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10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丰产性、稳产性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的优质专用马铃薯新品种,从而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青薯9号’、‘庄薯3号’和‘冀张薯8号’产量较高,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费乌瑞它’和‘中薯3号’两个品种产量虽低于对照品种,但利用其早熟特性,在水浇地或者结合设施拱棚种植,马铃薯收获后复种其他蔬菜,既可进行轮作倒茬,又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产量高、抗晚疫病性能好、适宜宁南山区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在适宜马铃薯种植和晚疫病流行的西吉县对23个马铃薯品种作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庄薯1号’、‘庄薯3号’、‘冀张薯8号’、‘陇薯3号’等品种高产、抗病性强,适宜大面积推广。产量在1 000 kg/667 m2以上且抗性较好的品种依次是:‘晋薯14号’、‘宁薯4号’、‘晋薯15号’、‘宁薯13号’、‘同薯23号’、‘克新17号’,适宜做轮换品种。经相关分析,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病情指数和产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是甘肃省旱作区的优势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应用是当地马铃薯产业增效的首要因素。引进18个马铃薯新品种在庄浪县旱地梯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采用当地主栽品种‘克新2号’为早熟对照品种、‘庄薯3号’为晚熟对照品种,以筛选适宜甘肃陇东干旱半干旱区推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结果表明,‘华颂7号’‘中薯9号’和‘华颂11号’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生育期短,抗晚疫病,在参试早熟品种中产量最高,分别为33 932,29 544和27 638 kg/hm~2,分别较对照‘克新2号’增产9 081,4 693和2 787 kg/hm~2,增产率分别为36.54%,18.88%和11.21%,可作为早熟品种在庄浪县及同类生态区域推广种植;‘DS8’‘中薯19号’和‘陇薯6号’综合性状优良,生育期适中,在参试晚熟品种中产量居前三位,分别为40 499,35 850和35 790 kg/hm~2,分别较对照‘庄薯3号’增产5 400,751和691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5.39%,2.14%和1.97%,可作为晚熟品种在庄浪县及同类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天水市山旱地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及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种植马铃薯,是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山旱地晚熟菜用及高淀粉型马铃薯生产是天水市马铃薯产业的优势,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天水市山旱地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着品种单一、优质专用品种相对缺乏及产量水平相对低下等问题,这些因素制约着该区域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为筛选出适宜天水市山旱地优质马铃薯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以‘陇薯6号’(当地主栽品种)为对照,对引进的11个品种(系)植物学特性、生育期、经济性状等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D862’、‘青薯10号’和‘定薯3号’折合产量分别为36 849,35 676和30 148 kg/hm~2,较对照分别增产100.64%、94.25%和64.15%,且商品薯率、抗病性等综合性状优良,因此这3个品种可在天水市进一步试验和示范。  相似文献   

5.
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一种分析方法,以其独到之处被广泛应用于各研究领域。为筛选出适宜甘肃中部半干旱区、陇东半干旱区、高寒阴湿区、河西绿洲灌区4个不同生态区栽培的优质马铃薯品种(系),以甘肃省主栽的13个马铃薯品种(系)为研究对象,根据灰色关联度理论,对4个不同生态区薯块的干物质、淀粉、还原糖、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5个主要营养品质指标在2016、2017和2018年的平均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陇薯8号’‘陇薯9号’‘L1039-6’‘天薯11号’和‘L1036-34’在中部半干旱定西产区,综合营养品质表现优异;‘陇薯8号’‘L1039-6’‘LY08104-12’‘天薯11号’和‘陇薯7号’在高寒阴湿渭源产区,综合营养品质表现优异;‘陇薯8号’‘L1039-6’‘天薯11号’‘L1036-34’和‘陇薯9号’在陇东半干旱庆阳产区,综合营养品质表现优异;‘L1039-6’‘陇薯8号’‘天薯11号’‘陇薯7号’和‘L1036-34’在河西绿洲灌区张掖产区,综合营养品质表现优异。灰色关联度分析能科学合理地评价马铃薯的品质,可为甘肃省各区域马铃薯品种科学合理布局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陇中温寒半湿润区马铃薯高产抗黑痣病品种的引进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5,(4):199-201
为筛选出在甘肃陇中温寒半湿润区适宜种植的高产抗黑痣病马铃薯优良品种,对引进的19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产量和抗黑痣病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7号’、‘庄薯3号’、‘青薯9号’、‘心里美’、‘丽薯6号’、‘丽薯7号’和‘陇薯8号’7个品种的马铃薯产量高,产量在37 500~62 100 kg/hm2之间;黑痣病病薯率在0~10.64%之间、病情指数在0~3.83之间,是适宜在陇中温寒半湿润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  相似文献   

7.
《中国马铃薯》2017,(6):321-325
福建省马铃薯品种存在数量较少、多样性程度较低的问题,阻碍福建省马铃薯产业化发展。为了推进福建省马铃薯育种工作,筛选出适宜福建省冬种的马铃薯新品种(系),从国内3个马铃薯育种单位引进9个马铃薯品种(系),以‘紫花851’为对照,在福州地区开展新品种比较试验,并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鄂薯11号’和‘东农311’均无缺苗现象,其中‘鄂薯11号’的商品薯率较对照品种高4.43个百分点,产量较对照品种高17.87%;‘东农311’虽然商品薯率较对照品种低4.27个百分点,但产量表现较突出,较对照品种高33.71%。因此,‘鄂薯11号’和‘东农311’适宜在福州地区种植,可进一步筛选成为适宜福建省冬种的马铃薯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新品种‘庄薯4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马铃薯》2016,(3):191-192
‘庄薯4号’是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庄99-2-1’为母本,‘小白花’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中晚熟,生育期113 d左右,薯块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大中薯率72%以上,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 355 kg/hm2,抗旱、高抗晚疫病。适宜在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半干旱地区及同类型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半干旱区马铃薯品种性状比较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马铃薯》2015,(3):129-132
为筛选出适合甘肃中部半干旱区种植的高产抗逆性强的马铃薯品种,通过田间试验,对新引进的6个马铃薯品种在甘肃会宁半干旱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脱毒薯‘青薯168’、‘庄薯3号’和‘黑蛋’产量较当地大面积种植常规品种‘青薯168’(CK)增产32.19%以上,产量差异极显著,且综合农艺性状好,可做为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0.
旱区马铃薯新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进了11个马铃薯新品种,以当地品种‘定薯1号’为对照,对物候期、经济性状、产量及块茎品质进行了评价。各引进品种均较对照增产,其中‘鄂马铃薯5号’、‘宁薯14号’、‘中薯21号’和‘冀张薯8号’产量分别为44 933,39 224,37 501和36 270 kg/hm~2,较对照‘定薯1号’分别增产72.1%、50.3%、43.7%和39.0%,且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作为主粮化加工薯大面积推广种植;‘鄂马铃薯5号’和‘青薯10号’产量高,淀粉、干物质及粗蛋白含量高,还原糖含量较低,适合全粉加工;其他品种继续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