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论乡村产业振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如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产业兴旺,这是值得研究的紧迫而现实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从乡村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入手分析,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乡村产业发展的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将其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7年,传统产业缓慢发展;第二阶段:1978—2000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第三阶段:2001—2011年,新型产业不断涌现;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乡村产业绿色“转型”。同时也指出了当前中国乡村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即:产业门类少、生产规模小、产业层次浅、产业链条短、生产效率低、特色产业弱、品牌产业缺、产业环境差、产品质量低和缺乏竞争力。最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要遵循的6大原则和10项具体措施,以期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种子科技》2020,(4):7-8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发展富民乡村产业。乡村产业是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服务城乡、繁荣农村、致富农民的产业,具有产业链延长、价值链提升、供应链健全、农业功能充分发掘、乡村价值深度开发,带动乡村就业结构优化、农民增收渠道拓宽等特征。发展乡村产业,十分重要,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3.
秦鹏 《种子世界》2021,(11):0177-0179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党中央、国务院促进产业兴旺作出的重要决策,从 2017 年开始连续 5 年在中央一号文件里强调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要坚持全链条构建、全县域打造、全方位提升,最终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在我国"三农"工作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产业发展,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走出一条具有临汾市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一、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1.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中央一  相似文献   

5.
李雪  苏迎春 《茶业通报》2019,41(2):61-63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实现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茶产业历来是黄山市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黄山市茶产业促农增收方面的做法与成效,分析发展痛点并给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更多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产业发展问题。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实产业振兴文章,筑牢乡村振兴之基。2018年,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重点对宣州区乡村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就产业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6.7亿农民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抢抓新时代发展机遇,准确把握畜牧产业发展方向,有效谋划布局发展格局,构建发展蓝图,是每个畜牧管理工作者和生产经营者必须掌握和研究的课题。一、把握的几个原则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  相似文献   

8.
乡村产业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本文阐述种业在引领乡村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种业引领产业发展的现实优势、瓶颈和制约因素,并提出通过融合发展、品牌建设、科技创新、深挖特色、精准施策等措施引领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这在资源依托型特色村表现更为突出。以祁杨村为例,在乡村产业振兴视角下研究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基于该村的现状,分析了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在深入发掘该村乡村旅游资源、市场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祁杨村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可通过整合提升旅游产品、丰富完善乡村旅游吸引物、优化空间布局、完善旅游设施与服务等措施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0.
2020年,左权县抓重点、强弱项,大力推进扶贫产业,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做强主导产业近年来,左权县将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作为产业扶贫突破口,做强核桃产业,分享"核桃经济"红利。全县核桃树总存量目前达到2.67万hm^2,年总产量达1.5万t,产值实现3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核桃种植面积达到0.2 hm^2,收入突破3 000元。2020年,左权县将在8个乡镇、99个行政村的21个专业合作社中,实施0.4万hm^2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迈开从核桃"产业大县"向"产业强县"的转型步伐,让核桃产业真正成为带动百姓致富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1.
李福明  李健 《种子科技》2021,(1):135-136
近年来,从江县柑橘产业迅速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带动了关联产业协调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起到推动作用,但同时该产业发展存在管理不完善、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基于从江县柑橘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从江县柑橘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张利荣 《种子世界》2022,(5):0093-0095
近些年以来,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有关乡村地区的产业发展逐渐受到了更多关注与重视。其中,在山西省临县城庄镇地区,香菇种植产业一直属于当地产业振兴中的“优势产业”“龙头产业”。为此,本文结合临县城庄镇的实际情况,从香菇种植产业的效益及其市场发展预测着手,着重分析发展香菇种植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包括深挖特色资源,打造专属产业、加强品牌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产业现代化,加强创新、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基础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升劳动力素质、加大扶持力度,做强产业基地,希望能够借此推动当地香菇种植产业的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对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宁  瞿阳  冯献  李瑾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6):159-164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乡村文化建设与振兴,利用文献演绎法和归纳综述法,研究了当前中国乡村文化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发现中国乡村文化服务仍存在着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资源供给形式单一、治理机制尚未完善、数字型人才紧缺等制约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但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缩小城乡文化鸿沟、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等提供了全新机遇。应以数字技术为依托加速乡村文化振兴,重点通过科学规划和政策财政支持,完善乡村数字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资源供给和治理机制等实现乡村文化跨越式发展,并通过鼓励数字消费和培养数字型人才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加速乡村文化振兴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数字时代新型城乡关系的构建,实现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基于对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价相关研究的梳理,本研究采用知识图谱法和模糊集法筛选出智慧城市评价共性指标,并在结合乡村地域特点选取特色指标的基础上,将智慧城市部分评价指标延伸至数字乡村,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下的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本着科学、全面、可靠与可得的原则,本研究最终构建了包含发展支撑、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治理、数字民生、产业数字化等5个维度的数字乡村评价指标体系。与其他数字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相比,更加全面、科学,既体现了以智慧城市发展带动数字乡村发展的本质内涵,也较为客观地从县村之间的互动关系上体现了城乡在数字建设融合发展上的融合程度。  相似文献   

15.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和关键。发展特色农业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经济相对发达的江苏省张家港市,虽说农业在全市GDP中的占比很小,但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做响农业品牌,走出了一条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独特之路。一、延链增值,规模种粮张家港市小麦种植面积16.5万亩,水稻种植面积24万亩,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92%,全市1800多个种粮大户经营的22万亩优质食味水稻,良种覆盖率  相似文献   

16.
袁合涛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30):158-164
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科技创新是产业振兴的关键,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产业振兴的作用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陕西省安康市的实证,深入分析科技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微观视角和实证层面研究产业振兴对科技的实际需求,探索提升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创新能力、新兴工业创新水平以及社会事业发展能力的有效路径,并从主导产业重大创新、创新平台升级发展、科技资源创新服务、科技创新生态营造等方面提出赋能产业振兴的对策建议,为同类地区科技创新助推产业振兴提供案例研究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呼唤乡村产业振兴,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之路的实践呼唤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抹茶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富民产业、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集群的突出代表,其覆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笔者通过“线上调研+线下调研”等多种方式对铜仁市抹茶产业进行调研,采用“SWOT-PEST”组合模型归纳抹茶产业发展的总体现状,梳理面临的劣势与挑战,进而提出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为民族山区立足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抹茶产业提供对策建议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吉扬 《种子世界》2021,(11):0183-0185
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本文首先从产业、生态、集体经济和人才等发面分析山阳区农业农村取得的成果,然后从产业、政策和土地发展分析山阳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新理念引领经济发展、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和全局谋划统一部署等方面,提出推动山阳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四川省各县域单元的乡村性进行客观评价,科学判定四川省县域乡村发展类型及乡村性强度,明晰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四川省乡村性的时空间特征。基于2000—2016年数据,对四川省181个县域乡村类型进行划分,构建乡村性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四川省县域乡村宏观格局相对稳定,呈现出以均衡发展型、农业主导型为主,商贸服务型和工业主导型为辅的产业总体格局特征,部分类型时空差异显著。(2)四川省县域乡村性以中等和较强为主,乡村性指数均值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县域乡村性呈现显著的地理集聚现象,表现出以成都平原区为中心,向外围由低值向高值逐步增大的“圈层”空间格局。研究结果对建设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推进四川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南地区乡村衰落具体表现及诱发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丽桂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10):158-164
为研究乡村衰落问题,以重庆3个村庄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西南山区乡村衰落进行研究。调研发现,受地理地貌、生产条件、居住方式等条件制约,西南地区乡村衰落的现象与问题更加突出,表现出人口大量外流、耕地撂荒增加、农房闲置率提高、务农人员老龄化、农民务农意不高、农业经营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下降、义务教育外移、村自治组织弱化等多重现象,并诱发了严重的乡村养老问题、农业产业发展问题、乡村治理问题和乡土文明断裂问题。研究提出,推进乡村振兴,应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因地施策;应重视乡土文化和乡村养老问题;应激活农村资源,丰富农业形态,兴旺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