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经过3个年度种批的74个种源其9 ̄12年生试验林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浙江地区火炬松种源间于生长、产量、形质和材性方面,主要性状的绝大多数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并受中度或中偏上广义遗传力的控制,干材干物质重的变幅和遗传变异系数较之其它性状更大。分析还表明,主要性状的变化与种源的原产地气候、地理位置重要因子有着复杂且多样的联系;重要性状相互间的简单相关关系亦表现不一,特别是材积和干材干物质重两性状间  相似文献   

2.
对细叶桉3个种源50个自由授粉家系的生长性状和形质性状进行种源间和家系间差异分析和家系遗传变异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细叶桉主要性状种源间和家系间差异都极显著,种源间的差异大于家系间的差异,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Laura种源优于其它种源。细叶桉家系生长性状和形质性状呈中度至强度遗传;枝下高、干形和冠幅与生长性状遗传相关极显著。运用指数选择法对50个家系进行多性状综合选择,初步选出5个优良家系,可望获得22.23%的综合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黑龙江省野生山刺玫生长、形质和粒重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模式,从食饮和观赏角度筛选优良种源,以2014年移植造林营建的野生山刺玫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生长、形质和粒重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野生山刺玫种源的变异系数为9.25%~16.74%,生长、形质及粒重均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P<0.05);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81.71%,种源间方差分量占比56.23%,种源间的变异是野生山刺玫表型性状的主要来源;果长、果宽、花风干重与温度相关因子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湿度相关因子显著负相关(P<0.05),花风干重与果长、果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Q型聚类分析表明种源区划分基本依据地理经度进行聚类,以欧氏距离10为阈值时,可将20个种源划分为3大类;主成分分析表明果宽、果长、花风干重和果实鲜重的变异对种群变异起主要贡献作用。黑龙江省野生山刺玫生长、形质在不同种源间存在丰富变异,产地温湿度气候因子对果实大小、花产量影响显著,根据食饮和观赏性,从主成分F值角度筛选出4个优良种源,依次是双...  相似文献   

4.
火炬松种源遗传变异研究及纸浆材优良种源评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对浙江富阳点11年生火炬松种源林生长性状和木材基本密度指标所作的早晚相关分析表明,在中林阶段,以5-6年生作为火炬松种源早期选择的最低年龄是可行且较可靠的。在同一种源林中,当入选率为10%时,采用树高或胸径来间接选择材积和干材干物质重可获得15%以上的遗传增益;应用恰当的指数来选择纸浆材种源可使指数相对效率达到65%以上。在4片种源林中,用多性状综合造反法共筛远出10个速生、优质、高产的种源,入  相似文献   

5.
为了选育乐昌含笑优良种源,对2次6~7年生乐昌含笑多点种源试验林数据作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生长性状及4个形质性状种源间,除树干通直度外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地点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种源与地点互作仅第2次试验的3个生长性状和冠幅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树高、胸径、材积、树干通直度、叶片大小、树冠浓密度和冠幅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生长性状与形质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各性状种源遗传力处于中等水平;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年生长量"指标值对2次种源试验的生长性状数据做综合分析,采用Francis-Kannenberg模型分析法选择出优良种源6个,分别为南雄江头、始兴刘家山、南雄帽子峰、始兴都亨、仁化长江和江西龙南,材积增益达11.95%~41.03%。  相似文献   

6.
韦塔桉种源多性状综合评价及育种值的估算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6个韦塔桉种源生长性状、形质性状的差异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各性状的差异极显著,种源层次各性状遗传力为68.65%~93.45%,单株层次各性状遗传力为42.20%~82.63%,呈中等至强度遗传;除干形与保存率外,生长性状与形质性状均呈紧密的正相关。4.5年生时17831种源生长最优,平均单株材积达0.08970m^3,比生长最劣的种源增加85.87%,17834种源形质指标最优,成活率与保存率最高。经综合评价,17834、17831和17835为较好种源。估算了6个种源的各个性状的育种值。  相似文献   

7.
火炬松种源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其综合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设立在江西省分宜县的9年生火炬松种源试验林的研究表明:多数生长、形质和木材性状具有显著的种源效应,树高、材积、干形、轮枝数、年轮宽和晚材率存在着纬向的地理模式,与原产地的温度密切相关,管胞长度受经度控制,木材基本密度无一定地理变异规律,在种源水平上,木材密度和材积生长呈显著的负相关,管胞长度和材积生长几乎不相关。生长较快的种源,其树干通直且侧枝细小。利用约束和无约束选择指数,根据不同的材种要求,  相似文献   

8.
经对浙江富阳点11年生火炬松种源林生长性状和木材基本密度指标所作的早晚期相关分析表明,在中龄林阶段,以5~6年生作为火炬松种源早期选择的最低年龄是可行且较可靠的。在同一种源林中,当入选率为10%时,采用树高或胸径来间接选择材积和干材干物质重可获得15%以上的遗传增益;应用恰当的指数来选择纸浆材种源可使指数相对效率达到65%以上。在4片种源林中,用多性状综合选择法共筛选出10个速生、优质、高产的种源,入选种源的平均现实增益和遗传增益,树高分别为6.94%和4.59%,胸径为8.38%和5.55%,材积为20.00%和13.24%,木材基本密度为1.63%和1.08%,干材干物质重为24.78%和16.40%。  相似文献   

9.
史密斯桉不同种源的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从原产地引入史密斯桉7个种源,以蓝桉、直干桉为对照,在云南亚热带地区的5个试点上进行史密斯桉不同种源的引种试验。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史密斯桉在各试验点上的生长表现较好。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总体超过蓝桉和直干桉;各试验点的史密斯桉全年都在生长,一般以7月生长量最大,2月生长量最小;平均出油率分别超过蓝桉、直干桉69 89%和51 78%,桉叶油的1,8-桉叶素含量分别超过直干桉和蓝桉8 87%、11 14%。每公顷桉叶油产量超过蓝桉30 66%,超过直干桉9 17%,每公顷桉叶素产量分别超过蓝桉和直干桉45 25%和18 93%。史密斯桉不同种源间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变异幅度较小,而种源内的变异幅度较大,为种源间变异的5~6倍。种源间树高、胸径、出油率、产叶量差异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树高的地点与种源间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树高、胸径、材积、产叶量、出油率的种源遗传力分别为0 18、0 50、0 22、0 33、0 36;产叶量与胸径、冠幅、枝重成正相关,出油率、1,8-桉叶素含量这两个性状与其他各性状相关不显著,为相对独立的性状。根据树高表型值,分别选出适宜各试验点种植的优良种源;根据不同育种目的分别进行了用材林种源选择、油用林种源选择和材油兼用林种源选择。其中油用林种源选择效果最好,其桉叶素产量增益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广西国有东门林场25年生大花序桉种源生长与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筛选优良种源及单株,为大花序桉良种繁育及中大径材培育提供优质遗传材料。[方法]采用方差分析、构建性状选择指数方程综合分析等方法,对11个大花序桉种源进行生长与形质性状遗传变异分析及选择。[结果]表明:大花序桉胸径(DBH)、树高(H)、单株材积(V)、树干通直度(ST)和树干圆满度(SF)在种源间呈极显著差异;上述5个主要性状的种源遗传力(H2)为0.634 0.895,单株遗传力(h2)为0.136 0.342;以DBH、H、V、ST和SF 5个性状指标构建大花序桉种源/单株选择指数方程,按标准选择出4个优良种源和13株优良单株,优良种源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11.2%,优良单株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29.7%,选择效果尚好。[结论]大花序桉5个主要性状遗传变异在种源水平受中度至较强遗传控制,在单株水平受弱度遗传控制。优良种源D47、S14127、B47和S12195生长材性兼优,可用作培育优质中大径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山地木麻黄种源间抗风性、生长及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山地木麻黄的良种选育和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7个山地木麻黄种源为试验材料,于造林后2、5、7 a时测定山地木麻黄种源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等数量性状,并于造林后7 a时调查主干分叉习性(AP)、主干通直度(SFS)、侧枝密度(DPB)、侧枝直径(TPB)、绿色小枝长度(LDB)、侧枝分枝角(APB)、侧枝长度(LPB)等形质性状以及抗风性(RES),通过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揭示其遗传变异规律。应用坐标综合评定法对山地木麻黄种源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造林后2、5、7 a时,27个山地木麻黄种源间保存率和抗风性差异显著(P0.05);对造林后7 a时保存率较高的18个种源进一步分析显示,上述3个年份各种源间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生长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7 a时,TPB、APB、LDB、AP和SFS等形质性状在种源间亦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生长性状的种源遗传力明显高于形质性状,二者分别受中度或中度偏下和低度遗传控制;随着林龄的增长,树高的遗传变异系数变化不大,而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1.89%~12.30%、11.67%~13.67%、30.20%~38.11%;7 a时,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为3.84×10~(-5)%~5.56%。性状间相关分析表明:树高作为山地木麻黄早期选择性状较适宜。[结论]依据坐标综合评定法,筛选出17877、19489和19490等3个优良种源,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2.
杉木短轮伐建筑材优良种源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苏南宁镇丘陵中等立地条件,初植密度2400株/hm~2,9年生种源试验林(10年生幼树)19个杉木种源的生长和木材建筑材性的研究表明,种源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变异方差分量:生长性状>材性性状。材性性状:抗弯强度>气干密度>顺纹抗压强度>干缩系数。产地温度气象因子(年均温,≥10℃年积温)是影响种源材性性状变异的主要作用因子。供试种源的材性材质,北带>南带>中带。综合评定,初步选出广西融水,江西全南种源和广东信宜,广西贺县种源为当地杉木短轮伐建筑材优良种源,可分别用于短轮伐中小径材集约经营和农用椽材、小径材作业造林。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幼林期苦楝不同种源的生长适应性,并初步筛选优良种源,为广东及周边地区苦楝种子调拨提供试验依据,对2个试验点3年生的53个苦楝种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苦楝于雷州生长更快,且种源间差异更为显著;苦楝种源间存在极大的遗传差异,生长性状主要被地点效应影响,形质性状受遗传控制较小,保存率由种源遗传基础与生长环境共同控制;性状相关表明生长速度快的种源,其树冠茂盛,干型良好,可以通过树高和胸径两个性状的综合排序,并结合保存率分析进行优良种源的初步选择;来自海南,广东与福建等3省的种源在广东适应性强,而北方种源适应性极差,说明在广东地区引种北方种源具有一定风险,建议在同一或相邻物候区内进行引种栽培;初步选择出6个优良种源供广东及周边地区苦楝种子调拨,分别为贵州册亨(843)、福建漳平(103)、湖南新宁(349)、广东郁南(413)、广东开平(415)与广西钦州(631),这些种源的保存率范围为0.51~0.77,树高与胸径的平均遗传增益为10.58%与21.8%。  相似文献   

14.
兴安落叶松种源区划及优良种源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兴安落叶松17个种源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种源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并通过相关分析研究了兴安落叶松地理变异规律。兴安落叶松的生长性状主要受3个因子的影响。经度和海拔为主,纬度为辅,呈现出水平和垂直双向连续渐变的特点。对生长性状和各种源的地理位置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为3个种源区:大兴安岭南、西、北部种源区;小兴安岭北部、大兴安岭东部种源区;小兴安岭东南部种源区。对各种源的生长性状进行了多重比较,选出乌伊岭和友好种源为帽儿山及其毗邻地区的最佳种源。  相似文献   

15.
对4.5 a 生巨桉种源/家系3个试验点共13个种源175个家系的生长和形质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观测性状在地点、区组和家系间均呈极显著差异(P <0.01),胸径在种源间差异极显著(P <0.01),树高、干形、分枝和冠幅在种源间差异不显著;树高和胸径变异系数在地点间差异不大,冠幅表型变异系数为45%~60%,江西南康的分枝变异系数高达34%,广东连山的分枝变异系数仅15%,总体上广东连山试验点各性状变异系数略低于江西南康和云南景谷,冠幅遗传变异系数>胸径>树高>干形>分枝,景谷点参试性状遗传力>连山点>南康点;相关性分析表明:生长性状间、生长性状与冠幅、生长性状与部分形质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利用综合指数选择法,筛选1号(昆士兰州 NW Townsille)、2号(昆士兰州 Copperlode)和12号(四川乐山)为优良种源,2号(昆士兰州 Copperlode)、21号(昆士兰州 Barron Gorge National Park)、40号(昆士兰州 Koombooloomba)、51号(昆士兰州 Tinaroo)、125号(昆士兰州 Bambaroo)、127号(昆士兰州 Bambaroo)、137号(昆士兰州 Bambaroo)和144号(昆士兰州Tully Gorge National Park)等家系在两个试验点中同时表现优良,但没有家系同时在3个试验点中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6.
对4.5 a生巨桉种源/家系3个试验点共13个种源175个家系的生长和形质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观测性状在地点、区组和家系间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胸径在种源间差异极显著(P0.01),树高、干形、分枝和冠幅在种源间差异不显著;树高和胸径变异系数在地点间差异不大,冠幅表型变异系数为45%~60%,江西南康的分枝变异系数高达34%,广东连山的分枝变异系数仅15%,总体上广东连山试验点各性状变异系数略低于江西南康和云南景谷,冠幅遗传变异系数胸径树高干形分枝,景谷点参试性状遗传力连山点南康点;相关性分析表明:生长性状间、生长性状与冠幅、生长性状与部分形质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利用综合指数选择法,筛选1号(昆士兰州N W Townsille)、2号(昆士兰州Copperlode)和12号(四川乐山)为优良种源,2号(昆士兰州Copperlode)、21号(昆士兰州Baron Gorge National Park)、40号(昆士兰州Koombooloomba)、51号(昆士兰州Tinaroo)、125号(昆士兰州Bambaroo)、127号(昆士兰州Bambaroo)、137号(昆士兰州Bambaroo)和144号(昆士兰州Tully Gorge National Park)等家系在两个试验点中同时表现优良,但没有家系同时在3个试验点中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7.
对全国红锥主要分布区17个种源的生长性状、干形性状及木材基本密度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产地红锥生长及干材的遗传变异情况。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高径比、通直度、尖削度、枝下高、树皮厚度及木材基本密度在不同种源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而明显度和圆满度在种源间的差异不显著。性状变异系数幅度在3.0%~41.9%之间。依据多性状选择指数,初步筛选出41、33、15、32和11号这5个综合表现优良的种源。  相似文献   

18.
对广西南宁9年生马尾松种源林9个代表性种源的木材纤维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组分27项性状分析表明,多数材性性状种源间差异远大于单株间差异,与木材造纸性能关系密切的双壁厚、壁腔比、管胞宽度等具中强度种源遗传力,晚材率、管胞长宽比等材性性状与高径生长具显著相关。据与木材造纸性能关系紧密的11项性状综合选出广东高州、广西宁明及贵州德江等造纸材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9.
以大坑山林场乐昌含笑种源试验林7年生观测数据作遗传变异分析,表型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树干通直度、叶片大小、树冠浓密度和冠幅等7个性状种源间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性状种源间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生长性状的种源遗传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形质性状处于中等水平,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大;根据多重比较结果,以材积为选择目标,选出6个速生种源,增益介于11.1%~35.1%之间。粤西乐昌含笑优良种源主要集中在广东和江西交界的多个县市。  相似文献   

20.
对大坑山林场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种源试验林7 a生观测数据分析表明:树高、胸径、材积、树干通直度、叶片大小、树冠浓密度和冠幅等7个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树高、胸径、材积、叶片大小和树冠浓密度等性状在种源间差异达极显著(P0.01)或显著水平(P0.05);生长性状的种源遗传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形质性状种源遗传力处于中等水平,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大(16.06%);以材积为选择目标,选出6个速生种源包括仁化长江、江西上犹、江西全南、湖南资兴、南雄帽子峰、江西崇义,增益介于11.1%~35.1%,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和江西交界的多个县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