程度将进一步上升。棉化病虫以棉蚜、棉盲蝽蟓、棉黄枯萎病为  相似文献   

2.
<正>4月上中旬以来,我国棉花先后进入了播种育苗时期,棉花害虫也将陆续入侵棉田。近几年来,广大棉区基本普及了转基因杂交抗虫棉或者常规抗虫棉,随之,棉花的害虫群体结构也悄悄地发生了一些变化。过去为害比较严重的棉铃虫、红铃虫已转为次要害虫,棉盲蝽、棉粉虱、甜菜夜蛾在很多地方已上升成为主要害虫。提起这三类害虫,植棉农民常大吐苦水。一、棉盲蝽。棉盲蝽种类很多,其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江西省植保植检局组织部分棉花主产县病虫测报技术人员对下半年棉花主要病虫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预测。预计下半年棉花病虫害中等发生,重于去年,其中棉盲蝽偏重发生,红叶茎枯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四代棉铃虫、棉红蜘蛛、棉蚜、夜蛾类、铃期病害等中等发生。1.棉盲蝽偏重发生,重于去年,预计发生面积45%。2.棉铃虫四代中等发生,五代  相似文献   

4.
新疆棉区棉盲蝽发生比较普遍,其中以牧草盲蝽(LyguspratensisL.)和苜蓿盲蝽(Adelphocorislineolatus Goeze.)为主.近年来,在新疆有猖獗发生和危害上升的趋势,该虫以2代若虫、成虫危害棉花造成蕾铃大量脱落,严重影响着棉花的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5.
棉花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棉花及其纺织品是重要的出口原料和加工产品。我国有记载的棉花害虫有300多种,其中常发性害虫有30多种,为害重的主要有棉铃虫、棉蚜、棉叶螨等。进入21世纪,转基因抗虫棉的问世和大面积种植,棉铃虫的发生为害有所缓解,但棉盲蝽等次要害虫却逐年上升并成为主要害虫,特别是受栽培制度的变革、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和棉农滥用化学农药等因素的影响,主要虫害持续严重。因此,了解棉花害虫的发生规律,加强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是夺取棉花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1棉铃虫棉铃虫是为害棉花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是幼虫咬食嫩叶、幼蕾、花和棉铃,成虫不为害,幼虫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2018年秋季棉花病虫害越冬基数、品种布局、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站预计2019年棉花主要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97.4万公顷次(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同)。其中虫害发生面积162.7万公顷次,病害发生面积34.7万公顷次。棉铃虫在棉田发生与2018年持平,棉盲蝽、黄萎病等发生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日前印发2014年棉花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意见。据预测,2014年山东省棉花病虫总体呈中等偏轻发生趋势。主要病虫有棉铃虫、棉苗蚜、棉叶螨、棉盲蝽、烟粉虱、棉苗病、棉花枯萎病等。其中一代棉铃虫小发生,发生面积1000万亩;二代棉铃虫预计在鲁西南棉区、鲁西北棉区、鲁东棉区、鲁  相似文献   

8.
<正>据山东省农作物病虫测报站日前测报,今年上半年,山东省棉花病虫总体呈中等至偏重发生趋势。据分析,棉花病虫主要有棉铃虫、棉盲蝽、棉苗蚜、棉苗病、棉花黄枯萎病等。  相似文献   

9.
<正>据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预测,2013年全省棉花病虫总体呈中等发生趋势,主要有棉铃虫、棉盲蝽、棉苗蚜、棉叶螨、棉苗病及棉花枯、黄萎病等。其中,二代棉铃虫大发生,发生面积1200万亩;棉苗病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720万亩;枯、  相似文献   

10.
棉盲蝽是危害棉花的各种盲蝽象的总称。主要种类有绿盲蝽、三点盲蝽、苜蓿盲蝽和中黑盲蝽。麦盖提县发生主要见绿盲蝽。棉盲蝽危害棉花茎、叶,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大,四十六团农业科通过对艾美乐不同浓度的药剂防治对比试验,筛选出了防效好、对天敌危害轻的艾美乐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11.
 以转Bt基因棉品系苏抗310和其轮回亲本泗棉3号为材料,研究绿盲蝽危害后转Bt基因棉花顶部嫩叶的几个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绿盲蝽危害后,棉花顶叶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说明绿盲蝽危害后,棉花顶部嫩叶氮代谢受到一定破坏,引起叶绿素含量的下降,这对叶片成熟后光合作用是不利的。棉花顶部嫩叶受危害后,缩合单宁含量提高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LA)活性增强,表明棉花植株抵御盲蝽危害能力提高,但转Bt基因棉品系顶部嫩叶缩合单宁含量和PLA活性低于非转Bt基因棉品种;即使是绿盲蝽危害后的顶部嫩叶也均未达到非转Bt基因棉品种正常水平,这可能是导致转Bt基因棉盲蝽危害加重的原因之一。棉花顶部嫩叶受害后,非转Bt基因棉泗棉3号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而转Bt基因棉品系苏抗310升高;非转Bt基因棉品种受绿盲蝽危害后顶部嫩叶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不利于绿盲蝽的发生,而转Bt基因棉品系受危害后顶部嫩叶可溶性糖含量上升,不利于对绿盲蝽的危害控制,这可能是转Bt基因棉绿盲蝽危害重于非转Bt基因棉的又一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正>棉花病虫棉蚜大发生;黄萎病、红蜘蛛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盲蝽象中等发生;棉花苗病、棉花枯萎病中等发生;一代棉铃虫轻发生,二代棉铃虫中等发生(棉田幼虫量少)。地下害虫金针虫、蝼蛄、蛴螬在花生田、麦田局部将偏重发生;春玉米、亚麻等春播作物田的金针虫、蝼蛄将中等发生。玉米病虫蓟马在玉米苗期将中等偏重发生;粘虫偏重  相似文献   

13.
《农药市场信息》2007,(17):39-39
棉花病虫:棉花病虫总体发生程度为3级。1.三代棉铃虫:预计全省发生5级,发生面积约1100万亩;四代棉铃虫1级。局部2级,发生面积500万亩。2.其它病虫:棉伏蚜、棉盲蝽、棉红蜘蛛全省发生2级,局部3级,发生面积1300万亩;棉田烟粉虱3级,发生面积500万亩;  相似文献   

14.
《农药市场信息》2006,(11):34-35
2005年是湖北农作物病虫灾害发生十分严重的一年,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局部地区的稻瘟病,部分品种上的稻曲病等多种病虫害暴发流行,给该省局部地方的粮、棉、油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此外,三化螟、大螟、稻象甲、棉铃虫、盲蝽象、烟粉虱、棉花枯黄萎病等病虫害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5.
正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是危害寄主广、周年发生时间长、较难防治的一种重要害虫,应掌握其种群数量上升及危害加重原因、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危害特点、防治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决策以持续提高防治水平。现依其危害最重的棉花和冬枣两种作物为主要对象进行简述。一、种群数量上升及危害加重原因绿盲蝽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老害虫。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大量应用有机氯、有机磷化学药剂防治农业害虫,绿盲蝽的发生数量减少、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经济作物虫害监测与控制团队证实了棉花盲蝽对其他害虫的捕食作用以及盲蝽与其他食叶性害虫之间的竞争关系,进而揭示了由盲蝽发生加重导致的Bt棉田害虫种群地位演替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近年来,随着Bt棉田化学杀虫剂使用量的减少,盲蝽由次要害虫上升成了主要害虫,发生为害明显加重。最新  相似文献   

17.
<正>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根据目前棉花病虫害发生基数、棉花品种布局和长势、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棉花中后期病虫害总体呈中等程度发生,发生危害重于前期,仍以虫害为主,主要种类有棉铃虫、棉盲蝽、蚜虫、棉叶螨和烟粉虱;病害主要有黄萎病和铃病。预计棉花中后期病虫害发生1.8亿亩次,其中虫害发生1.5亿亩次,病害发生3000万亩。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棉花前期病虫害发生概况和特点,结合目前棉花病虫害发生基数、棉花品种布局和长势、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7月15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对今年棉花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做出了预测。一、发生趋势棉花中后期病虫害总体呈中等程度发生,发生危害重于前期,仍以虫害为主,主要种类有棉铃虫、棉盲蝽、蚜虫、棉叶螨和烟粉虱;病害主要有黄萎病和铃病。预计棉花中后期病虫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了全国棉花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棉花生产省(区、市)的测报技术人员和相关专家,根据目前棉花病虫害发生情况、品种布局和种植方式,结合气候趋势预测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棉花中后期主要病虫害总体为中等发生,三代棉铃虫、棉盲蝽、棉叶螨、伏蚜和铃病在新疆和黄河流域局部棉区可达偏重程度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据新疆植物保护网消息,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盲蝽在全区棉花、小麦、果树上发生为害逐年加重。8月上中旬,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陆宴辉研究员和自治区植保站一行,赴昌吉州、石河子、沙湾等地调查棉盲蝽发生危害情况时,在玛纳斯县棉田首次发现绿盲蝽危害。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据文献记载,绿盲蝽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此前在新疆棉区无相关发生报道,当前绿盲蝽在西北内陆棉区发生,给全区棉花安全生产带来了新的隐患。为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站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