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果树的根系生长 1.1果树根系生长的过程 当地上部分迅速生长时养分则集中在迅速生长部分,如果地上部分处于大量生长时,根系则处于缓慢生长。反之,亦然。因此,根系的生长是与地上部分处于交替生长。也就是说果树的营养生长有一个营养生长中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某一部分的生长。果树生长的过程,地上部分生长可看出地下部分的生长。根系开始生长比萌芽生长的温度要低。  相似文献   

2.
对枫杨苗期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苗期株高生长,6月20日前生长缓慢,7—9月生长迅速,至10月20日基本停止生长;地径生长6月20日前生长缓慢,7—10月生长迅速,至10月20日基本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林分密度对木荷生长的影响,选择生长良好的23年生木荷人工林,按不同密度设置标准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木荷的胸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密度越小生长越好,密度越大生长越差;不同密度对木荷树高生长影响较小;不同密度对木荷单株蓄积生长影响较大,密度越小生长越好,密度越大生长越差。  相似文献   

4.
以七年生湘南梨(Xiang-nan Pyrus)为研究对象,观察新梢及果实的生长动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新梢3月中旬开始生长,7月下旬停止生长,生长期达119 d,生长过程中出现3~5次生长高峰,新梢生长3~4次,生长高峰4次,净生长量高峰3次;叶片生长3~5次,生长高峰3次,净生长量高峰5次;加粗生长4~5次,生长高峰5次,净生长量高峰4次.果实生长从4月上旬花谢幼果期开始,直至8月下旬停长,生长期达126~133 d,果实纵横径在生长过程中出现4~7次生长高峰期,生长高峰4次;净增长量高峰现4~7次,果实纵径7次,果实横径4次.果实生长曲线和新梢生长曲线是逐步升高的单曲线,有4次生长高峰,呈双“S”曲线;果实净生长量有4~7次生长高峰,其生长曲线是双“S”或多“S”曲线,而新梢生长的净生长量有3次生长高峰,呈“S”曲线.建议梨树栽培管理时要求头年加强水肥管理的同时,4月下旬为最佳施肥时期,同时在果梢生长旺期加强根外追肥来缓解养分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经香椿(Toona sinensis)叶用林一年生实生苗苗期生长试验分析,选用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拟合研究其苗期生长规律。按苗高和地径生长速率将其生长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和生长后期4个阶段,香椿叶用林苗期生长呈"慢-快-慢"的生长规律。生长量集中在盛期阶段,苗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70.48%,地径占78.05%。  相似文献   

6.
金蜜梨新梢与果实生长动态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七年生的金蜜梨(Pyrus pyrifolia Nakai‘Jinmi’)为研究对象,对其新梢与果实生长动态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蜜梨新梢自3月21日开始生长,到5月20日停止生长,生长期61 d,生长期间出现两次生长高峰。金蜜梨果实4月初开始坐果,到7月下旬果实成熟停止生长,生育期110 d。果实纵、横径生长呈S形曲线,发育过程中出现3次生长高峰。新梢生长与果实发育关系密切,前期新梢与果实生长养分竞争激烈,中期新梢与果实生长竞争减弱,后期新梢停止生长后果实迅速膨大并到达生长高峰。  相似文献   

7.
以六年生的翠冠梨(Pyrus pyrifolia Nakai)为研究对象,观察了新梢生长与果实生长变化的动态。结果表明:新梢自4月初开始生长,6月初停止生长,发育期64 d,生长期间出现2次生长高峰。果实从4月初座果开始到7月中旬果实成熟,生育期109 d。果实纵横径生长呈S形生长曲线,发育过程中出现3次生长高峰。果实成熟时,横径为7.31 cm,纵径为6.63 cm,果形指数为0.92,果实近圆形,果表底色为绿色,有褐色锈斑,果心小,平均单果重230 g。新梢生长与果实发育关系密切,前期新梢与果实生长养分竞争激烈,中期新梢与果实生长竞争减弱,后期新梢停止生长后,果实膨大迅速并到达生长高峰。  相似文献   

8.
浙江楠苗期生长节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珍稀树种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浙江楠留床苗的年生长规律.浙江楠每年3月初开始抽梢生长,11月末停止生长,生长天数约250 d.留圃苗年生长呈波折状,阶梯性生长明显,属于全期生长类型.苗木高、径生长均有4次生长高峰.依据浙江楠留圃苗地上部分生长特点,可以将苗木的生长过程划分为3个时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苗木硬化期.3个时期的持续时间分别为20,180,60 d,而速生期的生长量最大,占整个生长量的91.65%.图2表2参9  相似文献   

9.
贾志海  张微  朱晓萍 《新农业》2009,(12):48-49
1.山羊绒生长机理 在自然条件下,绒山羊绒毛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季节性生长主要受光周期变化影响,夏至后当日照时间由长变短时,褪黑激素分泌增加,绒毛开始萌发,随日照时间逐渐缩短,绒毛生长速度加快,秋季达到高峰;冬至后日照由短变长,褪黑激素分泌减少,绒毛生长逐渐变缓,直至停止生长;春分后绒毛逐渐开始脱落。不同品种以及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绒毛开始生长时间虽有不同,但快速生长及停止生长时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艳红桃果实新梢的生长发育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9~10年生的艳红桃(Amygdalus persica L.)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新梢生长与果实生长变化的动态。结果表明,新梢生长从3月中下旬开始,在生长过程中出现4~6次生长高峰,其中结果梢生长到7月下旬,生长期达132 d,有4次生长高峰;营养梢生长到8月中旬,生长期达142 d,有6次生长高峰;果实从4月上旬开始生长,到8月上中旬出现停长期,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出现4~5次生长高峰,生长期长达122~132 d,果实纵、横径生长呈双S形生长曲线,果实成熟时,纵径7.41 cm,横径7.49 cm,果形指数0.99,果实近圆形,果表底色为绿色,果皮为紫红色,平均单果重216.9 g;新梢生长与果实发育关系密切,表现为前4周果实生长较快,随后6周新梢生长较快,之后5周结果梢逐步停止生长,营养梢生长较快,即整个生长期存在养分竞争。生产上建议在加强水肥管理的同时,选择在4月下旬作为最佳施肥时期,在果梢生长旺期加强根外追肥,以满足养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2009年7月-9月,在大通东峡林场进行了荠菜在温室内、外生长差异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长初期温室内、外荠菜生长差异极小,速生期与生长后期荠菜生长差异明显,荠菜在温室内生长周期为40-60d,温室外生长周期为33—48d。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蒙古栎材积生长的变异性。[方法]对7株蒙古栎材积生长的株内和株间变异性进行分析,拟合经验生长方程和理论生长方程。[结果]蒙古栎材积生长株间变异在幼龄期不明显,随时间增加而增大,生长速率稳定后,差异性存在且稳定增加。蒙古栎材积生长在株内的变异性较小,幼龄期至生长期生长速率加快,变异性有所增加,生长稳定后,差异性存在且稳定。[结论]蒙古栎在生长过程中材积变化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较小,可较准确预测未来几年的材积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13.
以珍稀树种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 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浙江楠留床苗的年生长规律。浙江楠每年3 月初开始抽梢生长, 11 月末停止生长, 生长天数约250 d 。留圃苗年生长呈波折状, 阶梯性生长明显, 属于全期生长类型。苗木高、径生长均有4 次生长高峰。依据浙江楠留圃苗地上部分生长特点, 可以将苗木的生长过程划分为3 个时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苗木硬化期。3 个时期的持续时间分别为20 , 180 , 60 d , 而速生期的生长量最大, 占整个生长量的91.65 %。图2 表2 参9  相似文献   

14.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柠条林的株高生长不随时间单调增加,在生长末期因生长动力小于生长阻力,株高随时间小幅度减小.采用宁夏固原上黄生态站柠条林的生长观测资料,以经典Logistic方程为基础,添加了生长阻力因素,建立了柠条林生长的改进模型,使得生长速率在生长末期出现负值;并以高密度柠条成林多年生长观测数据为依据,建立了连年生长模型.用数学建模和统计检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其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较Logistic方程具有更高的拟合度和相关系数.建立的模型与传统生长方程不同,由于微分方程中引入了阻力因子,故生长曲线中存在极值坐标且不具有严格单调性.将多年的株高生长曲线综合到一个坐标系内后,新模型中位置参数a与内禀生长率b的比值随着生长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改进模型的生长顶点出现在8月,与柠条林株高的实际生长过程吻合;计算了新模型的生长顶点与生长期结束时的株高的差值,并将该值记为生长损失.由于柠条林的灌丛较为矮小,在越冬时干梢现象对株高的影响不可忽略,该过程导致生长方程中第二年初始点小于第一年最末点;在考虑了该现象后所建立的连年生长模型中,2002年和2003年干稍现象的终止点位于2月,与植物生长的节律吻合.本研究为描述半干旱区灌木林生长过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苹果大小年树生育规律与优质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1972~2000年对苹果生育规律之探索和对国光苹果大小年树连续5年的系统研究,探明了苹果树根系和地上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互关系。小年树年周期内根系与新梢各有3次生长高峰,二者呈交互生长;大年树有2次根生长高峰和1~2次新梢生长高峰,根系与春梢生长高峰期一致。小年衰弱树有2次新梢生长高峰和1次根生长高峰,春季和秋季根系生长高峰消失。大年树和小年树春季根系生长高峰期与盛花期和营养枝全枝叶面积的生长高峰期一致。小年树树体贮藏营养不足,在新梢生长高峰前出现养分亏缺,新梢生长高峰期新根日生长量降至低谷,同时新梢第8,9节出现小叶,是营养转换期开始的标志。大年树贮藏营养充足,春季新根生长旺盛,在新梢生长高峰期第7~10节出现最大叶片,明显地促进了枝叶生长和幼果细胞分裂。在新梢停止生长或缓慢生长阶段,根系进入第二次生长高潮时花芽开始分化,10d左右达花芽分化高峰。大年树结果期明显地抑制了根系和新梢生长及花芽分化,使翌年成为小年。早秋施基肥对促进第三次根系生长高潮及提高树体贮藏营养水平至关重要。早期疏花疏果,调节果实适宜负载量是苹果优质栽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银钟花自然生长状况,揭示其自然生长过程,采用54年生的银钟花Halesia macgregorii树干解析数据,对江西九连山常绿阔叶林中银钟花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10龄阶树高生长速度最快,15~35龄阶为胸径生长盛期,35龄阶进入材积生长盛期,树龄54年时,材积生长仍处生长盛期,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曲线未相交,林木尚未达到数量成熟阶段。银钟花自然生长较缓慢,种子发芽困难,天然生长的植株稀少,应开展人工繁育和回归自然与种群重建研究,人工辅助银钟花扩大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7.
对希蒙得木1年生播种苗生长定期观测数据分析表明苗高生长期长4个月,生长盛期为7月12日~9月12日;地径生长期长5个月,生长盛期为8月12日~10月12日;用逻辑生长曲线对苗高、地径生长进行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3、0.9960,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苗高生长属于全期生长类型,苗高生长高峰与地径生长高峰呈交替进行.  相似文献   

18.
以吉林省通化县三棚林场调查的1株人工林红松解析木数据为基础,拟合树高生长数据,对比传统的树木理论生长模型中的约翰逊-舒马赫(Johnson-Schumacher)生长模型、逻辑斯蒂(Logistic)生长模型、米切利希(Mitscherlich)生长模型、坎派兹(Gompertz)生长模型、理查德(Richards)生长模型的拟合结果.以5种树木理论生长模型中拟合最好的坎派兹生长模型为基础,根据时间序列分析理论,建立残差自回归模型,预测树高生长.结果证明:残差自回归模型,比传统的树木理论生长模型能更好地用于描述红松人工林的树高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19.
温室油桃叶片与果实生长模型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Logistic生长模型为基础,应用数学方法推导和建立了油桃叶片生长量及果实生长量的模型,并由此得出叶片和果实的生长速率(RLG和RFG)方程。以温室油桃的叶片和果实生长量为材料,进行较大的抽样量的调查,并建立了温室油桃叶片和果实生长发育的回归方程,实测值和模拟值均表现出油桃叶片生长速度和果实生长速度均呈"双S"曲线,叶片生长速率和果实生长速率均有两个生长峰。(1)叶片的展叶期约为26 d,叶片快速生长,果实缓慢生长,该阶段以营养生长为主。(2)油桃叶片和果实生长曲线均是"双S"曲线,叶片生长速率和果实生长速率均有两个生长峰。叶片生长第1峰(4.86 cm2.d-1)高于第2峰(0.98 cm2.d-1);果实生长第2峰(7.40 cm3.d-1)高于第1峰(1.54 cm3.d-1)。第34天之后果实生长速率加快,叶片生长速率减缓。(3)叶片生长第2峰与果实生长第1峰有一定的重合(第34天),且均为次生长峰。该时期,油桃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竞争激烈,易发生理性营养缺素症,应提前通过叶面或其他施肥方式补充养分,以防生理性营养缺素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土壤水分变动对冬小麦生长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以冬小麦为材料 ,研究了土壤水分变动条件下作物的生长动态。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使作物的最大生长阶段开始时间提前 ,最大生长阶段延长 ,最大生长率和最大生长阶段内的平均生长率减小 ,因而使干物质积累速度降低 ,生长变慢。复水使最大生长阶段开始时间推后 ,最大生长阶段缩短 ,最大生长率和最大生长阶段内的平均生长率增大 ,因而使干物质积累速度提高 ,生长加快。中度水分亏缺后于拔节期复水的处理 ,可以使生长显著加快 ,干物质积累速度显著提高 ,生物量和产量接近一直保持充分供水的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