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尽快消灭森林“赤”字,使森林生长量大于消耗量,资源县本着“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农村能源建设方针,积极宣传和引导广大群众开展改燃节柴工作。经过六年的努力,到1991年止,全县使用省柴灶的农户达36665户,占全县总户数的91.6%;修建微型水电站506台,装机容量1000千瓦,受益3728户,19944人;沼气池151个;三窑四坊改烧柴为烧煤的占82%,机关、农村以煤代柴8318户,占总户数的20.24%;以电代柴5096户,占总户数的12.4%。由于狠抓了改燃节柴,全县的森林消耗量由1988年的32299m~3下降到1991年的106053m~3,下降了67.2%,其中烧柴从152003m~3下降到  相似文献   

2.
为了摸清我县农村生物燃料利用现状,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1983年,我们在开展林业资源调查的同时,对此进行了专题调查。方法是全面了解与机械布点抽样调查相结合。其样点为各乡、镇偶数村第4村民小组的5%农户。全县共抽样调查3镇、51乡、156村民小组的363户,占被调查的村民小组总户数7076户的5.13%,占全县总户数的0.63%。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本县位于陕西省西南边陲,北依秦岭,南  相似文献   

3.
比哈尔是印度人口密度较大的一个帮。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乡村,其中82%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这些农户的主要燃料来源是木材,其次是少量牛粪和桔杆以及其它废弃物。根据1962—1970年燃料消耗量与1971——1980年薪材生产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消耗量与产量相抵,每年亏损198820吨。这种现象将随着人口增长越来越严重。由于燃料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村庄周围的  相似文献   

4.
从全球范围看,木质能源占全球初级能源消耗量的7%。大多数木质燃料的使用是在发展中国家(占76%),发展中国家的总人口占全世界的77%,而亚洲的木质能源消耗大约占44%。  相似文献   

5.
人均1亩经济林、1亩竹林的全国经济林先进县宁国县,近年来又加快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经济林步伐。现全县经济林面积已发展到5.3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38.1%,经济林产品产量达3.4万吨,是“五八”规划前的四倍;经济林产品产值达1.4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52%。全县农村人均经济林收入220元,依靠经济林致富达小康农户占70%以上。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截至1986年,元阳县森林覆盖率已下降到12.9%,荒山荒地已增加到586027.5亩。元阳县农村每年平均消耗薪材87235.7立方米,占全县木材总消耗量的74%,约高出全省薪材耗量10%(云南省薪材年耗量占全省木材年耗量的64.7%)。森林面积逐年减少,蓄积量降低,消耗量大于生长量,情况十分严重。长此下去,不用很长时间,元阳现有森  相似文献   

7.
《云南林业》2007,28(3):22-22
澄江县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全县累计建设“三配套”沼气池16606口,建池农户占总农户的42%,有2个镇、11个村委会实现沼气化;节柴改灶的农户占总农户的98%以上;累计推广太阳能65000平方米,农村能源建设成就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8.
1990年融水被列为广西省柴节煤推广普及县。四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县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到1994年12月底融水已在全县21个乡(镇)推广省柴节煤灶89609户;占全县总户数93437户的95.9%,其中农户改建灶为77400户,占现有农户总户数81228户的95.29%,全面完成了改燃改灶节柴工作任务,全县年可节约薪材46.44万立方米,约32.5万吨,折计人民币3900万元,为保护森林资源,巩固造林灭荒、封山育林成果,改善生态环境,发展贫困山区经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路南彝族自治县集中人力、财力,认真开展农村节材改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去年5月至今年4月30日止,全县已改灶44036户,占计划的100.1%,占全县总农户的98.1%。经测试,改灶热效率和商品成型炉芯率分别达到20%和50%以上。经过改灶,全县每年可节约木材3万多立方米,折合人民币900多万元。这一成果已经省农村能源站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合格。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领导重视,层层签订改灶责任状。县委、县人民政府从全县森林资源逐年下降,农村能源日趋紧张的现实出发,决定从1992年5月起集中力量在全县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灌阳县改燃节能上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城镇居民已基本上以煤、气、电代柴,农村中已改燃改灶65340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95.07%,其中以煤代柴45799户,占改燃农户的70.9%;建沼气池1791座,沼气示范村3个,沼气示范户236户;“三窑四坊”改燃烧煤57  相似文献   

11.
一、1994年度全国林木资源总消耗量29829.2万m~3,毛竹45932.2万根。其中,非“小四旁”林木消耗量为28186.8万m~3,占总消耗量的94.5%;“小四旁”林木消耗量为 1642.4万 m~3,占总消耗量的 5.5%。 在总消耗量中,商品材占44.2%,农民自用材占 20.8%,烧材占28.8%。 二、1994年度全国林木资源消耗总量与1993年度相比,增加 163.8万 m~3,上升了 0.6%。 从消耗结构看,商品材、农民自用材、培植业用材和灾害性消耗均呈上升趋势。商品材增加310.6万m~3,上升了 2.4%。其中,国家上调材、省内销售材基本维持在1993年度的水平;企事业单  相似文献   

12.
据1988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全县森林资源消耗量58072立方米.为掌握森林资源消耗的特点,变化情况、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在此次采伐消耗全额管理中,对全县73个办事处,分别多林、少林、坝区三个类型,选择了11个自然村,65户农户进行了消耗量调查.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五莲县林果业发展初步做到了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开发、产业化发展。1993年起对全县低劣品种果园进行嫁接改良,目前全县苹果优良品种率达到85%;残次林改速生丰产林4万亩;劣改优板栗园吕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3%。全县林产品加工能力占总量的40%以上;林产品商品率达85%以上。全县22个乡镇全部办起了文化技术学校,90%以上的行政村建起了文化技术业余学校;全县80%以上的农民掌握了2—3门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中的社会经济因素与燃料消耗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对农村中的社会经济因素(职业、家庭大小、年收入、土地占有量和牲畜数)对燃料消耗量的影响作一评价。依据是否可利用替代能源,把燃料消耗划分成二个类别。为探讨社会经济因素对燃料消耗量影响的显著性,对①总燃料消耗量和②人均燃料消耗量这两个特征值作了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当利用替代能源时,燃材消耗量与每一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显著的,而对于无替代能源可利用的第二个类别,只家庭大小同燃料消耗量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西乡县加强了对木材生产、经营、加工单位的严格管理和政策技术服务工作,从办厂的审批到采伐设计、采伐证发放、运输证办理等,尽量简便手续,从而使全县国营、集体、个人经营的木材加工企业,从1994年的70多个发展到目前的105个,产值达1108万元,实现利税193.6万元。木材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但为全县经济建设积累了资金,还加快了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林业资源丰富的大河区,林业收入已占农户收入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容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扶持农民建造沼气池,至5月19日,全县59126户农户已建沼气池59239座,平均每户一座多。农民通过使用沼气作燃料和照明,大大促进了绿化和能源节约。目前,该县森林覆盖率达66.8%,为全国平均数的4.04倍。今年1至5月中旬,全县使用沼气节能和追施沼肥提高肥效创造的经济效益达7437万元,平均每座创收1255元。 近年来,容县县委、县政府把在农村推  相似文献   

17.
百字新闻     
6月止,灌阳县改燃节柴的农户达59869户,占总农户的87%,全县每年共节约木材6万多m~3,减少了森林资源消耗,加快了成林进程。 (潘良孝) 三江侗族自治县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在山上做文章,注重调整林种结构,狠抓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果桐茶药等经济林的开发,自去年到今年5月底,全县共建成经济林基  相似文献   

18.
1 山区的现状和地位 金华县属半山区县。全县有山地面积10.43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9.9%,因此,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全县有15个山区乡和5个半山区乡(镇)(以下统称山区),占全县总乡(镇)数的39%。人口17.08万人,占全县的31%。山区的土地面积为10.05万公顷,占全县的57.7%。其中:山地7.99万公顷,占全县的山地76.6%;林地  相似文献   

19.
盐津县地处滇川交界,发展林业自然条件较好。多年来,县委对发展林业生产一直比较重视,特别是粮食实行大包干和林业“三定”基本落实以后,县委采取多种措施把荒山荒坡承包给社员,大力发展林业专业户、重点户,使林业生产有了新的突破。到目前,全县有32,250户承包荒山造林,承包户占总农户的70.1%,承包集体荒山达40多万亩;有造林育苗专业户、重点户2,705户,占总农户的5.88%,其中育苗专业户、重点户320户。在“两户”的带动下,据统计,全县去冬今春共营造各种林木66,847  相似文献   

20.
前言巴基斯坦有生产效能的林仅占总土地面积的1.3%,因此,木材的供求之间有很大的差距,薪炭柴更是极缺。天然气、燃油和煤只能解决所需能源的13%,牲畜粪和农作物秸秆也用作燃料,解决需能源的87%。大约有90%的农村人口和50%的城市人口依靠这些非商业性的燃料。家庭做饭和取暖所需木柴的总消耗量为16000000立方米,而国家森林只能提供250000立方米。昔日是薪炭柴源的荒地渐渐地变成光秃秃的裸地,在这些地区进行人工造林是建立预备林的唯一希望所在。世界各地都在试验研究干旱地区造林的各种技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